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系统理论在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中的应用*
2018-03-28尹绍清李昌茂尹可丽
尹绍清,李昌茂,康 晟,尹可丽
(1.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着欺凌现象,校园欺凌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普遍性社会问题。目前,校园欺凌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校园欺凌的界定也有所不同。挪威学者Dan Olweus认为校园欺凌是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欺凌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而是长期且多发的事件。[1]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在2017年12月首次出台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计划”中明确了校园欺凌的界定,即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2]国内对校园欺凌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对校园欺凌的类型、测量、干预、预防、对策、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处于探索之中。然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校园欺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长期性与复杂性。因此,对校园欺凌的研究需要遵循全面性与系统性,需要兼顾其普遍性与特殊性,而生态系统理论对我国校园欺凌的研究给出了重要启示。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
国内对校园欺凌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开始对中国校园欺凌的类型和发生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年来,校园欺凌成为国内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校园欺凌的类型
学者张文新修订了挪威著名心理学家Olweus编制的儿童欺负问卷,修订后的问卷可用于测量中国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欺负行为,并将中小学生的欺负行为分为间接欺负、直接欺负、欺负情况和态度四个方面[3]。欺负行为的分类问题目前仍然备受关注。如近期的一项研究将儿童和青少年校园受欺负的潜在类别分为四类:受欺负分为言语-身体、言语-身体-关系、言语-关系和未卷入组,焦虑将受到这四种潜在类别的影响。[4]另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校园欺凌大概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呈现力量型、捍卫尊严型、维系友谊型、争风吃醋型等。[5]
(二)校园欺凌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我国校园欺凌发生率整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中小学校园的欺凌行为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研究人员采用Meta分析法对2000年至2015年中国学生欺负相关行为状况进行分析,共调查22831人。结果表明,学生欺负卷入行为报告率为26.7%,欺负报告率为7.3%,被欺负报告率为15.9%,和女生相比,男生欺负相关行为报告率要高出许多,大学生高于中小学生,中西部地区学生高于东部地区[6]。小学生和初中生受欺负或者进行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男孩进行欺负行为的比率却明显高于女孩,其中男生进行直接的身体欺负和间接欺负行为很大程度地高于女生,而言语欺负行为的性别差异没有那么明显[3]。
(三)校园欺凌的成因
研究表明,社会能力的发展与儿童是否受欺负或者受欺负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区分儿童受欺负稳定性有两个最主要的社会能力变量,分别是同伴的拒绝行为和退缩行为[7]。研究者对小学儿童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在受欺负与问题行为的相互预测关系中,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的触发因素是内化问题行为,而外化问题行为则是更有可能是对受欺负的回应[8]。“逃离文化”中的学生,因为跟不上学校教育的运作,被教育生产流水线淘汰,不能从学校教育中获得应该拥有的快乐,往往会进入到自我构建的天堂。这样,当其以自我为中心生存时,就很容易陷入到“逃离文化”中,从而形成了欺凌的个性[9]。
(四)校园欺凌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
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大原因就是欺凌行为。对城乡小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受欺负和欺负别人的频率与其孤独感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处于不同欺负或受欺负身份的小学生在孤独感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既欺负别人又被别人欺负的学生孤独感的程度最高。[10]青少年抑郁会因为受欺负次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的趋势。[11]青少年受欺负对自杀有显著影响,抑郁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12]
校园欺凌就像青春里的一道伤疤,它会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放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就相当于是在培养社会中的恶霸。家长、学校和法律等的各方面应该有更多的实际行动来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保证更多的孩子没有变成校园欺凌的施暴者或受害者。
二、校园欺凌的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
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这一理论。该理论的前提是,遗传本身并不能解释人的行为,塑造个体发展是通过个体与他或她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环境是指围绕个体多层次的、嵌套的社会环境,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微观系统包括孩子与其周围的环境,比如说家庭和学校的关系与互动。中间系统是指包含孩子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家庭-学校交流。外部系统是指儿童不直接参与的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经济衰退和父母失业。宏观系统是构成儿童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法律、习俗和文化信仰环境的最外层。
(二)校园欺凌的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1.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指青少年直接作用、影响和交流的环境[13],包括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同伴的相处关系等。有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可能由于他们的口音、身材、文化习俗,比如因为穿着而被同伴嘲笑或是遭到有针对性的欺凌。[14]在欺凌事件发生后学生与父母和老师的沟通,以及他们父母和老师对欺凌事件的反应可以加重或减轻对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负面后果。研究表明,父母和老师在儿童欺凌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缺乏父母支持、消极的家庭互动和儿童虐待都与欺凌行为之间相互关联。[15]例如,父母采用权威、放任或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管理孩子都会对欺凌行为产生影响,行为与欺凌行为相关。如,如果母亲妨碍男孩自主发展或与女孩联系,这个男孩就有可能成为欺凌的受害者;如果女孩的母亲在情感上虐待、敌视和疏远,那她们很可能会受到欺凌。[16]有研究表明,在家中受到父母间暴力侵害的青少年很可能在学校受到欺凌,并成为欺凌的受害者或欺凌者[17]。而这种亲子间暴力与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即儿童通过观察和角色建模来学习行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家庭暴力来学习接受欺凌和攻击,以此作为与同伴互动的合理途径。而同伴认同是一种公认的对校园欺凌产生的保护因素,积极的友谊可以作为对校园欺凌的有效缓冲。[18]青少年期间同伴群体的归属以及影响是很重要的。基于性别、种族和行为的相似性而形成了同伴群体,该群体在促进或抑制欺凌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最后,在学校环境方面,负面的学校环境可能会增加学生欺凌的频率,并降低学生在学校感到安全的可能性。[20―21]
2.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微观系统都包含有个体的存在。如,老师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一个微观系统(即青年教师)的经验可以影响另一个微观系统(即青年同伴)的互动。由于学生与学校教师的互动频繁,所以教师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和参与情况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教师和学校官员都可以影响学生与同龄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学校环境的看法。[13]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教师过度参与学生的学业和社会生活,将会大大减少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感。[22]一项研究调查7000名中学生“他们的老师是否介入欺凌事件”,发现40%的人反应是“不是真正的”或“只是有时”阻止这些欺凌行为。[23]因此,正如有研究表明的那样,学生不会寻求老师的帮助。[24]但是学生遭遇欺凌后,想老师寻求帮助存在人口学特征的差异。例如,在非洲裔美国青年中,女孩在被同龄人欺凌时,更有可能向老师报告;而男孩则只会向除了老师以外的其他成年人寻求帮助。[25]但是也有另外的研究表示,当教师在积极干预学生的同伴冲突时,学生更愿意向老师或学校官员寻求帮助。[26]优质的师生关系和教师支持也会影响或减轻学生在学校卷入欺凌事件的可能性。[24]
3.外部系统
外部系统是指个体并没有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体产生了影响的环境。这个系统是由两个或多个环境交互组成,但个体仅在其中一个环境。这包括社区环境和媒体环境。例如,在媒体暴力和有暴力存在的社区环境中,两者都有可能或不可能直接包含个体本身,但却会影响他们,可能会对青少年在学校里与同龄人的互动产生负面影响。[27]有研究指出,青少年在电视、电子游戏和互联网上接触暴力行为,这些接触暴力行为的途径将会增加青少年的侵略性思维和行为的可能性。[27―29]同样的以社会学习理论作为解释。学生在媒体上看到暴力行为很有可能会促使学生用同样的方式与同伴互动。Huesmann等人的纵向研究调查了六至十岁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长大的儿童样本,发现了接触电视暴力与侵略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男性和女性青少年接触电视暴力都会预示着侵略性的行为。[19]其次,因为学校是嵌入在社区里的,不安全的社区环境可能会因成人监督不力或同伴的负面影响而影响欺凌行为。有研究表明社区环境也影响着欺凌行为。居住在不安全社区的青年可能会遭受到欺凌。[30]
4.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是个体青年生活环境的最外层,是所处于更大的亚文化和文化背景下的外部系统、内部系统和微观系统的总和。宏观系统层面是指文化信仰、政治价值系统、机会构成等,而最终影响微观系统中发生的特定条件和过程。[31]“文化”是一个广泛存在而又比较复杂的现象,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欺凌行为可能是为某种必然的目的而建立的,是一种行为与另一种行为相冲突。
Leach研究了在津巴布韦、马拉维和加纳的学校和同伴群体文化规范,发现了在性别歧视的背景下,构建性别认同的文化规范的作用。男生对女生或低年级学生的欺凌行为是学校文化规范的一部分,通过男性竞争和性能力来维护男子气概。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学校规范会促使学生在种族/族群、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方面不平等会造成一贯的欺凌行为。所以文化规范中的亲社会态度与信念,对有欺凌行为的学生是有帮助的。[31]不同的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可能是欺凌行为的风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研究指出,保守的、有宗教信仰的父母可能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对还在更频繁地使用体罚,这会造成孩子的攻击行为。而经常参加教会的青少年会经常遇到欺凌和嘲笑。[32]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的母亲具有较高宗教参与程度,孩子不太可能遭受欺凌。[33]
三、生态系统理论在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中的运用
校园欺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有微观系统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社交环境、班级环境、同伴环境等,有中间系统的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家庭与社会、教师与学生、同伴与同伴等关系,有外部系统的社区环境、网络舆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媒介环境等,还有宏观系统的社会主流文化、信仰、政治系统、社会组织机构、政策制度等,而中小学生正是处于这个生态系统中最直接也最客观的发展中的个体。因此,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预防必然基于校园欺凌的生态系统。
(一)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合力,共创健康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共同组成了教育。预防校园欺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的成长首先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为人处世的基本观念。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发生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环境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以提升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传授的不仅仅是技能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所以学校应该建设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而这就要求学校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立内外共联共生环境,孕育正气文明的教育之风[34]。能够正确的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并且需要关注学生的暴力情绪,增强自身的素质教育,增强青少年自我约束的能力并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应该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制定并不断完善关于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每个学校应该有一套处理紧急欺凌事件的方案,必须准确划分每一个相关岗位的教职工在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中的职责。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的开展心理辅导,疏导学生的暴力情绪,通过师生活动和同伴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各个学校要随时关注校园欺凌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调查并进行处置。在发现校园欺凌事件时,必须要严肃处理该事件,让实施欺凌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惩罚,情节严重并涉嫌违法犯罪的,一定要及时的向公安部门报案处理并配合调查。
社区教育是联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它可以将学校资源整合到社区教育中,家长应该积极参加社区教育,学生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巩固学校教育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二)处理好多方关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校园欺凌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和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时候应该以关爱学生为原则,建立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师生关系。当欺凌事件发生时,教师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家长与孩子之间一方面应该多进行沟通,多理解接纳孩子,减少批评,构建和睦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能够轻松、真实的与家长交流自己的真实情况,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正向榜样。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爱孩子但又要对孩子关爱有道,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看管好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和电视剧,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应当鼓励孩子多参加班集体活动,提升孩子应对冲突和矛盾的能力,教导孩子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以及遇到同学之间的矛盾问题时如何处理,以及如何在被欺负时保护自己,防止孩子成为校园欺凌的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老师与家长之间应该经常进行沟通,通过不断的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各种状态。遇到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老师与家长应该把握合适的沟通时机,灵活运用恰当的沟通手段就重要内容即学生身心发展进行沟通,冷静处理,不能漠不关心也不能反应过度,一切要以恢复孩子身心健康和学习状况出发。学校和家长要进行理性沟通,必要时请心理专家进行辅导,用法律武器维护好孩子的权益。
(三)净化宏观媒体和社区环境,预防欺凌现象的消极影响
长期处在媒体暴力和有暴力的社区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更容易成为欺凌者,促使他们以同样的方式与同伴进行互动。这就要求我们要使宏观文化环境得到净化,从源头上预防儿童青少年受到欺凌现象的影响。校园欺凌的预防需要政府在宏观社会环境上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和整体建设。一方面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既要大力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充分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增强抵制校园欺凌行为的自觉性,更要充分发挥法律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净化宏观媒体环境,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暴力的传播。加强网络媒介环境中的正能量传递和主旋律的宣传,对网络中的欺凌行为进行监督、跟踪,应对和处理在网络中进行约架、谩骂等欺凌行为,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以及公民意识,自觉抵制欺凌行为的发生,真正让中小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
诚然,生态系统理论为校园欺凌的预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但要解决好微观系统具体环境的创设、中间系统和谐关系的构建、外部系统积极环境的营造和宏观系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打造,需要微观系统的学生、教师、家长等的不懈努力,需要中间系统关系双方的践行,需要外部系统各组织的支持,更需要宏观系统国家、政府、组织等的大力投入与支持。另外,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预防校园欺凌,还需要研究者更为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实证研究,为最终构建科学有效的校园欺凌预防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