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调查研究
2018-03-2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旧石器时代中期;考古调查
[摘要]板井子遗址是泥河湾盆地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之一,该遗址发现于1984年,先后进行5次发掘,发掘两个地点,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近万件,是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最重要的材料之一2003年以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又先后多次在遗址周围开展旧石器专题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从而使该区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总数量达到14处。这些遗址中文化遗物的埋藏部位、地层相近,可确认该区域存在一处分布密集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群,为研究泥河湾盆地内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活动提供了新材料
一、板井子遗址概况
板井子遗址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化稍营镇板井子村北,桑干河北岸的高台地上,地处泥河湾盆地东缘,高出现桑干河河床约55米,是泥河湾盆地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图一、二)。
该遗址发现于1984年,并于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1年先后进行了5次发掘,但大量发掘资料尚未正式公布,对发掘的具体位置及遗址相关信息缺乏详细的资料。依据目前已发表的资料,历年工作概况为:1984年发掘杨家西沟的三个探方;1988年第三次发掘,发掘区紧靠1984年、1986年发掘区的西侧,发掘面积9平方米;1990年第四次发掘,揭露面积6平方米;1991年第五次发掘,发掘面积18平方米,发现用火遗迹。由此可知,1984年、1986年、1988年的三次发掘在同一区域,均位于杨家西沟,1990年、1991年发掘的具体地点不详,但1991年发掘面积最大。
为进一步了解该遗址历年来发掘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周围区域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自2003年以来多次在该遗址周围开展旧石器专题调查,2013年,再次进行调查时对上述所有地点进行了复查。本文拟对这些调查的相关情况进行报道。
二、周围地貌及遗址分布板井子村北原为一片开阔的台地,南端为陡坎,东西两侧各被一条沙河深度切割,形成南北相对狭长的独立台地。台地受到后期流水的侵蚀较为严重,沟壑纵横,自西向东分布有多条大沟,依次为庙儿沟、板井子西沟、正沟、土塘沟、杨家西沟、杨家沟等。
该区域冲沟较多,暴露较多剖面。根据各冲沟暴露的剖面,该区域地层可以分为两部分:北后部为水平层理发育,颜色各异的黏土、砂质黏土,为泥河湾层堆积物;其南部前缘被后期河流侵蚀,上部覆盖砂砾石层与黏土、砂质黏土的互层,为河床相和河漫滩相交替沉积的堆积物,顶部覆盖浅灰黄色的马兰黄土,整体为典型的基座阶地。泥河湾层与河流阶地的接触面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凸弧状(图三中虚线所示)。该遗址1988年发掘报告中对该区域地貌、地层有详细描述和研究(图四):遗址位于桑干河的第三级阶地,为基座阶地,基座为泥河湾层。第三级阶地受到后期侵蚀切割,支离破碎,阶地面较窄,自北向南倾斜,前缘呈陡坎状。
调查共发现旧石器遗址(地点)14处(图三,表一),其中杨家西沟Ⅰ号地点(图三,12)、杨家沟Ⅰ号地点(图三,14)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掘的地点,是目前已知板井子遗址材料的来源。依据已发表资料及现场考察,杨家西沟Ⅰ号地点为1984年、1986年、1988年发掘的地点,但发掘探方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发掘区大多坍塌,难以区分各年度具体工作的位置。杨家沟Ⅰ号地点发掘探方保存较好,底部保存有近20平方米的发掘平面,依历年发掘资料记录的发掘面积推测,该地点为1991年发掘的地点。1990年发掘情况未见发表资料,根据参与发掘者的回忆,该年度发掘地点亦为杨家西沟Ⅰ号地点。
这14处旧石器地点埋藏地层基本一致,文化遗物发现于灰绿、黄绿、蓝或灰色的砂质黏土、砂砾石、粗砂层中,含大量各色黏土团块,少量遗物亦发现于下部的砂砾石层中。遗物埋藏部位也较为相似,均埋藏于第三级阶地的后缘,沿被侵蚀的泥河湾层堆积物前缘分布,杨家沟Ⅰ号地点直接叠压于被侵蚀泥河湾层的斜坡之上。各地点的分布自东北向西南沿泥河湾层与第三级阶地的接触面呈弧状分布。这种分布特点与当时古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可以推测,当时湖水消退,河流形成,并不断侵蚀泥河湾层堆积,残存的泥河湾层堆积成,为当时的河岸。古人类在近水的河岸或附近活动,遗留下各种文化遗物,后被覆盖,形成今天的古遗址。
三、文化遗物
2013年度的调查、复查在10个地点新发现标本。已发掘过的杨家沟Ⅰ号地点、2003年调查发现的土塘沟Ⅲ号地点以及2005年调查发现的庙儿沟Ⅰ、Ⅱ号地点皆未发现石制品或动物化石。
调查共发现文化遗物53件,包括石制品38件,动物化石15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雕刻器、断块等几类。各地点发现文化遗物具体情况如下。
1.板井子西沟Ⅰ号地点
共发现标本9件,包括石制品、动物化石两类。石制品7件,包括石核2件、石片2件、刮削器2件、断块1件。石核皆为双台面,石片皆为Ⅵ型石片。原料有燧石6件、石英1件。动物化石2件,皆为骨片,难辨种属。
13BJZXG Ⅰ:4石核,双台面,原料为燧石。锥形,高33.6毫米,宽29毫米,厚21.2毫米,重17.4克。原型為砾石。自然台而,为该石核的主工作台面,在周缘剥片,4个石片疤痕。仅在一侧保留少量砾石而。后以此砾石面为台面转向剥片,剥落两个较小疤痕,台面角80~96°(图五,4)。
13BJZXG Ⅰ:6Ⅵ型石片,原料为燧石。杨叶状,长42.9毫米,宽34.4毫米,厚15.5毫米,重23.1克。素台面,四边形,长14.5毫米,宽8.9毫米。背面全疤,多个异向石片疤痕;腹面中部较凸,一条纵向凸棱,打击点集中,远端略内收,台面角132°。
13BJZXG Ⅰ:2刮削器,原料为燧石。梯形,长34.3毫米,宽46.8毫米,厚13.2毫米,重20.2克。原型为Ⅵ型石片,直一凸双刃,在远端向腹面反向加工出一直刃,单层,3个并排修疤。修疤较大,较均匀。刃缘呈齿状,刃长32.8毫米,刃角52°。在左侧向背面加工出一微凸刃,修疤多层,较小,较均匀,刃缘规整,刃长32.5毫米,刃角82°(图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