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土鸡球虫病的诊治
2018-03-28肖顺权
肖顺权
鸡球虫病是养鸡生产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主要寄生虫性疾病之一,引起鸡球虫病的病原体较多,包括柔嫩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缓艾美尔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蟲、早熟艾美尔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变位艾美耳球虫等[1.2]。鸡球虫多数寄生于鸡的肠道上皮细胞,鸡球虫卵有卵囊,对外界环境和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对球虫都有易感性,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临床上以机体消瘦、贫血、下痢和便血为主要表现特征[1.2]。该病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给我国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土鸡养殖多采取以放养为主的养殖方式,给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增加了风险,导致土鸡常见疾病的发病率较高[3.4]。2017年5月,安徽省青阳县某散养土鸡大户发生了一起以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机体消瘦、腹泻、血便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现将整个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7年5月,青阳县某土鸡养殖大户散养的一批3 000只土鸡,有少数出现采食下降、便血和腹泻的临床症状。到养殖户调查发现,发病土鸡日龄在35日龄左右,饲养密度较大,饲养环境较差。该养殖户雏鸡曾进行过法氏囊、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的免疫接种,发病鸡均为散发,没有大群发病。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蓬松,鸡冠及可视黏膜发白,出现运动失调,头卷缩,翅膀下垂,两腿出现痉挛性收缩,腹泻,排水样稀便、带有脱落的肠黏膜,逐渐消瘦。后期表现为发病鸡便血严重,泄殖腔周围都有血迹,一般在发病后7天内死亡,发病鸡食欲下降,不断便血,被毛无光泽且粗乱,爪干脱水,最后极度消瘦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出现发病症状的鸡只逐渐增多。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鸡可见心包膜增厚呈黄白色,心包液增多变黄,肝脏肿大并呈暗红色,同时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盲肠呈紫红色,肿胀明显,盲肠体积增大3~4倍。肠内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病变主要在肠道,肠壁增厚,含有很多黏稠内容物,肠内容物中有血液及血凝块。肠黏膜上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表现为出血性肠炎。泄殖腔内有的是黄绿色稀粪,有的是红色稀粪。其他脏器器官无明显变化。
4 实验室检测
取新鲜粪便制作涂片,使用低倍镜显微镜观察可见粪便中含有大量球虫卵囊。取盲肠内容物制作涂片,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球虫裂殖体、裂殖子以及球虫卵囊。将患病鸡的新鲜粪便与少量饱和盐水均匀混合,滤纸过滤,静置30 min后,可以观察到静置液的表面具有球虫卵,显微镜下同样可以观察到球虫卵囊。
5 综合诊断结果
根据土鸡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为土鸡盲肠球虫病。
6 治疗措施
发病原因确诊后采取多方面治疗措施。彻底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及垫料,全面隔离患鸡,用1 %聚维酮碘溶液对鸡舍和鸡群喷雾消毒,每天1次,连用1周。对发病鸡采用抗球虫药和抗生素协同治疗的方法,采用磺胺喹噁啉按0.1 %比例拌入饲料,地克珠利溶液、头孢曲松钠适当比例加入饮水中,同时适当添加电解多维。用药3 d后,发病鸡症状逐渐缓解,鸡群预后良好,5 d后鸡群基本治愈。经过5 d的治疗,同栏鸡群未出现新的患鸡,基本上控制了疫情。为了防止疫情复发,进一步改善鸡群环境卫生,降低饲养密度。
7 讨论
成年鸡多为球虫带虫者,一般情况下不发病,保持鸡群具有良好的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条件一直是防控该病的主要措施。由于土鸡采用放养的饲养方式,其更易受到天气、寒冷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在于潮湿、昼夜温差较大的春季和秋季土鸡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本病例的发生原因应该就是由于饲养与环境较差引起。故预防放养土鸡的球虫病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驱虫,饲喂全价饲料,提高雏鸡抗应激能力和抗病能力,勤换垫料,雏鸡与成年鸡分开饲养,以免带虫的成年鸡散播病原导致雏鸡爆发球虫病,而一旦发生鸡球虫病后发病鸡要立即隔离,坚持“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对于鸡球虫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球虫卵囊即可做出确诊。对于鸡球虫的治疗,以对症治疗及抗球虫治疗为主,由于球虫病对鸡肠道产生一系列损伤,对肠道粘膜损害较大,进而影响机体健康,从而造成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鸡肠道粘膜的保护,多采用止血,消炎,保护肠粘膜的治疗措施,在药物选择方面可使用化学合成药和抗生素。轻者治疗,重者淘汰,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作者单位:282803 皖青阳县木镇镇农业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