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路径探析及理想信念教育启示
2018-03-29刘志
刘志
摘要: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信仰人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信仰学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以研究中国问题为导向,通过人格力量来传递、通过利益诉求起作用、通过理论力量去征服、通过群众路线得以实施,达成了个人发展利益诉求和社会时代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反思如何继承、坚定、引领、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一项有历史使命感、有时代紧迫感和有现实针对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教育;践行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20世纪初,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物资匮乏、意识形态混乱、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情境下,成功引领广大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和方法,为解决移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历史参照系和现实比较体。
一、移动新媒体时代信仰之危的历史维度和现实叩问
邓小平曾说过:“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么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2]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是指在20世纪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历史阶段,包括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在内的先进时代青年群体,他们既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当下,随着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的发展,95后大学生矗立在信息交汇、文化冲突、价值交锋、信仰争夺的前沿阵地:碎片化浅阅读消解着深度思考能力,多元文化思潮混杂的网络“洪水”冲击着理想信念的“大堤”。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功利主义、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和“过时论”等错误思想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信仰缺失、信仰兼信、信仰危机。在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却需唤醒、要提倡、重培育,难道是社会变迁、媒体更新之错?抑或是立德树人方法不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借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理想信念之路,反思如何继承、坚定、引领、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一项有历史使命感、有时代紧迫感、有现实针对性的重要课题。
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路径探析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和践行以研究中国问题为导向,经历了从理论认知探索层面到社会实践介入层面,从意识形态边缘化到主流化的过程。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的“问题”、“主义”之争拉开了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序幕,那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组织的正式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走向合法化、主流化的集中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人格力量来传递。信仰主体有其内在发生机制,从了解认知到情感认同、意愿生成、潜移默化,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接受和转化过程。青春建党,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通过人格力量影响进步青年;富贵建党,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均非寒门,却为了回答“我是谁,为了谁?”的时代之问,舍弃了优越的物资条件,舍生往死义无反顾。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身上有着高度的信仰自觉和人格亲和力:这种信仰的自觉来自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对自我及所处时代的叩问;人格亲和力则在于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榜样力量和人文情怀。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利益诉求起作用。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信仰作为意识形态的高级存在形式,必然要反映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入和传播紧密契合19世纪末“救国图存”的时代主旋律,共产主义关于“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的观点,与受压迫的工人阶级、积贫积弱的农民阶级的对美好生活需求一拍即合。从精英阶层到普通民众的利益诉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找到了交汇点和认同处,这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社会需求和认同主体。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理论力量去征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在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之上,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也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武装,积极探索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此来指导实践。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群众路线得以实施。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信仰人民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比于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国民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信任人民而信仰上帝,在人民群众中没有“根”。从工人阶级同吃同住,到农村开展调研,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减租减息”、“平均地权”,共产党通过信仰人民,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上帝”,把群众路线作为生命保障线,才确保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普及和活力。
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路径对当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信仰人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信仰学生。信仰路径蕴含了信仰者主客体、理论与实践、利益诉求和精神信仰的多重关系,构建了个人发展利益诉求和社会时代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对移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有力借鉴。
(一)发挥互联网+思维,构建大学生成长和时代进步的共同体。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沿袭了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关注民生疾苦,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摸索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和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确保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这告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当下学生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要通过关注网络舆情、投诉信箱、茶话座谈等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及时了解、细分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個人发展诉求,对学生反映的生活困难、学业压力、就业困惑等切身利益问题不躲避、不拖延、不漠视,提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思想、信仰问题要积极引导教育,创新微信等移动新媒体思想引领方式,调动辅导员、班导师、管理干部、关工委老同志等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和亲和力。让学生在自我进步、学校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协调统一之中,切实提高思想境界,实现全面自由发展。
(二)创新新媒体思政方法,提升理想信念育人的亲和力。媒介即讯息,移动新媒体的普及必然要求思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因时而新,增强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打造全新的育人亲和力。不同于以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性灌输,新媒体时代的95后大学生对宏大生硬的理论说教更为厌烦和抵触,而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网络新环境为躲避思想政治灌输提供了技术和信息的规避时空。面对新媒体新挑战的育人环境,要积极借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普及过程中对人格力量的注重和发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文关怀,让辅导员不仅担当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更好成为人生的导师,让专业课教师不仅充当课堂学术上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还要成为点亮人生信念的“人师”;让学生党员发挥朋辈先锋模范的表率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群体的规模效应,为其注入人格榜样力量。
(三)拓宽国际化比较视野,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信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近百年前,随着“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要运用国际眼光、跨文化比较视野来看待中国特色与世界比较,从而引领大学生群体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国际比较中,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世界瞩目成就和现代化进程,来增强大学生的马克主义信仰底气,自觉抵制对信仰僵化和信仰置换;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灭蝇、刮骨疗毒般的反腐倡廉壮举,来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公信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第70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1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4) [M],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