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视听节目中的知识传播
——以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为例
2018-03-29
《经典咏流传》(以下简称《经》)是2018年2月开播的一档文化类节目,目前播出四期。节目响应落实十九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产生新的先锋文化。①开播以来,产生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从知识传播视域对其进行研究。
知识传播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知识传播媒体手段,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并期待收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在视听节目中,媒介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起传播过程中编码与解码的桥梁。节目好不好看,怎样达到传播目的,是传播者最重要的编码工作。但结果取决于受者的解码过程,是传播效果是否达到的体现。
知识传播的内容有显性与隐性之分。《经》对于显性知识,即诗词与音乐的传播明确,是一次知识文本的综合性表达,通过舞台、道具、悬念、明星等元素的跨时空、多场景设置,完成知识传播的视觉化、听觉化呈现,对音乐的改编是知识再生产的过程。对隐性知识内容的生产与表达则体现了节目的功力,如对偏见的矫正。当下经常听到:古诗词的学习是为了应对考试;时代和语言都变了,现代人为什么要学古文?节目鉴赏环节的设置,使受众了解字词释义的显性知识,并让受众获取了诗词背后的故事、意境、思想等隐性知识,是自我认识、反思、情感升华的解码过程,而不是为了考试的功利目的。此外,诗词及歌曲改编延伸也是重要的隐性内容,如奥运冠军孙杨演唱由《亭亭山上松》改编的歌曲。通过孙杨的自述故事,配以屏幕上硕大的“自强不息”字样,现场观众无不动容,把其励志、自强、爱国精神自然传播开来,网络弹幕也不时为其打call。在共时化交互情境中,电视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象征性的体验和一种共同的话语,还提供了一套共享的、对于民间文化来说非常重要的常规。②通过情感共同体的建立,达到了意识形态隐性知识传播效果。
知识传播效果分为短期和中长期。通过反馈,《经》达到了不同受众,特别是重要目标受众学生、老师、家长群体高度的使用与满足的短期效果,受众自主选择、自觉学习、自发再传播。对诗词及音乐的温故、知新、共感甚至共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完成了知识再学习和多层次传播。格里尔逊谈记录电影时,认为媒介可以取代学校和教堂,承载教育功能,尤显极端,但从文化类节目对于知识传播的效果看,媒介体现且补充了比学校更明显的教育功能。
此类节目中知识传播的重要目的是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掌握,即中长期效果的实现。《经》和诗以歌的形式解决了消化理解,但诗词知识是否被真正掌握?笔者认为节目歌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重视改编后歌曲的音乐性,难度高不宜传唱。如曹轩宾的《送元二使安西》,词曲非常专业,但音乐元素多元且难度大,普通观众很难演唱,传诵效果大大降低,不利于知识传播。另一类恰好相反,歌曲音乐性有限但易传唱。节目中部分歌曲是现有的流行歌曲穿插古诗词句的创作方法,并非为此节目原创,虽歌曲熟悉易上口,但不免有“凑合”嫌疑,在弹幕中反应十分强烈。当然,也有把音乐性与传唱度结合很好的作品,如谷建芬老师创作的《新学堂歌》。但总体上如何能更好的完成二者的兼容,是节目组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节目完成更有效度的中长期传播的关键。
《经》是融诗词与音乐双重知识传播于一体的文化类节目,蕴含的文化符号与价值观符号典型且明确,节目中政治和资本的推手作用也表现明显。但通过视觉与听觉元素的综合呈现,传播了知识的力量,体现了媒介的社会责任,阐释了文化自信的时代新意。
注释:
①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开播,光明网,http://politics.gmw.cn/2018-01/19/content_27396569.htm
②[美]约翰·费斯克,祁阿红译:《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年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大众传播动力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2][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5年.
[3]周笑.视听节目策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