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满铁资料在东北地方史研究中的价值

2018-03-29胡化令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满铁满洲调查报告

胡化令

(鞍山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日俄战争以日本取得胜利告终,两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条约规定,俄国将长春以南所有铁道及附属权益全部无偿转让给日本。日本为占领中国东北,于1906年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6年日本的外务、大藏、递信三大臣关于满铁的命令书中规定:‘该社受政府认可,应在铁路及其附属事业的土地上建立有关土木、教育、卫生等必要设施’”[1]。满铁也籍此成为近代日本在中国最大的“国策会社”,首任总裁为重视情报调查工作的后藤新平。后藤在日俄战争之初就向政府提出经营满洲的思路,并提交了《满洲经营策梗概》。他认为,“战后经营满洲的唯一秘诀,是借经营铁路为名,充实百般设施”,“假借铁道机关,实行铁道以外与政治和军事相关之事”[2]。此即后藤新平主张经营满洲的“文装的武备”殖民政策。“文装武备论,就是用文事设施,以备外来的侵略,以便在突发事变时,兼可有助于武力行动。”[3]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满铁一方面经营南满洲铁路及附属地企业,另一方面设立专门调查机构调查我国物产和自然资源,以便为日本的侵华政策提供各方面情报。

一、满铁资料的构成

满铁从设立至日本战败投降,在其经营的近40年时间里,对我国的自然状况、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多方面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搜集整理,形成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和档案材料。这些资料统称满铁资料。美籍华裔学者黄宗智对其评价曰:“满铁资料不失为用现代经济人类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农村的一组数量最大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资料,它们的质量甚至可能高于本世纪(即20世纪——笔者注)前半期世界任何其他小农社会的有关资料”[4]。满铁资料的史料价值于此可见一斑。

满铁资料种类繁杂、形式多样,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类为满铁调查报告(约5万多种),系满铁及其情报部门在我国各地城乡进行情报搜集、实地调研而形成的文字资料,其内容涉及调查地的自然状况、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此类调查报告是满铁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史料和学术价值的部分。第二类为满铁档案资料(约3万卷),多为与满铁及其下属机构自身业务相关的文字资料。第三类是满铁图书资料(约30万册),指满铁图书馆的藏书,尤其是公开出版的图书。图书资料来源渠道各异,主要由两类组成。一是来自中国的文书资料,满铁人员进行了翻译整理。此工作历时较长,从1915年12月到1941年10月;二是俄文图书。据《满铁调查部内幕》记载,“大正十一年,在哈尔滨满铁把称做‘万金油’的世界上最珍贵的俄文图书一万两千册,终于弄到手了。公司史上记载着‘购入’,但是价格并不清楚。在买进这些大批图书之前,满铁资料室已有有关俄国的书籍九千册,现在一共有两万多册”。

满铁调查部和东亚经济调查局针对上述三类资料,按照内容采用英语字母顺序和数字结合的方式进行分门别类地进行编辑:A为一般经济,B为企业会计,C为农业,D为林业,E为畜产,F为水产,G为采矿,H为工业,J为商业,K为交通,L为金融,M为财政,N为政治与外交,P为法制,Q为人口与粮食,R为社会与劳动,S为城市,T为地理,U 为历史,V为文化,W为自然科学(医、理),X为年鉴与统计,Y为辞书。上述项目再以数字加以细分,例如:“经济”是A,而“经济总记”为“A-00”,“经济报告”为“A-09”。依此类推,以十进位排列,便于查找。

满铁资料内容丰富,可信度高。即使在日本国内被列为禁书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著作集》《一九二七年提纲》等书,在满铁图书馆都能找到。即便图书馆没有,如有人提出需要,满铁基本上都会购买。“在当年的‘满铁’调查部成员中,还有那样一批人,是持有不同政见的大学教授、学者、律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文化人,其中包括反战人员和赞成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人。”[5]“此时调查部的活动相对自由,为左翼和知识分子提供了活动的空间,他们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展开各类调查活动。”[6]上述人员的参与,使调查研究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日本战败后,满铁调查部调查员具岛兼三郎回到日本国内。当他走进图书馆时,“仿佛是从一个现代化的大工厂,突然被撵到一个家庭手工业作坊”,足见满铁资料的丰富程度。

满铁资料中的调查报告堪称精确。草柳大藏在其《满铁调查部内幕》书中讲述了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故事:美国国务院官员要研究西伯利亚的森林资源,找了很多资料均无法令其满意。最终查到一份满铁资料,读完之后说:“读了这份资料,其他的书籍就不用读了!”这份报告里记载着森林位置、树木品种、生长速度、采伐方法、运输路线,甚至还有在森林里栖息的动物种类及其习性,由此可以看出满铁资料的精确和全面性。

二、东北地方史研究状况及其发展新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方史研究得到迅速发展。不少高校设置了东北地方史某一方面的专业研究所,如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东北研究所,主要从事东北史和边疆史研究;黑龙江大学设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外惟一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满文文献翻译、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作;北华大学设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史研究、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和中国东北地方史研究;吉林师范大学设满族文化研究所,下设满族语言文字研究室、满族历史文化研究室、东北谱牒整理研究室、满文文献翻译整理研究室、满族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室。这些研究机构的设立使东北地方史研究得到了长足进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批东北通史著作迅速涌现出来,如程妮娜《东北史》、董万伦《东北史纲要》、薛虹等《中国东北通史》、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宁孟辰《东北地方史》、刘信君《中国东北史》、佟冬主编多卷本《中国东北史》。虽然国内东北地方史研究方兴未艾,并取得显著成果,但仍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李治亭研究员认为,东北文化和中原文化间的关系以及东北古代各民族间文化内部的传承关系等问题,需要加深研究、深化认识;东北史研究尚有空白领域,如东北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东北地区城镇研究等。刘信君教授也认为东北地方史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东北远离中原,居民长期以少数民族为主,而其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因而关于民间生活状况等各方面的记载相对匮乏。满铁资料很好地作了此方面补充,充分利用满铁资料能很好地促进东北地方史研究。农村实态调查报告、满鲜历史调查报告对东北地方史研究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1908年,满铁从日本调来一批农林专家,自此开始了对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状况的实地调查工作,不久就形成了《南满洲在来农业》等专项调查九册,这也是第一批农村实地调查成果。随着时间发展,调查部对中国东北农村的实地调查越来越细致、规范、专业、系统。1934—1936年进行的农村经济调查分三个方面进行,即“农村实态一般调查”(以县为单位)、“农村实态户别调查”(以自然村为单位)、“农村实态专题调查”(包括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农家生计、农家经营、农村社会、土地关系等)。这些调查多以自然村为单位、以村户为对象进行,十分细致而具体。从事农村实地调查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学有所长、训练有素的高级专家学者。满铁资料是众多专家学术性努力的成果,它已超出日本殖民者所直接关注的内容,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客观性。

满铁关于东北农村的实态调查报告资料丰富,可谓汗牛充栋。仅吉林大学图书馆就有《满洲农村户别调查报告》《满洲农作物收获调查报告》《土地权利调查报告》《热河省家业调查报告》《帮人移民农家经济调查报告》《附属地和经济调查报告》《开拓地农家经济调查报告》《蒙古地名、地志、风土、率例、草原调查报告》《满洲烟草调查报告》等,总计出版100余册。除这些调查资料外,还有满洲各种统计、满洲概况、法规、年鉴、满洲事变资料、日满商工名录、满洲农业宝典、各种会议速记等原始记录材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提供了丰富资料。

关于东北历史状况的调查报告更拓宽了我们对东北历史的了解。1908年,东京满铁支社设立满鲜历史地理调查部。“该部是以东京大学教授白鸟库吉博士为主搞起来的,白鸟库吉于1905年曾到欧洲讲学,‘所到之处都在进行亚洲研究’,对此白鸟感触很深,归国后主张:‘日本应该成为亚洲研究的带头人’”[7]。初期满鲜历史地理调查部的调查活动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是对已掌握的历史地理文书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形成系统的资料;二是到中国东北进行实地考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白鸟库吉负责整个调查工作,并且对人员进行分工:唐代以前中国北方民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由池内宏、津田左右吉负责,辽金时代地理调查由松井等负责,元代及明初地理调查由箭内亘负责,明末及清初地理考察由稻叶岩吉负责。津田左右吉除了负责宗教及民族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之外,还负责中国东北重要历史地理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1913年,日文和德文两种文体的《满洲历史地理》两卷①、《朝鲜历史地理》两卷②、《文禄庆之役》一卷和满洲大地图一份出版。虽然满鲜历史地理调查部后来被取消,但上述主要工作人员仍在满铁支持下对满鲜历史地理进行调查。1915—1941年,东京帝国大学前后共出版了《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16册。具体如下:第一册计6篇,即《勿吉考》《室韦考》《安东都护府考》《渤海考》《契丹勃兴史》《契丹可敦城考附阻卜考》;第二册计4篇,即《辽代乌古敌烈考》《达卢古考》《金代兵制研究》《鲜初东北边境与女真关系(一)》;第三册计5篇,即《铁利考》《辽的辽东经略》《五代时期的契丹(上)》《辽代纪年考》《元代社会的三等级》;第四册计5篇,即《契丹的国军编制及战术》《宋对契丹的战略地理》《金代北边考》《蒙古的高丽经略》《鲜初东北边境与女真关系(二)》;第五册计5篇,即《高丽成宗朝与女真及契丹关系》《鞑靼考》《北宋对契丹的防备及茶叶的利用》《辽制度中的二重体系》《鲜初东北边境与女真的关系(三)》;第六册计2篇,即《上古中国人的宗教思想》《元代的东蒙古》;第七册计4篇,即《高丽太祖的经略》《宋对契丹的配兵要领》《高丽显宗朝契丹的侵入》《鲜初东北边境与女真的关系(四、完)》;第八册计4篇,即《日本书纪关于百济的记载》《契丹人的信仰》《朝鲜高丽朝时东女真的海寇》《元代的官制与兵制》;第九册计4篇,即《三国史记高勾丽纪的批判》《契丹人的衣食住行》《完颜氏的曷懒甸经略与尹瓘九城之役》《元朝牌符考》;第十册计3篇,即《金末的满洲》《蒙古征讨高丽》《神思想二三考》;第十一册计2篇,即《汉代政治思想一断面》《金史世纪的研究》;第十二册计4篇,即《曹魏的东方经略及毌丘俭征讨高丽三国史记之记事》《高勾丽灭亡后遣民叛乱及唐与新罗关系》《兀良哈三衡研究(一)》《西汉儒教与阴阳说》;第十三册计5篇,即《肃慎考》《扶余考》《明初蒙古经略》《兀良哈三衡研究 (二)》《儒教的实践道德》;第十四册计2篇,即《百济灭亡后动乱及唐·罗·日三国关系》《明初满洲经略 (上)》;第十五册计3篇,即《勿吉考》《明初满洲经略(下)》《“周官”研究》;第十六册计2篇,即《乐浪考》《讨灭高句丽战役中唐军的行动》。这16册图书中还有17套附图说明。这些研究报告对中国东北、朝鲜、蒙古的历史地理状况及当地的民族传统、民族关系等展开了系统考察和研究。

满铁所进行的中国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调查以及写出的调查报告,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质量。满铁所作的关于中国矿产、森林、水源、山川、城市、交通、历史等调查报告中,有许多至今仍有值得开发利用的资料。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合理利用,是当代研究者的责任。对实态调查报告及满鲜历史调查报告加以充分利用,势必促进中国东北地方史研究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满铁是一个受日本军国主义直接控制的半官方公司,它的出现和存在都在为侵略中国而服务。满铁调查的地点、内容和方式都和日本的情报收集有关,因此我们在利用满铁资料时需要批判性地甄别使用。

[注释]

①《满洲历史地理》第1卷共7篇,即:《汉代的朝鲜》《汉代的满洲》《三国时代的满洲》《近代的满洲》《南北朝时代的满洲》《隋唐两朝征讨高丽的地理》《渤海国的疆域》;第2卷共9篇,即:《满洲辽的疆域》《许亢宗行程录所记辽金时代满洲的交通路线》《满洲金的疆域》《东真国的疆域》《满洲元的疆域》《元明时代满洲交通路线》《明代辽东的边墙》《建州女直的原地及迁住地》《清初的疆域》。

②《朝鲜历史地理》第1卷共13篇,即:《浿水考》《三韩疆域考》《百济慰礼城考》《好太王征服地域考》《长寿王征服地域考》《真兴王征讨地域考》《任那疆域考》《新罗征讨地域考》《百济战役地理考》《高句丽战役新罗进军考》《唐罗交战地理考》《新罗北境考》《后百济疆域考》;第2卷共9篇,即:《高丽西北境的开拓》《高丽东北境的开拓》《尹瓘征略地域考》《元代高丽西北境的混乱》《元代高丽东北境》《高丽末期鸭绿江畔的领土》《高丽末期东北境的开拓》《鲜初图们江方面的经略》《鲜初鸭绿江上游的领土》。

[1]齐红深.日本对华教育侵略[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28.

[2]偏晃佑翰.后藤新平:第2卷[M].东京:俊藤新平伯任能编纂会,1937:651.

[3]后藤新平.日本殖民政策一斑[M].东京:日本评论社,1944:120.

[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6:1.

[5]魏宏运,三谷孝.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第3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157.

[6]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会.伪满洲国的真相——中日学者共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37.

[7]郭铁柱,关捷.日本殖民统治大连四十年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95.

猜你喜欢

满铁满洲调查报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2016年中国台湾直销事业调查报告
《竹叶亭杂记》中的满洲萨满遗风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