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解题中的运用

2018-03-28韩文燕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

韩文燕

摘要:近几年,新课标针对初中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数理化的解题步骤精简化,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揣摩出题者意图。特别是对于初中化学的解题思路进行了重点考察,根据初中化学学科特点,考虑受教学生的学习阶段,教师对于初中化学中守恒定律模块的教学要重点把握。本文主要将解题思路和考察要素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典型例题的罗列找出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让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惯性思维,变型考察的题目需要大胆尝试。

关键词:守恒定律;初中化学;解题分析

一、初中化学里的守恒定律

1、化学守恒定律在选择题中占有一定比重。

例1、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化学元素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知识,考察到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D不选。在A、B、C选项中考察了质量守恒原因的知识点,其中原子有三不变,包括种类、数目和质量,故排除B。化学元素有两不变,包括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故排除A。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一定会发生变化,例如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故选C。

知识补充:化合价和分子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会变化,所以注意“一定”或“不一定”字眼的考察,避免粗心大意。

例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2=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是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化学物质

C、想要生成880份质量的二氧化碳,需要240份质量的碳和64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才能得到

D、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能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和理解。碳和氧气的反应需要一定外在条件,碳需要和氧气进行充分燃烧后才能生成纯净的二氧化碳,类似答案相仿的选项可以优先进行筛选过滤,A选项不够严谨,故A、B之中明显A描述不够准确。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发生变化,12+32=44,根据化学方程式中,1:1:1的比例分析,故C正确。在D选项中,特别强调了“在点燃条件下”,根据C的反应,故D不正确,此题选择BC。

知识补充:在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方程配平比例不再是1:1:1这类简单守恒,类似2H2O=2H2↑+O2↑等反应。

例3、硝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的性质是受热易分解,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以下反应:NH4NO3==N2O↑+2X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2)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3)硝铵应___________保存.

解析:将三小题分别分析,第(1)小题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从而可以确定X为H2O。第(2)小题是对化学式进行基础考查,氧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氮原子有两个,根据守恒原则,氮元素的化合价应为+1价。第(3)小题根据题干找解题信息,“受热易分解”可推出“低温”保存等合理措施。

解答:(1)H2O (2)+1 (3)低温保存(合理即可)

2、简答题里的质量守恒定律

例1、小明将铁丝在氧气中进行燃烧,可是生产物的质量经过称量以后发现,比铁丝质量大了,对此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以及方程式的配平,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以后,才能很好的解释出该反应是如何发生质量变化的,另外此题从生活实际出发,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一种考察。

例2、在分析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如下三张判断,请分析正确与否,并作出相应解释,举例说明。

(1)必须选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2)必须使用催化剂

(3)必须进行加热

解析:本题的解答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才能看到问题的正确解答方式,题目对于学生的细心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出了考察。注意题目中的“必须”等程度词语。

解答:(1)正确,反应前后元素也要有原则的守恒,没有氧元素的参与反应,是得不到氧气的。

(2)错误,因为将高锰酸钾进行加热后也能制取出氧气,所以不必使用催化剂也可以制取氧气。

(3)错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就需要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3、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例1、在用托盘天平做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中:

(1)锥形瓶底部铺一薄层细纱是为了美观吗?

(2)把小气球固定在玻璃管中有什么作用?

(3)铜金属的导热能力很强,通过铜丝的热度对白磷进行燃烧,这种做法你怎么评价?为什么?

(4)在白磷燃烧后,质量变化么?

解析:本题较为全面的将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进行了考察,首先是能正确书写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此基础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分析白磷反应的质量关系,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定量分析。

解答:(1)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纱可以防止锥形瓶受热底部炸裂。

(2)防止集气瓶中气压过大,把橡皮塞拱出,确保实验安全稳定进行。

(3)不可行,因为铜作为导热性强的金属,受热会与空气中的氧化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质量有所增加是必然。

(4)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的原因。

二、总结语

综上所述,解决初中化学守恒定律的题型,突破重点和难点,需要多角度的对题目进行全方位剖析。学生要将守恒定律的概念理解透彻,也要灵活的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去,达到“题来我解,变型我会”的高级程度。面对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教师要注重技巧的讲述。学生要对学习化学这门科目有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不同类型的守恒定律问题进行分类规整,形成一定的解题公式和思维惯性,提高正确率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做题效率。特别是往届面向中考的化学考试试题,要进行专题整理,揣摩出题者要考察的知识重点,查漏补缺,让涉及到守恒定律内容部分的题型不丢分,得高分,不让守恒定律的知识成为学生中考路上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边春霞.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现代初中化学(教育版),2012,(07):43-45.

[2]丰顺荣.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24-26.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常见初中化学“前概念”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