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究
2018-03-29杨建
杨 建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
0 引言
2016年12月,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等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强调指出大国工匠、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技能紧缺人才是未来制造业人才需求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时代人才供需的状况与导向。国务院已经印发《中国制造2025》,擘画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第一个行动纲领,明确了未来十年国家要发力的九项战略任务和十大重点领域。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宣言,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弘扬工匠精神是核心要义之一。作为致力于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型人才是当今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
1 历史比照:制造文明下工匠精神的文脉重塑
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丝绸、瓷器、玉器等产品享誉世界,物品本身就是质量和品质的代名词。奚仲造车、李春造桥等闻名于世,鲁班被后人尊奉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现在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庖丁解牛的成语故事,是对工匠师傅高超技艺的描绘与诠释。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机器化生产日益普遍,产品生产呈现批量化的特征,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工匠精神渐行渐远,缺少了对人的生命的敬畏、对技艺的热爱钻研和执着。
深谙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近百年的实践探索中,始终不忘工匠精神的坚守。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乏工匠精神革命情怀和思想因子,尽管许多观点还不成熟,但为后来工匠精神的复归铺平了道路。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中国留苏学生代表时,发表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警示名言。“努力学习,精益求精”是周恩来在1939年绍兴之行时为其表侄王京题写的座右铭。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一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既得益于他的冷静观察、韬光养晦的恢宏气度,也得益于他的精雕细刻、深入细致的唯实作风。“扭着不放”“‘顽固’一点”“硬着头皮”等词语,淋漓尽致地映射出了一代伟人的工匠情怀。习近平同志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为各级干部做好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要倡导精细化的工作态度,掌握情况要细,分析问题要细,制定方案要细,配套措施要细,工作落实要细。领导干部对待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善于在精细中出彩。
2 现实观照:“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转轨
1) 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略升级。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典型代表,其关键在于对质量的把握,而核心是有技术过硬的“工匠型”人才支持。美国着力于生物科技、绿色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落脚于优化投资、创新研发、鼓励合作,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技能。德国的“工业4.0”力求充分发挥物联网和服务网在制造业中的潜力,聚焦实现企业内部灵活重组,达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日本的“再兴战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改革雇佣制度、强化区域竞争力等措施,为实现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瞄准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重塑“日不落帝国”辉煌。法国的“新工业”战略,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改革,实现民生经济、生态能源转型、新技术发展三大工业复兴计划,再现“高卢雄鸡”工业大国风采。澳大利亚的“实现可持续的制造业”行动,致力于应对制造业企业所面对的技能挑战,提出“制造业可持续技能发展行动方案”,实现制造业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这些国家在制造业上的顶层设计各具特色且成效显著,在世界范围影响深远,给予“中国制造2025”很好的榜样示范和借鉴。
2)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特性、规格、培养周期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业强国的崛起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下中国中低端制造业企业占大多数,技术技能含量偏低,文化层次要求不高,且市场需求已经趋近饱和,行业运转所需要的大量核心技术仍需依赖国外引进,在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长期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强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逐渐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有的学者将工匠精神视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引导、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充分彰显了工匠精神对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未来几年,融合创新、集成、复合特征的工匠型人才迅速壮大,并将成为现代制造业的主流人才。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和以精益求精、质量为核心的职业实力。“中国制造2025”迫切要求打通职业教育发展的上升通道,建立起高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1]。从培养目标到专业布局,从师资队伍到课程设置,从校园文化到体制基础,“中国制造2025”必然会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引擎。
3 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1) 价值复归——秉持“质量为先”理念。价值取向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具有实践品格。制造业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基于生产,生产成于技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且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质量被视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质量为先”也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基本方针之一。我国制造业正处爬坡过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就要时刻坚守“质量为先”理念。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拼的不是短期的速成积累,而是靠得住的核心科技领域的匠心,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时刻保留对原创的敬畏之心。凡事都讲究真实性、有效性,真枪实弹地进行诊断与改进,重塑“中国智造”“中国质造”。总之,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看,实现质量升级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培养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制造业人才。
2) 目标导向——树立工匠型人才观。目标是引导人前进的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说,我们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也需要培养鲁班。二者旨在强调,进入新时代,国家既需要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工匠型人才兼具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优良品质,不等同于传统的“唯技术论”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实际,依据个体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为特征的工匠精神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素养提升、行为养成教育等融入课程体系,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让“匠心”驻扎在人的灵魂深处。
3) 师资支撑——培育“双师型”教师梯队。一般而言,师傅的艺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徒弟的技艺水平。如果高职院校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何谈工匠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需要定期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积极参加校内外专业协会的活动,及时捕捉和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在这方面,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教师在聘用之初就实行严格准入制度,他们更注重是教师的工作经历、经验,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学历,这给予我国很好的榜样示范与激励。基于此,学校应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只要是某方面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都可以通过学校公开选聘担任兼职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将实践技巧、业务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莘莘学子,助力其成长成才。
4) 课程转轨——开设“制造业+”融合式课程。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契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制造业+”融合式课程是面向制造业产业链延伸、制造业模块化与融合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的颠覆式改造等制造业发展前景而定制的,以传统制造业人才培养课程为基础,融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理念与相关领域知识的课程体系[2]。面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延伸,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与时俱进,适度增设融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理念的“制造业+”融合式课程,并研发配套校本辅助教材。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全面了解全产业链的运作过程,实现专业知识与所从事行业的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坚持“以案例为引导,以项目为驱动”的原则,通过项目运作达到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
5) 氛围营造——打造工匠主题文化。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体系中浸润厚植,进而成为校园新风尚。学校着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学校特色活动开展,以行为识别搭建起匠心文化的实现路径。校园文化是一种交汇文化,集中了传统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可专门建造工匠主题的雕塑园,主要侧重与学校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古今著名工匠雕塑艺术品的打造,每个雕塑附上工匠简介[3]。学校可以邀请名家大师进校园,举办高雅文化进校园、匠人寻访、名家讲坛等活动,充分发挥“大家”“大拿”的榜样示范效应,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品味工匠文化魅力,让学生在入职前就涵养工匠精神。
6) 体制驱动——创新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锻造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4]。现代学徒制作为对接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适时地契合了当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工匠型人才的重要选择,区别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授业模式。无论是实施“1+2”培养合作模式(第一年在校内学习,第二三年在企业顶岗实习),还是探索“4+1”模式(周一至周四在校内学习,周五深入企业锻炼),都是现代学徒制的创新之举,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现代学徒制积极探索以专业建设为引擎,立足区域、面向行业,实现校企“珠联璧合”,创新人才共育机制,共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了体制基础。
4 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中国科技领先世界的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世界各国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德国、日本等全球领先的制造大国相较而言,中国企业不缺数量、技术,而是缺少一种深入而持久的内动力,如果不重塑和唤起工匠精神,世界制造强国就无从谈起,“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就缺少了赶超的内在动力;缺失工匠精神,产业工人队伍就缺少了主心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转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