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探究
——以无锡工商文化为例
2018-03-29顾铉
顾 铉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28)
文化是人类对既有内在精神的认同、传承,发展和创造。文化对今日中国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有过许多论断,他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他还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甚至精神风貌。地方文化对本区域的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价值观起着激励、导向、制约、影响等作用。
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中加以利用和推广,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本土的历史人文知识,认可本土文化,建立乡土自豪感,以本土乡贤为榜样,继承他们身上的特殊品质,把自己打造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时代的劳动者。高职思政课融合地方文化也有利于为思政课教育提供新资源,新案例,新载体,新的实践性平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无锡是民国以来重要的工商名城,这里曾经出现过以荣氏,唐氏,薛氏、周氏、胡氏为代表的,在民族工商业中取得骄人成就的名门望族。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经世致用,务实创新的文化基因息息相关。无锡经济的发展与无锡地方的工商文化紧密联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文化,有情怀,高素养的一线工人。德国工业的崛起,国力的强盛得益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同样,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情怀,高素养的职业工人非常关键。
人的素养总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身处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追寻地方文化名人们的足迹,传承他们务实创新,坚韧刻苦,求实诚信,精明远视的文化精神,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也间接地能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在我国,思想政治课教育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作为高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有效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思政课教育需要融合中华文化
(一)高职思政课教育融合文化是彰显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1.精神认同,凸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都是科学地汲取了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当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修身克己”“和而不同”“爱国爱家”等养分。高职思政课教育就是要通过“思想、道德、政治、人文”四位一体的教育,把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精神等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所以在思政课教育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地方先进文化的内容有助于为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形成强烈的精神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例如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单元中,拓展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之路,特别是无锡地区加入无锡工商名人的相关文化知识,会显得更加有亲近感和说服力。乡贤们在一次世界大战时,把握时机谋发展,在抗战时期,为国家做贡献。他们追求祖国富强,追求民主平等,愿意为国为乡贡献力量的爱国情怀和爱国行动与课本新时代国家利益的内容有机结合,有利于用丰满的内容来激励现代学生。
2.实例学习,传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思政课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改革创新”通常表现为一种不泥古,善创新的文化现象。这是一种对不同见解、不同思路秉持宽容、豁达、理解的态度,更是一种灵动的处事方式。例如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版)第二单元的活动与探究中“自主创业选择成功”环节,将无锡本地的荣氏家族的创业故事,以及新时代江阴法尔胜集团从搓麻绳起家到钢缆,光缆的创业历程加以展现。从抽象到具象,一定有利于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思政课教育融合文化,体现高职思政课教育的文化功能
1.彰显思政课教育的文化本性
高职思政教育融合文化是自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促进人的文明化,提升人们的道德觉悟;思政课从本质上讲也是为了促进人的文明化,提高人的觉悟。只是文化的影响更加潜移默化,思政教育的影响目标性更加明确。所以思政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是一种文化继承、弘扬、创新、转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不可能游离在文化之外,没有文化内容、形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3]6。
2.突出思政课教育的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形态、方式,培养人们对文化的选择、传承、创新能力的过程,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文化内容庞杂,但是高职思政教育选择能够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符合个体成长需要,适应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加以传承,熏陶、渗透,直至使被教育者产生文化的自觉。
3.凸显思政课教育的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指各种文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个体发展产生的效用。思政教育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心理认同感、行为引领感、精神激励感。思政教育在实践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方的特色文化这些丰富的课外资源,并且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加以传播。这个过程就是传播文化,传播主流价值观,通过主流文化来引领青年学生的成长。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需融合地方文化
(一)以“职业”为特色的内容上的契合
高职思政课教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但是与普通的思政课教育不同,更加突出“职业”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常与行业领域结合,提供与从事职业领域相匹配的教育内容,强调“德”能够在“行”中成长。例如高职思政教育包括“成才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多样性的,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无锡地方文化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创始人正是秉持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点,从小手工业者起家,成长为上市公司的掌门人,这种多元成才的实践很好地诠释了职业教育“成才价值观”。再如高职思政教育要求培养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学生职业素质,这就要从不同的企业的文化中挖掘出共性的内容来传播。无锡地方文化中民族工商业者们身上闪现的“务实”“创新”“忠诚”“精明”“灵动”等职业素养是对思政教育职业素质块面的有力支撑。高职教育还包括职业道德,创新能力,职场伦理等内容,这些纲领性的教育目标都可以同无锡工商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相契合,相互佐证,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
(二)以“立德树人”为任务的培养目标的契合
高职思政课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立德树人”把学生培养成拥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一定人文修养的身心健康、掌握较高职业技能、拥有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人。无锡地方文化中热心公益,尊师重教为一大特色。无锡众多名门望族大都设立义学,让本地的适龄孩童入学。以胡雨人、胡刚复、胡敦复为代表的无锡惠山胡氏家族兴办的义学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创办了“胡氏公学”“公益工商中学”和上海的“大同学校”即今天在上海交大的前身;荣氏家族的“无锡公益中学”“江南大学”;薛南溟支持高阳创办无锡中学等等。这些学校,都是新式学堂在评价体系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想道德培养也注重技能等实科项目的训练。这与职业学校思政教育中立足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双提高不谋而合。
三、地方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融入路径
(一)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与问题
尽管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资源对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颇有裨益,但是开发成教学资源绝非易事。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资源主要是指思想理论、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等无形的资源形式[3]153。文化资源不加以专业的开发,就无法形成教学资源。所以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根据课程资源的要求由专门人员操作。当下,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服务于思政课教学具备一定的优势。
1.外在时代背景赋予时机优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近年来,“国学热”悄然兴起,体现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国家推出的一系列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举措,为思政治教育在文化场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而近期央视推出的诸如《国家宝藏》等类型的节目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典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挖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为思政课教学服务很容易收到来自各方的支持。
2.内在课程特点赋予操作优势
思政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开发文化资源服务教学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语境,地方传统文化往往内化为一定地域人们的精神品格,成为制约人们思想和日常行为的重要力量。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中除了经济、政治以外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社会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教育是相伴而生、相随而长,互为前提。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自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它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3]110。思政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要求对传统文化价值进行判断,选取符合课程的资源加以继承和弘扬。实践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和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地方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两者共同发展的需要。
思政教育目标在于通过教育塑造人的思想道德,而传统文化同样在于教化人。他们在内容资源上为思政教育目标提供着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教学资源;在方法上提供系统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例如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教育,“内省”“自省”是思政教育常用的方式,循循善诱则是教学要坚持的原则。综上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能有效提升教学的实效。
3.地方文化资源在开发中也存在问题
首先职业院校的思政课老师作为教育主体对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意识淡漠。随着人才的流动,许多职业院校的老师并非来自本地区,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多,意识不到地方文化资源教育价值。即使是本地老师,也不一定对地方史志感兴趣,缺乏主动探究的热情,忽略了藏在地方历史中的文化精华。另外地方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涉及到的面很广,要作为思政课程的资源需要进行整合,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仅仅凭借一线老师的收集整理效率不高。
(二)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实践探索
1.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服务思政课教育的原则
1)激发兴趣促进乐学的原则
文化呈现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而思政学科教育由于目标性明确,相对比较严谨。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当学习是被迫的、不是从学习者真正的兴趣出发时,有效的学习相对来讲是无效的。”[4]如果开发的资源也是一副说教的严肃形象可能不能起到对思政学科的服务功能。所以实践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合理地选择内容,用恰当的方法促使学生快乐地主动地参与到课程中去,才能达到目的。比如在实践中挑选一群无锡本地,与早年创业者同属于一个氏族的学生组成实践小组,通过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陈述家族故事,并且自己拍摄相关视频,上传到学校慕课平台,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方法。
2)立足生活创设情境的原则
一定地域的学生,既是地方文化的实践者又是被影响者。地方文化与本地学生的日常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开发时要做到教材和生活相结合,书本和鲜活的地方文化传承人之间的结合,校园生活和社区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强调生活体验,为思政课教材做有效补充。利用相关社团,带领学生实地走访参观就符合这一原则。
3)融合教材多方整合的原则
地方文化是对当地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多层次、多角度的整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适用性也是多方面的[5]。一旦明确为思政课程服务的资源就不能太松散,要讲究与思政课程的主线相契合。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围绕职业院校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切分多个专题块面,尝试进行模块操作。例如无锡地方文化中乡贤们体现爱国情怀的篇章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连,整合荣氏家族“红色资本家”为国做贡献的内容;体现无锡创新务实的城市精神则整合近代民族工商业者们的努力和现代乡镇企业家的成就;体现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则整合无锡历史上的名牌产品和现代无锡的著名企业成功之道,这样一个个模块地开发能做到有分有合,紧扣学科内容。
2.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育中的传承和服务路径
地方文化资源在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服务,以及思政课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一般来说要坚持四个统一。
首先是文化传承和学生文化自觉相统一。文化传承是指将特定地区经过长时期积淀下来的智慧以恰当的方式使受教育者理解,认可,接纳。地方文化总是融合在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生活习俗,地理交通等内容中。文化的传播可以在约定俗成的仪式中,在富有特色的活动中让被教育者去体验;也可以是被教育者对先贤们的足迹,事迹中去追寻探访;更可以通过对地方史志的阅读学习去挖掘膜拜。无论是体验还是走访追寻抑或是挖掘理解,这是一个动态的参与的过程。任何一类参与对于学生的心理体验都是惊喜的,就像一层层揭开包装盒,终于找到神秘礼物的意外惊喜。这种心理体验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力。根据学生特点,由思政课教师作为主导,引领学生感知地方文化的魅力,接受人文艺术方面的熏陶,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认可,从认可到膜拜,从膜拜到内化,一步步循序渐进最终形成自己价值观并成为行动指南。
第二是资源内容的选择和学生生活的体验相统一。地方文化蕴涵着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不仅流淌在当地人民的血液里,还跳动在现实生活的脉搏里[6]。所以选择地方文化资源不仅要关注历史,还要关注当下的时代背景,离开时代太远必定与学生生活环境不相符,会削弱其教育的效用。另外,文化本身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性,太过强调与思政课相一致的教育目标会显得功利性太强,沦为另一种思政教材或者思政读物。所以开发资源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选择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内容加以整合。
第三是资源呈现要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统一。地方文化资源服务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施形式可以多样化。自成一门课程,作为思政课的补充是一个形式;开设课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实地参与活动也是一种渠道;环境建设,创设情境也是一种方式;与学生社团配合,编排历史剧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化建立线上讨论的社群,普及地方文化,发展粉丝,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特别是00后们基本养成了从各类手机推送信息获得知识的习惯,微信公众号,慕课平台,微博,QQ空间都是教育者必须开发的阵地。
第四是资源利用的评价要实现把握当下和着眼未来的统一。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两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不会立竿见影,所以利用地方文化服务思政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没有量化的标准,看不见明显的效果。引入评价体系时我们建议更多地以两者融合的价值性、趣味性、可推广性方面来考量。就像中国民歌大赛这样的活动,设立攻擂守擂的双方,在演唱民歌间隙还要进行民歌知识竞赛等环节一样。主办方明确告知竞争性的比赛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可看性强的节目让更多的人欣赏更多的中国民歌,从而感知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地方文化与思政教育教学融合同样需要精彩的,夺人眼球的看点,戳中学生学习需求的痛点,但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未来能成长为博古通今,心存善念,聪明灵动,积极进取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养劳动者。
[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1).
[2] 习近平.决胜全部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18)[2017-12-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5234876.htm.
[3] 郭勤艺.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6,(5):6,153,110.
[4]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9.
[5] 党志平,地方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的理论构建[J].教育探索,2015,(4):9-13.
[6] 党志平,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发与传承的理论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8):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