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的话语权问题研究
2018-03-28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科技文化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02)
在快速迭代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强化国家安全和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态势,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十分重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十分重视研究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网络传播中话语权取得的主要成就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并日益成为人们最基本的交互方式时,话语权工作显得格外严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做好网络工作,加强网络话语权的掌控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需要和考验。
(一)网络立法取得一定的进展
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诞生,我国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政府上网,陆续出台了几部有关信息网络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是为了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2009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于2003年5月10日由文化部发布,2017年12月15日发布的《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文化部令第57号)对《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稳步推进
面对网民日益增强的信息诉求,各地组织部门积极借助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按照互联网信息发布特征,遵循“统筹考虑、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还利用微博、微信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对网上出现的负面社会舆情及时做出反应、引导和处理,发挥党在互联网上的喉舌作用。多地积极开设手机学习报、在线访谈、学习QQ群、学习微信群等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将党的理论学习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互联网信息公开取得大的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年4月5日发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党的十八大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氛围。”过去的信息公开采用的是各种文件、公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的媒体,这样一来就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在我们党和政府在信息公开的时候主要是采取新闻发布会、官方网站和移动平台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形式。
(四)利用网络加强与群众的交流互动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便民服务。比如社区居民只要通过手机登录微信,或者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足不出户随时掌握社区的最新动态和各类便民服务资讯。微信公众平台还开通了政策咨询、就业信息、预约办理等服务,居民可以通过平台与社区互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社区派专人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
二、网络传播中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法治建设滞后
在当前的法律建设中,现有的网络立法基本上是从维护计算机安全的角度来设立,涉及黑客、病毒等问题,而对于网络话语权失范行为所造成的个人隐私的泄露、著作权的侵犯、名誉权的侵犯等问题还没有完全地法律依据。在审理网络案件的时候,往往是在传统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解读,这就导致一些网络行为的性质根本不能进行界定,这就很难去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了。
(二)主流媒体网络话语对引导力度不够
移动网络的兴起,使得网络话语权得到重构可能,一般网民也获得了说话的权利,传播学上的“沉默的大多数”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已经不再适用,这样主流媒体进行网络议程设置的能力严重下降、传统的新闻“把关人”角色的渐渐失去地位,这样主流媒体的网络话语权引导能力逐渐削弱。我们的主流媒体对网络话语权力的形成慢慢失去引导能力,先前的话语权力在慢慢消失,引导效果越来越不明显。
(三)大众的网络话语趋向非理性
大众的网络话语越来越趋向非理性。由于一部分网民不能够甄别真与假、好与坏,盲目跟风,使我们的互联网成为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展拳脚”的地方,给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一般老百姓在网络上狂欢,畅所欲言,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逞口舌之快。这样一来,使我们的互联网变成了菜市场,需要主流媒体站出来发声,引导广大网民走上正确的轨道。
三、网络传播中话语权引导的策略
互联网技术技术发展到今天,从WEB1.0到WEB3.0已经迭代了三代,现在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广大网民拥有了在移动互联网上发表话语的权利,随着这种权利越来越大,移动互联网的杂音也越来越多,官方和主流媒体网络话语权力越来越弱,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网民对移动互联网的话语权控制和引导。所以,我们首先要慢慢适应这种失去移动互联网话语权的状态,再根据现有情况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目的在于维护我们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
(一)完善我国网络话语权法律法规
移动互联网话语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法律法规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移动互联网话语权的基本权利内涵是要畅所欲言、言论自由,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权利。移动互联网话语权是现代社会广大网民行使参议政权和网络监督权的前提,同时,移动互联网也是一个很好的与现实接轨的监督平台。现在网民大力提倡要提升网民的个人素质,必须要让法律法规介入进去,建立健全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权利保护力度,维护移动互联网的正常和谐秩序。
(二)提升党员干部新媒体素养
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新媒体素养,提升党和政府的移动互联网话语掌控能力。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我们的党和政府要通过把信息适当编辑上网以期达到网民喜欢的方式,让广大网民接受和采纳运用,使广大网民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所以我们党和政府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宣传方式,要逐步适应移动互联网社会,接受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以期官方移动互联网话语权重新占据主流地位。
(三)提高对于主流媒体网络话语传播能力和引导能力
为了提高我们主流媒体移动互联网的传播能力和引导能力,维护我们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流话语权,就要重新设置移动互联网的议程设置,使广大网民跟随我们的节奏走。主流媒体和我们的党和政府做这一主要工作时,唯一能够并且必须要发挥作用的就是使广大网民对设置的议题感兴趣。在移动互联网话语设置的过程中要善于处理各种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增强移动互联网话语的引导能力。议程设置很重要,不管是对传统媒体还是对新媒体而言,只要不断增强我们的主流媒体对移动互联网议程设置的主动性,牢牢地把握移动互联网话语的主导权,才能有效引导正确的舆论,这样才能为我们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四)调整广大网民的移动互联网话语权
广大网民的移动互联网话语权越来越大是好事,但是也要保障移动互联网话语权的方向性,一定要朝着主流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广大网民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意识形态建设,国家层面也要逐步完善移动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管力度。要抓紧时间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打造一个干净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结语
完善我国网络话语权法律法规,提升党员干部新媒体素养,提高对于主流媒体网络话语传播能力和引导能力,只有规范好广大网民的移动互联网话语,才能使移动互联网话语朝着我们想要的健康、风清气正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