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洪洞县进士人数考
2018-03-29张少君张有智
张少君,张有智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进士是指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试的合格者。进士等级分为三等: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三甲也是若干名。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科举考试,他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官。”[1](卷69,P706)所以在当时很多人都去读书,准备科举考试,希望通过科举成为朝廷的官员,改变命运,实现“学而优则仕”。考取进士后,当地政府还会给其颁发进士牌坊,扩大其在家乡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后来学子的榜样,激励更多的学子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考中进士,成为家族乃至家乡的骄傲。
洪洞县是临汾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县。一提到洪洞县,会想到大槐树,很多人到此处寻根问祖。洪洞县位于临汾盆地的北部,在当时平阳府治所临汾县的北边。洪洞县三面环山,气候温和,中部为平原,土壤肥沃,在优渥的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好,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洪洞县的地方官员及士绅重视教育,所以此地文化氛围浓厚,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众多。
一、关于几种文献中记载的洪洞县进士
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统计出洪洞县明代的进士人数是28名。当前学术界承认该书的数据整体上来说是准确的。《皇明贡举考》因为记载时间从洪武四年到万历十一年,所以记载洪洞县进士人数是14名,缺少永乐十三年进士宋拯。《国朝历科题名录初集》和《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统计出来的进士人数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统计的结果一致,一共28位进士。《类姓登科考》中有洪洞县进士16位。《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记录洪洞县有37名进士,但也提到《明清进士题名索引》中所记载的不同。《洪洞县志》的选举卷中记载有51名进士,但是其中16位进士记载寄籍别的省份。寄籍,顾名思义就是长期离开本籍,居住在外地,赋于外地的籍贯。《山西通志》根据县志整理,也是51名进士。经过这些资料的相互考证以及洪洞县记载的寄籍别处的县志的梳理,发现《洪洞县志》记载的51名进士,有真正是洪洞县进士、双籍进士,还有一种是乡进士也被计入其中。首先来看关洪洞县的双籍进士的情况。
(一)双籍进士 根据(民国版)《洪洞县志》整理出双籍进士有21名,具体由以下统计表展示。
从列表中发现有一大家族的双籍进士较多,为南氏。先来看南氏的具体情况:南钊和南镗是兄弟关系;南大吉和南逢吉为兄弟关系,为南钊的孙子;南轩为南逢吉的长子;南企仲为南轩之子,南师仲是南轩之侄;南居业、南居仁为企仲之子,南居业为企仲之侄。《洪洞县志》将南氏一支记载为寄籍陕西渭南县,但是《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国朝初集》、历代《登科录》中仅仅记载了陕西渭南,并没有出现山西洪洞县。根据《洪洞南氏族谱序》:“冠衣懿迹流远多年者,悉本诸此也,如渭南商州、靖边、濮阳诸簪望族,历代名家皆本洪洞渊源宗族派云。”[2](卷15)《南氏合谱序》:“溯厥渊源,则皆洪洞籍。”由此可知南氏的祖籍在山西洪洞县,但是陕西渭南一支在宋元时期就已经迁出,南大吉在嘉靖《渭南县志》记载:“当宋建炎初,金人娄宿河东失守,南氏去迁秦至于蒲城之贾曲里居焉,其后金元光初元人木华黎入关中,南氏分散,或在渭南先后不一,或在罗文桥或在商州,……在渭南者即今田市里秦村也。”[3](卷18)陕西渭南南氏在宋朝因战火迁出山西,迁往陕西,金元时期又因战火迁往渭南县,从此在这里定居。陕西渭南南氏虽然祖籍在山西洪洞县,但是早在宋朝时期就已迁出,到了明朝年代久远,这些进士的出生、生活均不在洪洞县,所以《洪洞县志》中统计的明朝南氏一族10位进士不应该计入洪洞县进士人数里,并且也不应该记为双籍进士。
关于其他双籍进士的情况,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皇明贡举考》、《国朝历科题名录初集》及《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等文献校准,是洪洞县的双籍进士,但不计入洪洞县进士总人数中,具体如下:
明代洪洞县的双籍进士统计表
宋文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记载为:“宋文明,山东临清州,(山西洪洞),[明]嘉靖26/2/68”。《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记载:“宋文明,山东临清州,乡贯山西洪洞,其祖父为宋拯。”所以可以确信宋文明的祖籍是洪洞县。关于迁移的原因不明。
韩琳:仅《洪洞县志》将其记载为双籍进士,在其他文献中并未记载。其祖燧在明嘉靖年间已从洪洞县迁到陕西澄城县,韩琳是万历年间的进士,韩琳虽然祖籍在洪洞县,但是因为其出生、成长过程都不在洪洞县。韩一良,在《洪洞县志》中记载为万历丙辰科进士,寄籍陕西澄城。《明清进士碑录索引》:“韩一良,陕西澄城,(山西洪洞),[明]万历47/3/254”,记载其为籍、贯不一。韩一良是韩琳的族孙,那么韩琳和韩一良一样都应该为双籍进士。韩继思,其高祖全,明正德年间由洪洞县迁入陕西泾阳。[4](P737)这几位进士的祖上迁出时间都在明朝,年代相对较近,可以算为双籍进士。根据咸丰时期韩殿魁等重籍《洪洞韩氏家谱》中“科甲仕宦录”中记载,这三名进士均是洪洞人。韩文镜和韩文铨是兄弟关系,在崇祯年间中进士,根据《韩氏谱牒集》中记载:“韩炆铨,琦公裔孙,父在公,万历二十三年恩贡任工部主事,入咸宁籍。崇祯甲戌科进士,历任安阳石门知县。”[4](P737)所以二者的祖籍也是在山西洪洞县。
曹楷:《洪洞县志》中记载其寄籍山东临清州,《明清》及《国朝初集》中均记载曹楷为山东东昌府临清州人,《皇明贡举考》中未查到此人。《泗虹合志》:“临清籍,山西洪洞人。万历癸未进士,巡按泗州时,奏泗受灾最重,准发漕米赈饥益免未完钱粮万计。”[5](卷9)
王铎:《洪洞县志》中记载其为洪洞县人,但是《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及《国朝初集》等文献记载其为河南孟津县籍,祖籍是洪洞县。据清代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王铎,字觉斯;河南孟津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其十世祖王成从山西迁入孟津邑(今河南孟津)。王铎即诞生于此地,世称“王孟津”。[6](P3)
成克鞏:《洪洞县志》中记载其寄籍直隶元城县,《山西通志》将其记载为洪洞大学士。但是《国朝初集》只记载其为直隶元城县。《清秘述闻》:“成克鞏,字子固,直隶大名人,癸未进士。”[7](卷1)《成氏家谱》记载其祖成兴自明初从洪洞迁民,在大名县定居。成克鞏是大名成氏九世,在第八世成基命就已中进士,但是《洪洞县志》并没有将其记载。所以成克鞏的祖籍是洪洞县,是一名双籍进士。
关于赵邦清和韩国植这两位进士是如何迁籍的情况无法查证,但《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中均记载他们的祖籍是山西洪洞,所以就将两人统计到洪洞县双籍进士人数中。
据此可以得出:洪洞县双籍进士的人数是11名,是当时临汾地区双籍进士最多的县。这些进士的祖籍是洪洞县,但是他们本人或者在其先辈就已经迁徙出去,这些人又是以迁移出去所在省的户籍参加的考试,所以不应该计入到洪洞县进士人数中。虽然说这些双籍进士不能计入洪洞县进士总数中,但可以反映这一时期洪洞县的一些移民情况。明代洪洞县是移民大县,尤其是明代洪武年间、永乐年间,多次在政府的号召下或者是由于受人多地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外出经商自发迁移,不仅达到了政府的目的,开垦未开发地区或者恢复因战争而破坏的地区的经济,而且移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二)乡进士 乡进士是举人的别称,乡试成功后获取的身份,但是与进士相比还是不一样的。在整理洪洞县进士的过程中,发现《洪洞县志》将两位乡进士都计入进士中去,分别是韩廷芳和韩居观。
《洪洞县志》在科举篇将韩廷芳、韩居观归为进士,但是在人物详细介绍时“韩廷芳,明嘉靖庚子举人。”[2](卷13)“韩居观,天启戊辰乙榜进士。”[8](P184)乙榜的都是举人,所以二者不应计入进士人数中。
(三)姓名讹误 韩廷伟:《洪洞县志》:“韩廷伟,嘉靖丙戌科进士。”《索引》:“韩廷伟,山西洪洞,明嘉靖5/2/26”。《山西通志》:“韩廷伟,嘉靖丙戌科进士,山西洪洞人。”《初集》:“韩延伟,山西洪洞人。”《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韩延伟,嘉靖二年进士。”在《洪洞金石录》上录的碑刻《洪洞县恒德坊大功主碣》出现的是“韩廷伟”,因此可知《洪洞县志》记载名字是正确,《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时间讹误,应为嘉靖五年的韩廷伟。
综上所述,明代洪洞县的进士人数应该是28人。那么为什么洪洞县要将不是该县的进士计入其县呢?
二、《洪洞县志》多记进士的原因
作为洪洞县的地方志,整理了该地区的历史沿革、人口、选举、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史实。尤其是选举表关于洪洞县各个朝代进士的整理,为后代了解此地的文化发展水平和科举状况奠定了基础。但是选举表中整理的进士并不准确,多记或者少记,一般情况下是前者。为什么会出现多记进士的情况呢?
(一)政治因素 在明代开始掀起了修纂地方志的热潮。地方官员考试的标准是在政绩如何。所以地方官一般到任都会注重该县各方面的改善。文化上就是地方官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纂地方志。在编纂的过程中有时为了凸显其政治功绩,在其治理下科举水平高,就让编纂者将移民出去的后代科中者也编入选举表中,使该地的进士人数增多,证明是地方官员管理有方,可能会凭此功绩升迁或得到上级政府的嘉奖。
(二)文化因素 进士人数的多少与这个地方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进士人数多就意味着该地的文化水平很高,人才多,经济基础雄厚。《洪洞县志》中多记载进士,是为了增加本地的文化教育闪光点,扩大该地的社会影响力,争夺历史名人。把先祖是本县,但本人已经迁徙出去的名人进士写入本县地方志,不仅增加本县的文化底蕴,也使该地区成为一个文化名城。
(三)人为因素 编写地方志作者的失误。一般编写地方志的作者都是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但在编写过程中可能由于粗心,把乡进士也写入进士中,增加了进士的数量。也有可能是因为专业素质不高,造成了资料的常识性失误,对于旧史料的记载不加审核,直接照搬整理,就会以讹传讹,并没有及时纠正。还有就是当时编写者收集到的资料不全,无法辩证前人记载是否正确,交通不便,没有条件亲自实地考证,所以造成数据上的一些失误。
综上所述,明代洪洞县的进士人数是28位,在当时临汾地区是进士人数前三名,是该地区科举发展水平较高的县。虽然说洪洞县双籍进士多,还不计入本县,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该县的文化先进,对迁入地的文化影响很大,受迁出地的文化熏陶,带动了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明代临汾地区的科举大县的人数考定,得出相对准确的数据,有利于了解该地区的科举状况,也有利于该地区对于文化发展的反思,如何改善现状再次成为文化发展先进的县区,如何提高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心,响应国家民族复兴的号召。虽然说地方史的史料价值很大,但是地方志上的记载并不是准确无误的,在使用资料时要谨慎,一定要将所用资料辩证。
[1](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孙奂仑修,韩坰纂.(民国)洪洞县志[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3](明)南大吉.(嘉靖)渭南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4]韩志琦主编.韩氏谱牒集(中卷)[M].中华韩琦文化研究会,2005.
[5](清)方瑞兰.泗虹合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2.
[6]曾 翔.题青阳山庄五律十首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
[7](清)法式善.清秘述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常建华.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