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绅行年事迹考
2018-03-29姜维公
刘 波,姜维公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苏绅(999—1046),字仪甫,初名庆民,北宋泉州同安人。进士及第,累官至尚书礼部郎中、翰林学士、知制诰。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鉴于目前对苏绅行年事迹的研究仍有讹误之处,笔者对其进行梳理与考证。
一、苏绅中进士之前的行年事迹(999—1018)
目前,关于苏绅入世之前的材料较少,有关其父苏仲昌的文献也不多。
苏象先在《魏公谭训》中记述:“高祖从乡书数至京师,不归者十年。曾祖后亦计偕,航海至京师,寓于僧舍。父子不能谁何。曾祖推访知之,来见高祖,高祖不知。或告曰:此君之子也,遂相持涕泣。”[1]卷二《演繁露》续集卷二载:“苏绅父仲昌生绅十九年,解入京,始父子相识。”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苏绅青少年时期,其父苏仲昌对其照顾不多,以致父子二人相见而不敢相认。
苏绅四岁(1002)时,能四天读完《尚书》。《魏公谭训》载:“曾祖始四岁读《尚书》,四日终帙。事见李邯郸志文。祖父幼时与原甫兄弟聚学,刘父立之与曾祖同为府推官。”[1]卷三
苏绅十岁(1008)时,能诗文。《魏公谭训》载:“曾祖十岁时,有一道士自云善相。高祖令相曾祖,云:‘必达,当以文章显。’高祖令赠之诗,执笔立成。断章云:‘它年跃马相逢处,记得先生旧姓名。’”[1] 卷九可见,苏绅才思敏捷。
苏绅十四岁(1012)时,被乡荐。《魏公谭训》载:“高祖淳化庚寅岁,年十六,与乡荐。曾祖大中祥符壬子岁,亦与乡荐。高祖数下第,曾祖再举,并以天禧己未岁王整榜登科。高祖既赴其集,坐间,同石延年数人覆落。久之,授右列。庚寅距己未三十四年,高祖数应贤科不遂,命也。”[1]卷三
现有史料能够反映出苏绅在入仕之前聪慧过人、天赋超群。
二、苏绅在地方任职期间的行年事迹(1019—1036)
真宗天禧三年(1019),苏绅二十一岁,赴京参加朝廷殿试,中进士,可谓早年得志。真宗天禧三年到乾兴元年(1019—1022),任宜州(今广西宜山)军事推官。仁宗天圣元年至三年(1023—1025) ,调任到安州(今湖北安陆)做军事推官。天圣四年(1026),改任复州(今湖北天门)军事推官。同年,迁大理寺丞。
天圣五年(1027),苏绅母去世,他回扬州守孝。扬州州将盛度一向以文学自负,见苏绅文章后自愧不如。苏绅自此名声大振。[2]天圣七年(1029),苏绅守孝期满,由盛度推荐,入翰林院文馆,在京(河南开封)等待任命。
天圣九年(1031),苏绅出知无锡。《魏公谭训》载:“曾祖调无锡宰,过金山,题诗曰:九派分流涌化城,登临潜觉骨毛清。僧依玉鉴光中住,人踏金鳌背上行。钟阜云开春雨霁,海门雷吼夜潮生。因思绝顶高秋夜,四面云涛浸月明。”[1]卷四明道二年(1033),无锡知县任满三年,十二月入都,升太常博士。
景祐元年(1034),苏绅举贤良方正科,擢尚书祠部员外郎、通判洪州(今江西南昌)。[3]卷一一四《魏公谭训》载:“曾祖内翰,景祐中自太常博士应制举。极言时政得失,与吴春卿同中。初考三上,覆考升春卿,曾祖第四等。详定从覆考,授祠部员外郎,通判洪州。”[1]卷一对苏绅举贤良方正科的时间问题,宋代诸史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四、《宋史·仁宗纪》、《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十、《宋史全文》卷七记载的都是仁宗景祐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己酉试策问,与《宋会要辑稿·科举》所载相同。只有《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六所载为“景祐八年六月己酉。”这里的“八”,显然是“元”之坏字。[4]卷十
苏绅在地方任职期间,为官廉政,为人孝顺。盛度出于对苏绅为人和文才的认可,推举他入翰林文馆。此后,苏绅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三、苏绅在中央任职期间的行年事迹(1037—1046)
景祐四年至宝元二年(1037—1039),苏绅被调京进直史馆,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苏绅陈便宜六事,“请择主判官,付以事权,责成选事。”[5]续集卷九同年,鉴于流星、并州和代州地震、入春即响雷等反常自然现象的出现,宋仁宗“诏求直言”[6]列传卷二九四。苏绅借此时机上《以灾异言政事疏》,提出“星之丽天,犹万国之附王者。下之畔上,故星亦畔天。”他通过这样的比喻指出部分官员左右朝政、影响皇帝决策权的现象,希望朝廷能够尽快改变这种现状。
宝元元年春,安化地区少数民族暴乱,寇宜、融等州发生乱民屠杀当地官吏事件。史载“安化蛮蒙光月寇宜州,败官军,杀钤辖张怀志等六人”[6]本纪卷十。苏绅就此事上《经制安化叛蛮奏》,认为 “今日之患,由往者守将失计,而国家姑息太过。此时可缓图,不可速取。请命转运使,备数年兵食,为持久计,扼其出路,俾进无所抄略,伺便即捣其巢。谕其送款,且诏旁近诸蛮,毋得相援,获首级好行优赏。不出一年,逆寇必就殓灭。”朝廷采用了苏绅的策略,派遣冯伸已守桂州,“经制之,蛮遂平。”
宝元二年(1039),苏绅向皇帝陈述了关于选官的八点意见,即重爵赏、慎选择、明荐举、异章服、适才宜、择将帅、辩忠邪、修预备。皇帝采纳其意见,并提升苏绅的官职,为史馆修撰、知制浩。
康定元年(1040) ,苏绅提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知制浩。《魏公谭训》载:“曾祖康定二年(1041)使北虏,为母后生辰使。虏主望见曾祖仪观,大奇异之。及宴,躬至坐次,持大杯手酌盈升,曾祖酹人叹息,以谓自通好几四十年,未有如此礼也。”[1]卷二此条史料所载苏绅“使北虏”的时间存在错误,应为康定元年(104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载:“八月……乙未,刑部员外郎、知制诰苏绅为契丹国母生辰使,西京左藏库副使向傅范副之。傅范,敏中子也。”[3]卷一二八夏诗荷、管成学在《苏颂之母杭州官衙廊柱题词考释》一文中也认为,“苏绅在康定元年(1040) ,擢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知制浩。八月为契丹国母生辰使,出使契丹。”[7]
庆历元年(1041),苏绅升任翰林学士。《帝学》载:“庆历元年七月戊申朔,出御制《观文鉴古图记》,以示辅臣。八月诏两制检阅《唐书》纪传君臣事迹近于治道者,日录一两条上之。以翰林学士苏绅言:‘唐宪宗尝令近臣具前代得失之迹,绘图以备观览也。’”[8]卷四
庆历二年(1042),苏绅仍任翰林学士,与欧阳修同为考官,常有争辩。“王素、欧阳修为谏官,数言事。绅忌之,会京师闵雨,请对上言:‘国之号令不专于上,威福之柄或移臣下,虚华愦乱。故其咎替,厥罚常旸’,意以指谏官也。”[6]列传卷五十三苏绅对谏官有所不满,认为“国之号令”应“专与上”,不应“或移臣下,虚华愦乱”。欧阳修也上疏,称“臣伏见御史台阙,近制令两省并中丞轮次举人,遂致所举多非其才,罕能称职。如昨来苏绅举马端,却烦朝廷别有行遣。”[9]卷五一欧阳修反对苏绅举荐马端,在庆历三年(1043)撰写的《论苏绅奸邪不宜侍从札子》中称:“臣昨日窃闻勅除太常博士马端为监察御史,中外闻之,莫不惊骇。端为性险巧,本非正人,往年常发其母阴事,母坐杖脊。端为人子,不能以礼法防其家,陷其母于过恶,又不能容隐,使母被刑,理合蒙羞负恨,终身不齿官联,岂可更为天子法官?臣不知朝廷何故如此用人?纵使天下全无好人,亦当虚此一位,不可使端居之,况刚明方正之士不少。”[11]卷九八
庆历三年(1043),苏绅改任龙图阁学士,出知扬州,但因父亲去世,奔丧复州,并未赴任。《东都事略》记载:“绅举马端为御史,谏官欧阳修论绅所举非其人,改龙图阁学士知扬州。”[10]卷六四庆历四年(1044),苏绅仍在金陵为父服丧守孝。
庆历五年(1045),苏绅守孝期满,返京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权判尚书省。《东都事略》载:苏绅“父丧服除,复入翰林。”[10]卷六四
庆历六年(1046),苏绅为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河阳(今河南孟县)。还未赴任,便身得疾病,逝于京师,葬于润州丹阳(今属于江苏)。
根据苏绅在中央任职期间的主要事迹和主要奏章,可对苏绅作如下评价:
第一,关心时事,见解独到。从《以灾异言政事疏》的奏章中可以看出,他将自然现象与朝廷时弊相联系,并指出现行政策的一些弊端,并提出应对措施。
第二,兼备文才武略。苏绅一生诗作颇多,如《金山寺》《长生桧》《胶山寺》《惠山寺并简窦公》等。曾肇在《赠司空苏公墓志铭》中写道:“是生公考讳绅,以贤良方正起家,被遇仁宗,入翰林为学士,议论文采,震耀一时”。苏绅在《经制安化叛蛮奏》中分析了安化蛮叛乱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其势可以换图,不可速取,可以计覆,不可以力争”。这展现了苏绅在“武略”方面的才能。
第三,有较为系统的选官理念。苏绅的《陈便宜八事》奏章充分展现出他的选官理念。他主张改革选官制度:在官员的赏罚上,要求“禄以赏功,名以定流品,位以民才实”,不可以“妄赏人”;在官员的选择和举荐上,提出要慎重选择,改变以往的举荐方式,提出利用“异服章”的方式,“使采章有别”,区别官员品级。他还通过“适才宜、择将帅、辨忠邪、修预备”等措施,系统地规范了选官方式。
苏绅学识渊博,锐意进取,关注时事,善论国事,敢于直言进谏,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
[1]苏颂.苏魏公文集·魏公谭训[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庄宴成,许在全.泉州历史人物传[M].鹭江出版社,1991:65.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林驹.古今源流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夏诗荷,管成学.苏颂之母杭州官衙廊柱题词考释[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48-51.
[8]范祖禹.帝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9]赵汝愚.宋名臣奏议[M].台北:台湾商务印务馆,1969.
[10]王称.东都事略[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11]欧阳修.文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