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丹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8-03-28朱乃忠陈祖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疹块猪丹毒病死猪

朱乃忠 陈祖军

猪丹毒是养猪行业中的常见疾病,对养猪行业危害巨大,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本文以一例猪丹毒病为例,对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猪丹毒是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由丹毒杆菌引起,主要为急性发病,也有慢性病例,急性猪丹毒病表现为动物高热,而且在皮肤下会出现大小不同的紫红色疹块,在慢性病例中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猪丹毒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行业的危害巨大,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预防管理,一旦发现猪丹毒病例,要及时防控。

1 发病情况

本地一个小型养殖场共养殖800头猪,在饲养过程中有25头猪出现异常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的病猪体重大约都有90kg左右,属于成年猪,病猪不喜进食,精神沉郁,而且体温骤然升高,到42℃左右,皮肤下出现紫红色疹块,疹块大小不一,形状各不相同。养殖户自行给病猪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但是注射之后并没有很大好转,有五只猪开始进食青菜,本栏中又有大约10头猪出现高烧、不进食、精神沉郁等现象,最终有8头猪死亡。养殖户向畜牧兽医站报告,由畜牧兽医人员到现场查看。

2 临床症状

本例中的病猪都属于急性发展,体温骤然升高到42℃左右,所有病猪都精神沉郁,怕冷,不进食,而且出现呕吐,粪便带血,眼睑水肿,结膜充血严重,有大量分泌物。发病1~2天之后身体皮肤开始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红色疹块,而且疹块主要分布在胸部、腹部、腋下、股内等组织比较薄的位置,有个别病猪的红色疹块出现在颈部和耳部,随着病情加重,疹块的颜色从红色变成紫红色,逐渐加深,指压褪色。严重的病猪后肢软弱无力,而且行走不便,呼吸增快,死亡迅速。

3 病理变化

观察病死猪发现其皮肤有紫红色斑块,淋巴出现肿胀现象,而且充血十分严重。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发现,其淋巴结切面多汁,呈弥漫性红色,而且可视黏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紫色,肝脏肿大呈暗红色,脾脏也充血肿大,质地比较松软,将其切开发现切面隆起,髓质易于刮下。病死猪的消化道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尤其是在胃底部和幽门位置,十分明显。胃黏膜出现弥漫性充血,并且还出现小的出血点,小肠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前段发生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病死猪肾脏肿大,将其按照纵向切开,可以在肾脏的皮质部分发现暗红色的小出血点,肝脏充血严重,呈红棕色,心脏内膜和外膜都有出血现象,心包积液较多。

4 诊断

为了对病死猪的病因进行确诊以便治疗,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选取本例中病死猪的脾脏、肝脏、肾脏等部位组织送县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制作成涂片,采用美兰染色镜检方法进行检查,在镜下可以观察到单个或者成对存在的细长的小杆菌,大多数都呈长丝状,有的稍微弯曲,用革兰氏检验发现结果呈阳性。另外,将病死猪身上的脾脏、肝脏、肾脏等病变部位组织接种于肉汤培养基、鲜血琼脂试管,再将其放在适宜环境下培养之后观察,发现培养基浑浊,没有菌环和菌膜,但是有少量沉淀,鲜血琼脂试管中发现有十分纤细单薄的小菌落。根据本例中病死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最终确定,养殖场中的病猪患有猪丹毒病。

5 防治措施

5.1 及时治疗

对猪丹毒病进行及时治疗,可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针对本例中的病猪,养殖户及时将病猪从猪群中转移出来,在单独的猪舍中隔离治疗。采用大剂量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方法,每100kg体重注射160万单位青霉素,采用肌肉注射方式,每天注射两次,连续五天为一个疗程。同时还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维生素 C 注射液作为辅助。由于本例中的所有病猪几乎都不进食,为了保持病猪的体能,配合注射有饮食欲的口服补液盐和0.9%氯化钠溶液,防止病猪长期不进食导致脱水。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还给养殖场中的所有猪群都投喂普杆新,连续投喂7天,防止健康猪感染猪丹毒病,同时对病猪生活过程的圈舍进行消毒、通风。对于本养殖场中的幼龄猪,及时采取免疫,70日龄时开始进行猪丹毒疫苗注射,防止幼猪染病。

本例中的病猪经过10天的隔离治疗,已经逐渐恢复健康,开始进食,病猪的恢复时间与发病程度有关,病情较轻者恢复较快,病情較重者恢复较慢。恢复之后猪群开始正常活动。

5.2 加强预防

在养猪过程中应该要对各种疾病进行预防,尤其是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必须要及时做好防控,防止大规模感染引起经济损失。猪丹毒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速度较快,死亡率较高。因此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养殖管理。主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5.2.1 及时免疫。免疫可以提高准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养殖过程中要适时免疫,一般在幼猪生长到70天左右时开始免疫,使用安全的猪丹毒疫苗进行肌肉注射或者口服疫苗的方式进行免疫。

5.2.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养殖环境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由于很多疾病都是在不清洁的环境中产生并且传播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环境管理,及时打扫猪舍环境,本例中的养殖场规模属于中小规模,到场查看发现养殖环境不佳,粪便处理不及时,猪舍比较潮湿。所以责成养殖户及时做好环境管理,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检查,确保环境卫生质量达标。

5.2.3 做好隔离。在养猪过程中出现病害十分常见,为了防止疾病扩散,必须要设置专门的疫病治疗场所,专门供病猪使用。对于已经病死的猪,要及时进行深埋处理,并且要撒上生石灰,防止疾病传播。

猪丹毒是养猪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传染性很高,而且死亡速度较快,容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养殖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猪丹毒病的预防和控制,做好日常养殖管理、免疫控制,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进行处理,减少疾病传播。

(作者单位:1.677507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勐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677500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疹块猪丹毒病死猪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亚急性型猪丹毒并发皮肤感染的治疗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
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