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以秘书学专业为例

2018-03-29张宇宁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秘书学教学资源基地

赵 丽,张宇宁

(大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首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部分学校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2013)》一文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中便包括“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1]。对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当在“地方”二字上挖潜增效,通过产学研融合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秘书学专业为例,主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发建设校外教学资源,让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一、秘书学专业教学资源分析

“教学资源可以指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音、图片、课件、试题(库)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2]。具体到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所面对的所谓资源不足,主要指人才培养从以理论教学为主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及办学层次升级以后,教师资源以及教学基础设施与教具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

首先,能够指导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教师力量薄弱。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秘书学专业2012年才被增补入本科专业目录,地方本科院校开办的这一专业的师资往往来自文学大类(05)或管理学大类(12)的各个专业,讲授理论尚无问题,但动手实践不免赶鸭子上架;另一方面,秘书工作的核心——办文、办会、办事(“三办”),本就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没有一段时间的相关工作经验积累,教师很难掌握“三办”工作的要点和难点。

其次,实验室、实训室资源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涉及的实验、实训内容繁多且大部分不能整合。如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秘书工作实训室、秘书礼仪实训室、会议实训室、档案管理实训室等教学场所,一般学校往往由于受办学经费、学校规模的制约而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此外,秘书应当掌握的技能还包括摄影、摄像、速录等,如果进行上述技能训练,必然涉及教学经费的投入。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依靠校外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走出去,把校外的资深从业者请进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补足办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将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利用校外资源办学的依据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学界的共识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3]。在部分高校的办学实践中,这段表述被片面地理解为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单边”意义的“服务”性质,处于地方经济社会客体的地位。但事实上,当前高校与地方的关系要更为复杂。地方本科为地方经济提供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人才,还包括智力支持、科技创新协助、文化创新发展引领等方面的服务。除此之外,高校师生的日常消费活动直接拉动学校周边甚至整个市区的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可以说,地方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只有双方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以此为依据,地方本科院校各院系乃至专业都可以在与地方社会各个领域开展各项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对方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秘书学专业所涉及的校外资源,既包括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秘书岗位的从业人员及秘书岗位,也包括上述单位的办公场所与办公设施。

三、秘书学专业对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校外教学资源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将其纳入教学活动之前,应当对校外教学资源本身有一清晰认识。校外教学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前者能够作为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参与整个人才培养活动;后者一方面可以解决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及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

(一)人力资源

在校外引入一部分具有较高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得到同行与领导(企业负责人)高度评价的资深秘书或办公室管理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引进师资队伍,这对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具有战略性意义。一方面,他们的工作经验、职业视野以及职业远景规划是专职教师难以比拟的;另一方面,通过聘任教师“牵线搭桥”,他们所在的单位或部门完全能够成为学生实习、实践的场所。因此,应当将这部分教师作为专家纳入教师队伍当中,让他们成为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1.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与大部分专业不同,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一个谨慎却难以一劳永逸的完善过程。其原因在于本科层次的秘书学专业属教育部新开设的特设专业,大部分院校缺乏这一层次的办学经验。此外,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并未对这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诸要素予以明确规定。应将高水平、高素质的聘任教师吸收进入“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调整时聘请他们参加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完善整个方案。这种做法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方案制定中出现课程设置偏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以及知识陈旧等情况,从而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2.参与实践教学工作

聘任教师参与学生的技能训练、实习及见习指导、职业比赛指导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聘任教师一方面能够将自身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一直观了解;另一方面,聘任教师自身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而形成并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需要说明的是,聘任教师的职业本身决定了他们往往缺乏教学管理与组织经验。因此,在他们开展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有专职教师配合他们开展工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提升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良好机会。

3.参与培养“双师型”教师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双师型”教师培养成为上述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高校教师大部分从校门进校门,缺乏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验。在进行实践锻炼之前,难免会有部分教师存在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聘任教师应以集中讲座、单独讲解等方式让专职教师了解各个行业秘书的工作规律、各种性质的单位或部门人际关系的特点、实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这相当于大学生实习前的动员与指导。聘任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消除专任教师的担忧与顾虑,让他们敢于面对挑战,走上新的岗位。专任教师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和问题,也可以谋求聘任教师的帮助。作为校外人力资源,聘任教师在地方本科院校整个办学活动中的作用并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他们的“功能”还有很多,比如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方式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扶持在校学生创业,推荐毕业生就业等。

(二)物质资源

对于秘书学专业办学所需的实验室、实训室、办公设备等教育资源,可以努力将各种校外可利用的物质资源整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借船出海”方式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具有办公室、档案室性质的部门,都是秘书学专业潜在的教学资源,上述部门所拥有的办公环境、办公设施与设备完全能够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各部门下设的秘书类岗位也是专任教师进行挂职、实习的最好选择。因此,建立高规格、足够用的实习基地,是秘书学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1.专业见习

每学年组织低年级学生利用一周时间到规模以上企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各个办公室、档案室进行专业见习,让他们了解秘书的现实工作状况,包括工作内容、办公设备、劳动强度、言谈举止等,能够让学生对秘书行业有一直观认识,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经验,提升职业能力。

2.专业实习

让高年级学生到专业指定的实习基地集中实习一学期,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4]。专业实习将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性经验转化为岗位上的工作经验,使其达到胜任秘书工作的目的。从组织形式来看,专业实习可以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我们要求学生进行集中实习,是因为与学生自行联系接收单位的分散实习相比,集中实习更具约束力,也更有针对性。

3.“双师型”教师培养

定期选派若干名教师在实习基地的秘书岗位上挂职锻炼半年以上,全专业教师轮流参与此项工作,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含“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秘书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既然是为上述单位培养人才,那么教师就必须深入上述单位,了解秘书“三办”的流程、办公设备的操作以及各个工作单元的注意事项。在这个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胜任实践教学,避免在授课过程中“纸上谈兵”。

四、秘书学专业对校外教学资源的管理

地方本科院校的校外教学资源一般集中在与其合作的实习基地或更高级的合作形式当中。基于此,各个专业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并进一步与之深入合作,是实践教学乃至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确定与设立

在整个校外实习基地设立与管理过程中,发现高质量的目标单位并将其设立为实习基地,既是整个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首要问题是如果秘书学专业选择了某一单位作为基地并提出与其合作,那么对方基于什么动机和原因进行合作?换句话说,在当下讲求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社会环境下,秘书学专业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利”与“惠”?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坚持共建、共享、互利、巩固发展的原则。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通过一定的形式努力追求各方利益的共同点,学校通过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通过学生实习寻求单位的储备人才,学生通过锻炼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5]。对此,笔者一方面同意“共建、共享、互利、巩固发展的原则”,同时也认为高校对实习基地的作用与价值并不局限于为其储备人才。如上文所说,高校教师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智力支持、科技创新协助、文化创新发展引领等多方面服务。以秘书学专业为例,校内的专任教师队伍本身就是合作单位持续发展中可以凭借的人力资源。比如,讲授秘书实务课程的教师可以帮助合作单位策划和组织大型会议和活动;合作单位员工的培训可以聘请秘书学专业讲授社交礼仪等课程的教师做讲师;专业资深教师能够在合作单位举办的各种考试、大赛中担任考官或评委,比如地方公务员考试,讲授申论、行政管理等课程的教师可以承担命题工作,而面试官可在专业其他教师中聘用。除此之外,秘书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为合作单位提供服务。比如企业运营中最基础的市场调研工作可以交给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来完成,在这方面,学生有数量与时间方面的优势,同时这也是学生的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再如,在合作单位需要时,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礼仪团队、观众团队或志愿者团队等,协助合作单位完成各项工作。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范围、规模与管理

秘书学专业实习基地主要建立在区级或区级以上政府或党委、事业单位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的办公室、档案室等部门,一个基本的定位就是学生见习、实习所涉及的均为秘书工作。

实习基地的规模应当与每届在校生数量成正比。与其它专业不同,各个实习基地对实习生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其原因既包括办公室的空间容量,也包括校外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既然要求学生在专业指定的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就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如果基地数量不足,那么这项工作就无法落到实处。一般来讲,每届学生人数与实习基地数的比例控制在4:1到5:1左右,应当满足教学需求。

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不是对对方提供的各种办学资源提出要求,而是对双方合作关系的管理。在基地建设工作中,我们应当依据基地与专业的融合度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实习基地或提升双方合作模式,建立战略合作联盟。融合度既指基地为秘书学专业教学工作提供的资源,也包含专职教师对基地各项工作的介入。这类优质、稳定的基地一方面能够起到引导作用,推动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发展,更重要的是上述基地也是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平台。

[1]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2013)[EB/OL].(2013-11-01)[2017-09-02].https://wenku.baidu.com/view/f7015dd0856a561252d36f65.html.

[2]冀国强,陈国强,邱召法.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

[3]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2.

[5]杨水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2).

猜你喜欢

秘书学教学资源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建党百年秘书工作与秘书学发展研讨会召开
学科互涉视域下秘书学学科建设探索
秘书学专业教育统计报告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我的基地我的连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论当前我国高校秘书学专业设置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