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3-28黄强

关键词:核心素养

黄强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将更有利于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教师应根据互联网利用的原则,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变,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科学性与思想性 互补性与多样性 互联网实践 有序参与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200-02

0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从理念提升到实践的层面,我们教育逐渐转变了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而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各方的信息,提高效率,迅速在教育课堂发展起来。随着慕课、微课、在线课堂等的兴起,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时代早已开启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和互动能够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打破常规教学的限制,进一步锻炼学生获取、筛选、传递、加工信息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把互联网与核心素养教学结合起来就应该作为我们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互联网信息包罗万象,有正确也有错误;互联网教学有利也有弊。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利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要求整个过程能够利用互联网资源促成教学目标和教学途径的有效融合、搭建同伴互助的平台,集思广益,自觉实现课堂从形式到内容、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型升级。互联网资源不只是手段,更应该是教学资源,用互联网资源生成教学资源,把教材的观点情境化或者案例化,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为人处事的道德倾向。让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和有趣的形式记忆识别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继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承认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内在系统和联系,能够进行知识间的转换、推断,形成分析、解决较综合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元化、多形式的教學模式和情景式、活动性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促进个体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实现。

2.坚持互补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互联网+教育是未来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教育否定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相反,它应该是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源于传统课堂又高于传统课堂。传统课堂在学生接受知识、整合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课堂又具有相对封闭性、固态化等缺点,不利于灵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时互联网+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等优点刚好弥补了传统课堂的缺陷,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自己制作等方式将课堂重难点、易错点等微课作为课堂导入或者课后资源,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质疑,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也可以通过组建网络班级平台,不仅可以全面互通共享优质资源,还可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其他的包括微博、微信平台、网络阅卷、网络作业等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互联网+模式。课堂教学加上网络互动交流,在对话中我们会进一步发现自我的思维弱点、知识盲区等;在倾听信息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筛选信息、追寻依据、思考问题、拓展思路。

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易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倾听者,注重对既定知识的学习,缺乏挖掘知识背景的主动性。教师不妨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存在挖掘由其决定的意识,客观辩证看待事物的发展。当我们最大地参与到网络对话中去,通过他人的经验与自我思维的深层碰撞,把触角伸向全世界,带动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共享,集合集体智慧,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在互联网的实践中培育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应该是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与意义。这个过程是展示具体而真实的情景,从而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活化知识的过程(郝文武,龙宝新《教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这个情景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或者能够与自身经验相结合的。但是因为政治学科的特殊性,加上学生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学生很难把自己的生活、感受、体验与知识结合起来,感觉“政治是离我们很远的东西”,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产生认同感是比较困难的。而利用互联网就很容易实现学生情景的共鸣,引导学生把不属于自我理解体验范围之内的情境和经验,在他人的解说和自我的实践中经过重新的建构,激发探究思考的热情,从深层次进到学生在主客体的交融中理解和体会。

比如,我们在讲解《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课时,我们可以以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主线,通过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作用、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在当今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当今中国的文化成就、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等主题来实现文化认同。但是这里很多内容学生是不容易直观感受到的,那么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搜集相关的视频音乐,也可以把搜集到的材料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成幻灯片、或者打印图片文字等。这样就使原本抽象的知识细化为一个个学生可以触摸到、感受到的事例,丰富学生视野,结合自我的认知基础,在合作中得到同伴师长的肯定,在探索交流中树立文化自信。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不少的疑问,比如为什么近现代中华文化会衰微、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否包括了对文化糟粕的包容等等。同时学生在利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网络上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这时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敏感于课堂的生成,了解学生哪些知识错误率高、集中在哪个问题上,及时加以纠正和指导。特别是对于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出现的思维误区要加以纠正和指导,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这些言论和内容,从而在培养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树立理性精神。

2.在互联网的有序参与中践行法制意识与公共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使他们产生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要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法律知识内容的分散化和理论化,难学难教,特别是当我们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看成了两条平行线,可望而不可及的时候,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实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互联网上的言论五花八门,我们可以以此为情景引导学生从法律角度思考这些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就互联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人肉搜索”的对错、网络言论的发布等问题,我们可以先抛出问题给学生——如何去分析这些评论的对错与国家政策、道德标准等。引导学生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原则、政府职能与互联网法制建设的角度等等展开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渗透法律意识的培养。期间,辅助于诸如相关的视频、图片、声光电等技术的结合,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用心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引导學生理性地分析网络上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辨真假对错,从而去感受互联网中的法律规范。这种网络评论教学比直接的说教更能够让学生接受,因为这种模式既新颖又照顾到了学生的感受。当然教师不仅仅将其局限于课堂,可以将目光投向课堂之外。比如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写成小论文或者就某评论发表看法,通过校园博客、微信平台等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公共空间,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看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再次激发思考……总之,应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断营造“法制”氛围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无形之中受到“法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产生深远持久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简单的是非对错到解剖行为的理论依据,帮助学生从事物的表面深入认识、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同时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立场出发思考,克服错误思想意识,实现维护规则公平、平等自由的法制意识,同时催生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理性精神、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公共参与。

总之,一切“教学艺术”都应该服务于学生学的艺术,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的最大成功之处是使学生具有了主动权、自主权、讨论权,在探索交流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激发思维动力,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与内化。

本文系福州市教科室“十三五”课题《互联网+中学政治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课题的结题论文。

[ 参 考 文 献 ]

[1]张华.“互联网+”时代—政治教师要“+”点什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31.

[2]徐俊.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思政教育的情理互动机制研究[G].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