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机制研究
2018-03-28杜丹玉
杜丹玉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一、“三全育人”机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一)“三全育人”机制的含义
“三全育人”主要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三全育人”不仅包含道德方面的教育,还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从教学、管理、服务等多角度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促进高校健康、和谐发展。
1.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指每一社会成员都是育人的参与者,都要有相应的责任感。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联结,加入育人的全过程。高校以强大的全员力量,推进育人工作全面、系统地运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推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2.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指育人工作必须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全过程。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学校都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不遗漏,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整体建设。
3.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指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不管是教学、管理还是服务,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相互联结,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之中,力求全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二)“三全育人”机制的基本特征
1.核心性育人
人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归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最中心的目的就是育人,离开了育人,其他一切工作都不能有效开展。坚持育人这个核心,才能整体系统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离开了育人这个核心目标,“三全育人”机制就不能有效运行。育人以其自身的核心地位,联结着“三全育人”机制的方方面面,带动这个机制的运行发展。育人的成败也是检验“三全育人”机制运行成败的标准,这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整体性推进
“三全育人”机制是一个整体性系统工程。高校应在育人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凝聚每个成员的力量,壮大“三全育人”机制的整体性力量。“三全育人”机制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出发,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使其不管处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都能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参与到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充分发挥积极性,搜集整合多方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协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3.全面性结合
“三全育人”机制强调育人的全面性,依据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每个阶段不仅要加强知识学习,还要注重德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三全”育人机制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在加强大学生知识技能体系构建的同时提升其生理、心理素质,使其适应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
4.全程性贯穿
“三全育人”机制发挥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改进。“三全育人”机制的运行建设包含大学生每个阶段的教育,因此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
二、“三全育人”机制的重要价值体现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在多元文化信息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受到强烈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思想行为。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全面地思考人生中所面临的困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全育人”机制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渗透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教学、管理、服务等多方面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二)符合国家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坚持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正确引导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的培养,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政治、思想通过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不断向世界传播。在这多元化迅猛发展的时期,国家尤其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倡导以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三全育人”机制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促使其以优良的道德文化素养、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面对多元的社会,积极健康地面对今后的人生之路。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家的富强、“中国梦”伟大理想的实现都需要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加入。“三全育人”机制在注重大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机制构建策略
(一)全员育人方面
1.加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设
在“三全育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教师队伍担负着思想引领的任务,所以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综合素质也不能有偏差。高校应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责任心,让教师在教学时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想导向面对人生,健康发展。
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可以构建相应的教学平台,对教师队伍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心理疏导等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教育教学培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从而促进“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
2.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推进
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要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不仅是学校、家庭与社会也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学校要充分发挥每一部门、每一成员的力量,家庭、社会也要配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机制的整体构建。
3.党委带头,构建合理的协作分工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听从党委的指挥、协调和管理,坚持党委的导向性,其他部门及人员分工合作、上下交流,从而更加系统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
(二)全程育人方面
1.加强高校各阶段现代化信息模式管理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科学信息的有效资源,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对高校学生每阶段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管理。这样能对学生各阶段信息进行及时把握,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三全育人”机制的发展。
2.加强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
构建信息反馈机制,能更好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信息反馈机制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交流,还可以不断改进高校“三全育人”机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三)全面育人方面
1.多渠道、多层次构建“三全育人”机制
在“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高校在全面系统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统筹规划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多方面的建设。在教学、管理方面推进的同时,也要促进后勤服务的创新建设,多渠道、多层次提升“三全育人”机制构建的效率。
2.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提升
构建“三全育人”机制,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德才兼备,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提高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东江,王燕,姚远.人本主义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9(9).
[2]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沈洪豪.试论育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