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民族地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之我见

2018-03-29屈子萍

东方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表达能力重要性

屈子萍

摘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思维的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词量最迅速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幼儿期语言表达能力值得重视。

關键词:民族地区;幼儿培养;表达能力;重要性

而在民族地区,很多孩子到入园时也只会说民族语言,不说民族语言的幼儿也有严重的地方口音,这给幼儿园教师增大了语言能力培养的难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就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解除顾虑,相信孩子

幼儿期是语言的敏感期,孩子往超出成人的想象,能用他自己的方式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难事。当面对只会说民族语言的孩子时,我们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相信孩子,他会很快适应、学会新的语言。记得多年前我带一个小班时,班里一共有9名藏族孩子,都只会说、听藏族语言,刚入园的他们哭闹也特别厉害,还满嘴让我听不懂的藏语,第一天,不吃饭、不睡觉、哭闹不停等状况百出,这些都是因为语言无法沟通造成的,我也几乎崩溃……而我和他们不止相处几天,我们将一起走过三年,我充满了担忧。但是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不到一个学期他们已经会说很多普通话了,而且他们的父母亲告诉我他们回家也坚持说普通话,他们确实给我不小的惊喜,到了大班幼儿园组织的“故事大王”竞赛中,原来连汉语都听不懂的小旺堆还荣获一等奖,事实再次告诉我“相信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二、家园共育,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语言

家长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教师,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特别是语言表达,在家里孩子的表达机会很多。所以我们想让民族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师。当我有经验之后,我常常在每个小班新学期召开只会说民族语言的家长会,要求家长在家里多和孩子说汉语(普通话),因为方言和普通话有一定差距,我直接要要求家长去营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得到家长的配合,达成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关键。当然,我并不是要否定民族语言,民族语言是民族幼儿的母语,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学会使用普通话的同时,也要鼓励幼儿讲自己的民族语言。总之,家园共育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条捷径。

三、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为了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愿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对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为切入口,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了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说正确。其实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故事表演”、“ 自由交谈”、“ 自我介绍”等语言活动,让幼儿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用自己的语言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语言的学习,除了跟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与语言交往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一旦在集体中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就能达到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目的。

在民族地区,很多语句的主谓宾结构是与汉语不同的,所以很多幼儿刚开始学说汉语是往往是这样的把“吃饭”说成“饭吃”,把“你”说成“我”等等,这时候,老师一定要鼓励他大胆表达,切忌笑话和批评,可以先鼓励孩子“说得真好,但是如果……会更好”,同时一定要让所有的孩子鼓励他。记得有一次,我请班里一名叫卓玛的女孩自我介绍,她很害羞,低着头用很小的声音说:“我是卓玛,今年……今年……”,小朋友们都笑了起来,在这种笑声中她越发紧张起来,这时,我蹲下来鼓励她,真棒,你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你的名字,你还想告诉我们你今年4岁,是吗?小卓玛用力点点头,我继续鼓励她:“来,在说一遍,你一定说得更好”,于是小卓玛用较大的声音完整地说到“我叫卓玛,今年4岁,谢谢大家”。我又对其他小朋友们说“小卓玛刚来时连普通话也听不懂,今天她能说这么多,是有进步的,让我们一起为她鼓掌”,小朋友都高兴地拍起手来。就这样小卓玛渐渐爱说、敢说了。看到她能有这样的进步和发展,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话可说

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和基础,只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种种体验,幼儿才会乐于表达和交流,才会有话说、有话要说……因此,再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的语言。如:带幼儿到种植角体验种植,当幼儿有经验以后,就会想说,而教师给他说的机会“你是怎样种的?感觉怎样!”也可以让幼儿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如在让幼儿体验雪花以后,幼儿说“洁白的雪花”,“洁白的雪花像棉花糖一样”、“雪花想……”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机会,使幼儿有话愿说。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有随时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在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以贴红花、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发放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再如: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学会倾听与表达,让幼儿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互相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到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和表达。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敢说、愿说、会说。民族地区幼儿的语言表达相对会难一些,但只要我们有耐心,用正确的方法,抓住关键时,所有语言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表达能力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