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建 推动发展*
——楚雄师范学院的奋进之路
2018-03-28罗明东
罗明东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自2013年1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文件以来,我校根据审核评估要求,评建结合,加强教学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特别是在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及办学条件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的自评报告,对学校这几年的发展工作已做了全面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主要围绕“以评促建,推动发展”为主线,着重探析学校的发展之路。
一、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学校新发展
楚雄师范学院是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溯源到1936年的省立镇南师范学校时期,从师范、师专到师院,适应时代要求,历经多次转型变迁,我们始终坚守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初心。升本以后,学校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着力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同时,也拓宽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领域,根据国家、省、州提出的要求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不断提高,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改革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社会赞誉度不断提升。2009年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保持至今,是云南省高校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学校;2010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4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国家级项目单位,是云南省唯一入选高校;2015年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2016年学校“教育学”学科被列为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高原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学校成为云南省首批免费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全省仅三所高校);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云南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高校。自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以来,学校连续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基础教育和各行业培养了六万多名毕业生,我校的毕业生遍及云南,特别是滇西地区。这些年来,虽然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机会增多,就业的灵活性增强,但我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继续到了边疆、到了基层,扎根边疆山区教学一线奋斗。2014年我第一次到双柏县调研,就在哀牢山彝族山区一所小学,是所一师一校,那个老师就是楚雄师院的毕业生,他就扎根在那里奋斗。2016年我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独龙江乡的一所学校,是所村小,只有一到三年级的17名学生,有3位老师,其中有两位是志愿者,是流动的,只有1位正式教师,是一直在那里的,就是我校的毕业生徐晓瞳,扎根在独龙族当中,坚守在独龙江。我校毕业生扎根山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省教育厅周荣厅长前年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时,说到他到怒江州扶贫点开展工作,到一所村小调研,随机问了一位老师是哪所学校毕业的,那名老师回答“我只是楚雄师院毕业的”。“只是楚雄师院毕业的”这一个回答,显得有些不自信。周厅长很感慨,说楚雄师院培养的学生扎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一线,扎根山乡值得表扬,应该坚持。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增强自信,在山区工作也是在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在为国家发展作奉献,不要因此害羞,而要因此更加自豪。楚雄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虽然没有非常耀眼的光芒,但却不乏朴实无华的奉献。
我校毕业生奋斗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各行各业也得到了认可,2017年楚雄州首届名校(园)长评选中,20位名校(园)长中我校毕业生18位,占90%。楚雄州委常委、副州长王大敏同志是国家公安部派到楚雄州的挂职干部,才到楚雄州三个月,就到我校调研两次,为什么短短三个月就两进我校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到楚雄州工作以后,在开展工作和调研中发现很多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都是楚雄师院毕业的,楚雄师院的毕业生遍及了楚雄州各行业,由此对楚雄师院产生了好奇和敬畏之心。来我校调研以后,他感触更大,他认为楚雄师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各类人才是实在的、用心的,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所以他要求分管的楚雄州有关部门,与我校签订了工作合作协议继续深化合作。
我校的毕业生不只在楚雄州、怒江州,可以说扎根在云南的每一个角落。临沧市是云南西部较大的地级市,设有一区七县,其中有三个县与缅甸接壤。我校服务临沧地区基础教育根深面广,早在中师、师专时期就开办临沧班,定向为临沧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临沧的中小学、幼儿园都有我校的毕业生。2018年4月14日,临沧市新任的张市长率领市政府、教育部门以及临沧高校领导到我校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临沧市已有一所本科层次高校——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什么还要与我校签订协议呢?我想主要还是我校与临沧合作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社会基础,我校的毕业生在那里已产生了很好的辐射示范作用,所以临沧市还认可、信任我们楚雄师院,在新的发展时期还愿意与我校再续前缘,共同谱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篇章。
二、牢记使命,以服务当地和地方各项事业发展为己任,大力推进学校向应用型办学“转型”发展
学校升本以来,一直积极探索为地方服务的办法和路径。2014年,国务院倡导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教育部明确提出促进转型的具体要求,我校结合审核评估工作,对学校转型发展作了积极的探索。确定了应用型为主的办学定位,转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向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一线服务。明确提出了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即培养“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培养“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品行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强调以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来统率学校的各项工作,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管理改革、服务改革。要求各学院在把握基本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要素制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在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职业能力、实用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职业基础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尤其要强调职业情怀、热爱山乡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在科研工作中,为突出服务当地和地方,我们明确了两个“三七开”、两个“必须”要求,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三七开,应用研究的面上研究课题与针对楚雄州、县、乡各行业的发展研究课题三七开;每个二级学院必须与州内的产业行业建立合作研究协会,研究协会负责人必须要有地方企业行业人员参与担任,着重鼓励应用型研究和与地方合作研究。现已有一大批直接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项目,在文化旅游、天然药业、绿色食品等产业领域与大批企业行业开展联合研究,在葡萄种植、光伏光热、食用菌、武定壮鸡、胡蜂和中华蜂养殖等地方特色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和特色。
作为建立在楚雄州的一所大学,我们强调首先要为彝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教育服务,为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尽力,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要突出民族特色,我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各行各业一线的建设者,同时也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学校建有地方民族文化研究院、彝族文化学院等合作研究平台,在云南省彝族文化研究方面,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并走在前列;各二级学院深入到楚雄州相关行业及各县、乡、村开展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合作育人,推动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彝族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增设彝族文化艺术类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彝族文化活动。2013年,学校招收彝剧表演专业学生,直接为楚雄州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2015年4月,我校获批云南省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是云南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师范院校。2018年6月25日至30日,楚雄州第一期小学彝族语言文字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我校彝族文化学院开班,培养彝族山区小学“双语”教师。
三、彰显特色,坚持和发扬师范教育传统,积极探索乡村教师培养新模式
学校高举师范教育大旗,积极探索新时期乡村教师培养新途径。通过对滇西民族山区基础教育广泛深入的调研,我们认识到云南乡村教育的多样化形态对乡村教师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不仅需要单科型教师,更需要适应面宽、教学迁移性强的全科型和综合型教师;不仅需要补充乡村教师的数量,更需要提高乡村教师的质量;不仅需要合格的乡村教师,更需要打造卓越的乡村教师;不仅需要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更需要能适应民族地区、山区生活,热爱民族乡村、志在山乡、坚守乡村教育的教师。学校积极探索多类型的乡村教师培养模式,把教师教育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体系,培养适应和满足民族地区对师资的需求。从2013年以来,我校相继开展了整合连贯型、小学全科型、职前职后协同培养等乡村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主要针对乡村小学特别是村教学点、一师一校等小规模村小中包班式教学、复式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2014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列为云南省唯一的“全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单位。学校以实施教育部“全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切入点,进一步对小学教育专业进行改革:一是从品格、知识和能力等三个维度进一步明晰了“全科型”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标准,以“厚专业基础、强教师技能、重艺术素养”为小学教师培养的特色目标,建立了“专业教育、技能训练、特长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了“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突出应用,全程实践”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二是根据“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标准,推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建立了各类课程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由在线教学观摩、现场见习、核心课程研修、教师技能训练、特定主题研讨、教育实习体验、深入调查研究、持续探究反思等环节组成的“见习、学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非线性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三是学校与地方政府深化合作,与若干所小学共建“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联合体”,积极构建政府、高校、小学三位一体的卓越小学教师协同培养机制,建设优质的卓越小学教师联合培养基地,吸收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深度参与小学教师培养,推进协同育人。四是将边疆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强化情感教育,开设彝族规范舞校级公选课,在学生中开展彝族左脚舞、彝族歌曲等推广与普及,组织学生到边疆山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熟悉边疆民族地区民情、乡情、村情和校情,培养学生立志山乡、服务基层、扎根边疆的理想信念。2009年7月2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等8家媒体集中采访报道了我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志愿为山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事迹。2011年以来,我校大部分师范专业毕业生选择面向基层、面向边疆、面向艰苦地区就业。2017年,我校在云南省首批招收小学全科公费(免费)师范生106名,今年省教育厅增加至270名。学校将公费师范生教育落实到村小,我校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将有力提振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教育。
整合连贯型教师培养模式是针对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需求提出来的,主要解决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教学相互隔离,在同一学校中“虽有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缺乏整体连贯性和衔接性的问题。目前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大整合和大融合阶段,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已按照九年一贯制统一编写,课程门类与课时比例等也按照九年一贯制统一设置;基础教育学校进行大规模的合并,九年一贯制学校增多、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出现等。这种大整合和大融合现象在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的背景下,在乡村教育中特别突出。但是师范教育却依然停留在分段培养中小学教师互不关联的现状,导致了所培养的师范生在就业中选择面窄和就业后适应性弱的问题。整合连贯型教师培养模式提出了强化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中小学生发展的连续性,同时又突显基础教育各阶段(小学、初中、高中)的特征。师范生必须对基础教育作全面整体认知,即认知全过程(小学、初中、高中)和通晓整个基础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以及就业需要选择基础教育中某一阶段进行深化和发展,突出某一阶段学科课程教学服务的能力。整合连贯型教师培养模式拆除了两道藩篱,一道是在教师人才培养中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藩篱,提出了高等教育中教师教育必须立足于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适应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新理念,建立人才培养共同体。二是拆除了高等教育内部教师人才培养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段培养的藩篱,弥补了传统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片面性、片段性、甚至碎片性的不足,构建了强调基础教育连贯性、递进性与连续性的教师培养目标体系,增强了师范生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适应性,拓宽了师范生就业的选择面,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灵活性。2014年,学校启动了师范类专业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一是修订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由通识课、学科专业课、教师职业课构成的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以往单一的必修课模式,增加选修课比重,由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活动课、专题性讲座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相结合。学科专业课强调学科性、专业性和本科性,教师职业必修课程强调连贯性、整体性、基本性;教师职业选修课程强调阶段性、重点性、针对性。二是按整合连贯型的要求安排师范专业学生开展见习、实习活动。安排了三种连贯方式(幼儿园—小学—初中、小学—初中—高中、初中—高中或职中)供各专业自主选择见习、实习方式。三是聚合云南省部分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等师资力量,编写师范类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列教材。通过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培养的师范生,由于通晓整个基础教育的过程、基本原理与方法,师范生在就业选择中和就业后显示出较强优势,选择面更广更灵活,适应性更强,无论基础教育的任何阶段,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养的师范生基础实、口径宽,工作适应快、能创新,得到了用人学校的广泛好评。该探索相继获得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云南省第十六次哲社成果一等奖。
职前职后协同培养模式是针对乡村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提出来的。重点是把师范生的职前培养与乡村教师的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学校以“国培计划”项目为平台载体,师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培计划”相关讲座培训,与培训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深化对乡村基础教育的认识。二是坚持顶岗置换模式。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到“国培计划”项目学员岗位进行顶岗,顶岗实习期间,完全承担置换出来的相关乡村教师工作,在乡村教师岗位实训实践,体验乡村生活与民风民情,提高融入乡村生活的心理素质和情感认同,为学生毕业后到边疆乡村中小学任教奠定基础;乡村教师置换到学校进行学习培训,及时掌握学科教学前沿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师范生的顶岗实习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和“工学”矛盾,解决了培训教师的后顾之忧,乡村教师职后培训成效更好。三是把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运用于“国培计划”培训中,推进精细化管理,深化培训课程内容与方法改革,融合贯通职前职后乡村教师教育,通过长期实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U-G-S-T(即University-Government-School-Training organization)协同培训机制,形成了师范院校、政府、中小学幼儿园、远程培训机构联合立项、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乡村教师发展的格局。通过职前职后协同培养,我校培养的师范生更加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更加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的工作和生活。
乡村教师培养模式的多元组合满足了乡村教育对乡村教师的多样化需求,系统化的改革创新立足于边疆实际和教育现状,适应了需要,解决了问题,真正做到了接“地气”。2017年,我校“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获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四、立足边疆,着眼发展,为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边疆民族地方应用型品牌大学”而努力奋斗
几年来的探索,学校日益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边疆民族地方应用型品牌大学”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应用型办学转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获得突破,扩大提优校园发展空间,突出教师教育办学优势特色,创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边疆民族地方应用型品牌大学,即转型、申硕、扩校、突特、创牌的“十字”目标。“应用为根本,师范为特色”的办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并正在转化为坚定的办学行动。但是,由于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诸多历史因素的局限,特别是近些年来诸多同类新建院校纷纷提出要办综合型大学、高水平大学甚至一流大学的种种诉求,我们对此也曾经有过迷茫、徘徊、甚至动摇,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过来了。现在看来,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选择是科学且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习总书记提出,要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楚雄师范学院作为国家布局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一所本科师范学院,扎根边疆民族大地,瞄准乡村教师培养,扩大服务面向,为基层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乡土人才,就是我们的本分,就是我们要树的品牌、要突显的特色,就是我们要追求的“一流”。虽然目前学校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制约,如经费投入不足、发展空间受限以及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缺乏等。但是,我们仍然在努力奋斗,主动积极应对。去年学校在办学经费举步维艰中依然坚持了教师进修综合楼的建设,改善在岗乡村教师的研修条件,并因此而引来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滇西教师精准帮扶计划执行办公室、云南乡村教师研修院、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研究中心在我校的挂牌成立,使学校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平台更实、力量更足。经过近几年来学校的努力争取,楚雄州委、州政府在学校办学空间扩展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学校将要整体搬迁,建立新校区,把目前两块校区置换给楚雄州、市政府,新校区建设用地2500多亩由楚雄州、市政府无偿划拨,现在已经完成总体规划,还被列为楚雄建州60周年献礼工程。但是因受国家金融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云南省教育卫生补短板贷款项目一波三折,我校新校区建设步伐也受到影响。但是我们始终坚信,经过我们积极努力,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楚雄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建立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我们将围绕确定的奋斗目标坚定地追求、努力地奋斗。当然要把理想变为现实,确实还有个过程。在学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不仅教学还没有从观念上行动上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的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更不能说已经成为自觉有效的行动,所以我们的转型发展、特色发展虽然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依然任重道远。结合教育部评估专家给我们的指导,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问题诊断,让我们更加明确哪些是该坚持的,我们就要坚定地继续坚持;哪些是该改进的,就要不断改进;哪些是需要克服的,就要努力克服;哪些是需要改造的,就要及时改造。我们把审核评估看作是一次挑战,但更是看作一次机遇。我们相信通过审核评估工作的开展,我们对学校办学的认识会更深刻,方向会更明确,道路会更明朗,思路会更清晰,信心会更坚定,前景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