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族中学生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理论研究

2018-03-29金庆爱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朝鲜族汉语生活化

金庆爱

(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朝鲜族中学生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以汉语学科的双重性为基础,既注重朝鲜族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取,又注重学生自身的个性形成、发展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将汉语教学的着眼点和最终目标直接指向朝鲜族学生自身,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发展背景

(一)情境教学的发展概况

新课程改革以来,朝鲜族中学汉语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出现了许多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然而,我国朝鲜族中学汉语教学现状难尽人意,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仍然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播,而忽视朝鲜族学生情感经验的积累;重视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口语技能的培养训练,忽视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情感需求,因此难以调动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其情感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激发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进而促进汉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变。朝鲜族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汉语课程标准根据新时期汉语教学任务和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了课程目标,把培养朝鲜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汉语学习的重要位置。在汉语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是每一个汉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情境教学理论中课程生活化在本质上是将学生的课程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消化、理解课程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

“情境教学”的概念首先由 Brown、Collin、Dugui在 1989 年发表的《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一文中提出:“知识一定有其情境,绝不能从情境中孤立出来,只有在其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够产生意义”。有学者认为,情境教学指从教学角度出发,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进行认知,教师依据教材创设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迅速理解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方面完善发展。这些观点将情境教学视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特定目的营造的一种学习模式或氛围。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而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理论从本质上提出 “教育即生活”。可见,教育与生活紧密相关,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就是要将汉语课程融入生活,使朝鲜族学生在生活中完成汉语学习任务。

二、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特点

(一)艺术性

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尤其是汉语教学。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汉语课文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授,还要在课堂上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把握文章的情、境、意 ,从而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态度。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乡村的傍晚》《第一场雪》等写景课文时,可以通过图画、视频、音频等方式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进入“乡村的傍晚”或回忆现实中第一场雪的情境中,并对比其与课文中的描述有无差别。

(二)创造性

汉语课具有特殊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每篇汉语课文都会使朝鲜族学生在汉语语言文化的熏陶下,感受作者在所处时代背景下的文章创造性。朝鲜族中学汉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能力,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本身的独特之处,十分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犟龟》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续写或改写课文,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开放性

若要提高朝鲜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在课堂教学和教科书之外,为学生开辟了两条路径:一是带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这也成为情境教学中课程生活化的内容;二是补充了大量课内外阅读内容。一方面,大自然和生活中的万千事物可以打开学生学习汉语的大门,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在各种各样的真实情境中更好地提高汉语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种子的力量》一文后,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植物生根发芽的过程或亲自动手种一盆豆芽,使他们得到更深刻的体会。另一方面,情境教学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大量的课外阅读方面。教师可以针对汉语教科书中的课文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这样既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和补充,对第二语言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汉语教科书中许多课文为经典名家著作的节选篇目,如七年级上册的《背影》《草船借箭》《论语四则》等。讲授此类课文时不妨让学生在课后扩展阅读原著,在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汉语领悟能力。

三、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在汉语课堂上,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符合现实逻辑,达到真实或无限接近真实的标准。对于朝鲜族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他们对部分汉语词汇感到相对陌生、难以理解。想让学生顺利地在情境中完成汉语学习,教师首先要使汉语情境在创设之初尽量取材于生活或贴近生活,情境设计要细节化,让学生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到生活中应用、验证所学语言知识。例如,在讲授高中一年级《老王》一文时,要着重刻画老王作为人力车夫的痛苦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老王的形象、生活中与课文中的老王有何不同等问题。如此一来,学生会在充满真实的情境中自觉思考,体会老王金子般的心以及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之心。

(二)实践性原则

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在设计时要符合生活实际,具有逻辑性,并且要有充分的铺垫和过渡,否则会因过于虚假而使学生感到厌倦。选择汉语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应符合朝鲜族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生活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自觉地从多方位实践体会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三)适宜性原则

在汉语情境创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情况,明确所要建构的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朝鲜族中学生为例,教师创设的情境既要适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符合朝鲜族学生的认知范围;既不能过于单一,又不能太过繁复。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一味加大汉语学习难度会使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倦怠心理。

四、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实物演示情境

教师在讲授某些形象概念时,可以通过实物直观展示,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概念形成深刻、立体的认识。实物演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例如,讲解《行道树》《贝壳》《松鼠》《海燕》一类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让学生“眼见为实”,准确把握课文的概念,从而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运用幽默语言构建情境

教师的语言、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若教师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会使学生放松心态,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到主动思考。因此,当教师运用幽默化语言创设情境时,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甚至产生因喜爱教师而喜爱课程的情况。在讲解《金岳霖先生》这类难度较大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金岳霖先生的日常趣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课文学习。

(三)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情境

汉语教学中部分内容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品味作者的情感。例如,在讲授影视文学作品时,可以要求学生模仿热播影视剧中的桥段,使学生劳逸结合,提高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加深对汉语知识的理解。

(四)构建音乐情境

音乐的旋律能够为人们创设不同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有情境的优美音乐,为学生提供舒缓的学习氛围;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对比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意境。学生在倾听音乐的同时,也会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静夜思》等诗歌类课文时,恰当的配乐朗诵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汉语之美。

五、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研究意义

汉语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不仅是成功探索朝鲜族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而且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和教育观,开拓了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野,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当代汉语教学本质的新思路。

通过对朝鲜族中学生汉语课程生活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汉语教学中较为科学。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特定情境,从而对朝鲜族学生进行第二语言学习产生正迁移;可以有效解决汉语教学中内容枯燥、繁多等问题,是推进课程生活化与教师课堂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教师通过各种情境创设,使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汉语的教学质量。因此,在课程生活化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汉语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对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提高汉语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申卓可.以语境理论为指导的口语交际情境教学[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2]董晓丽.李吉林阅读情境教学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3]周志欣.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邓滋栎.商务汉语口语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5]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程胜.“教育即生活”的解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朝鲜族汉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KORE A TOWN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