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3-28黄洪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培养

黄洪波

【摘要】从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笔者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传统教育理念的负面影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以及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不足是最为严重的三个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探讨,希望对提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通过数学课程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除了提升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质量以外,同样也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升学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来说,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所具有的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数学建模思维、运算思维、直观想象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只是,从当前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阻碍.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理念

一直以來,传统教育理念就影响着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1].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采取口述或者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课程知识.这样的方式,不仅会使得课堂教学十分枯燥乏味,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思考的时间,对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阻碍作用.除此之外,枯燥的教学也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要求教师和学校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理念,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然而,部分学校仍然没有实际改善,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缺乏学习兴趣

缺乏学习兴趣同样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因为数学课程本身具备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去深刻理解数学的乐趣,因此,学生很难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其次,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导致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单调乏味,而小学生本身就处于对外界具备强烈好奇心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童,缺乏足够的耐心,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吸引.因此,一旦数学课堂不够有趣,学生就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从而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三)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不足

从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不足同样阻碍着学生数学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2].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指的就是个体在进行任何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所体现的与数学相关的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数学基础结构知识、逻辑思维能力等.然而,从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足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填鸭式教育和题海战术,学生只是机械式地进行解题,而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内部存在的联系,也缺乏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机会,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数学课程学习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改善传统教学方法

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这是因为任何素养、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课堂教学.然而,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在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培养较弱.因此,首先,一定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其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进行手中制作,用剪纸或者画笔自己制作或者绘制出不同的图形及图形组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特点,并且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最后,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使用多媒体对不同图形的绘制、组合、切割进行演示,这样更加形象化,并且借助动听的音乐、轻柔的解说以及生动的形象,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进行思考,以此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联系现实生活

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的学习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未来升学以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因此,数学课程的教学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获得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三)加强学习过程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同样需要加强学习过程.在当前的数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综合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3].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绝对不能仅仅让学生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让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实现数学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问题教学方式的应用.比如,进行北师大版教材“图形的变换”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上一节课的结尾提出疑问,比如,图形能够如何变换?在生活中有哪些图形变换的例子?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去观察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图形变化大致的画面.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疑问,因此,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从不同角度切入课程教学,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并提高数学课程学习质量,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四)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

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样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是因为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习惯、思考问题方式以及能力应用的培养.而思想方法的渗透,则能够帮助学生塑造高效的思维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所谓的直觉思维,指的就是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下意识及第一时间的反映,让学生能够寻找到更加合适的途径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可以采取观察、比较以及类推的方式来进行直觉思维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众所周知,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无论是函数还是几何,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形象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数量、图形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数学课程的学习质量[4].然而,在當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忽视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的知识出现断层,对学生数学课程学习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形象思维的培养方面,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数量、图形与空间之间的联系,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数学知识.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教材“空间与图形”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就需要将空间、图形以及函数这三者联系起来.这是因为空间与图形之间的学习有着很强的联系,其计算又涉及函数知识.因此,将这三者相联系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样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来说,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质量有着巨大帮助.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主要需要注重四个方面,分别是改善传统教学方法、联系现实生活、加强学习过程以及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为为.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05-106.

[2]韩玉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华夏教师,2016(11):96.

[3]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4]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5):42-45.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培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