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探讨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图书馆效果活动

(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徽 淮南 232000)

阅读推广活动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重要途径,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之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基于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和创新策略,致力于给读者提供完善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读者的满意和支持,进而逐步扩大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为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就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服务,还要经常性的组织阅读推广活动,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乐于读书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高校图书馆往往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忽视了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既没有设置固定的机构,安排专人负责阅读推广工作,又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阅读推广活动计划,只是每年例行举办了几次读书活动,或者是将书籍信息张贴在公告栏中,却没有注重在各院系进行阅读推广,与此同时,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也很少应用新媒体,使得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因而无法得到保证。

(二)缺乏理论支撑

早期的阅读推广活动是由公共图书馆组织开展的,高校图书馆通常是将其完全照搬全抄下来,却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阅读推广活动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不但不了解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意义,不知道其是否能够真正有益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而且没有注重阅读推广活动效果的优化,这些都给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虽然我国现已完善了有关公共图书馆的法律法规,里面详细说明了公共图书馆具有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可是在高校图书馆的相关规程中没有这一方面的规定,导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缺乏理论支撑,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都过于随意,取得的效果也不甚理想。

(三)群体定位不明

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师生,主要是为他们学习、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这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群体是有着显著区别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该明确自身的服务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以便于吸引师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促使高校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展现。可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大多是人文艺术类型相关的内容,还有一些畅销书籍,关于科技方面的则少之又少,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只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让师生单纯读书上,缺乏深层次的内涵,学生对于自身专业发展前景存在困惑,科学素质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前期调研与后期效果评估不到位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前期调研阶段、具体实施阶段、效果评估阶段,每个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失和遗漏都会直接影响到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效果。然而高校图书馆普遍没有对读者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只是基于主观经验进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设计,与读者需求相距甚远,理所当然无法赢得读者的支持,读者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再加上活动过后没有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因而不能了解到阅读推广活动的不足之处,无法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使得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改进对策

(一)提高对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视程度

在全面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对阅读推广活动给予高度的重视,注重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踊跃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之中。该项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政府要出台并完善高校图书馆相关的法律法规,着重阐述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职责,指导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稳步有序开展;对于高校而言也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给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以此来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思维形态,确保大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热爱阅读,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获得影响和熏陶,促进大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协调全面发展,那么高校素质教育目标将得以实现,这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学习、就业和发展均大有助益,从而真正实现对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二)创新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图书馆就开始着手研究阅读推广工作,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相关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现已在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高校图书馆从21世纪伊始开始举办读书节和各种类型的讲座,希望能够让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由于阅读能够丰富人们的阅历,增长人们的知识,强化人们的技能,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身最大的力量。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致力于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阅读需要,注重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使之能够养成健康而又长久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能活学活用,将外在的知识转变为内在的潜能,落实到学习和工作之中,这即是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图书馆为主体,各部门为辅助

要想保证阅读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运行保障机制,一方面能够给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另一方面能够约束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避免他们敷衍了事,影响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效果。高校图书馆应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制定活动的整体策划,同时引入奖惩机制,调动全体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力争全体馆员积极投入活动中来。除此之外,图书馆应联合各个学院和学生社团,多方面协同工作进行阅读推广活动,以此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和宣传阅读活动。由图书馆团总支牵头,协同校团委、校学生会学习部、读者协会、文学社等共同策划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将会推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各类阅读活动也会真正的深入人心。

(四)加强前期宣传,重视后期效果评价

阅读推广活动的前期宣传工作至关重要,是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手段,高校图书馆可以选择多种宣传形式,一种是传统方式,包括在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等悬挂横幅、粘贴海报、发放宣传页等;另一种是利用当今大学生喜爱的社交网络平台,如校园网、图书馆专栏、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媒介进行宣传,更容易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增加大学生对活动的认知和了解。比如说活动前期高校图书馆可以将阅读推广活动的花絮视频剪辑上传到图书馆网站或制作成微电影,以加强活动宣传推广效果。

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系统、持久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活动推广结束后及时进行活动实践总结,包括活动策划流程是否严密、实施过程的难易事项及活动开展效果,对每一项活动及整体活动效果都进行一个有效评估。图书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获取学生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反馈信息,总结活动的闪光点和缺陷,并在下次活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高校图书馆不能只看重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声势而不考虑活动的成效,只有边开展边完善,才能扩大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确保活动取得突出成效。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都亟待得到创新,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到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对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视程度,创新相关理论,打造以图书馆为主体,其他部门为辅助的组织机构,同时加强活动前期宣传和后期效果评价,以期能够进一步强化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进而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功能。

猜你喜欢

图书馆效果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图书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