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子的头发
——《雪国》中的感官世界探析
2018-03-29王子桐
王子桐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川端康成是日本美学大师,也是刻画局部人体的爱好者。他的早期作品《一只胳膊》中就已出现这种倾向,《雪国》同样表现出了这种倾向。岛村明明从心底倾慕着叶子,但在叶子坠地之后,岛村首先注意到的竟然是她的衣服样式以及裸露出的小腿:“在叶子痉挛之前,岛村首先看见的是她的脸和她的红色箭翎花纹布和服。叶子是仰脸掉落下来的。衣服的下摆掀到一只膝头上。落到地面时,只有腿肚子痉挛,整个人仍然处在昏迷状态”。[1]98作为《雪国》的第一女主人公,头发可以说是驹子的一个代名词。小说写道:
这孩子一看见艺妓,就提高尾音喊驹姐、驹姐的。无论是看照片还是图片,凡有梳日本发髻的,她就认为是“驹姐”。[1]41
驹子会唱的第一首曲名字就叫《黑发》:
“黑——发——的……”
她一边稚气地唱着,一边“叮铃铃叮铃铃”地弹奏起来。
“你最初就是学唱《黑发》[《黑发》,是长歌之一]的吗?”“哦哦。”驹子像小时候那样摇了摇头。打这以后,即使过夜,驹子也不再坚持在天亮之前赶回去了。[1]41
因此,驹子的头发在《雪国》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下面本文从视觉、触觉和肉体想象三方面入手展开探讨。
一、视觉世界:黑发与色彩
色彩是环境因素的一种,是重要的非语言要素。色彩词是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的高度浓缩,与人们的心理和社会意识息息相关。日本空气潮湿,水草丰茂,狭长的土地上遍布山川湖泊,四季分明,每一个季节都有极其丰富的色彩。春季的“樱前线”和秋季的“红叶前线”,都来自日本人对色彩的敏锐捕捉。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指出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构成要素就是色彩,因为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无色透明的事物。日本中世纪美学理念核心是“幽玄”,玄即黑色,代表沉静、深远,具有厚重的余韵。“余情”是它的次级概念,指言外之情、含蓄蕴藉之余味,又作“余心”或“心有余”。“余情妖艳”常出现在各种歌论之中,而最能表现“妖艳”的方法就是运用鲜亮的色彩。色彩使美更为直观,情感则蕴于色之中,给人以含蓄之感。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美学大师,在《雪国》中牢牢把控着这种季节感和色彩美,雪国之中存在着各种颜色:白雪、红叶、绿树、青山……各种色彩交相辉映,构成雪国的缤纷美景。驹子有着一头美丽的黑发,这美丽的黑发在川端康成笔下是构成驹子青春少女形象的重要部分:
女子懊恼地低下头,和服后领敞开,可以望到脊背也变得红殷殷的,宛如袒露着水灵灵的裸体。也许是发色的衬托,更使人有这种感觉吧。额发不太细密,发丝有男人头发粗,没有一根茸发,像黑色金属矿一样乌亮发光。[1]21
可以看出,驹子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美。她的头发像男人头发那样粗,发丝强韧,发质极好,没有一丝多余的茸发。这乌黑的头发与她的泛着红润色泽的肌肤十分相称,共同显示着驹子作为青春少女的生命力和肉体美。除了可以显示出驹子的青春美貌,黑发在《雪国》里还具备“幽玄”的韵味。如:
驹子浓密的黑发在阴暗山谷的寂静中,反而显得更加凄怆了。[1]44
山谷中都是积雪,一片雪白,山岩在傍晚的暗淡光线之下显得阴沉,黑白色调有着明显的对比:驹子的黑发愈黑,则雪愈白;雪愈白,则驹子黑发愈黑。这一句的日文原文是:「四方雪の山の狭い土地だなあと眺めていると、駒子の髪の黒過ぎるのが、日陰の山峡の侘しさのためにかえってみじめに見えた」。“侘”是日本美学的一个关键词,象征着一种枯寂、寥落甚至肃杀的美感。在阴暗的积雪山谷里,驹子的黑发与白雪形成鲜明对比,具有一种视觉冲击力,这正是驹子爱慕岛村但又知道感情没有结果的心境煎熬时刻,所以这种“侘”的感觉因为人物的情感而更深一层。借“黑发”表达爱情的方式自古即有,磐姬皇后《思天皇御制歌四首》(其三)写道:“无奈徒静候,恋心争得偿。直至青青发,逶迤覆白霜”。[2]1-2借由黑色变为白色的发丝诉说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苦守,其中蕴藏的情感正是由色彩的对比显示出来。
由于不同的光线,驹子的头发也会呈现出其他色彩,如:
也许是旭日东升了,镜中的雪愈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浮现在雪上的女子的头发,也闪烁着紫色的光,更增添了乌亮的色泽。[1]26
驹子的头发闪着紫色的光,这种紫色的光是由朝阳的金光、镜中的雪光一同造就的。镜子是《雪国》里的重要意象,岛村在很多时候通过镜子来观察驹子和叶子。在看叶子的时候,是黄昏暮景的镜子;看驹子的时候,则是朝阳晨雪的镜子。因此,叶子往往只有声音出现,面目模糊;驹子则丰满鲜活,充满真实的生命动感。紫色在日本审美意识中一直是一种高贵典雅的颜色,《枕草子》中清少纳言就认为白色衣衫配上紫色外衫最为清雅。在《雪国》中的这一幕,驹子同时具备白色与紫色两种颜色,突出了驹子身上那种岛村一直在强调的“洁净感”。而红色——朝阳的颜色,代表驹子旺盛的生命力。
二、触觉世界:冷与热
许多学者认为,《雪国》中驹子代表肉,而叶子代表灵。相对于叶子而言,驹子的确更加真实、更加可触摸。在《雪国》的文本中,驹子的头发是有温度的,这种触觉的存在使她的形象更加可感。岛村再访雪国,与成为艺伎的驹子相见时,他说:
“噢,真冷啊!我头一回摸到这么冰凉的头发。”[1]10
雪国常年积雪,温度低是可以想见的,但驹子头发的冰冷实际上来自于岛村心灵的冰冷。他在知道驹子已经正式成为艺伎之后,对她的感情便掺杂了更多轻侮的成分。岛村对驹子的“堕落”抱有一种“果然如此”的俯视感。因此,他在面对对自己满怀爱意的驹子时,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轻佻的:
他才突然把左拳伸到女子眼前,竖起食指说:“它最记得你呢”。[1]9
触摸是岛村对驹子最常做的动作。不管是肉欲的行动还是情感的行动,此时他感觉到的驹子的头发是冰冷的。即使这样,驹子对生存的渴望反而像这手掌下的头发那样,触到了他的身上。上文已提及,驹子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强韧的生命力量,这种生命的热度可以驱散雪夜的寒冷:
女子陡地抬起头来。她那贴在岛村掌心上的眼睑和颧骨上飞起的红潮透过了浓浓的白粉。这固然令人想到雪国之夜的寒峭,但是她那浓密的黑发却给人带来一股暖流。[1]21
……
“扎得那么多呀。”
他抓起一大把头发,头发散出一股热气。[1]69
驹子头发的热气是她鲜活生命的象征,她所做的一切,如练字、读小说、写日记等,虽然被岛村称为“徒劳”,却是她生命力的外现。她努力地生活着,为着“徒劳”的未来努力生活。她对音乐和舞蹈有着敏锐的感知,待人接物热情快活。驹子住在被岛村认为“像是狐狸的窝”的地方,却还是用着朱漆的针线盒做针线活,练三弦琴,即使准备洗的衣服也要折整齐,甚至戒了烟。驹子爱惜自己的名声,在和岛村见面后坚持要冒雨回家,因为过夜的话传出去名声不好。驹子虽然在夜里醉倒撒泼,破口大骂,但她表现出来的态度依然不是放弃,而是抗争。在《雪国》虚无和徒劳的整体基调中,驹子的这种生命热力显得更加突出。驹子一直以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三弦琴。岛村对此也感到钦佩和赞赏:
虽然她自己并不自觉,但她总是以大自然的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久而久之,她的弹拨自然就有力量。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虽说多少有点基础,但独自依靠谱子来练习复杂的曲子,甚至离开谱子还能弹拨自如,这无疑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在岛村看来,驹子这种生活可以说是徒劳无益的,也可以说是对未来憧憬的悲叹。不过这种生活也许对她本身是有价值的,所以她才能弹出铿锵有力的琴声。[1]40
通过描写岛村对驹子头发的触感,驹子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岛村的内心也因此得以窥见。驹子头发的温度同时是驹子生命的表现和岛村情感的外现。岛村一次次来到雪国,每次都会与驹子相见,这是因为驹子身上那股旺盛生命力对他的吸引,他多少认为驹子的生活是有价值的。在东京死气沉沉的岛村,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桃源里遇见了火苗一样热烈的驹子,对驹子的触摸使他也体会到了生命的实感,这种感官知觉正是雪国美学世界的一部分。
三、官能想象:乱发
日本女作家与谢野晶子在1901年出版了一本短歌集,名为《乱发》。在《乱发》中,她借自己散乱的黑色长发表现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欣赏和解放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乱发》一经出版,在文坛上立刻引起轰动,赞美声有之,攻讦声亦有之,但女性发丝中隐含的官能之美和情爱之感是日本古时便有的。
和泉式部有首同样出现“乱发”的诗曰:「黒髪の 乱れも知らず うち伏せば まづ掻きやりし 人ぞ恋しき」。”[3]250此处的黑发更多地取女性美丽妩媚的含义,“乱れ”的使用是为了修饰男女之间缠绵的欢情与为恋人梳理长发的闺房之乐。《雪国》中,驹子要求岛村为自己修剪头发,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呀!”驹子把手伸到发髻后面,“在家就想把头绳剪掉,可手不听话,就顺道绕到这里请你给剪剪。”
岛村把她的头发分开,把头绳剪断。每剪一处,驹子就把假发拂落,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现在几点了?”
“已经三点了。”
“哎哟,这么晚了?别连真发都剪掉哟!”[1]69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凌乱的黑发往往代表心中的矛盾与纠结。如《小仓百人一首》中由女歌人待贤门院堀河所作的第80首「長からむ 黒髪の 乱れて今朝は 物をこそ思え」。[3]248黑色在形容女性发色时,是青春美丽的代名词,但经过「乱れて」的修饰,便形成了以黑发为代表的青春韶华与「物をこそ思え」之间的落差和不对称关系。此处的乱发象征着主人公凌乱不安的心绪,传达因思念爱人而忧愁苦闷的心情。
此外,乱发还是隐秘情欲的表达。日本女性以光亮整洁的发式为美,因此驹子在宴会之前要去找梳头师傅。驹子在岛村面前会毫无顾忌地压坏发髻倒在床上。而小说在描写岛村向驹子求欢的时候,用的也是发髻快被压散和发丝被扯落这样的隐晦写法:
稍松开手,女子就瘫软下来。他搂着她的脖子,她的发髻差点儿被他的脸颊压散了。他顺势将手探入她的怀里。[1]19
……
驹子焦急地站起来,冷不防地搂住岛村的脖子,她简直方寸已乱,顺嘴说了一句:“你不该说这种话呀。起来,叫你起来嘛。”说着她自己却躺了下来,狂热得不能自已了。过了片刻,她睁开了温柔而湿润的眼睛:“真的,你明天就回去吧。”她平静地说过之后,捡起了脱落的发丝。[1]44
散乱的头发是欢情的佐证,所以驹子要在与岛村过夜后梳理好头发:
对面的层峦和山麓的屋顶在迷濛的雨中浮现出来,女子仍依依难舍,不忍离去。但她还是赶在客栈的人起床之前梳理好头发……[1]21
这样,驹子的头发就承担起了一种官能职责,激发了读者对驹子的肉体想象。但这种官能感依旧是十分清淡干净的,驹子的洁净感和驹子身上的肉欲感在川端笔下达成了一种平衡。驹子能够保持那从上到下、从头到尾的洁净感,是因为即使她与岛村发生肉体关系的时候,唯一的佐证也只是她的头发。这种“余情”的写法使驹子的官能感通过一种隐约的方式被人感知。发生在驹子身上的事情明明是肉欲的,川端的处理方式却使其具有清洁的余情之美。
四、结语
《雪国》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感:色彩美、人情美、生态美等等,同样也充满了感官的美,驹子的头发则是最能体现这种感官美的一个意象。驹子的头发颜色给人以视觉美感,传达出驹子青春洁净的健康美;驹子的头发温度体现出她和岛村的人生关键词——热和冷,驹子一心向上的生命热力温暖了内心空虚的岛村;驹子的散乱发丝则激起读者的官能想象,显示出驹子的肉体美和爱欲诉求。川端在《雪国》中构建的这个美学的世界就如驹子的黑色发丝,密长而难解,色浓而情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