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环境下探索“互联网+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研究

2018-03-29姜博洋

传播力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信道理想信念

文/姜博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互联网建设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2013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本是意识形态工作,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对文化的自信。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时代全面到来,据“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阐述“2016年互联网占据了中国用户55%的媒体时间,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长超过电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移动终端获得获取信息数据,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社交网络成为了现阶段资讯交换的重要场所,资讯的制造、加工、发布和传播在这里快速完成,形成了自媒体环境。在自媒体的引导与疏通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一、自媒体带来的改变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移动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自媒体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提高了人的视阈范围。

(一)扩展关注维度

自媒体对主流媒体的思想引导产生冲击,使关注重点发生偏移。在2012年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中,一张新闻照片在自媒体上不断的“发酵”。从对新闻中遇难者的同情到对新闻照片中“局长”微笑的愤怒,逐渐转移到了局长手中的手表,在自媒体中对这一事件的关注重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

同样产生关注偏差的还有影视作品,关注重点从作品传递的意义向穿帮镜头、背景故事根源和演员资料等发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上映后,自媒体上的关注重点从我国反腐力度和反腐决心,向穿帮镜头和故事原型的猜想进行发散。这些关注重点的改变,实际上是借助自媒体改变传统意义的阈限,关注重心被发散。

(二)聚合知识广度

自媒体可以聚合各行业网名,整合各自专业优势进行信息共享。如一条广告博文“卖出200万条内裤,连在一起有3000公里长”引起了网友的注意,按照博文的说法那么每条内裤的长度将达到1.5米长。从知识扩充的角度来,自媒体逐渐由感性的调侃,向理性的判断转变。

同样受关注的还有话题“假期作业太难”。由于自媒体的交互功能,家长在帮助孩子处理过难问题时使用网络求助,同时也被网友拿来整理调侃。当然网友在议论的同时,也在聚合所有网友的知识,来完成题目的解答,实现知识共享。同样自媒体上“观察小鱼”、“带‘多肉’来学校”和“树叶写拼音”等话题,在网上不断的引起热议,网络“论战”过程中不断刷新网友的知识储备量。

(三)选择的多样性

自媒体转变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方式,模式上更加注重可视化、扁平化的文案。信息获取不再是主流媒体单一信道,增加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直播平台、视屏媒体等多信道获取信息方式。对比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件信息发布量,从每天两条信息到每五分一条信息,人们对资讯的渴求不断的将关注度引入自媒体信道上。

日常生活方式同样受到自媒体信息的干扰。2017年传播在网上的虚假消息,如“紫菜与塑料袋”、“肉松与棉花”和“果汁饮料与色素”等多起虚假新闻,拍摄效果极其震撼、用词尖锐,因其不实宣传导致涉及到品牌销量锐减,其负面效应凸显。

虚假信息催生出知识付费。自媒体时代从免费体验,通过“眼球经济”向主动付费转变,通过付费获取更准确的信息。网络付费课程、知乎等转变了受众在消费咨询的目的,从证书、任务向内容转化。阅读软件通过阅读时长换图书来鼓励阅读,通过图书赠阅来实现线上体会线下功能更加扁平化,图书的评价与分享功能更加推进阅读软件自媒体的群体化功能。

二、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的发展困境

随着关注点不断被发散,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大学生的主动关注,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受到了限制。

(一)信息交互的不对等

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也不断的从单一目标引导,向多元化、过程化引导发生转变。当代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接受信息的方式快速便捷、多元化、多信道组成。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内容的不断翻新,不断的挑战着知识储备和信息反映速度。

在信息渠道上,教师多采取书籍或网络信道获取。而学生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咨询聚合,整理加工形成。传统课堂教育,很快会得到学生的质疑,打乱教师的课堂设计。这对教师在知识维度上的储备要求变大,“跨界思维”成为传统课堂的瓶颈。

(二)内容过于立体,无法达到共鸣

自媒体环境下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主要是缺乏内容引导。传统的概念式教育,解读案例无法引起共鸣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离现实生活有差距,无法引起共鸣。当代大学生“扁平化”的信息模型,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越容易引起共鸣。

单一层次的内容编排,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面产生了限制。多元化时代要尊重个性化的发展,节约教育资源实现共性,成为了教育发展的瓶颈。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将是未来教学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

(三)可视效果不够,信道单一

碎片化的生活模式下,对于内容的展示方面要求更高。理想信念教育在这种变化的冲击下,主动关注度在逐渐降低,无法引领主流思想。传统模式下多是通过“思考——逻辑——推理”的教育思维模式,将教育内容传递的更加“合理化”,并没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相比之下,通过暗示的手法、积极的想象和愉快的思维方式更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关注。例如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大学生活导论》课程被上传网络引起了热议,通过愉快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单一的教育信道对受教育者来说可视效果不够,会产生视觉疲劳。同时教育模式相对自媒体时代周期较长,会因为自媒体高频率的信息攻击而丧失教育价值。移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出现带来更多的参与感。传统教育模式缺乏这种参与感。

(四)任务目标缺失,显示操作不够

传统模式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多停留在“教”和“育”的层面上,延续性不够,任务目标缺失。主要原因互动效果不佳,在日常生活中案例的讲解和反思处于空白,无法做到教育与生活衔接。

三、“互联网+理想信念教育”模式

“互联网+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功能,通过多信道、多角度、多平面的教学资源,使用大数据分析群体与个体差异,通过精准推送可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内容的发掘,讲好身边故事

逐步将传统教育模式引入网络,利用交互式社交媒体平台,引入更多网络资源的介入,发挥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受教育者参与到话题,引入更多的身边事、身边人,形成更真实的教育内容,形成“翻转”教育。

通过对理想信念教育与生活进行契合,将教育本身进行扁平化处理,提升受教育者的参与度。从身边的改变如高铁的通车、手机支付、共享经济等方面来谈“中国梦”现实意义,塑造“文化自信”。用身边事来说服受教育者,通过网络来讲好身边的故事。并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精准推送功能,形成有效的信息推送,实现教育的精准化。

(二)叙述方式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关注

转变叙事方式,充分利用好受教育者的碎片化时间,减少长篇大论、减少背景复述,利用倒金字塔式传播模式和有趣的语言,实现阅读的有效化。利用可视化图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有趣的配图来吸引关注。并通过想象和暗示的手法来实现记忆和内容扩展。

2017年两会结束后,流传在社交网络的HTML5通过生动的图文,有趣的配音和交互式的体验感,吸引了很多人的转发,引发了网络对两会内容的热议,当然这些HTML5大多是由主流媒体制作并通过自媒体平台转发。而单纯的文字报告、长图标关注度大幅下降。

(三)传递信道的扩展,传播好主流声音

主动开发新形势传递信道,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关注。通过提高传播频率,可以净化网络声音,引导主流价值观。结合当时的流行元素,实现更加“接地气”的教育模式。通过打造校园“网红”,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例如现阶段在网络较为流行的复旦大学陈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等,通过校园网红来更好的传播主流声音。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信息获取渠道变得更加的宽泛,同时主流价值观的声音也发生着改变。“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推动着教育的改变。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对国家的自信。“互联网+理想信念教育”将会是高校“第三课堂”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心。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3]玛丽·米克尔.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EB/OL].http://www.sohu.com/a/145338249_160340,2017-06-01.

[4]刘晨,陈建平.网络政治、群众路线与反腐体系的转型——以“杨达才案”为个案的考察[J].领导科学,2015,(26): 60-62.

[5]龚曙光.杨达才的“微笑”为何经不起一次误读[N].潇湘晨报,2013年6月20日(A06).

[6]马楠.尖叫感——互联网文案创意思维与写作技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信道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
一种改进的基于DFT-MMSE的信道估计方法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