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诗朗读中节奏的重要性

2018-03-29

传播力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格律诗诗节大堰河

自由诗也称为新诗,19世纪末源于欧洲,创始人是美国诗人惠特曼,代表作为《草叶集》。自由诗在结构上相较于格律诗更加自由,段数、行数与字数没有规定的格式,在章节、押韵方面灵活,无限制。中国的自由诗开始于“五四运动”后,是白话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胡适在《谈新诗》中说: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28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和复杂的感情……新诗发生,不但打破七言五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自由诗从旧的格律诗中脱胎出来,显示出它自己的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有郭沫若《女神》《星空》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自由诗朗读遇到的问题

自由诗在体式、语言、音节等部分追求解放,有它的新特色。语言更加接近大众口语的简洁亲切,感情真挚、热烈、直接。自由诗的平仄不同于格律诗的平仄那样规范,讲究的是“和自然音乐而不必拘于音韵”(《新诗之我见》),自由诗的朗读中停连重音、节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是按照诗人自身的情感所及而变化,语气自然,节奏自由随性。

自由诗毕竟是诗歌,如果按照格律诗的节奏来朗读,会失去自由诗的不羁和奔腾,但是,一味的自由随性往往听不出诗歌的韵味,变得像朗诵散文,听起来又会有杂乱无章的感觉。

例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朗读中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第一种,走入格律诗的吟诵调,一板一眼。如:“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大堰河啊,/我的保姆。”(节选)这是常规的表达。第二种,完全抛弃了诗的格律,一味按照自己的感情表达,又会出现断句、情感不衔接的问题。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注意表达中节奏的处理及运用了。

二、自由诗朗读中节奏的运用

节奏,“文采节奏,声之饰也”体现的饰有规律出现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必须包含声音、语言流动中的回环往复,犹如连绵起伏的高山,波涛汹涌的河流。音乐中有节奏,舞蹈也有节奏,静止的画面、建筑、雕塑都有节奏,节奏体现的是一种音乐美、韵律美,同样,无论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都存在节奏,优美的节奏在朗读中运用,给人们一种享受,把握好节奏也就能够展示出诗歌的味道,是我们要努力达到的境界。

(一)节奏划分、相互呼应

节奏的划分主要是文章的语节的划分,一般情况,一个音节到八个音节划分一个层次,但也有例外,要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自由诗单从音节上看,不如格律诗整齐,自由是本身是分行写出,如果分行看,长短不一,有的诗句并不成语句。自由诗多数要分诗节,或两行一个诗节,或四行、五行以至更多行为一个诗节。这些诗节成为表达中的小“步子”,但是步子大小不同,跨度和容量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自由诗时,必须有一定章法,不可乱踏步子。以两小段诗为例。

如: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以上两个例子第一句与第三句是重复的,相呼应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呼应,如此回环,形成节奏感。这种类型还可以扩大到六句、八句、十句一回环,相邻的诗节或中间经过不同诗节变换的相隔诗节,都可以形成相隔呼应对称。这里举例的节奏划分展示了呼应关系和诗节内部体现的情感流动,增强了自由诗回环往复的节奏感。

(二)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节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就是说在朗读中要注意高低快慢,停连重音。根据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节奏可以分为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六种类型。在朗读中,节奏应该从具体的作品、具体的感情入手,而不是刻板的运用。有的朗读者喜欢用自己感觉生动的方式表达,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快慢轻重都很突兀,还会出现断句的错误,这非但不生动,还会给人不真诚的感觉。

如: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首诗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前半段,“嘶哑”一词就要重读并且放慢拖住,停顿,接着“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整体要有一种风雨交加的急迫感,“打击”一词着重且扬起,停顿后接着“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一句较上一句要沉重一些,缓一些,“汹涌着”“悲愤”“河流”全都是沉重,缓慢的节奏,紧接着是一股激怒的风,狂风大作带着怒气,拍打着我们的皮肤、肌肉、骨骼,所以这一句更加激烈、高亢,一段较长的停顿后,下一句“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较之前几句要轻一些、慢一些、稳一些,“黎明”一词含有希望之情,可在句尾稍作上扬。

这一段整体是高亢型节奏,但如果一味高亢到底,听起来会过于紧张、单调。高亢的基调中也有情感的转化,“一张一弛”,注重“松紧”的声音变化,这些微妙的转化就需要我们认真体味,仔细区别,运用好节奏表达。

综上所述,自由诗的朗读并不能像它的名字一样一味自由、随性,在这份自由中也要结合情感,运用节奏,节奏体现在流动的诗句中,诗句的韵律美需要节奏来体现,自由诗的音韵美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揣摩才能理解。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87,228.

猜你喜欢

格律诗诗节大堰河
壮英童谣体式之比较
曲是新格律诗继承传统和融汇当下的纽带
《大堰河——我的保姆》细节赏析
《采薇》里的深情
解读敦煌文献B464:67之回鹘文诗歌
从李清照《醉花阴》不同英译本看风格再现
入手细微达于至情
自由诗与格律诗之间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句的多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