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提高香格里拉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体会

2018-03-29徐正菊

东方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香格里拉表达能力口语

徐正菊

摘要:香格里拉是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世代居住的主要有藏族,还有许多外来人口,因此导致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而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最初接受语言培养的主要途径,所以必须家园同步,掌握幼儿学习语言规律的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和训练,促进幼儿语言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香格里拉;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健期,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总有一个钥匙,即一个‘活字。”而在口语交际的教育活动中,这个金钥匙就是针对幼儿实际选择恰当的说话内容、创设好情境,让幼儿在想说、敢说、有话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氛围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那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这是家长和教师一直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家庭教育

在香格里拉许多本地幼儿在入园前由于父母工作忙,大多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这期间孩子的交流大都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这些民族语言中有许多语句是颠倒的,如藏语中“我不进来”说成“我进不来”,“这样行吗”说成“这种给得不知”,“去哪里”说成“那点去”等,这使得幼儿入园后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在汉语交流时经常出现语法和用词上的错误。另外,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必须学会本民族语言,因此在家说藏语,去幼儿园才说汉语,这样就导致了孩子语言混乱,阻碍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家庭是他们所熟悉的,而亲人是他所依赖的。正因为在家人温暖的陪伴下他们才发出第一个音节,在家人耐心的引导下慢慢学会说第一句完整的话,在家人的鼓励表扬下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见亲子间的这种交流、互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温暖港湾,也就是在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才得以不断的提高。因此,我觉得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做:

1. 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普通话和藏语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载体是可以并存的,推广普通话并非是限制幼儿在任何环境中都只能讲普通话,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区分藏语和普通话。因此家长只有转变观念、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用规范化的语言来影响幼儿。如阅读图书时可问幼儿图画中有什么?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你碰到这样的事你将会怎样解决?这样在层层深入的提问中不但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充分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相关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尊重幼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

由于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常常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孩子的想法、意图,进而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不明白而嫌孩子罗嗦,甚至严厉斥责孩子。因为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紧张压抑的语言环境中,不仅自尊心容易受伤害,还会打击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所以不管家长多忙,你不妨坐下来和孩子谈谈话,认真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感受回味一下曾经的童年,在放松紧张心情的同时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 注重细节,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知识

生活中家长可利用与孩子相处的机会,有意识地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观察,并抓住契机适时自然、轻松地交谈,给他们的观察给予帮助和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冬天下雪时,让孩子们说说最想干什么?此时你会想到了哪些小动物?猜猜它们会怎样?这样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语言困难的情况下尝试大胆去说。另外,还可以利用电视和广播引导孩子多模仿规范、优美的语言,增加孩子的词汇、丰富语调。

二、幼儿园教育

生活中孩子只有学会用正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更好地接受成人传递的知识和经验。哪如何切实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和幼儿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能使幼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并乐意和老师分享,而老师则给予积极的回应,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此我觉得教师在工作中可以尝试这样做:

1.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说的欲望

环境是一面隐形的镜子,而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圍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沃土。因此教师首先可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多交流、多讨论,分散他们从藏语到汉语带来的入园焦虑;其次,在游戏活动中先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边玩边说;最后结束时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简单的讲评等,这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就说。

2.开展丰富的语言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活动更能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幼儿的特殊性,精心设计出符合幼儿实际的语言活动,切实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香格里拉幼儿从小生长在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牧民家庭中,对大自然有特殊的亲密感,对农牧生活更了解。因此,我们在设计看图讲述、故事、谈话等活动时,多选择一些有关大自然和农牧生活为内容的活动素材,如家乡的美景中看看视频来说说著名的景点,家乡的动物中听听纳帕海与黑颈鹤、野鸭、藏民之间的故事,家乡的美食中感受酥油和奶酪的制作、尝尝糌粑的美味,藏民家访中欣赏精彩的演出……

3. 注重细节,适时进行随机教育

对幼儿来说,只有当他们的语言学习是有用的,即能够用语言来沟通时,这种学习才能对他们产生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一日生活,注重细节、注意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学习语言。如春天利用散步让幼儿观察小草、树木的变化,学习新词“碧绿”、“鲜嫩”等,还可以创设机会让他们在日常中灵活运用。又如夏天带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秋天带孩子捡落叶,冬天组织孩子们去观看那枯黄的小草、欣赏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去踩那厚厚的积雪、去堆雪人和打雪仗、去观察冰的融化、水分的蒸发等等,这对于幼儿来说是那么的兴奋,学习语言又是多么的自然。

总之,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只要我们家园同步、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并根据香格里拉幼儿的语言环境和实际情况,注重挖掘孩子的潜力,随时随地、形式多样地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多观察、多议论、多模仿、多练习,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和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考文献:

[1]王丹 《全面挖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2015年

[2]刘晓军 《影响孩子一生口才的魅力口才书》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年

猜你喜欢

香格里拉表达能力口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香格里拉”的由来
开往香格里拉
寻找香格里拉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迷行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