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18-03-29唐甜甜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务保障体系应用型

唐甜甜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300)

近年来,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量增加及各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要求提升,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质量备受关注。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种对内监督的管理体系,也是一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的反馈式促进体系。因此,如何构建合格、合适、合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各大院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目标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适用范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培养既能够反馈式鼓励院校的教学发展,也能够提升学校对社会的服务职能。在此背景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就是保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教育核心,科学、直观地评价办学质量并且进行绩效评估。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结构

(一)动态化教学目标制定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培养出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动态化教学目标制定体系要根据社会调查、企业调查、学校调查、学生调查、往届毕业生回访、教育部相关规定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让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的制定能够更加贴近人才的“应用化”及“市场化”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职能化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如果单纯地由校长、教导主任等“一把手”控制、监督教学质量,很容易导致监管效果不佳。因而,应当基于学校管理层专门领导负责及下属职能化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进行整体构建。职能部门可以对学校各个学科进行监管,实现具备时效的教学质量控制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务实的教务管理体系

几乎所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常规的教务管理体系,但教务管理体系往往只有管理教学活动的任务和分配教学资源的任务,而对教学质量的监管流于形式,而且安排的相关活动更是受限于人员问题而流于表面。故此,务实的教务管理体系应当从管理教师层面入手,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任务安排,对教师实施常态化监督,从教学任务的引导者入手,对教学质量进行安排。

(四)立体式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以往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过于扁平化,层级结构相对单一,而真正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应当是将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企业等多方进行立体式连接的一个体系。

学校管理层应当保证对整个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监管。可以设置校方教学监督机构,然后以院系为单元,让院系领导根据自身院系教学特色、教学目标等进行有计划的监督体系制定,让监督计划深入各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整体监督的目的。教师层面应当注重自检自查,根据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对自身教学引导作用进行检查,并且对校方监督的漏洞进行反馈。教师也可以进行交叉听课,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取经来积累优秀的教学经验。学生是质量监督体系的直观体现者。学校可以适当安排直接沟通渠道,让学生参与监督体系,安排学生监督员或通过监督管理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方式进行反馈式教学质量评定。企业是人才的直接服务对象,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往往更能直观地体现教学质量。可以适当安排企业骨干进入学校,对某些实践课、实习等课程进行监督和指导,通过目标修正、有目的教学等方式实现教学质量监督。

(五)完善的评估及反馈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由学校相关专家、各院系教学专家及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进行制定,并可以引入学生问卷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定体系对教学活动质量进行直接评定,甚至可以制定相关标准进行评分,将教学质量评分与教师的奖金进行挂钩,增强效能。反馈体系与评估体系往往一脉相承,因为评估后即可了解教学缺陷,进而提出问题。各院系和校方进行综合研究,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实现教学质量反馈补偿式提升。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

(一)建立常态化检查工作

很多院校对教学质量的检查往往只在期末进行,这样就会有接近5个月的监管真空期。故此应当对教学进行周期划分,每个教学周期进行3~4次检查,并将检查目标细化和具体化;根据不同的专业设定不同的检查目标,检查各个专业的教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进行积极通报。

(二)建立综合听课制度

听课制度不应当仅安排周期性、固定化听课制度。对于既定的听课时间,教师通常会针对性地进行准备,这样就会导致听课获取的结果不可靠。故此应当安排管理层、同科目教师甚至是跨专业教师进行规定时间范围内的不定时听课。通过抽查形式的听课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监督的目的,并且可以从侧面提升教师工作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互联网教务体系建设

互联网教务系统基本已在各院校普及。互联网教务系统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评定任务,例如可以实现网络学生问卷调查、教师教学完成情况评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测试等;通过一些附属小程序的加入,可以推进现代化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度。

(四)重视教学信息反馈

通过专门渠道获取教师、学生、企业、校领导等多方对教学质量的意见及建议,并且形成相关记录,进而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管理层进行综合汇报。通过信息整合,能够让管理层对相关问题进行全盘分析,进而修正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改变,所以该体系也需要动态调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更加依赖学校的特殊性,所以应当根据院校的专业、教学及就业情况等进行综合制定。

[1]贺建权,袁华斌,尹琪.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9):44-45.

[2]朱海燕, 王琪.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6(3):51-54.

[3]熊凤,李世伟.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考[J].高教学刊,2016(11):56-57.

[4]江珩,成协设,肖湘平,等. 立足“三学” 构建并完善“四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6(8).

猜你喜欢

教务保障体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