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窑遗址考古调查勘探报告(上)
2018-03-2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关键词]井陉窑;瓷窑址;调查;勘探
[摘要]井陉窑是与定窑、邢窑齐名的河北三大白瓷窑址之一,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目前共发现窑址12处,总分布面积约102万平方米。从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可知,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历经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民国,其中晚唐五代与金代是井陉窑烧瓷的两个巅峰。2016年4-6月,为给正在编制的《井陉窑保护规划》提供考古资料,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首次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搞清了各窑址的分布范围、烧瓷历史、产品特征等,为井陉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井陉窑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目前共发现窑址12处,其中井陉县11处,井陉矿区1处,分布总面积约102万平方米(图一)。12处窑址集中分布于太行山东麓自北向南的陉里盆地、天护盆地、天长盆地及绵河、甘陶河、冶河及其支流上,丰富的瓷土资源,充足的燃料柴与煤,加上便利的水路交通,孕育了精彩的河北第四大窑——井陉窑。叶麟趾先生在1934年出版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中就指出,河北省井陉县南横口村有清代窑址,但胎釉粗劣,呈黄褐色、黑色或带灰色,后未有人再对该窑址做过考古工作。冯先铭先生在《记志书中一批有待调查的瓷窑》中,将井陉窑列为中国61个待调查瓷窑址的首位。1989年10月,河北省文物复查队在井陉县的天长镇、河东坡、东窑岭发现了宋金瓷窑址,标志着井陉窑窑址的发现。到目前为止,已对井陉窑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与勘探,并进行过8次考古发掘,分别是1993年的城关窑址发掘,1994年的城关窑址显圣寺发掘,1998年的河东坡窑址发掘,1999年的河东坡窑址发掘,2000-2001年的河东坡窑址发掘,2004-2005年的城关窑址发掘,2007-2008年的河东坡窑址发掘,2017年的北防口窑址发掘,发掘总面积1784平方米,但窑址资料因各种原因未公布。为进一步明确井陉窑各窑址的分布范围与时代,为正在编制的《井陉窑保护规划》提供翔实依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6年4-6月,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现将各窑址情况简报如下。
一、北陉窑址
位于井陉县南陉乡北陉村,窑址范围为不规则形,总面积约12.39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位于北陉村村委会北约150米处,以民国时期刘知府宅院处地表遗物最丰富,可见大量漏斗形匣钵、垫饼、泥条及细白釉薄胎碗盘残片。通过钻探可知核心区地层堆积隋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5~1米;第②层黄褐土,厚0.3~0.5米,土质较硬,含少量红烧土、白釉瓷片等;第③层灰褐土,厚0.8~1.5米,土质疏松,含大量红烧土、漏斗形匣钵、筒形匣钵、白釉残片等,为文化层;第③层以下为红褐色生土。因窑址整体被民房叠压,采集遗物不多,种类有细白釉碗、盘、钵、罐,化妆白瓷碗,黑釉碗、罐,素烧执壶及部分窑具残片,其中细白釉器所占比例小,但白胎细腻坚致,釉色微泛青,光亮,体现出较高的制瓷水平。化妆白瓷与黑釉器数量较多,多为黄砂厚胎,器类有碗、盘、执壶等,比例较大。现择要简介如下。
白釉碗4件。16JBX:19,尖唇,敞口,上腹斜直。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青光亮,内外施满釉。残长2厘米,宽3厘米(图二,1)。16JBX:10,圆唇,敞口,花口微侈,斜腹。胎釉同上,残长1.4厘米,宽2.8厘米(图二,2)。16JBX:11,圆唇,敞口,花口微敛,深腹斜曲。胎釉同上,内壁对应花口处有纵向凸线纹。残长2.6厘米,宽2.6厘米(图二,3)。16JBX:15,唇口卷沿,敞口,上腹斜直微曲。胎釉同上,残长2.6厘米,宽3.8厘米(图二,4)。
白釉碗底1件。16JBX:4,下腹斜曲,宽圈足,足端斜削。白胎,白釉发木光,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底径5厘米,残高1.8厘米(图二,5)。
白釉钵2件。16JBX:24,尖唇,敛口。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光亮。残长2厘米,宽2厘米(图二,6)。16JBX:25,尖圆唇,敛口,沿外缘压印花边。白胎坚致,白釉泛青光亮。残长1.4厘米,宽2.7厘米(图二,7)。
化妆白瓷碗2件。16JBX:1,圆唇,口微敛,上腹内曲。细黄砂胎坚致,器内及口沿上化妆土后施透明釉,器外施透明釉至口沿下部,釉泛黄,发木光。口径24厘米,残高5.5厘米(图二,8)。16JBX:3,尖唇,侈口,上腹斜直。细黄砂胎坚致,釉泛灰色,较光亮。残长2.1厘米,宽4厘米(图二,9)。
黑釉碗3件。16JBX:8,2件粘连残片,圆唇,敞口,上腹斜直。黄灰胎坚致,内外施黑釉,较光亮。残长4厘米,宽4.3厘米(图二,10)。16JBX:6,下腹内曲,圈足,足端斜削。灰白胎泛黄,较坚致,黑釉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黑釉至下腹。底径6厘米,残高3.2厘米(图二,11)。16JBX:7,下腹斜直,圈足,足端斜削。黄砂胎,黑釉泛酱色,内满釉,外下腹无釉。底径7.6厘米,残高3.2厘米(图二,12)。
筒形匣钵1件。16JBX:26,可复原,斜方唇,矮直壁,平底。灰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外壁施酱釉:内底粘有耐火砂,外底粘有两层环形封填料。口径23.2厘米,底径24厘米,高7.6厘米(图二,13)。
漏斗形匣钵2件。16JBX:28,可复原,斜方唇,上腹高直,下腹斜直微内曲,小平底内凹。灰黄色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内底粘砂。口径17.2厘米,底径5.2厘米,高8.8厘米(图二,15)。16JBX:27,可復原,形制基本同上,仅上腹矮直。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内底粘砂。口径24厘米,底径5厘米,高8.6厘米(图二,14)。
三叶形支钉2件。16JBX:31,完整,平顶,三叶端部捏出矮支钉,叶瓣间内凹较浅,黄砂胎坚致。长8厘米,宽8.2厘米(图二,16)。16JBX:32,完整,基本同上,仅叶瓣间内凹较深,个体稍小。长6.2厘米,宽7厘米(图二,17)。
二、南陉窑址
位于井陉县南陉乡南陉村,窑址范围基本为西北一东南向的菱形,总面积约12.3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位于南陉幼儿园东至村中南北向主街道之间区域,村民王法兵家盖房时曾在西院墙断面上发现厚2.5米的窑业堆积层,地表遗物与北陉窑址基本相同。窑址核心区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2~0.5米;第②层灰褐土,厚0.5~0.8米,土质疏松,含少量红烧土、碳粒等,为文化层;第③层灰黑土,厚0.8~1.2米,土质较硬,含草木灰、燒土及窑具残片等,为文化层;第③层以下为黄沙生土。窑址整体位于民居下,核心区被民居、猪圈、厕所等占压,地表遗物较少。遗物胎釉特征、器类和北陉窑址基本相同,但器类更丰富,细白釉瓷器的比例较高,新出现黄釉碗、钵等黄釉类器物。现择要简介如下。
白釉碗3件。16JNX:30,尖唇,敞口,上腹斜直。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口径14.8厘米,残高2.2厘米(图三,1)。16JNX:28,圆唇,侈口,上腹斜直。胎釉同上,残长3.2厘米,宽2.8厘米(图三,2)。16JNX:25,圆唇,花口微敛,上腹斜曲,白胎较厚,泛黄,坚致,釉泛黄,较光亮。口径20厘米,残高4.8厘米(图三,3)。
白釉碗底2件。16JNX:33,浅斜曲腹,矮圈足,足端斜削,内底一周凹弦纹。胎釉同上,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外下腹与圈足有粘砂。底径5.2厘米,残高2.6厘米(图三,4)。16JNx:39,胎釉、器型与北陉白釉碗底16JBX:4相同,底径5厘米(图三,5)。
白釉盘1件。16JNX:38,可复原,尖唇,侈口,浅斜曲腹,高圈足外撇。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青光亮。口径17.2厘米,底径9厘米,残高3厘米(图三,6)。
白釉钵2件。16JNX:41,胎釉、器型与北陉细白釉钵16JBX:25相同,残长2.5厘米,宽5.4厘米(图三,7)。16JNX:18,圆唇,敛口,宽沿,圆曲腹。白胎泛灰坚致,釉泛黄光亮。残长6厘米,宽3.8厘米(图三,8)。
白釉研磨盏1件。16JNX:29,圆唇内卷中空,上腹斜直。白胎细腻坚致,釉泛青光亮,外满釉,内无釉,用四道平行线为一组的划纹装饰。残长3厘米,宽2.4厘米(图三,9)。
化妆白瓷碗2件。16JNX:1,厚圆唇微敛,敞口,浅曲腹。细黄砂胎,内满釉,外施釉至上腹,釉泛黄,较光亮,有开片。残长3.2厘米,宽3.5厘米(图三,10)。16JNX:7,唇口,上腹斜曲,胎釉同上。口径18厘米,残高5.5厘米(图三,11)。
化妆白瓷盘1件。16JNX:11,尖唇,花口微侈,上腹斜曲。灰胎坚致,釉泛青,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残长4.8厘米,宽5厘米(图三,12)。
黄釉碗2件。16JNX:20,厚圆唇,斜曲腹。黄砂胎坚致,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较光亮,有开片,釉下有白化妆土。口径15.2厘米,残高5.6厘米(图三,13)。16JNX:19,饼足,足心内凹,足端斜削。黄砂胎较坚致,内底黄釉,下有白化妆土,饼足无釉。底径8.8厘米(图三,14)。
黄釉钵1件。16JNX:21,方唇,敛口,上腹圆曲。灰褐砂胎,较坚致,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光亮,有开片,釉下有白化妆土。残长4厘米,宽3.4厘米(图三,15)。
漏斗形匣钵3件。16JNX:44,斜方唇,上腹高直壁微收,下腹斜直微曲。上腹外壁施酱釉,灰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折腹处、沿面均粘有环形封填料。口径28厘米,残高14.5厘米,上腹高7.3厘米(图三,16)。16JNX:43,可复原。斜方唇,上腹直壁,下腹斜直微曲,小平底微内凹。胎同上,无釉。口径22厘米,底径5厘米,高7.6厘米,上腹高3.3厘米(图三,17)。16JNX:42,完整,斜方唇,上腹直,下腹斜直微曲,小平底,上腹中部有镂孔。胎同上,上腹施酱釉。口径18.8厘米,底径5厘米,高9.5厘米,上腹高4.6厘米(图三,18)。
三叶形支钉1件。10NX:48,器形与胎同于北陉窑址三叶形支钉16JBX:31。长7厘米,宽4厘米,高0.6厘米(图三,19)。
三、北防口窑址
位于井陉县孙庄乡北防口村北半部,东侧紧临冶河,窑址范围基本为北宽南窄的梯形,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位于旧村西北部,东西向主街的南北两侧。窑址核心区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约0.2~0.3米;第②层灰褐土,厚0.7~2.2米,土质较硬,含大量红烧土、碳粒、化妆白釉碗片,为文化层;第②层以下为黄褐色生土。该窑址为2015年7月新发现的窑址,未在2001年公布的井陉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2017年1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该窑址试掘42平方米,发现一批晚唐五代时期的瓷器与窑具,其中包括细白釉“官”字款碗3件。窑址整体叠压在北防口1日村下,因地表垫土层下即为文化层,采集遗物较多,器类与窑具特征和北陉窑址遗物基本相同。
白釉碗3件。16JBK:10,可复原,圆唇,敞口,斜腹微曲,宽圈足,足端斜削。白胎细腻坚致,内满釉,外施釉至腹底,釉泛青光亮。口径14.4厘米,底径7.2厘米,高4.4厘米(图四,1)。16JBK:13,圆唇,侈口,斜深腹微曲。胎釉同上,口沿无釉。口径20厘米,残高6.2厘米(图四,2)。16JBK:8,可复原,唇口,斜直腹,宽圈足,足端斜削,胎釉同上。口径15.2厘米,底径6.8厘米,高4.4厘米(图四,3)。
白釉盏托1件。16JBK:19,折沿上斜,托口尖唇内敛,浅曲腹,圈足。白胎细腻坚致,釉泛青光亮。内外施满釉,足端无釉,底径6厘米,残高2.8厘米(图四,4)。
化妆白瓷碗1件。16JBK:3,可复原。厚圆唇,敞口,浅斜腹微曲,饼足,足端斜削。细黄砂胎坚致,釉泛黄,较光亮,有开片。内满釉,底有3枚支钉痕,外施釉及上腹。口径13.2厘米,底径6.4厘米,高3.8厘米(图四,5)。
黄釉碗1件。16JBK:22,可复原。圆唇,敞口微敛,斜曲腹,饼足,足端斜削。细黄褐胎,粗而坚致,黄釉泛褐色,较光亮,内满釉,底有支钉痕,外施釉及腹部,釉下有化妆土。口径17.6厘米,底径8.4厘米,高5.7厘米(图四,6)。
黄釉执壶1件。16JBK:24,残存壶颈下部及肩部,高领溜肩。黄砂胎,质粗坚致,黄釉光亮有开片,下有化妆土。内外满釉,肩部刻三周纵向戳刺纹。残高6.6厘米(图四,7)。
筒形匣缽1件。16JBK:33,残存上半部,方唇,上腹直,下腹内收。灰色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外壁施酱釉。口径17.2厘米,残高9.8厘米(图四,8)。
漏斗形匣钵1件。16JBK:29,可复原。斜方唇,上腹直,下部内曲,有圆形穿孔,下腹斜直,较浅,小平底内凹。黄褐色耐火土胎,粗而坚致,上腹施酱釉。口径20.8厘米,底径6厘米,高8厘米,上腹高4.5厘米(图四,9)。
四、南防口窑址
位于井陉县孙庄乡南防口村东,东侧紧临冶河,窑址范围呈南北长条形,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位于南防口村东至冶河西岸之间区域,现多已被205省道破坏与占压,仅在省道西侧部分断面上残存少量窑业堆积。窑址核心区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约0.3~0.4米;第②层黄褐土,厚0.2~0.3米,土质较硬,含少量红烧土、碳粒等;第③层石渣层,厚0.7~0.8米,土质硬,纯净;第④层灰褐土,厚0.7~0.9米,土质较硬,内含碳粒、烧土块、漏斗形匣钵、白釉瓷片等,为文化层;第④层以下为基岩。2005年,当地村民在该窑址采集到细白釉“官”字款瓷片2件,并上交井陉窑考古队。该窑址采集遗物胎釉与器类和北防口窑址基本相同,但薄胎细白釉类器物所占比例更大,体现出更精细的制瓷水平。
白釉碗3件。16JNF:16,可复原。圆唇,敞口微敛,深曲腹,圈足较高。白胎泛黄,生烧,较坚致。内满釉,外施釉至下腹,釉泛黄,发木光。口径14厘米,底径6厘米,高5.1厘米(图五,1)。16JNF:19,尖唇,敞口微侈,上腹斜直。白胎细腻坚致,釉泛青光亮。残长2.6厘米,宽4.2厘米(图五,2)。16JNF:18,唇口宽扁,上腹斜曲。白胎泛黄,生烧,较坚致。釉泛黄,发木光。口径22厘米,残高3厘米(图五,3)。
化妆白瓷碗2件。16JNF:1,厚圆唇,敞口微敛,斜曲腹。黄砂胎坚致,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釉泛黄,有较多棕眼。口径20厘米,残高7.2厘米(图五,4)。16JNF:3,圆唇,敞口微侈,浅腹斜曲,胎釉同上。口径13.2厘米,残高3.2厘米(图五,5)。
化妆白瓷钵1件。16JNF:12,圆唇,侈口,束颈,圆曲腹。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灰,光亮,内外施满釉。口径13厘米,残高7厘米(图五,6)。
化妆白瓷瓶1件。16JNF:13,存肩部,溜肩,一侧残存有系。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灰,较光亮,有开片,内外施满釉。残高5厘米(图五,7)。
黄釉碗2件。16JNF:6,圆唇微侈,敞口,斜曲腹,微变形。浅灰胎,较坚致,黄釉泛褐色,发木光,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口径22厘米,残高4.5厘米(图五,8)。16JNF:5,斜曲腹,饼足微内凹,胎釉同上。底径10厘米,残高3.8厘米(图五,9)。
黄釉执壶2件。16JNF:25,双泥条柄,黄褐胎,质粗坚致,黄釉较光亮,满釉,下有化妆土。残长6.6厘米,宽2厘米(图五,10)。16JNF:26,执壶流,上细下粗,中空,胎釉同上,长约1.8厘米(图五,11)。
筒形匣钵2件。16JNF:27,可复原。器形与胎和北陉窑址筒形匣钵16JBX:26相似,但壁更高,近底部有两个圆形镂孔,外壁施酱釉,口径20厘米,底径同口径,高9.6厘米(图五,12)。16JNF:28,可复原。器形与胎同上,但壁较矮,近底部有镂孔,外壁施酱釉。口径21.2厘米,底径22厘米,高6.2厘米(图五,13)。
漏斗形匣钵2件。16JNF:29,形制与胎和南陉窑址漏斗形匣钵16JNX:44基本相同,仅上腹无釉,中部有镂孔。口径30厘米,残高9.6厘米,上腹高6.5厘米(图五,14)。16JNF:30,可复原。形制与胎和北陉窑址漏斗形匣钵16JBX:28基本相同,仅上腹近折腹处有一镂孔。口径20厘米,底径6.4厘米,高8.8厘米,上腹高3.5厘米(图五,15)。
三叶形支钉1件。16JNF:42,完整。器形与胎同于北陉窑址三叶形支钉16JBX:31,但个体较小。长3.3厘米,宽约3.7厘米,高1.2厘米(图五,16)。
五、天护一冯家沟窑址
天护一冯家沟窑址位于井陉矿区天护村村北、村东和冯家沟村南的瓮窑沟两岸,大部分叠压于村落、厂房、公路之下。窑址范围为不规则形,总面积约17.4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位于天护村北与冯家沟村南瓮窑沟沟南,其中天护村北一座废弃煤场西门口断面可见厚1.5米的环形支圈与白釉碗盘残片堆积层。核心区窑址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2~0.5米;第②层黄褐土,厚1.5~1.9米,土质疏松,含大量白釉碗盘残片、炉灰等,为文化层;第②层以下为黄沙生土。该窑址仅在天护村北采集到少量遗物,釉色有白釉、化妆白瓷、黑釉、双色釉4类,器形有碗、盘、钵、盆等,另有部分窑具残片。现简介如下。
白釉碗3件。16JTF:18,薄唇,敞口深曲腹。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光亮。内外施满釉,芒口。残长2厘米,宽3.7厘米(图六,1)。16JTF:4,圆唇,敞口,斜直腹微曲。白胎泛黄,较坚致,白釉泛黄,发木光,内外施满釉,芒口。残长3.8厘米,宽4.8厘米(图六,2)。16JTF:9,下腹斜直微曲,高圈足。黄砂胎坚致,白釉泛青,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涩圈内点彩,外施釉及下腹。底径7.2厘米,残高5厘米(图六,3)。
白釉盘1件。16JTF:5,方唇,折沿上斜,斜腹微曲。白胎泛灰,较坚致,白釉泛黄,发木光。内外施满釉,芒口。残长2.8厘米,宽5.2厘米(图六,4)。
白釉钵1件。16JTF:12,尖唇,内折沿,上腹斜直。白胎泛黄,坚致,白釉泛青灰,较光亮,内外施满釉,口沿刮釉。口径36厘米,残高3厘米(图六,5)。
化妆白瓷钵1件。16JTF:1,可复原。尖唇,侈口,深斜腹微曲,平底。黄砂胎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7.2厘米,底径8.6厘米,高6.1厘米(图六,6)。
黑釉盆1件。16JTF:22,圆唇,折沿下斜,上腹圆曲。黄砂粗胎,坚致,黑釉较光亮,内外均施釉至卜腹。残长4.8厘米,宽7厘米(图六,7)。
双色釉碗
1件。16JTF:2,斜方唇,侈口,斜曲腹。白胎泛黄坚致,外施黑釉,内施透明釉泛灰白,较光亮。内外施满釉,芒口。残长4.6厘米,宽6.6厘米(图六,8)。
筒形匣钵1件。16JTF:21,可复原,个体较小。圆唇微侈,上腹直,下腹内折微曲,平底内凹。黄褐耐火土胎,坚致,口沿粘有黑釉痕。口径10、底径7、高6厘米(图六,9)。
环形支圈2件。16JTF:14,可复原。厚方唇,“L”形腹,上腹直壁,下腹平内折,折腹处外凸棱。白胎泛灰,坚致。直径32厘米,高3.1厘米(图六,10)。16JTF:15,可复原。斜方唇,上腹直壁外斜,下腹斜内折,折腹处外凸棱。胎同上,上下两个叠放。直径24厘米,通高3.8厘米(图六,11)。
六、北横口窑址
北横口窑址位于井陉县秀林镇北横口村东、村南冶河西岸与绵河北岸的临河台地上,主要分布在平涉公路的路东一带,平涉公路西仅发现2座已被破坏的晚期窑炉。窑址范围为不规则形,面积约3.85万平方米。因窑址整体位于北横口村民居下,窑业堆积所在区域无法进行钻探,窑址堆积核心区无法确定。通过对当地村民走访得知,在北横口村一处叫“龙头垴”的地点附近,村民盖房时曾发现厚达1.5米的窑业堆积,我们在此调查亦采集到部分瓷片,但现断面处未发现文化层。从龙头垴断崖处可知该区域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3-0.5米;第②层黄土,厚1.8-2.2米,纯净,无包含物;第②层以下基岩。采集遗物主要为黑釉、双色釉的碗、盘、罐、盆等,器类单一,胎釉质量较差。现择要简介如下。
白釉碗1件。16JBH:1,碗底残片。灰胎泛黄,较坚致,白釉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涩圈内点褐彩,外底无釉。残长6.4厘米,宽3.6厘米(图七,1)。
黑釉碗1件。16JNH:5,圆唇,侈口,上腹斜直。灰胎坚致,黑釉光亮,内外滿釉。为2件黑釉碗粘接残片。残长2.7厘米,宽6.3厘米(图七,2)。
黑釉罐1件。16JBH:11,可复原,方唇,敛口,矮领,溜肩,上腹微鼓,下腹斜直,矮圈足,颈肩部附单泥条双系。灰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20厘米,腹径24厘米,底径16厘米,高21.8厘米(图七,3)。
黑釉盆1件。16JBH:7,尖唇外突,敞口,上腹斜直。浅灰胎坚致,黑釉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黑釉至上腹,口沿刮釉。残长5.6厘米,宽5.2厘米(图七,4)。
双色釉碗2件。16JBH:3,圆唇,敞口,斜曲腹。细黄砂胎坚致,内与外上腹施白釉,外下腹施酱釉,均光亮,内底涩圈。口径12厘米,残高4厘米(图七,5)。16JBH:4,下腹斜直微曲,圈足。器形与胎釉基本同上,圈足粘砂严重。底径5.6厘米,残高4.8厘米(图七,6)。
(未完待续)
执笔:黄信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