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记忆中的糖
2018-03-29潘春华
潘春华
《礼记 ·内则》云:“枣栗饴蜜以甘之。”这是以“甜”调味的早期记载。“饴”是以麦芽或谷芽熬成的糖膏或麦芽糖,能够在烹饪中起到增加甜味的作用。《楚辞·招魂》曰:“胹鄨炮羔,有柘浆些。”“柘浆”是指甘蔗汁,在当时的饮食生活中起到糖的作用。据东汉《异物志》所载,当时在岭南一带已出现蔗糖业,“(甘蔗种植)远近皆有……榨取汁如饴,名之曰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而冰,破如砖。其食之入口消释,时人谓之石蜜也。” 到宋代,“糖霜” 一词已常见于文学作品,如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的《在戎州作颂答梓州雍熙长老寄糖霜》说:“远寄糖霜知有味,胜于崔子水晶盐。”
时下,糖的品种很多,常见的食糖有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饴糖和蜜糖等。糖制食品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糖果,则是儿童的最爱。当然,古籍中提到的糖丝线、一窝丝、十般糖、韵姜糖、花花糖、玉桂糖等等,连我这个古稀老人都没有吃过。
我童年时,常在镇江大市口爵禄茶食店和五条街的春生和茶食店买糖果,有时也向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买糖。不过,那时候吃的糖果,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我常常想念它们,不妨一谈。
“寸金糖”,只有一寸长,像一根小金条,外边裹着一层白芝麻,里面是白糖芯,吃起来甜中有香。母亲给我吃寸金糖时总会唠叨几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读书要用功,别光贪玩!”我只要高声答应“听到啦”,就可以拿着糖跑走玩了。
“丝线糖”是用饴糖做的,外层裹着黑芝麻。吃时饴糖丝拉得很长,不容易断,好似一根根丝线,故名“丝线糖”。
“麦芽糖”是用大麦或小麦发酵酿制成的饴糖饼。卖糖人会挑着担子,口吹竹笛,沿街叫卖,可用现金购卖,也可用废品交换。麦芽糖香甜怡人,入口即化,小孩子都爱吃。
“弹子糖”没有外包装,五颜六色,状如圆圆的弹球,特别受我们这些孩子喜欢。“弹子糖”十分便宜,一分钱两粒,一角钱可买一包。
“棉花糖”是用白砂糖在旋转的机器中分离出似棉花状的糖,入口即化,甜润无比。现在市场上还能见到。
还有一种“灌香糖”, 用饴糖做成两寸多长的圆柱状,外裹白芝麻,里面灌有豆粉白糖芯,又香又甜又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面上的糖果品种粗分有软糖、硬糖、奶糖、夹心糖四大类。软糖是一种柔软黏糯,透明或半透明的糖果,有松子软糖、胡桃软糖、雪花软糖、高粱饴糖等。
硬糖采用砂糖、饴糖,并加配各味香精或可可、咖啡等辅料,经熬制、切块而成。硬糖品种较多,有橘子、香蕉、柠檬、菠萝、杏仁、奶油、椰子、可可、咖啡、生姜等口味,后来又出了不少新品种,如话梅糖、陈皮梅糖、奶油椰子糖、水果硬糖等。
奶糖采用砂糖、葡萄糖、乳制品、明胶和香草粉等原料,经数次熬制、搅打加工制成。奶糖有大白兔奶糖、金丝猴奶糖、太妃糖、牛轧糖等。奶糖是儿童们的最爱,因此最紧俏。传说用6粒上海“冠生园”大白兔奶糖可冲成一杯牛奶。条件一般的人压根儿都吃不到“大白兔”。要是你经常可以拿出“大白兔”,那就肯定能当上“孩子王”。牛轧糖是一种软硬结合的糖果,源于法国,风味独特,包含有牛奶与花生等坚果的综合美味,能让人满口留香。
夹心糖是以硬糖做外衣,內包各种馅心,口味可随馅心不同而变化。夹心糖内馅有软夹心和酥夹心两种:软夹心的内馅,多采用各种果酱、酒或棉花糖;酥夹心的内馅,采用各种果仁调制成酱,隔水加热后装入糖果皮内制成。夹心糖果的品种很多,有果酱夹心糖、果味夹心糖、酒味夹心糖、乳酪夹心糖、龙虾酥心糖、果仁酥心糖等。
那时,品种最齐全、最喜庆的糖果便是什锦糖。什锦糖,即将各种糖果拌和在一起,既五彩缤纷,又经济实惠,是春节、结婚喜事的必备品。想当年,人们结婚发的喜糖通常都是自己在家里包装的。首先从店里买放喜糖的透明的塑料袋。袋子上印有大大的喜字和龙凤图案。再买百十斤什锦糖果,然后回家里分装。每包装上8颗不同品种的糖果,再用订书机封袋,最后分送给邻里亲友和单位同事。
现在,时代变了,糖果面貌一新,口味各异,品种更多,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质量大大提高。因为年纪大了,我平时很少吃糖果,怕对健康不利,但逢年过节总要置办一些糖果。有三种糖是必不可少的:大白兔奶糖、花生牛轧糖和奶油话梅糖,且必须是老牌子——上海“冠生园”生产的,除应酬来家的孩童外,主要是从怀旧中得到一些甜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