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本图画的视角设计
2018-03-29王发花
王发花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视角是指视线与观察对象所成的角度。平视、俯视和仰视是我们观察事物的三种角度,也是图画创作中最常用的三种表现视角。观察艺术对象的角度不同,发现的现象不同,表现的视觉效果和所传达的意义也不同[1]。
图画作为绘本创作的命脉和灵魂,承载着故事讲述和情感传达的主要功能。图画创作的视角设计,不仅代表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愫,还关系到作品的内容表现和情感传达的效果,影响着作品的格调、气质、境界、节奏以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绘本作品的创作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好的视角设计顺应故事内容和情感的表达需要,强化主题、烘托气氛,为创作增色。平视、俯视和仰视三种表现视角各具功能、各有侧重。具体了解三种表现视角的特点,并在创作中合理选择、恰当运用,对绘本的图画创作有积极的意义。
1 平视体现真实性和亲切感
平视是指眼睛与所观察的艺术对象位置持平。平视的主体不昂首、不低头,视线平稳向前。在图画创作中,平视最能体现真实性和现实感,是最常用、最多见的一种视角类型。荣获凯迪克银奖的绘本作品《妈妈的红沙发》就是选用平视视角表现故事内容和精神的代表作品。故事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通过平视的视角设计,用平和、朴实的线条,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地描述了小女孩一家在遭遇火灾后积极地重建家园、努力攒钱买沙发的故事,用平实、朴素的艺术手法颂扬了祖孙三人勤劳、勇敢、节俭的品格、不怕困难、心怀希望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精神。《妈妈的红沙发》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画面,以质朴与自然的语调、轻松与柔和的画风、自然与亲切的平视视角完成了故事内容和情感的表现,触碰读者的心弦,令人心生感动和赞叹。平视的视角设计增强了该故事的平实性、真实感和质朴美,使作品更加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四次凯迪克奖得主的美国绘本作家乌利·舒利瓦茨的代表作品《黎明》也是通过平视视角完成故事讲述的佳作。该作品文字甚少,故事表现和情感传达主要通过图画完成。图画部分的表现通篇以平视的视角完成,平稳、渐进地描绘了黎明到来的整个过程,充满宁静、淡泊的诗意,展现出至简、至纯、至真、至美的意境,极具艺术魅力。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画面表现中,平视的视角设计擅于塑造艺术对象的真实感和现实性,有其显著的存在优势,但平视的视角设计也存在局限性。平视视角往往暴露出故事表现的平面性和视觉传达效果的单一性,单独使用难免存在视野狭窄、视点单调的弊端;再者,平视擅长表现空间的平远,却难以表现空间的辽远和深远,很难充分完成对宏观、整体大环境的刻画,因此,大量的、单一的平视视角的运用容易导致作品缺乏深度和内涵,使创作流于浅表,很难给人深刻的精神体悟和新鲜、有价值的提示[2]62。
平视是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态度。在艺术创作中,平视要求艺术创作者平实、客观地反映艺术对象的本真。但是,图画表现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应有自身的高度和深度要求。如果创作者简单地满足于对艺术对象表象的描摹,而忽略对其本质的概括、提炼和归纳,图画表现就很容易从有目的的创作沦为简易、肤浅的模仿,使作品容易走向简单化、浅表化、平俗化,缺少高度和深度,丧失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2 俯视体现居高临下的大视野
俯视是指眼睛处于艺术对象之上,视线向下俯瞰。俯视者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能纵观全局。图画创作中,俯视的视角易于构建阔大的故事背景和恢弘的大场面,为故事表现提供完整、宏观的大背景,营造浓郁的大氛围,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厚重的底蕴和非凡的气概。我国著名绘本画家蔡皋的绘本作品《桃花源的故事》多次用俯视视角展现世外桃源的绝世之美;罗伯特·英诺森的绘本名篇《铁丝网上的小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期,善良的小姑娘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给纳粹集中营的孩子带来温暖和希望。但战争结束,百花盛开时,一朵美丽的紫色小花却凋零在冰冷的铁丝网上。该作品的图画部分运用了多个俯视的视角设计,装满士兵的卡车和坦克一辆辆开进小镇、小女孩在冷冰冰的旷野上奔跑、试图逃走的小男孩被戴纳粹袖章的镇长拦住去路、混乱的逃难人群、衣衫褴褛的伤兵广阔的俯视视角引领读者一步步逼近故事的真相。作品以全局的、宏观的俯视视角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过程,有极强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深深的情感震撼;凯迪克金奖绘本作品《高空走索人》更是大量运用俯视作为创作视角的杰作。这本追求梦想与自由的勇气之书用多个大俯视角度的单页图和跨页图充分地交代了故事发展的大背景,赋予作品深厚的精神内涵和豪壮气概。尤为精彩的是一个水平大拉页的设计:全景俯视的开阔视角设计让广袤的纽约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沉寂在主人公脚下,使画面充满豪迈和自由的气息。这样的设计有极强的代入感和沉浸感,不禁使读者也幻立空中,与主人公一起高空漫步。作品中气势恢宏的大俯视视角的设计,生动地再现了高空走索时的惊心动魄,极致地展示了主人公追求自由的勇气和为梦想而生的豪情。
在绘本图画的创作中,俯视的视角设计极具表现力,能成就作品的大背景、大场面、大气概。但对其过分强调或不加选择的滥用,也容易导致作品夸大其词、流于空泛,致使画面效果缺乏真实性和具体性、缺少平实美和细节美,最终导致作品内容空洞、丧失内容性和真实感。
俯视是一种创作角度,也是一种创作素养。从这个层面来讲,俯视涵盖了高远的视点、全局的视野和洞明事理的深刻洞察力。具备俯视的素养,创作者就能由表及里、透过表象把控艺术对象的整体脉搏,统筹全局,高屋建瓴,见常人之所未见,在平凡的艺术对象中发掘出非凡的表现内容和深刻的表现内涵。
3 仰视视觉冲击力强,体现崇高、反衬渺小
仰视是指眼睛居于艺术对象之下,视线向上仰望。仰视的对象是榜样,是偶像,令人崇拜和敬畏。在图画创作中,仰视角度的画面有向上的气势,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仰视的视角设计利于表现艺术对象的伟岸、强大、崇高或者给人征服感、压迫感,并借此反衬仰视主体的平凡、渺小、脆弱、卑微;仰视角度的图画作品容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发受众的兴趣、悬念和情感共鸣,带给他们强烈的参与感和现场感。画面的感染力和所传导的代入效应,使受众容易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化成主动的参与者、积极的思考者,为创作表现带来积极的意义[2]65。绘本大师克里斯·范奥尔伯格的作品《两只坏蚂蚁》是仰视视角应用的典范之作。作品以蚂蚁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奇异的世界:窗台高不可及、面包机内四壁耸立、咖啡杯化身庞然大物、草丛成了遮天蔽日的森林画面多处用仰视的视角表现环境的宏大、强势,给人压迫感,借此反衬蚂蚁的可爱、渺小和脆弱,生动、诙谐地表现了两只“坏”蚂蚁逃跑后的种种遭遇,令人忍俊不禁。《高空走索人》中也有一处非常经典的仰角设计:垂直的大拉页借助夸张的大仰角设计完美地呈现了双子星大楼的恢弘气势,突出表现了走索人所在的高度,集中颂扬了主人公罕有的豪情和超凡的勇气,赋予作品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透视夸张的拉页图给人强烈的现场感和十足的视觉感染力,引导受众与画中围观的人群一起看主人公如何把梦想写在空中。
图画创作中,仰视具有突出的表现效果,但过分强调也容易造成浮夸的视觉印象。仰视的视角表现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来实现。大角度的仰视视角需要突破惯常的造型规律、打破现实印象的束缚,借助夸张、变形、扭曲等造型手法来完成。因此,处理大仰角的画面时,如果透视逻辑把握不好,变形尺度不得当,就容易违背视觉规律,很难达成理想的视觉效果。
4 三种视角有机结合,孕育艺术精品
平视、俯视、仰视三种视角设计各具功能,各有利弊。平视的视角设计平实、自然,擅于表现真实性和亲切感,但一味使用的话难免视点单一、缺少深度;俯视适合表现恢弘的大场景,能带给作品大视野,但过度使用容易导致假大空;仰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代入感,但透视表达需要突破现实印象的束缚,技法上不易把握。在绘本图画的创作中,创作者如果能根据故事内容的表达需要,实现三种视角设计的互补互助、有机结合,定能孕育出丰满又立体、平实且深厚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