APP下载

人脑如果与机器完美连接,将会怎样?

2018-03-29

南方周末 2018-03-29
关键词:尼科伊利亚感受器

卢敦基

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听到“脑机穿越”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至于我,一个科学界外,又认识几个字的人士,马上想到的是手机的充电:将连接线一头的插头插到电源上,另一头连上手机,一切OK。当然,脑机连接可不是手机充电,新的问题很多,也很大。首先,这个插头插在人体哪个部位?耳朵?鼻腔?口腔当然不行,人还要吃饭、喝水啥的。脑电图自己是做过的,将电极粘在头上,不过,这样捕捉的人脑信息,够用么?在颅骨上打上一堆小洞植入?信息量是够了,想想就有些瘆人。其次,即使捕捉到了足够的人脑电波,但那应该怎样识别?怎样翻译成数字信号,以便机器人循此操作?至于造一个能遵从数字命令的机器人,今天是小意思了,根本可以忽略。

巴西人米格尔·尼科莱利斯(Miguel A.Nicolclis)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世界级领先者。他告诉我们当今的新结论、新方法。

首先,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触觉、味觉等等,归根结底都是大脑神经元复杂运行的产物。人固然以手触摸物体,以舌头品尝食物,但这些感受器感受到的,须通过神经系统来到大脑,再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全面的感觉。换句话说,人的所有感觉,都来自大脑的诡计,这样说也不是不对。尼科莱利斯大学时曾经去过骨科病房,看到一个12岁的男孩在不停地喊疼,“左脚的小腿、膝盖以下哪儿都疼!”但尼科莱利斯清楚地看到,这个遭受了车祸的男孩膝盖以下的左腿已被截肢,根本就没有了,问题是大脑还认为有。而且90%的截肢病人都经历过这种感受。同理,如果我们能明了大脑对美食的规律反应,从而制造这种电波植入,那么,人无论吃什么不都可以得到品尝美食的感觉了?

难点在于如何识别脑电波。比如说,人走路时跟进食时的脑电波分别是什么状况?遭遇美色是什么一个状况?想到上帝又是怎么一个状况?又假如可以将这些脑电波记录下来,又如何翻译成机器可以识别的通用的数字信号?这是该项科研工作的关键,好在科学家们已经部分攻克这个难关,而我们外行又可以无需弄懂,就像我们平常拿起一片薄薄的固体手机,接收到家人、熟人乃至世界的许许多多信息,而没有必要搞懂为何能够接收一般。当代科学已经不是一般头脑能够理解的了。

大脑而且很坏。它经常会发出身体疼痛的信号,告诉你腰酸背疼、手疼脚疼牙痛等等,它却不给自己安装疼痛感受器或伤害感受器,没有人会说自己“脑疼”。(顶多是“脑门疼”)从这个意义上,在大脑中植入若干个电板借以捕捉人的脑电波并不会让人觉得痛苦,关键是不太方便。如何在人脑上捕捉脑电波信息,是附着还是深入人体,是下一步研究必需的突破点。

目前,机器能够比较完满地识别猴子的脑电波。2008年1月,一只名叫伊利亚的猴子,在美国杜克大学的实验室里的跑步机上行走,复杂的技术手段保证伊利亚大脑中的连续运动命令流能够在250毫秒以内传到日本东京的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的一台机器人上,机器人跟随在跑步的伊利亚做到了同时运动。高潮产生的时刻是:跑步机关了,伊利亚一动不动,但机器人遵从伊利亚大脑产生的连续指示,继续迈出了有节奏的步伐!这项技术当然可以给世界上所有的肢残者带来福音,只要他们的大脑还健全。他还有可能治愈一系列神经性疾病。而且这项研究还告诉我们,大脑并非是简单的反应者,它还会进行复杂的运算进化自己,逐渐将工具内化成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挥的“肢体”。关于这项发现的原理较为复杂,此地不宜分说。

大脑可以化无为有,那么,反过来,大脑是否同样可以化有为无?此类忧虑在科幻作品中早已发生。比如说有权有财有势的统治者是否可以利用幻觉来统治社会?当然,如果真的能够掌握人类快乐幸福的奥秘的脑电波情态,那么,操纵制作这种情态,使人类永远不再痛苦、沮丧、悲观、绝望,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任何新的技术发明,不可能皆利无弊,或是皆弊无利。对这一点,我们只要粗知一点科技史的,不可能不清楚。而且还有一点,当人脑的电波真的为外界接收破译时,人类任何乔饰的手段将全部失去效用,隐秘的念头将会全部被破解。世上的一切假话、伪装,将会统统化为乌有。我不知道这样对于人类社会的演化是祸是福。

猜你喜欢

尼科伊利亚感受器
何君华:审判
两种叶蝇触角、下颚须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极地大冒险Niko
探索基于真实学习体验的生物学情境教学
画中奥秘
钩臀蚁蛉幼虫触角和颚管感受器超微结构观察
艺术家作为事件的讲述者
多了三根弦
俄罗斯最新建造的首艘军用破冰船“伊利亚?穆罗梅茨”号将于2017年秋季交付海军
手指为什么比其他部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