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的创新性思考

2018-03-29王莉娟

山东青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

王莉娟

摘 要:新时期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论素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革新观念,积极探索,锐意改革,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究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本文以478个调查样本为基础,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现状,提出了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创新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理论之树只有植根于实践的土壤才能够常青。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也应当优化课堂,走出书斋,走向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塑造青年大学生理论素养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为切实掌握了解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真实现状,本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为例,2017年9月-12月期间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实际收回478份,收回有效问卷95.6%。此次调查问卷覆盖面广,涉及教师、学生人数多,就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兴趣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践现状调查分析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的了解情况

调查显示,有6.5%的学生对“原理课”实践教学很了解,32%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57%选择了仅仅听说过,还有4.5%的学生从未听说过;认为开展《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很有必要的学生占19.5%,有必要的占49.7%,没必要的占18.5%,而说不清楚得占12.3%;在《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认为学校管理到位的学生达到28%,认为一般,有制度,但执行一般的达到49%,认为不到位,随意性大的达到17%,认为根本没人管的达到6%;以前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很了解的学生占4.3%,了解的占31%,不太了解的占52%,不了解的占12.7%。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作为普通本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各个高校开展的程度、层次、范围有着较大差别,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进一步加强“原理课”实践教学工作的紧迫性。从数据中可以发现,69.2%的学生认为“原理课”实践教学有必要,几乎100%的学生不同程度参加过各自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这就说明我们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力有多大?是否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认同情况

调查显示,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表示很感兴趣的学生占9.5%,比较感兴趣的占42%,觉得一般的占36.5%,比较反感的占9%,而表示很反感的达到3%;认为实教学形式是参观考察比较吸引兴趣的学生占13%,自制专题,上台授课的占12%,参加各类竞赛比赛的占13%,开展讨论,看专题片的占47%,结合学生专业开展实践活动的占18%,是社会调查的占10%;认为实践教学对学习本课程帮助很大的学生占18%,较大的占33%,一般的占35%,不大的占8%,没有的占6%;认为本课程实践教学对学习生活的启示无处不在的学生占11%,启示很大的占38%,觉得有一些启示的占45%,没有的占6%;希望《原理》课程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形式是每个专题进行1次的学生占25%,2-3个专题进行1次的占30%。

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原理课”实践教学活动是认可的,反感的比例只有12%,88%的学生都基本上比较认可,这就要求我们对“原理课”实践教学活动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开展是叫教学的方法、流程和组织,决不能开展没有目的性、随意性较大的实践教学活动,要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创新思维,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组织。

(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考核办法认可与改进建议情况

调查显示,赞同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单独考核并计学分的学生占32%,不赞同的占48%,表示无所谓的占20%;认为学习本课程应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习的学生占46%,是自学形式的占18%,是课堂学习的占18%,是网络学习的占14%,选择其他的占4%;希望本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占50%,以院系内部结成小组的占30%,表示无所谓的占20%;如果考试分为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50%)、实践成绩(20%),对于这种方案的态度是很赞成的学生有21%,比较赞成的有55%,不太赞成的有12%,不赞成的有12%;希望改进《原理》课程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学生占20%,是教材貼近学生的占31%,强化实践教学的占11%,授课方法结合专业特点的占24%,表示以上都需要的占14%;希望本课程的教学风格是学术型的学生占11%,是技巧型的占23%,幽默型的占50%,生活型的占16%。

数据说明的是对“原理课”实践教学活动考核办法的建议情况和如何改进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有近48%的学生不太赞同实践教学成绩单独考核,而赞同的只占到32%,20%的学生持中间立场,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做好实践课学习任务有顾虑,不愿意深入下去认真做。对于“原理课”采取何种授课方法统计中可以看出,实践学习、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占到了75%以上,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学习引导应更加注重三者之间的结合度,教师要充分应用好实践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的资源优势,注重师生互动,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尝试活动,确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的有关规定,按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的要求,须从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一定学时进行实践教学,并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将实践教学覆盖大多数学生,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结合本课题组的实际调研情况,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

从教师方面来看,从专业的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师方面来看,大多数教师在给大学生上本门课程的时候,有很大部分时间仍然采用的是旧有的“灌输式”的填鸭教学方式,大多数的时间仍然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同时,从非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广大学生们的专业课教师方面来看,有个别教师对本门课程持有消极排斥的态度。

从学生方面来说,功利主义的思想影响。个别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解决当前的具体事情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这种消极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从教学形式上来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基本都是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这样的上课形式虽然更节省师资,但是大班上课,人多而嘈杂,课堂纪律很难维持。大学的教学形式已经采取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但是大多数老师又太过依赖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本质上仍然没有逃脱“灌输式”教学形式。

学生认为大学教材只是高中内容单纯的“翻版”,理论的东西太多,实践很少用到。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基本沿袭了传统教科书的模式,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几个部分组合而成。

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闭卷考试的形式,但平时成绩在最终的成绩当中只占很小部分,期末成绩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们基本只需要在考前突击一下就能轻松过关。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践创新路径

(一)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制度

一是建立“原理”课实践教学规划制度。把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和学期教学计划,编制新学期“原理”课实践教学计划,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衔接、课时安排、成绩评定分配比例等,做好顶层设计。除固定的基地调研考察活动外,社会调查设计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注意时效性。二是建立“原理”课实践教学运行监督机制。过程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原理”课实践教学要特别注重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行监督机制。学校层面,可以依托教学督导团进行全面教学督导,而不仅限于对理论教学的督导检查;院系层面,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应组织负责教学领导及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等,不定期对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建立实践教学结果验收制度。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要求的“要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由教务处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原理”教研室具体实施的实践教学期末考核制度,制订考核细则,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有效,发挥实践教学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正向引导作用。四是建立“原理”课实践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把实践教学执行状况和绩效分配挂钩,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评奖惩机制,鼓励和引导任课教师切实重视实践教学,调动任课教师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积极性。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全班以小班为单位,每组8-10 人组成。每个小组自己起一个有“特色”的组名。教师开展辩论赛实践教学。经过几年组织辩论赛的摸索,我们体会到该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首先,切合了新形势下的青年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的特性,使他们在课堂辩论赛中亲身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好处,胜于教师一切苦口婆心的说教与灌输。其次,以辩论赛的形式促进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原理课程因为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课后就把教材一扔,基本不想看。而现在为了辩论赛的需要,很多学生会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自己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各种案例资料,自觉提升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积极性。”每个小组选四位同学作为本小组的辩论赛代表队,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与四辩。每2支代表队进行两两PK。各小组代表队的战绩就是本小组全体成员的实践教学成绩。为了加强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辩论赛的主持、计时员、统分员全部由学生自己担任,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班级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个班级选拔一名主持人、一名计时员、一名统分员。辩论赛的评委由教研室所有承担“原理”课的教师担任。教师除了根据评分表进行评分,还要进行总结与点评,赞扬辩论过程的优点与亮点,指出辩论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方向。

(三)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教学

(1)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成立宣讲团,到农村、社区等宣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让他们实现由“学习者”向“教育者”的角色转换,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升了他们的理论水平,素养和思想境界。

(2)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教师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如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家乡的“弱势群体”以及“精准扶贫”“情况;家乡环境情况等调查,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进行情感体验和智力参与, 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强化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开展参观考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或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的深刻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伟大魅力,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要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耀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方案优化探析[J].商情,2017年第39期。

[2]梁晓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课堂·实践”一体化考核模式的探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32期。

[3]吴保华,王英姿: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对策探究[J].卷宗,2015年第10期。

[4]王勇.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经济与法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猜你喜欢

理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未来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