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厨房里的爱与责任

2018-03-29潘爱娅

食品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掌勺全家人责任心

潘爱娅

提起厨房,年少时我是不屑的,认为那里是“妈妈们”“家庭妇女们”待的地方,根本想不到将来有一天,自己不进厨房就没饭吃,而且全家人要一起挨饿。厨房什么时候成了我的专属领地,已经记不起来了。只知道如今有一根无形的绳索,将我与锅碗瓢盆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我就像是中了魔咒,每日里不用扬鞭自奋蹄地在锅台旁转来转去。

清早,全家人还未起床,我便冲向厨房——烧开水,煎鸡蛋,下面条;或者是冲麦片,煮鸡蛋。早餐刚结束,就开始筹备起中午吃什么——为了迎合家人的口味,要不停地改变食材,变换口味,更换菜品。体力上的消耗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动脑筋、花心思。这可比我写篇文章要难得多。

菜市场里,很多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品,却不知买什么好。我曾亲耳听到一位老太太说:“我家小孩子样样菜都吃腻了,真不知买什么好。”菜贩开玩笑说:“饿上三天,草都吃下去了。”话虽这么说,可是如今人们吃肉都嫌腻,怎会去吃草?大人追求新口味,小孩子挑食,已经不足为怪。就说我自己,如果几天都吃一样的饭菜,也是很乏味的。在厨房掌勺的人,必须负起责任,推陈出新,既要变换菜品口味,还得兼顾营养。

张口等食物的人都是血脉至亲。掌勺的人,哪怕再累再为难,都会无怨无悔地在厨房里“挥汗操铲”。我认为,这不是因为某人爱这个差事而愿意进入厨房,除了无奈之外,肯定是因为怀有爱心、责任心。谁人不愿意饭来张口?有谁愿意围着锅台转?这差事,一旦任职便终身没有退休的时候。

我之所以走进厨房,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心、对家庭的责任心。想当年,我连端盘菜都生怕弄脏了手。做了母亲后,除了出门和上班稍稍注意一下形象,在家中则围裙不离身。

進入厨房,就要考虑怎么把饭做得色香味俱全。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厨师是母亲,最可口的饭菜是从家中厨房里端出来的。这话虽是文人写出来的,却着实有番朴素的道理。餐厅宴席虽美味豪华,终不能成为百姓生活的饮食主体,家中简单的清汤小菜才能养胃养人。

为了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为了家人吃得好,吃得营养,厨房里的掌勺人就要担当起责任——把饭菜做得可口漂亮,用尽心思洗、炒、煮、烧、煎、炸,要么自己钻研,要么在网上搜菜谱,又或者与好友交流。每得到一样新的烹调方法,都会急切切地操铲试验一番。除了兴趣,这里面饱含的就是对家人的爱和责任心。

猜你喜欢

掌勺全家人责任心
责任品格培养
这些味道怎么办?
抓鸭子,抓到了吗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意外的旋转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哪些城市“掌勺”过冬奥会
嫁不出去
破坏责任心的5种领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