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思政和就业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2018-03-29程俊王鹏飞

东方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政和就业指导河南省

程俊 王鹏飞

摘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独立学院的思政和就业工作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独立学院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成为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时期应用技术型人才。本文以河南省独立学院为例介绍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对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思政教育;就业指导;改革创新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思政和就业工作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鼓励部分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

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質的新要求,培养出能适应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河南省独立学院中师范类、经管类和综合类较多,专业趋同,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不仅要能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还要能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必须加强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实现三种转型方式:一是实现学科人才培养的转型,突出专业的办学特色;二是实现辅导员、教师队伍的转型,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和整体素质;三是实现学校定位的改革转型,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最终,建成特色鲜明、具有引领性的应用型地方高校, 满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河南省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思政和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水平不高,发展滞后

高校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强的依赖性,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和人口大省尤为突出,政府对地方高校的经济扶持和推动能力有限。河南省教育经费虽然持续增长,但地方高校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过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预算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了筹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各级政府加大了非财政渠道的经费筹措力度,特别是引入大量民间资本,大力发展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发展初期的不均衡现象导致,只注重招生宣传和校园文化活动,缺乏系统的思政和就业工作机制,导致河南省地方高校思政和就业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发展滞后。

(二)特色不突出,机构设置不合理

多数独立学院仍然将学术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缺乏实践实训类教学环节和特色管理机构。许多新建独立学院也致力于向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之间课程体系差别很小,专业设置过于雷同,纷纷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脱离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近几年独立学院招生专业数量的统计分析,半数以上学科专业集中在经管类、计算机信息类、医学类、师范类等专业招生,且招生比例明显高于国内其它院校平均水平。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学校升格或更名后,放弃了原有的应用性、技能性的传统优势,片面追求“大而全”和办学层次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就业质量不高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衡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形势和自身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尤为迫切,地方高校需要为社会提供大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2017年河南省有普通高校毕业生51.7万人,较上年增加近1万人。截至2017年9月1日,42.4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较上年增加1.2万人,就业率达8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如此,还是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大学生就业质量普遍不高,离职率呈逐年增长。就业市场缺乏稳定性,技能型人才紧缺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突出,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陈旧。

三、高校转型发展对思政和就业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1.根据转型发展的方向,重新定位学生工作。地方高校学生工作应围绕“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搭建各类实践实训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建立创新创业、就业质量提升、专业实践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等学生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形成全院师生共同关注转型,共同融入转型,共同注力转型的良好局面。

2.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德育教育。任何时候,教育都应坚持德育为先,在高校转型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仍然是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在学校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使更多的大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学习锻炼,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快速适应各类复杂工作环境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些都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导向。首先,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通过各种方式适应地方高校的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举办多样化的就创业比赛、就创业讲座或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其次,通过更加精准的信息对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等方式,才能有效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围绕“精细化全方位立体式”就业创业服务理念,从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持续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创业引领行动、认真落实精准服务行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优化行动、强化规范就业工作日常管理等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此外,地方高校要在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科学研究、管理方式、资源配置上积极探索转型发展路径。思政和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 建立应用型实践实训平台与专业建设工作坚实的桥梁,最终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达人,等.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20.

[2]路淑英.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3]刘良亮.独立学院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路径探究[J].经贸实践,2017,20:322-324.

猜你喜欢

政和就业指导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我看郭政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匠心打造好品质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非遗:一本读不完的书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雪斋文存》一幅提炼浓缩的政和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