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传统节日与饮食习俗析论*

2018-03-28邵万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饮食食品

邵万宽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传统节日的国家。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间传统节日从先辈那里就与食品、饮宴密不可分,并世世代代传习不断。如除夕要吃团圆饭,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饼,腊八要食腊八粥,其他繁多小节也有相关食品,如灶王节、鬼节等,也要糖瓜、素馔相伴。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都与饮食有关系。壮族逢年过节都要制作花糯米饭,互相赠送;侗族的节庆喜食糍粑等糯米食品;瑶族人节日吃油茶、竹筒饭;土家族年节喜食熏制腊肉等。各个兄弟民族的节日与饮食都是不可分割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的各种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农业生产与祭祀活动,大多与农业的田耕、播种、生长和收成有密切的关系,其次是宗教的节日。自古人们在节日团聚的时候始终不忘先辈,将制作最好的食品供奉给祖先,还常常利用五谷杂粮来制作食品祭天地之神,希冀来年风调雨顺。传统节日食俗,集中表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饮食文化传统,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它对本民族来说,具有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如农历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认为是最集中的饮食节日,各地各种走亲访友、礼物馈赠等方式都与吃和食品有关系。

一、民间传统节日与传统食品关系

在全国各地,饮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仪式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往今来,中华传统节庆都有其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活动内容,但都离不开饮食的相伴。五代时的汴京(今开封)就有许多应节食品供应,这在宋代陶谷《清异录》中就有记载:“每节则专卖一物,元阳脔(元日),油画明珠(上元油饭),六一菜(人日),涅盘兜(二月十五),手里行厨(上巳),冬凌粥(寒食),指天馂馅(四月八),如意圆(重午),绿荷包子(伏日),辣鸡脔(二社饭),罗睺罗饭(七夕),玩月羹(中秋),盂兰饼餤(中元),米锦(重九糕),宜盘(冬至),萱草麺(腊日),法王料斗(腊八)。”[1](P109―110)此时的应节食品可谓丰富多彩。在民间传统节日期间通常有各种祭祀、娱乐、民间艺术表演或竞技活动,但都少不了饮食活动的穿插,这在历代的许多书籍中都有相关节令食品的记载。

(一)礼俗——常有食品来相伴

民间传统节日,比较注重亲族、朋友间的礼尚往来。“礼”,据《辞海》解释,其本意为敬神,表示敬意的活动,在古代指的是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由原来的祈神转为敬人,因此,礼便成为敬意的通称。

《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制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很自然,礼俗也离不开饮食的活动。《礼记·曲礼》云:“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2](P17)“礼尚往来”的原则在礼制文化初始时期即以产生,在长期的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处理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中国节日风俗都很讲究礼仪,礼俗与风俗是紧密相连的。节日期间走亲访友,看望前辈等,都少不了食品相馈赠,以示对长辈和前辈的尊重。如元宵节送汤圆,清明节送青团,重阳节送花糕等。尤其是过年,同宗拜祖,晚辈拜长辈,朋友互拜,也少不了面糕、点心及各类食品。你来我往,年复一年,循环不已。一方面是亲戚、朋友相互增加感情的纽带,另一方面也是“礼尚往来”的礼仪需要。

孝敬老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许多民间节日都包含了这个内容。如农历四月初八侗族的姑娘节,姑娘回娘家,以乌饭赠婆家和亲友;傣族在农历二月初十举行彩蛋节,儿童以蛋黄敬奉父母、兄长等。

在闲逸的节日生活里,人们走访亲戚、朋友聚会、互送礼品、品尝食品,那种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最终也复归于较平适的心境状态。每一个传统年节中均可找到重亲情、重友情的心理因素和操作内容,并都有食品相配适。宋代元旦至初五,亲戚间要互相走访拜贺,宋施宿《嘉泰会稽志》曰:“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曰岁假,凡五日乃毕。”此种亲戚走拜之风古代兴盛,现在亦然。

(二)团聚——亲族食饮最美满

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通常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而进行的。每逢佳节,所有家庭中人与人之间更加讲究团圆聚会,所以古代人如果远在异乡,就必然要“每逢佳节倍思亲”,向往着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3](P253)在我国,各地都有合家守岁之俗,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特色。如布依族在除夕之夜,全家大小要围坐在火炉旁边,通宵达旦地守岁;黎族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还要唱“贺年歌”;高山族在大年夜,全家要一齐围坐在放火锅的大圆桌子前聚餐,为了表示家人团聚,凡是一时未能参加“团炉”的,要保留其空席位。[4](P121)

中秋之夜,月亮最亮、最圆,月色也最美好。人们望着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们,也期望借助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而,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记明万历年间北京风俗时说:“八月馈月饼,士庶家具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5](P160)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中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6](P372)说明在中秋这天吃月饼,有以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月圆和团圆的意义。所以中秋节这天,家人有在外未归者,分月饼时也要留一份。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写贾母在凸碧山庄开设中秋赏月家宴时,就特意用圆桌来摆酒:“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7](P1076)一张圆桌团团围坐十二人,这种长幼男女节庆大团圆的家宴场面,真正体现了节日合家欢的饮宴与美满。

节日团聚除了相互说说话、谈谈心、述衷肠,团聚必有着聚餐,这是节日团聚的高潮。子女归来,家长们最想做的就是小孩最喜欢吃的美食,在节日的前几天,父母就在农贸菜市场精心采办着食物原料,精心烹调着可口的菜肴,就等待着孩子的归来,美美的吃上一顿父母亲手做的饭菜。亲戚朋友的相聚也是如此,合餐相拥以表示由衷的喜悦之情。

(三)娱乐——总有食物相调剂

娱乐活动是民间节日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逢节必饮、逢节必聚是传统节庆饮食的一大特色。饮食所带给人的是直接的感官满足和享受,自然会使人心情愉悦,暂时忘却一切烦恼。节庆生活中较平时有更加丰盛的美味佳肴所给予人们的娱乐喜庆感受,则更显鲜明真切。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倾己之力做一桌好饭好菜,届时,大鱼大肉、蔬菜瓜果,应有尽有,足供朵颐大开。另外,节日丰盛的筵席上还可以营造一种丰收的气氛,使人体会到五谷丰登的喜悦。筵席之余,家人小孩载歌载舞,共度良宵,全家和乐融融。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节庆娱乐的气氛更加浓厚,像藏族的“锅庄”、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羌族的“跳锅庄”等民族节日都是歌舞娱乐、饮酒助兴、美馔装点,使节日的欢快气氛达到高潮。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为瑶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过半年”,这是距“大年除夕”还有半年时间。节日期间,瑶族人与“过大年”一样地操持忙碌,家家户户都要杀猪宰羊、炖鸡煮鸭,备办丰盛的食物,除阖家共同欢聚饮宴外,还要在村寨中举办多种娱乐活动,尽情欢庆。

在《红楼梦》中,描写节日和吃食的场面十分普遍。如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至十五这一晚上,贾母便在大花厅上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式花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在祥和的气氛中,菜肴一道接一道的摆放着,上了热汤接着又献了元宵,这是节日里不可缺少的环节。戏完乐罢,烟火、炮仗齐备,欢乐的场景随处显现,就连那一般小戏子们也有幸得到贾母的“恩典”。古代人在这众多的节日中,以不同庆祝方式和纪念仪式来调剂生活,增加乐趣,反映出古代社会的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情趣。

(四)纪念——供奉食品慰亡灵

民间传统节日中,有些是以祭祀活动为主的。中国的社会组织以血缘氏族关系为中心,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许多节日活动包蕴着广大民众的某种意愿。如清明节,祭扫先茔,七月十五日献麻谷,十月一日送寒衣,除夕、元旦悬像设供,家家致祭。中国古代对祭祖祭天十分重视,在每个节日到来之时,便以虔诚的心灵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与怀念。在年节,中堂供起列祖列宗的神牌位,一束香火腾起袅袅青烟,焚烧冥纸燃起对祖宗的思念,以示香火不断。这里不仅仅是磕几个头以示孝敬,还需摆放各种供品,诸如鱼、肉、水果等食物以及多种菜肴、糕点。对待死者有视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就得到完美体现。清明节祭扫风俗,各地人在祭扫时总离不开多种食物和菜肴。在墓前供放着各种饭菜,点上蜡烛焚烧冥纸。这是礼仪所需,并不能完全解释为迷信观念。

聚居在浙闽地区畲族的“三月三”是别具一格的节日,这一日是谷米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畲族家家户户都蒸乌饭祭祀祖先。乌饭是紫黑色的糯米饭,采集野生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然后用汤浸泡糯米后蒸熟成味道香甜的饭。该节日的目的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畲族的米饭来之不易。

寒食节有一种说法,寒食禁火起源于春秋时期人们对介子推公的悼念。《荆楚岁时记》记载曰:“晋文公与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推独无所得,子推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8](P20)到了汉代,周举在并州任刺史时宣布:“寒食”之日,因为介子推抱木焚死,神灵不乐举火,所以士民不得烧火煮饭。后来魏武帝专门为“寒食”节颁发了禁火罚令:冬至后百五日绝火寒食。往后有的朝代还规定三日不得举火,冷食三日,士庶都作乾粥吃[9](P115)。乾粥又名糗,即干炒后磨成粉面的小麦或粟、粳米,吃时用水调成稀糊状。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到了宋朝,朝臣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五定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并让人们佩带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香溢世,流芳千古。

二、民间传统节日与饮食习俗差异

从前面我们了解到,传统节庆是离不开饮食的,不管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都是节庆之日饮食所选的食物。但不同节日所选的原料是有差别的,不同民族在不同的节日对食物原料也有一定的差异。这是根据民族、宗教和节日特点而选取的。

(一)不同时节的饮食变化

我国是四季分明的国家,春夏秋冬四季也都有不同的节日,但南北气候差别较大,节日饮食因时而异是合乎自然规律的。食物之中,冬春季节与夏秋之季的食物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南宋都城临安的主要节日食尚情况说:立春“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10](P48)端午节“作糖霜韵果、糖蜜巧粽,极其精巧。”[10](P81)乞巧节“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10](P84)立春的“春盘”、端午的粽叶、七夕的瓜果,这些食物和原料都与季节相协调。在各地民间,不同时节都有应时食品供应,官宦和民众品尝不同食品也是很普通的事。

许多菜肴食品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也不断地适应了群体民众的不同季节的饮食变化需要。农历六月初六,我国已进入夏季。这一天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叫“天贶节”,始于宋代。古时候,六月六是一个赶庙会和避暑游玩的日子。这种风俗在宋代盛行。这一日也是探亲访友的日子。在饮食方面,“六月里,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在陕北,六月上旬正是麦收羊肥之时,紧张的收获季节刚刚结束,为了欢庆丰收,接女儿回娘家,阖家团聚,成为庄稼人的一件快事。在江苏流传着“六月六,吃口焦屑长块肉”之语。“焦屑”为面粉干炒而成者,有一股清香气味。在苏中、苏南的民间,这一天年轻的男女们都要吃上一碗炒面,或用开水冲泡成厚面糊,小孩更要加上红糖,口味甜香。在河南汲县、山东邹县等地,此日也有食炒面的风俗习惯。

自古北京人每到夏至都喜食冷面。《帝京岁时纪胜》上说:“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爽口适宜,天下无比。”[11](P635)谚语中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伏日吃冷面的习俗,大概源于上古时的“伏日祭祀”活动。而九月九日重阳节,正是菊花以及各色干果的食用季节,在唐宋时吃花糕的风气已更盛,唐代《岁时节物》上说:“九月九日则有茱萸酒,菊花糕。”唐代武则天就曾经命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赏赐众臣。宋代《东京梦华录》说,都人九月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馈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3](P216)节庆食物因时节而变化的特点,也有人与气候相协调的因素在其中发生作用。

宋代的杭州,元夕节物是相当丰富的,“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并皂儿膏、宜利少、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消膏、琥珀饧、轻饧、生熟灌藕、诸色珑缠、蜜煎、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竞以金盘钿盒簇饤馈遗,谓之‘市食合儿’。”[10](P55)宋代人的元宵之夜是最热闹的,这是对节日市食的经营与描述,体现出节日市场繁荣、珍品多样之景况。

(二)不同节事的饮食差异

中国节日风俗打上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传统节日本身就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探索着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性。许多节日本身就反映了农事和气候的变化。由于人们对土地丰收寄予很大的愿望,于是产生出许多祈祷丰收的仪式,并逐渐演变成风俗。中和节为二月初一,入清以后一度改为二月初二,或称为“龙抬头”。这时春日融融,该是播种的季节了。《新唐书·李泌传》记:李泌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问遗,号为献生子。里闾釀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12](P4637)过中和节,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苏州风俗,中和节要吃撑腰糕,即是将剩下的隔年糕切成薄片,油煎了吃,也可以强健筋骨、避免腰痛。

唐初,“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四时宝鉴》)。唐宋时吃春盘风气较盛,杜甫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据古书记载,“腊”是一种祭祀。因为远古时代,人们常在年终打猎获得禽兽来祭祀天地、祖宗,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从汉代起才把年终行祭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这一天,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相传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起来,又把年终祭日与佛祖纪念日合为一体,统一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宋代《武林旧事》记该日“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为粥,谓之‘腊八粥’”。腊月“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烧替代,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10](P96)

节庆活动的饮食最终要围绕着节日主题来进行,而一年中每个节日的主题又各不相同,从而节庆饮食也就呈现出因节日主题不同而迥然不同的特点。如春节各地都要吃“更岁饺子”和年糕,期盼年年丰收、岁岁登高;元宵节则盛行吃汤圆和元宵,寓意“人间骨肉,同此团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吃馄饨,也都各有其缘由。

(三)不同地区的饮食特色

我国传统节日饮食在各地区有许多共通的地方,但也有些节日不同地区有自己的饮食个性和差异。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跨越较长,素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各地的节庆饮食也互为差异、不尽相同。如同春节,东北的满洲人爱好吃猪肉,还有“初一无鸡不成宴”之说,肉食成为新年的主食;南方地区则因气候温和,可以吃到各色水果,而江浙水乡人们还喜吃鱼、虾、鸭;藏民饲养放牧的牲畜以牛为主,所以有雪顿节痛饮酸牛奶之俗;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饮食特点是“不粒食”,即饮食中没有一粒粮食,只是肉和奶占较大比重,所以其节庆中喝奶茶、马奶酒,吃手把肉、奶饼就成为年复一年的传统习俗。

同一个节日,不同的地区饮食习俗是有差异的。如“中和节”这一日,俗称“龙抬头”,江南水乡流行吃“撑腰糕”,北方盛行在二月二吃面食,亦称“龙须面”,如在这天吃“烙饼”,则称吃“龙鳞”,如吃“饺子”,则称吃“龙牙”。而扬州一带,家家户户于此日将已出嫁的女儿和女婿接回娘家,备好酒肉,款待一番。如果没有把女儿女婿接回来,做母亲的便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故当地民间俗语云:“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带活猴(指外孙、外孙女)。带得回来催碟子,带不回来提鼻子。”农历二月二,关中地区普遍讲究吃炒黄豆、爆玉米花、用面粉制成的萁子豆。淳化一带有把剩下的馍馍切小块炒而食之。凤翔县有将萁子豆制作成各种鸟兽花草以及棋盘、笛子等物,并用来赠送新婚女儿。萁子豆用发面擀作小颗粒,炒熟炒干即成。此日所吃食物,多为炒品,又多要干燥,据说寓意将一切毒害扫除干净,有防毒保平安之意。

即使像端午节各地也有一些不同的饮食习俗。除了通行的各地吃粽子外,许多地区流行食“五黄”的习俗。这“五黄”是指:雄黄酒、黄瓜、黄鱼、咸蛋黄、黄鳝(有的地方也指黄豆)。每逢端午节,江南水乡的孩子们胸前都要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咸鸡蛋或咸鸭蛋。江汉平原一带,每逢端午必食黄鳝。端午时节黄鳝最为鲜美。清末《汉口竹枝词》记有:“艾糕箬粽庆瑞阳,鳝血倾街秽莫当”之句,可见当时的汉口人吃鳝鱼之普遍。福建晋江地区,每逢端午节有“煎堆补天”的风俗。煎堆是用米粉、面粉或番薯粉和芝麻、白糖等配料一起做成入油锅煎炸而成的食品。端午节在梅雨季节,常常阴雨不断,传说远古时代,女娲炼石补天处,每年都有裂隙,所以阴雨连绵,必须煎堆补天,方能塞漏止雨。这一习俗,反映了农民担心久雨成涝、影响夏季作物收成的心理。

三、民间传统节日食品与美好向往

千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传统节日中,除了多种活动外都与饮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各地风俗差异明显,但同一节日饮食品种大多较为类似。如在我国北方春节吃饺子就是一个较为一致的风俗,在不少地区,如果春节那天吃大饼而不是饺子,则公认为是比不过年还要糟糕的一件事情。

(一)节日馈赠食品,调节亲朋关系

在一年四季的民间传统节日中,其饮食大多是迎合节日之需,许多特色鲜明的节日食品也成为亲族联系和人际关系的最好媒介。传统节日之际,中国人都会本能地定期返回到长辈住所,尽管路程遥远,但他们仍时刻做着回家的打算,时间也多以一年为期。所以春节是国人返乡最为普遍的现象,除非有极意外和无法控制的情况发生,他们是不会在春节时错过回家的行动的,更是因为许多亲人的团聚和亲族朋友的交往机会,还有就是担心错过一顿别样的美餐。

在节日亲族交往中,馈赠特色食品等就成为了连接亲族关系的交际纽带和见面礼。在新年敬拜中,晚辈则敬拜那些他们必须敬拜的长辈,这种礼仪有严格的时限而不可延误。家庭内部的问候结束之后,还要出门到村里团拜一圈,拜访依照家谱所指定的次序进行。新年的第一天一般是在自己的出生地拜访,此后的日子则可以外出拜访居住在其他村镇的亲戚。首先以母亲家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一些亲戚(拜访则需要带上新年礼,大多为食品)。这种亲族间的拜访往来避免了亲属间的疏远,还能缓解紧张的关系。这些拜访不仅是新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实际意义上就是中国新年节庆的基本特点。

从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来讲,馈赠食品、享乐美食是节日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在春节活动中,从元日起至十五日上元节止,家家设宴,你邀我请,互为宾主,江苏吴俗称为年节酒。因为这不是为了品味佳肴,实在属于礼数应酬,况且走东家吃西家,要去的地方很多,一般只是吃几杯,就告辞出门,当然也有尽醉而归的。每一次拜会都包括“丰盛的饭菜”和尽情的娱乐。遗漏了这些节日社交活动,不仅会使人们失去许多乐趣,而且还会严重失礼。

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着节日习俗的形式,传统节日中走亲访友、看望族众的传统习俗,又反过来加强血缘亲族的联系,巩固家庭成员中的亲属关系和亲族名分的认同。这种传统习俗,是以加强人际关系为直接目的的。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同样有着加强亲族联系、调节人际关系这一功能。除夕之夜,白族人要守岁,初一早饭后,身着民族盛装的小孩,由成年人带领向远亲近戚的老年人拜年,表示对长者的敬意。云南碧江一带的白族同胞,初一早上人们互相祝福,赠送礼品,然后各自回家杀猪。凡是杀了猪的,都要献出一份。肉煮熟后,全村男女老少平分,每人一份。未杀猪者,也以“亲肉”馈赠一份,充分显示出白族人民友爱相亲、互相帮助的可贵品质。除夕夜的蒙古族人合家席坐在蒙古包内,通宵开怀畅饮,晚辈纷纷向长辈敬“辞岁酒”,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早晨,人们便开始互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饮主人家的酒。藏族全家老小,有时还约上亲友去公园游玩,叫做“耍林卡”。初二这天,亲戚、朋友和邻居就是常见的都要热情地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更亲近的还要互献哈达,祝贺新年愉快幸福。佤族同胞要互相拜访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祝贺。拜访时双方要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其他许多民族如彝族、黎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都有互相拜访、互赠食品、全家团聚以及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和拜年等风俗。

不同民族在传统节日期间,亲戚、朋友之间的互访,流于世俗的应酬,都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人对家庭伦理、人际关系、礼尚往来的珍视,都具有加强亲族联系、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并得到继承和延续。综观来看,国人在传统节日中的人情味更浓,这正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伦关系渗透影响的最明显的时段。

(二)传统节日食品,寄托民众愿望

在传统节日风俗中,有关节日的食俗表现最丰富,也最具有民族特色。节日风俗的形成,适应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其中有些节日,是随着季节变化、生产要求而产生的。如各民族的年节,出现在粮谷入仓的农事生产结束之后,这一方面庆祝一年的收获与神明的保佑,另一方面祈祷列祖列宗降福于来年再获丰收。食俗结构因活动形式而发生变化,人们总是竭尽智慧,改进食品制作花样,丰富平时的饮食生活,给各种食品赋予不同的含义和象征。

在我国广大村镇,在新春拜年或看望亲戚,都要送上面条食品。特别是看望长辈,因面条在各类食品中是最长的,人们习惯把它与吉祥、长寿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最合适的节日祝福食品。自古以来,新春拜寿或生日祝寿常常离不开面条,这已成为历代的传统风俗。

我国各民间节日一般都是在特定环境和文化下产生的,其目的和动机都不太一样。如春节吃饺子,在明清史料中记载较多,“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13](P2)饺子作为“贺岁”食品,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因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过大年南方人爱吃年糕,人们吃年糕,实则是借年糕谐音,祝愿生产、生活“年年(粘粘)高(糕)”。古代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所以每到冬至,人们总要做些好吃的祭祀祖先。宋代《梦粱录》上说:“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送馈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烟,加于常节。”冬至之日,“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14](P431)而在南方苏州人过冬至时,“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菜、果、豇豆沙、芦菔丝等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赠,名曰‘冬至团’……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15](P84)无论是北方的“馄饨”还是南方的“冬至团”,都是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和后人纪念祖先的美德。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尊老并充满团聚意义的节日。宋代《梦粱录》中有云,“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16](P30)古人在重阳日插茱萸、饮菊花酒,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从健康考虑的。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引吕公忌云:“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额头,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17](P26)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说;“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累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11](P679)明代作糕,预祝百事俱高;清代的花糕,成了亲朋好友间相互馈送、增进友谊的节令礼品。

自古民间传统节日,从宫廷、官府到民间都有用“龙凤”为食品取名的。我国古典书籍中有关“龙凤”食品的记载是较多的,如隋朝有“缕金龙凤蟹”,谢讽《食经》里有“龙须炙”;唐代“烧尾宴”食单里有“水晶龙凤膏”。后世还把龙肝、凤髓列为“八珍”之一。“炮龙烹凤”则用来称赞食品的丰盛和珍奇。时至今日还有“龙须面”“龙虎凤”“丹凤朝阳”等。龙凤用作节日食品命名,成为吉祥、富贵的象征。

四、结语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间传统节日期间的饮食和饮宴活动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和共同享用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种民族凝聚力以及社会影响力。祖先积累并传承下来的这些节日传统文化充实了民族民间的文化内涵,节日文化中的饮食活动和不同食品组配的方式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让节日文化成为促进社会交往、调节人际关系、整合社会群体的催化剂,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而且可使节日文化成为民众的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饮食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健康饮食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