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教学模式实践*
——以曲靖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2018-03-28施荣连施建林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适应性学习者素质

施荣连,施建林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科技迅速更新以及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推进深化改革,作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高等院校,必须构建新的教育发展理念和模式。而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开放系统,涉及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具有思想行为和主观能动的学习主体——学生、教学媒体等要素,受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外部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1],它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教学是一种稳定的、可控的结构形式,是由各要素简单地、孤立地拼凑起来的系统。而事实是,在教学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系统中的每一个微观的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2],这一变化并非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和单一的调适过程进行解释,这就是复杂适应性教学系统的特殊性。为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中,要适应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有必要对教学模式的系统理论进行反思,以改变单一的线性关系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素质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人才素质要求不适应

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进行定位。人才素质的培养,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采取的行动力。人才素质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实践应用的过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虽然有培养目标做指导,但仍会受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学习者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人才培养偏差,如果不能将各要素加以联系应用,学习者主体的素质与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之间将难以实现良好对接,甚至将产生巨大差距。

(二)教学主体地位的失衡

传统的教学模式系统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需要按照课前备好的教案,站在讲台上,通过细致的讲解,用传授、灌输的形式让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和知识严密、完整且逻辑性强。但从整个模式系统看,过分强调“教师”这一主体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作用和能动作用的发挥,教学处于从教师到学习者单向线性过程。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转型的大背景驱使下,教师们纷纷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新模式的改革,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习者”,教师们将“学习者”放到了教学的中心位置,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淡化知识的传授。[4]由于过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而轻视学习者理解、掌握知识的引导、帮助和促进,忽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兴趣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教学模式系统,难以形成有序的“教师—学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复杂适应性整体。教师们自诩的现代教学模式其实是传统教学模式系统的另一个极端,教学仍然没有走出单向线性流动过程循环。

由于对教学主体定位的失衡,以上两种教学模式均缺乏教学模式系统中各复杂要素的纵横交错、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适应性分析,教学仍为单一、线性的模式系统。

(三)教学观念更新意识的淡化

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控制者,采用何种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师教学观念意识不强,就很难做到对新的经验和问题加以思考和判断,教学将永远停留在教和学的单一过程中。同时,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这一个体因素之间也应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教师们似乎不愿主动参与、团结协作,分享和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更别说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了。

(四)教学媒体的依赖性

教学媒体是教师与学习者通过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进行沟通、传递信息的载体,利用得好将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5]但随着影音视频、MOOC、微课等强大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出现,教师们越来越依赖教学媒体而忽略了自己作为知识传播主体的角色定位。学习者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从教学媒体中获取的知识体系并不完整,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甚至误解,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与教学模式系统的契合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s,简称CAS)中,“复杂”是指所研究对象各要素的复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纵横交错、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繁复、杂乱过程。适应性则是主体与其他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繁复、杂乱的交互、循环,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形成整体的有序状态。它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理论。而教学模式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由复杂因素构成的大系统,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复杂的。因此,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与教学模式系统具有完好的契合性。

(一)描述和解释教学模式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教学模式系统是由教师、学习者、媒体以及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外部环境等各复杂因素组成的整体性系统,系统是由许多平行发生作用的个体组成的。大多数人通常都是将系统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分解,逐一去研究每个个体因素在教学模式中的性质、特点、作用,有的人们即使从整体性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研究,但仍然存在片面性。但是,构成教学模式系统中的各复杂因素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也非简单的要素叠加,而是各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效应,想要清楚的描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在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模式系统中各复杂因素的联系、作用就变得清晰起来,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断调适系统内的各因素及其作用的规则,也显得有理有据了。

(二)系统的适应和演变造就有序的有机整体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作为一门复杂性科学理论,与显得过于确定和简化的经典科学方法相比较,它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非线性特点,该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系统中的个体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主体的适应性体现为能与其他主体和环境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交流[6],为实现自身目标而调整和改变行为模式,从而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教学模式系统中,“学习者”作为系统中的主体,具有自主判断和行为的能力,主体通过不断地调整适应环境,修改自身规则,同时又反过来不断地影响和改变其他主体和环境,循环反复,使主体与其他主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7]、相互影响,不断适应和演变,形成具有自组织、自我调整机能的有序整体。

三、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在教学模式系统中的实践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为“产教一体化”中高层应用型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曲靖师范学院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设置44%的专业实践课程,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侧重点放在管理人才的应用性培养上,突出学习主体的自主判断和行为能力,重视学习主体与其他主体和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相应的应变能力,培养学习者具备管理人才应具备的影响力、领导执行力、前瞻性、组织力、沟通力、团队协作力等的能力素质,实现人才素质与培养目标、酒店职业岗位对中高层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形成无缝衔接。

(二)教学模式系统中各要素的复杂适应性调适和演变

1.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的人才素质,并非像专科所要求的只是掌握基层一线工作的技能那么简单。要想使学习者掌握培养目标中所要求的素质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教师简单的创设虚拟情景、安排角色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并主动参与任务的合作探究完成交互作用、甚至是直接进行实际岗位的锻炼就能实现的目标。管理能力中影响力、规划与统筹能力、组织管理技能、前瞻性等的能力素质,需在教学模式中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让学习主体潜移默化、主动领悟而习得。为此,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的教学模式,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习者。学习者是教学模式系统的主体因素,学习者是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的学习主体,能积极地向他人学习,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

(2)教师。教师是学习者的导师,是传播知识的人,学习者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学习者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下,才能让学习者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3)教学媒体——虚拟酒店现实场景。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虚拟酒店现实场景,通过场景的每一个角色任务的完成,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人才素质。虚拟的星级酒店场景与现实的酒店一样,按照组织机构设置酒店包括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等的功能部门,每个功能部门都按照虚拟酒店的实际设置岗位。学习者可以在以上部门担任不同岗位完成各项角色任务。

2.教学模式中各要素的复杂适应性调适和演变

把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者(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外部环境五个因素看作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模式这一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单因素,每个单因素与其他因素在系统中都具有联系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指示方向,它引导教师执行教学计划。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并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学,将知识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学习者。酒店虚拟现实场景是教师传播知识的媒体,无论在任何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习者都以小组或单个个体的形式担任酒店虚拟现实场景中的角色,教师通过布置角色任务并创造角色任务障碍,让学习者完成角色任务、解决角色任务中的每一个障碍而习得教学目标中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反过来,学习者在教师指导、帮助、促进下,在完成角色任务并解决障碍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学习者因此进行反思,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学习者无法回答的,需要教师参与并为学习者们答疑解惑。

然而,每个单因素内部还包括多个小因素,因此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完全是单一的纵向线性联系。单因素中的每一个小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虚拟现实场景的酒店包括酒店行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工程部、康乐部等八部一室,各部门之间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通过八部一室之间的相互联系、协调、沟通和作用,整个虚拟的现实场景才会活跃、运转起来,学生的角色任务才能完成。在虚拟现实场景的酒店中,各项任务包含着众多的教学内容,凭借教师单一个体因素无法完成知识的传播,只有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参与进来,教师与教师之间必须紧密联系沟通,才能使教学内容整体融会贯通而不是孤立存在,学习者也才能通过系统、完整的教学知识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学习者之间也存在相互学习和竞争的关系,学习者可以相互设置角色任务和障碍,让对方去完成和解决障碍,并且学习者之间进行角色互换,在角色转换中实现任务、障碍设置的换位思考和总结,将知识贯穿在任务和障碍中。

以上各个因素之间的纵横交错、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结果,通过循环反复、不断适应和演变,形成有序、整体的复杂适应性教学模式系统。

(三)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

从目前教学效果看,学习者的能力素质基本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酒店市场营销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和“酒店餐饮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素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适应性学习者素质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