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背景下侨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2018-03-29张惠萍
张惠萍
(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泉州 362000)
侨批,一般是指海外侨胞通过水客、批局等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特殊汇款凭证,其基本特征为“银信合一”[1]。侨批文献记载翔实、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先后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0年2月)、《亚太记忆遗产名录》(2012年5月)及《世界记忆名录》(2013年6月),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饶宗颐教授曾在多种场合对侨批进行高度评价,认为侨批可以“媲美徽学”,堪称“海邦剩馥”。
1 海上丝绸之路与侨批文献的关系
1.1 侨批文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物
早在公元8世纪,闽粤等地就有先民出洋到东南亚谋生。明清以来,国内人口急剧增长,耕地不足,再加上战乱、自然灾害等,尤其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西方殖民势力先后在东南亚开辟商埠,需要大量劳动力,闽粤等沿海地区居民凭借地域优势出洋谋生,这种“下南洋”现象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次移民潮。出洋华人肩负着改善家庭生活境遇的重任,通过水客、批局及金融机构源源不断地汇寄书信、钱物,从而形成侨批这种维系与家乡亲人联系的华侨家书。
侨批文献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这些地方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重要地位。侨批文献具有强烈的海洋属性,从历史角度来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物。2013年底,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战略,近年来国家各级领导在不同场合纷纷强调,表现出贯彻这一战略决策的信心和决心。对侨批文献进行资源建设研究,能够为“海丝”倡议提供文献基础、信息基础及政府决策咨询,也能推动侨批文献的宣传利用,从而取得双赢。
1.2 侨批文献为“海丝”研究提供史料支持
随着侨批数量的增多、市场的扩大,涌现出一批专门穿梭于寄批地与国内侨乡的“水客”,他们以收揽和解付批款为职业,而后在“水客业”基础上产生了专门的侨汇民营机构——侨批局(如漳州“天一信局”、泉州“王顺兴信局”等),进而形成近代以来兴盛一时的侨批业,大大促进了当时闽南地区、潮汕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侨批文献不仅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侨批既是一部华侨移民史,也是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史。
侨批“常以家庭为单位连续书写,内容除了家庭事物外,还广泛涉及到侨居国和迁出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军事和国际关系等领域,记载翔实,信息丰富”[2],弥补了典籍文献的不足,对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尤其在华人族群人口迁移史、海上经济贸易史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2017年1月26日,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被正式推荐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标志着我国“海丝”申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作为“海丝”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侨批文献为泉州“海丝”申遗提供了切切实实的历史证据及文献支持。
1.3 “海丝”倡议对侨批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继承和弘扬开放包容、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的古代“丝路”精神,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增进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友好往来。“海丝”倡议有利于促进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合作,作为“海丝”文化见证的侨批文献相应的也受到积极的影响。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3]中指出:“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侨批文献是“海丝”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丝”倡议的提出间接揭示了侨批文献的历史地位及重要价值。
侨批档案文献已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但其社会知名度和公众认知度依然不高,普通民众对侨批文献仍然一知半解,更毋论对其进行保护与宣传利用。“海丝”倡议的提出赋予侨批文献政治和经济上的意义,有利于侨批文献的宣传利用,使其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2 侨批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现状
对侨批文献有意识的抢救和保护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潮汕民间自动发起。后来侨批文献申请“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侨批文献从民间收集保护上升为官方行动,其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建设、保护与利用逐渐展开。
2.1 侨批文献的现存
侨批文献“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是我国浩繁丰富的原生态‘草根’文献的代表之一”[4]。据不完全统计,以侨批文献集中的闽粤两地官藏机构为例,汕头侨批文物馆馆内收藏有侨批原件3.6万封,扫描件和光盘刻录的侨批共逾12.3万封[5];汕头大学图书馆藏有侨批原件35899件[6];泉州市档案馆藏有侨批实物封3214个,侨批扫描件3万余件[7]。这些侨批文献中,扫描件及光盘刻录的侨批文献原件基本都在私人手中,如由魏金华个人投资并提供馆场、藏品和开展研究的梅州市侨批档案馆馆藏中,登记在册的侨批有15500多件/套[8]。有关专家考证,1886年经新加坡寄邮的侨批有18万封,1889年有28万封[9],可预见的是仍有数量众多的侨批文献藏于民间及私人收藏家,急需挖掘、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
2.2 侨批文献的保藏
侨批文献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纸质变脆发黄等情况比比皆是,保藏场所条件有限以及沿海潮湿天气,给侨批文献保存带来更大挑战。此外,侨批文献缺乏统一的保藏规范,不同保藏单位做法不同:藏于档案部门的侨批按照档案的管理规范,藏于文博机构的侨批按照文物分类管理,私人收藏的大量侨批档案则往往缺乏科学规范的保护管理和符合标准的保藏条件。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近几十年来旧房改造、家庭搬迁等造成遗存下来的侨批文献流失严重。侨批文献首先引起关注的不是在档案文献界,也不是华侨界,而是集邮界。很多集邮爱好者只注重侨批封的集邮价值,无形中造成信封破损、内信残缺、信封和内信不符、“批信”“回批”分离等问题。
2.3 侨批文献的征集
侨批文献征集途径主要有向侨眷、私人收藏家征集,从文物市场、拍卖行购买等。情感方面,历史上的侨批寄托着海外侨胞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现如今侨批文献亦承载着侨眷对先辈的怀念与感恩。侨眷以私家收藏纪念为主,不愿捐赠或转让。内容方面,侨批文献有的涉及家族恩怨、夫妻感情等隐私,侨眷不愿将其公开。私人收藏家或出于兴趣爱好或出于经济利益,一般都难以割爱。经济价值方面,随着侨批文献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部分文物商家以利益为重,在市场上炒作倒卖侨批文献。如1949年汕头寄香港侨批总包封竟以33万元拍卖成交[10],致使侨批文献征集成本及难度大大增加,继而难以公之于众。
2.4 侨批文献数字化
侨批文献是以纸张为载体的不可再生资源,数字化是对侨批文献的再生性保护的必要手段。关于侨批文献的数字化问题,笔者已有另文[11]阐述,发现侨批文献数字化目前有“扫描电子版、有关侨批研究的网站、侨批数据库”三种,但依然存在不足。首先,侨批文献的数字化成果并不多,专门的侨批数据库[12]只有一个,仍有数以万计的侨批文献资源没有被数字化;其次,只有大型公共文化机构才有技术及财力将侨批文献信息化,而各大档案馆、文博部门基本各自为政,不仅没有办法全面展现我国侨批文献全貌,更增加了各个单位的数字化成本;再次,藏于私人的侨批文献信息化普及度不高,私人藏家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对侨批文献进行专业的数字化处理。藏品一旦受损,其损失不可挽回。
3 构建侨批文献资源建设体系
构建侨批文献资源建设体系,应该“藏”“保”并重,全面普查、及时抢救、整合资源,进而开发利用,发挥侨批文献的价值。
3.1 全面普查,摸清侨批文献的现存情况
首先,要成立侨批文献专项调查小组,在福建、广东、海南等侨批重镇进行全方位覆盖式的普查工作。闽粤两地已经开展了类似的工作,如2011年8月,福建省档案局召开全省侨批档案资源工作协调会,开展全省侨批普查活动。相比而言,海南则步伐缓慢,少有建树。其次,针对侨批文献的普查情况,详细记录其“写批时间、寄批人、寄批地、收批人、收批地、侨批局、批款、收藏单位/人、列字编号”①等信息,当然这些信息可能不齐全、不明确,如同一寄批人在不同侨批上因家乡方言音译或小名、昵称等可能出现不同的姓名拼写形式,调查者要考证其是否为同一人,并选择一种合适的姓名拼写方式记录;另外还要考察侨批“写批、寄批、转运、收批、寄回批”的整个过程,分析其“批路”②,对收集到的侨批信息进行科学规范建档,以便日后查找。再次,调查者不仅要记录侨批的有关信息,还要在普查过程中进行录音、录像、照相、笔录,特别是抓紧时间采访年迈的老侨批派送员和批局从业人员,进行口述历史记录,保存第一手口述历史资料。
3.2 多管齐下,重视侨批文献的保护
侨批文献以传统的纸张为载体,具有易碎、易腐化,受保存环境影响大等缺点。侨批文献作为历史文献,其载体已经无法改变,对其保护应该重点放在减缓纸张酸化、腐化、字迹褪色等技术性修复及“八防”(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恒温恒湿等保藏环境改善上面。在保藏环境上,只有大型的文博部门如潮汕侨批文物馆、泉州市档案馆、汕头大学图书馆等才能达到要求,私人收藏一般无法很好地保护侨批。拥有1.5万件侨批、建有全国第一家私人侨批档案馆——梅州市侨批档案馆的魏金华先生亦曾无奈地指出:“在过去的20过年的侨批收藏史中,一直无法达到恒温保存这一要求”[13]。在修复技术上,由于精力及技术限制,目前进行得比较少。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曾经在2010年邀请国内著名古籍专业修复公司——广州市余平文史典籍保护实业有限公司对所藏部分侨批进行修复。
3.3 加强监管,为侨批征集提供物质、法律等保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侨批文献的保护意识,提倡捐赠,对捐赠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2014年6月,侨批收藏家魏金华向广东省档案馆无偿捐献1500余件侨批珍贵文物,广东省政府给予30万元专款奖励[14]。二是政府应设置专项基金用于征集侨批,并形成长效机制,为侨批征集做好物质保障。目前闽粤两省在这方面有相应投入。2015年,福建省财政每年下拨80万元经费(2年为期),用于侨批的征集、整理、保护、研究、开发和福建侨批文化研究中心的日常运营工作[15]。三是针对“申遗”成功后侨批文献“水涨船高”、民间盲目买卖、侨批征集难度增加的现象,政府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利用侨批进行投机倒卖。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侨批档案保护管理办法》已于2018年2月正式颁布[16],为侨批文献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3.4 整合资源,加强侨批文献的共建共享
侨批文献数字化虽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那些保存在民间的侨批文献来说。对于民间侨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做法值得借鉴,即“请收藏者将自己的侨批和侨批业档案做初步整理,筛选出一部分进行扫描,再将扫描件交研究中心,由研究中心出资编辑、出版。既保证侨批和有关档案的原件不损、不缺,依然在收藏者手中,又使研究中心进一步掌握侨批和有关档案在民间的保有情况,并为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可靠的立论依据”[17]。除此之外,从内容上重视同一家族侨批的整合,尤其是寄批与回批的整合;从地域上不仅要进行闽粤琼三省侨批文献的整合,还要进行海内外侨批的整合。目前,各地侨批文献搜集及研究各搞各家,除了广东、福建两省侨批档案联合申遗以外,未见到其他更深层次、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合作交流。侨批原本就是海洋文化、跨国交流的产物,其文献资源建设、保护及利用研究要打破国界、洲界、省界及市界。“应该统筹规划,建立‘大侨批档案’的概念”[18],建立国家级“侨批数据库”,整合国内外的侨批文献资源,完善侨批文献资源建设,并将其纳入“海丝”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当中,促进侨批文献的共建共享。
4 加强侨批文献的宣传和利用
侨批文献内容涉及华侨史、家族史、金融史、邮政史、海外交通史、“海丝”文化等诸多方面,对其合理宣传开发利用,才能激活侨批,唤醒沉睡的记忆。
4.1 全民参与,注重吸引专家学者的加入
由于侨批具有民间性,侨批文献的收集、研究与利用也始于民间。民间收藏家如福建的黄清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侨批,收集的侨批及华侨相关资料超过两万件。他一直致力于保护、宣传、研究福建侨批,并参与了侨批的申遗工作,迄今在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侨批研究文章,编著了《菲华黄开物侨批:世界记忆财富》《海洋移民、贸易与金融网络——以侨批业为中心》等多部著作。民间团体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收藏侨批及出版有关侨批图书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下设的“侨批文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侨批为主题的博物馆。这些民间收藏家、民间团体成员很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学术训练,其研究视角、方法具有局限性,因此应该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侨批的研究队伍。
4.2 深入挖掘,发挥侨批的学术研究价值
作为“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文献是典型的深藏民间而未经系统整理和保护的历史文献,具有丰富的史料与学术研究价值,因此在对侨批收集、整理保护的基础上,还应该深入挖掘侨批史料,开展学术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广东省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等机构都曾组织召开侨批相关研讨会;福建省设立了福建侨批文化研究中心,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创办了《侨批文化》③学术期刊,成立了侨批研究会。然而现有的侨批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侨批业、侨批的价值、侨批的历史等主题,针对侨批内容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少,这一块巨大的宝库有待学者挖掘。
4.3 创新思维,拓宽侨批宣传、利用渠道
侨批作为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不应只存在于档案馆、博物馆中。吸引学生关注侨批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科普侨批知识,使之了解侨批继而宣传、保护、传承侨批。早在2003年,汕头金荷中学林应婉老师便带领学生成立侨批研究兴趣小组;2014年以来,由福建省档案局主办的“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档案展”“侨批中的家风”专题展览亦在福建高校巡回展览。此外,侨批的开发利用要突破传统的展览、讲座、编辑出版等形式,创新思维,以排练舞台剧、拍摄微电影举办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及讲故事大赛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侨批全方位、多形式走进民众生活。
4.4 抓住机遇,推动侨批文献的国际交流合作
文化界对侨批文献的开发利用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存在后劲不足、面临“瓶颈”的尴尬。“海丝”战略的实施无疑为侨批文献打开了一扇门,使其资源建设与利用之路更加开阔平坦。一方面,主动“走出去”。由于回批寄往国外及后来侨眷出国将侨批带出等原因,很多侨批藏于国外。我们应该主动“走出去”,将我们收集、整理、研究的侨批有关成果带到东南亚等华侨聚集的地区,精选部分侨批翻译成英文,与国外宗亲会、图书馆博物馆、华人民间社团合作,举办展览讲座。如2012年9月,新加坡宗乡联合总会与泉州市档案馆等合办的“家书抵万金——新加坡侨批文化展”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展出,吸引7万多人前来观展,原定四个月的展览持续了九个月[19]。另一方面,创造机会“引进来”。吸引海外华侨捐献侨批或与国内有关部门合作,共同收集、整理、保护、开发利用侨批文献,使侨批文献发挥其价值。2015年“6·9国际档案日”,马来西亚华侨曾福华先生专程赶回家乡,向福建省档案馆无偿捐赠200多封侨批档案[20]。这些“走出去”“引进来”的交流活动有利于让海外“华二代”“华三代”感受侨批魅力,加深海外侨胞对祖辈历史的了解,增强海外华侨对祖国的认同感,促进侨居国与祖国的友好往来。
5 结语
侨批文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性、时代性及不可再生性使其显得愈加珍贵。乘着“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东风,抓住“海丝”申遗的契机,激活侨批,唤醒记忆,最大可能地收集,合理保藏,精心修复,通力研究,充分利用,侨批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将越来越完善。
[注释]
①“列字编号”指寄批局分配给每封侨批的唯一识别码,由列字与编号共同组成。
②“批路”即寄收侨批所经历的线路。
③《侨批文化》于2003年10月创刊,半年刊。从第10期开始启用新闻出版局批准的侨刊号,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