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影视作品对公众历史记忆的建构
——以电影《浪潮》为例

2018-03-29何佳憶

传播力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法西斯主义浪潮建构

文/何佳憶

一、研究缘起与方法

“昨天的历史是今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是昨天的历史”,历史与新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众传媒是构建公众历史记忆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影视作品作为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经常以历史为题材进行二次创作,在对人物、事件进行选取、编排的过程中,完成对历史的叙述和重现,影响公众对历史记忆的认知与态度。

本文以2008年德国电影《浪潮》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影视作品如何建构公众历史记忆,及其在建构公众历史记忆中的特点与意义。

二、研究发现

电影《浪潮》以美国1967年“第三浪潮”事件为原型改编,讲述了一位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模拟独裁整治的实验。

(一)电影如何建构“第三浪潮”事件的公众历史记忆

1967年4月的第一整周(4月3日~4月7日),美国加利福利亚州CubberleyHighSchool的一名历史老师RonJones在讲授关于纳粹德国的内容时,一名学生提出疑问:“德国的士兵、教师、铁路列车员、护士、税收员乃至最普通的公民,怎么会在第三帝国终结之时,宣称自己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是什么让人们可以抹去他们自己(参与)的历史?”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公众历史记忆,也可称是集体记忆缺失的问题。面对疑问,RonJones决定进行一次重构法西斯主义的实验,他将这次实验命名为“第三浪潮”运动(TheThirdWave)。实验造成了超乎想象的结果,几乎完美重现法西斯主义。

电影《浪潮》在对该事件的重构中,延续其基本框架结构,但仍有一些变化存在。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主要人物:电影中为赖纳·文格尔(主导)、蒂姆(突出学生代表)、卡罗、莫娜、马尔科(中途醒悟)、丹尼斯、丽萨(沉迷);事件中为RonJones(事件主导)、Robert(突出学生代表)。

发展线索:电影中为“赖纳的沉迷与救赎,蒂姆的变化(从懦弱到狂热),卡罗、马尔科、丽萨三人感情线、卡罗、莫娜试图唤醒学生,其他人物支线”;事件中为“RonJones对事件的主导,Robert的变化,其他学生支线”。

主要事件:电影中为“在课堂上制定多项规定以塑造集体纪律,勒令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课堂(后该学生主动回归),蒂姆受集体意识影响,烧毁NIKE衣物,完善名称、LOGO、制服、问候手势,壮大成员,集体上街喷绘标志,卡罗、莫娜在水球比赛中散步传达,试图唤醒成员,学生写下课程感想,赖纳与妻子、卡罗与马尔科争吵,赖纳组织演讲、终结实验,蒂姆爆发,向同学开枪后自杀”;事件中为“在课堂上制定多项规定以塑造集体纪律,制定名称、LOGO、制服、问候手势,集体行动,壮大成员,Robert发生明显变化,RonJones组织演讲,点醒学生,终结运动”。

“浪潮”标志:电影中为“多项纪律:称呼赖纳为‘文格尔先生’、清空课桌、发言前请示、发言时起立、坐姿端正,统一制服:白衬衫,建立主页、印发明信片等,喷绘LOGO,确立组织名为‘浪潮’,特有问候手势”;事件中为“多项纪律:称呼RonJones为Jones先生、坐姿端正、限制回答,确定组织名称,特有班级问候手势,设计横幅等”。

可见,电影《浪潮》基本沿用了美国“第三浪潮”运动事件的整体框架,在保留“第三浪潮”运动的史实上,进行了增添与修补。

从具体细节来看,电影《浪潮》增添了对赖纳·文格尔妻子,学生卡罗、莫娜、马尔科、丹尼斯、丽萨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对故事人物形象进行了增补与艺术加工。

从导演意识来看,相较于真实事件而言,电影糅合了当代德国社会思潮以及导演丹尼斯·甘赛尔的个人政治理念。作品创作者的个人意识不可避免会对整体建构产生影响,因此,导演自身的认识水平、对电影的把控能力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公众的历史记忆形成。

从整体框架来看,电影《浪潮》实质上对真实事件中的RonJones进行了批判与否定。影片在建构记忆的过程中做出的最大改动在于,对结尾处对学生蒂姆(即真实故事中的Robert)结局的变更。在真实事件里,Robert最终接受了这是个建构德国纳粹历史记忆的实验,在电影里,陷入疯狂的学生蒂姆,无法接受自己已经步入纳粹主义的现实,在开枪击伤同学后,吞弹自杀,赖纳·文格尔也因此被警方带走调查。导演试图通过对赖纳·文格尔前后反差的表现,以及蒂姆的悲剧结局,表达对德国新左翼思想的讽刺和质疑,以这样一种痛击人心底的方式,去再现法西斯主义对人类致命的威胁。可以反映出,影视作品是在对真实事件的选取、改编中去建构公众历史记忆。

(二)“浪潮”事件如何建构公众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历史记忆

电影《浪潮》之于研究影视作品对公众历史记忆的建构有其独特之处:首先,电影本身是对美国1967年“第三浪潮”事件的重塑;其次,故事内容,即“浪潮”事件是对法西斯主义的历史记忆建构。

关于影片所述内容,在前文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解释,在此不过多阐述;鉴于电影《浪潮》中对事件的表现更为完善、更具冲击力,因而以下研究均基于影片多呈现的“浪潮”组织实验而进行。

“历史不是一面镜子,而是黑板上的记号,可以随时擦去,随时填补。更为可怕的是,一旦涂改了,你找不到证据去证明这是篡改历史的行为。”“浪潮”实验正是起源于影片中学生对于历史、“独裁政治”的漠然与不了解。

赖纳提出四句口号,以此为基础重塑德国纳粹所推行的法西斯主义——

纪律铸造力量:改称文格尔先生,制定课堂纪律,未穿着白衬衫者禁止进入比赛场馆。

团结铸造力量:在课堂上进行呼吸、踏步训练,统一制服、问候手势,建立主页、设置LOGO。

行动铸造力量:集体夜晚上街喷绘LOGO,宣传“浪潮”,吸引新人。

荣耀铸造力量:积极备战水球比赛,努力争取胜利。

可见,赖纳为重现法西斯主义所采取的措施,均可与他提出的四条口号相对应。他通过一系列细小的举动,逐步对环境进行控制,建立起自身领导权威,压缩学生思维空间的同时向他们导入共同话语系统,削弱个人化特质,最终通过树立集体观念来排斥异己,重现法西斯主义的狂热与非理性化行为。

有一点尤为引人注意。赖纳·文格尔仅用了7天,就构建出了一个纪律严明、思想高度统一的组织。这些学生们在影片开头所认为的远离现实生活的法西斯主义,在短短几天内就建立在了他们自己身上,这些人中包括成绩优异者,也包括叛逆不羁的少年,共同的是,没有人自觉问题。可以说原因在于青年人“娱乐至死”的精神状态,在于他们缺乏时代精神,缺乏对社会的归属感,但最重要的,是缺乏对历史的真实认知。

再看美国“第三浪潮”事件,曾经陷入该事件的学生们,在现实揭露后都选择了沉默。“第三浪潮”运动是他们人生中极不光彩的一段过往,以至于多年后,RonJones的一名学生在拍摄纪录片时,大多数当年的同学并不愿意站出来回忆这段历史。迄今为止,尚没有关于“第三浪潮”事件的官方书面记载,唯一留存的文字档案是RonJones自己在多年后写下的回忆散文。

“如何避免被法西斯主义统治所吞没”的答案即是去建构公众对法西斯主义的历史记忆;同样,“如何防止历史参与者选择性遗忘历史记忆”的答案即是通过大众媒介去建构公众历史记忆。

[1]李红涛.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5):18-25.

[2]百度百科:《浪潮》,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Z7TG WM1pBMrbpNLmH8Ik9XB1ZC Bq_s3VY4yfOKQqovmMEPaO7-XrATPpx4PqRZckkdz50AwfHUFPaj2xVXtEk1twbUXniVrFcxn KwBG27.

[3][英]乔治·奥威尔:《1984》,刘绍明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34-39.

[4]杨照.记忆是公民神圣的权利.故事照亮未来[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3

猜你喜欢

法西斯主义浪潮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新希望·悦珑湾开启后浪潮玩生活节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蒋 氏 独 裁
新色彩浪潮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中国抗13与二战的开始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国家尊严与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