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2018-03-29王丽燕
王丽燕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一、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法学的创始人霍姆斯曾说过:“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虽然他是在普通法语境下说的这句话,但是至少说明实践经验对法律的重要性。在现今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法学教育旨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学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必须掌握法学基本概念和现行法律体系,还必须具有运用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分析案件事实、把握法律关系、适用法律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模拟法庭作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以技能训练为目标,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素养,是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种重要体验,是教与学的积极互动的一次重要过程,更是为社会输出应用型法学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一)推进法学教育与司法体制改革的良好衔接
传统的法学高等教育重视法学基本概念和法条基本内容等法律知识的传授。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为满足时代的需要,法学高等教育应该同时注重训练法律思维、锻炼司法能力、培养司法执业道德、增强司法责任意识,从而为社会输出法学基础扎实、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品德高尚的高级法治人才。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充分运用自身的能力和小组团队的力量来完成整个庭审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巩固法学知识、锻炼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和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精神品质。因此,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可以加速推动高校从传统法学教育育人观向新的法学教育育人观转变,为法学教育与司法体制改革的良好衔接奠定了夯实基础。
(二)实现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践对法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也更需要实务型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要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复杂的现实面前,空洞的理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模拟法庭作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法学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重视学术理论的弊端,为实践走进课堂提供了可能。学生必须首先学会如何灵活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学生具体操作模拟法庭的过程是将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过程,是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教育来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是在无形中奠定更扎实的理论和职业基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整合法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
(三)增进教与学的积极互动
模拟法庭不是简单的教学过程,它需要转换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模式,改变老师灌输、学生记笔记的惯例。模拟法庭的操作主体是学生,学生可以有极大的自主表现的空间,可以将已有的专业理论储备知识加以灵活应用,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的作用已不再是简单的教,也不再是生硬地讲解法律概念、术语、原则及规则。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或见解,唤起学生内在的自觉,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从真实的故事中探寻真理,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为其未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基础[1]。可以说,整个模拟法庭运作过程就是一次教与学积极互动的过程。
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以能力、素质和专业技巧训练为主,为检验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提供了重要途径,在司法体制改革语境下的当今法学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模拟法庭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这必然使模拟法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结果导致模拟法庭更加不被重视,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价值不被重视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对其价值重视不够。一方面体现在课程设计安排方面,大多数高校的法学专业未将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而是将其作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或行政诉讼法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设备资金投入上,不少高校对模拟法庭的资金明显投入不足,相关的设备和器材较差,没有专门的设备和相关器材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学生无法感受到实际庭审的肃穆庄严,导致模拟法庭的不够专业和规范。另外,重视程度不够还体现在师资力量方面。有些高校模拟法庭的指导老师甚至没有参加过真实的庭审,指导出的模拟法庭自然很难保证效果。
(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目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考核监督机制等原因,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操作经常是点到为止,注重流程的完整性,忽视整个流程的深入、透彻。比如说选择案例这一环节,选择合适的案例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非常关键。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然而,现实情况是模拟法庭选择的案例大多来源于网络下载或法院已经审结的案例,有的甚至有完整法院卷宗的副本,只要依葫芦画瓢地模拟就行,没有必要真正分析案情,也没有必要考虑模拟法庭的裁判结果是否公正、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文书制作和言语表达是否得当等问题。
(三)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实践”名不符实
通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知识,是模拟法庭的重要目标之—,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学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但是,现实中的模拟法庭基本上照搬真实法庭的模式和真实法庭的裁判结果,学生像是演员拿着剧本在表演,并没有真正进入角色去思考,也无须真正去分析案情、调查取证,甚至不用去判断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不管是模拟法庭的前期准备,还是模拟庭审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裁判等环节都徒有虚名。另外,有些教师毫无实践经验,没有真正办过一个案件或者参与过一个真实的庭审,对司法实践缺乏了解,在指导模拟法庭的过程中看不出学生完成的模拟法庭与实际庭审之间的差距和问题所在,无法真正“实践”。
三、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体系创新
(一)创建有力的保障体系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离不开一套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首先,在制度保障方面,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贴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完整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科学合理的实践指导书和规范的考核办法。在运行管理方面,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院校负责对模拟法庭的宏观管理,各系部负责对模拟法庭进行微观落实。在课程安排上,将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来设置,提高课时和学分,提升其在学生和教师心中的地位,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并将教学大纲、计划、指导书等制度加以落实,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在资源保障方面,一是在人力资源方面,要建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库。模拟法庭不仅于庭审程序的展现,而是要通过审判流程中具体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获得司法实践经验,培训职业技巧,培养法律执业技能,将所学的法学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学会如何把抽象的法律灵活适用于具体的案件,如何真正做到程序的合法和裁判结果的公正。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训练,训练学生像律师、法官、检察官那样思考。高校应该尝试引进著名律师和法官来指导模拟法庭,对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是否到位、认定事实是否清楚、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文书制作是否得当、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操作流程是否规范等具体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甚至可以尝试聘请职业法官作为模拟法庭的法官来主持庭审,还可以通过法官引导庭审、临时发问等方式来训练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借助著名律师和法官、检察官丰富的实践经验,模拟法庭的专业化和规范性,真正实现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的,发挥其真正价值。只有理论和实践彼此交互,概念和案例结合、问题和主义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真正培养既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又有娴熟专业基本技能的法律人才。二是在财力资源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教师深造投入。设立模拟法庭专门场所,引进专业的模拟法庭设备和相关器材,使模拟法庭场地和设备更接近真实法庭,使学生和教师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真实法庭的庄重与威严,更易达到实践教学效果。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模拟法庭的指导教师不但要把课讲得好,而且必须具备实际办案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有较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在指导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发现模拟庭审过程的错误之处,缩短模拟庭审与实际庭审的差距。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以适应需求。
(二)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可以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包括案例导入模块、模拟演练模块和实习实训模块。通过每个模块的侧重点学习,逐步实现从以教师“教”为主到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翻转,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1.案例导入模块
本模块以师生一起研讨为主。在线下第一课堂,教师通过裁判文书网或实践过程中收集到的真实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分组讨论与分析案例,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中,而非枯燥空洞地理解理论知识。在线上第二课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及数字化课程软件,设计案例分析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案例的讨论与分析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增加线上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进一步将基础知识和需要拓展的知识融入到案例中去讲解,方便学生理解和吸收,有效实现师生互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模拟演练模块
本模块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学生分组,以选取案例、分配庭审角色、进行案例分析、规划庭审、模拟开庭、制作卷宗为流程,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熟悉各种法律文书的格式和写作要求、技巧,初步具备独立从事审判和律师工作的能力,培养庭审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民事庭审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利用民事庭审法律思维和逻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模块将空洞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流程,让学生即学即用,为社会打造出实操经验丰厚的高质量法学人才。本模块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完美结合,打造出可以独当一面的法学专业人才。
3.实习实训模块
本模块以学生参与实践为主。本模块落地性更强,在与公、检、法、律所等实习基地直接对接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各种实习方式比较系统地学习参与办案的基本流程和办案要求,了解民事诉讼法的应用规则,进一步熟悉并掌握审判工作、检察工作和律师业务的程序、操作规程、工作方式和工作技巧,学会获取证据及培养应用证据的方法,进一步培养法律实务能力,锻炼法学专业技能,形成独立工作能力,提升法学综合素养。同时,通过定期前往实习基地进行调研,更精准把握人才需求,紧跟专业发展趋势,使学生毕业之前就具备极强的实务能力,胜任各类实践岗位,提升竞争力。
四、结语
总之,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旨在提供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措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拥有“宽泛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精准娴熟的实践经验”的人才为目标,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发展谋福祉,满足法学专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真正实现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