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制实施中学生流动性的分析
2018-03-29朱明竞
朱明竞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名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分层走班教学虽不是新兴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在我国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分层”和“走班”带来的学生流动性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一、流动——分层走班制的表现形式
分层走班,即基于学生差异性的特点,将某些学习差距较大、分化严重的科目,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不同广度和深度的若干层次,学生依据所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到相应教室上课的形式。“分层”伴随着“走班”,而“走班”本身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的学习模式。[1]学生流动成为分层走班的一个显著特点和表现形式。
借助社会学中流动的分类,可以把学生流动的类型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这里强调的流动不同于社会学意义上的流动,不涉及学生身份、地位、职业、阶层等社会角色和关系的变化,与社会学中的“流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水平流动,即学生在分层课程时,各自到自己所在层次的教学班上课的形式,是从一间教室移动到另一间教室的物理运动,是学生日常上课的一种形态。由于不同学校分层走班的课程、规模等不一样,学生水平流动的规模和频率也各不相同。北京市十一学校实行了彻底的“走班制”,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制,学生每天穿梭于不同的学科教室,其流动的规模较大,学生的流动学习已经成为常态。而有些学校处于试验阶段,只有数学或英语等差异较大的学科进行分层走班,学生只在某些科目进行流动学习,大部分时间仍在行政班上课,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流动学习频率较低,仅限于特定的科目,受学校管理、教学资源、师资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许多学校目前的分层走班处于此种情况。
垂直流动,即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在学科不同层次之间的变动,即层次变更:包括升层和降层,学生在层级之间的流动并不频繁,通常在每个学期末或新学期开始。如,潍坊市第一中学在分层走班的实践中确定学生层次变更的方案:根据“层次设置标准”,每学期调整1-2次。调整时遵循“三个依据”:依据测试成绩;依据分层基础;依据学生选择[2]不同的学校对于垂直流动的时间、规模和要求有不同的形式。对于垂直流动的机制,许多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去提高自己,可以升层;同时,对于学习压力较大,感觉吃力的高层次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降层。为保证垂直流动的科学合理性,很多学校还制定了详尽的学生层次调整方案,在制度上保障了分层走班的有序推进。
分层走班,学生必然会流动学习,只有坚持流动,分层才有意义,走班才有活力,激励才有作用。[3]然而,频繁、不固定的流动学习模式又会对学校有序的教学管理提出挑战,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分层走班中学生的流动性也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活力的同时也成为制约其实施的屏障,亟待我们去理性地分析和对待。
二、流动——分层走班制的活力源泉
分层走班制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学生流动式上课,是分层走班的一大特点,为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无论是学生日常的流动走班上课,还是每学期固定时间的层次变更流动,都显现出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水平流动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到符合自己水平的层次教学班去上课,解决了好学生“吃不饱”、学习较慢的学生“吃不了”的“一刀切”弊端。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流动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社会学家帕克认为正是在不断变换环境和地点的移动过程中,人类才逐渐具备了那种为人类特有的脑功能,亦即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和习惯。[4]有学者认为,从一个教室更换到另一个教室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却是学生从生理到心理的一个休息,明白自己下一堂课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作业是否完成。为下一堂课能较快进入状态做了必要准备,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5]相对于班级授课制,学生因长期不离开教室,表面上看是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实际由于大脑的疲劳,导致学习效率很低。
垂直流动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分层走班与“快慢班”的区别是其引入的流动机制:分层以发展眼光来看学生,采用竞争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每学期末对学生层次作局部微调,使学生层次作双向流动,让学生在“走班”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变化有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进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力。走班中,许多学校也把不同层级学生的流动比率、流动方向等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层次变更流动,打消了家长的疑虑,保障了分层走班的实施,也符合教育的初衷,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三、流动——分层走班制的制约屏障
尽管流动学习为学生、学校、传统的教学带来了鲜活的力量,然而,随着学校分层走班制的实施,这种流动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流动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影响。“走班”到不同的教学班,面对更为广泛的学习伙伴,许多学生迷茫了,我到底属于哪个班?学生对班集体的依赖感、归属感、荣誉感减弱了,班集体对学生的凝聚和教育功能也弱化了。由于不停地变换教室,使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很难及时找到学科教师答疑解惑,无所适从。而每个学期的层次变更考验学生的心理承受力,绝大多数学校都采用升层、降层的双向对流,升层的学生面临着担忧自己无法适应更高层次学习的压力,降层学生自信心容易受到打击,影响其发展。[6]对于基础班的学生,缺少了榜样的力量,学习环境和氛围总是比较松散,久而久之可能会丧失信心,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许庆豫先生指出,“分流致使处于上层的学生受到较多的表扬,因此有较好的自我感觉,低层的学生受到过多的批评,自信心和整体的自我感觉都比较差”。[7]因此,如何使学生更加适应流动的学习模式,更能够以发展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层次流动,是分层走班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流动对教师管理学生造成了冲击。首先,任课教师面对的都是来自不同行政班级的学生,这就会不能及时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状况和动态;其次,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作业辅导也成了一个难题。[5]同时,学生不停流动上课,也使行政班的班主任管理权弱化,无法随时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导致与学生的关系逐渐疏远,班主任权威受到了挑战。
流动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挑战。由于一些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室等硬件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支持,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导致分层走班最后流于形式,破坏了有序的教学环境,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打击了教师、学校改革的热情。流动使学生穿梭于不同的教学班,如何保证他们的出勤情况呢?教师所教的层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保护每一位教师的尊严和价值呢?学生流动周期为多少比较合理,流动的机制是什么,以一定的标准为参照还是一定的人数名额?是部分科目分层走班还是全部实施分层走班?尽管分层走班的政策已经出台,许多学校开始探索,然而仅仅是其中的流动性问题就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隐患,制约走班制的顺利实施。
四、促进学生流动的建议设施和教学
(一)硬件设施是流动的前提
分层走班旨在面向小班式的流动学习,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室等硬件资源是首要前提。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拥有的资源设备也存在显著的差距,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完善,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而有些学校的校舍、多媒体设备等比较短缺,无法保障学生的日常流动上课。因此,进行分层走班制改革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为改革而改革。
(二)教师是流动的关键
教师是学校变革的推动力与执行者,是变革的真正实施者。[8]学生流动上课,与传统的班级授课相比,也是一种心态的变化,由在座位上等待老师的被动性转变为主动到不同的班级去上课,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自由,但也给教师管理学生带来困难。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本着为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严谨负责,才能打消家长、学校、社会的后顾之忧,做到流动而不放任,让流动在教师的认真负责中得以稳定有序。
(三)制度是流动的保障
分层走班中流动是形式,制度是保障。针对走班中学生流动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畏惧不前,需要采取与之相辅相成的制度使分层走班制不断完善。便于加强学生管理的导师制,与分层课程相结合的学分制,不同层级学生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学生流动的制度,为关注学生流动造成的心理影响而需要的心理咨询制度,学生考勤管理制度等。对教师而言,分层走班制的实施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管理等,因此,新的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也不可或缺。作为一项新的教学改革,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而制度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际的改革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使其成为分层走班的有力支撑。
学生流动在分层走班制的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平稳的流动为其顺利实施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保障;混乱无章的流动则会导致其走向失败。因此,理性对待分层走班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以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前提,教师的工作为关键,制度的完善为保障,是分层走班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和意义。当然,尽管在分层走班制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遇到一些困难便否定其价值,仍需要不断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