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策略
2018-03-28郭丽芳
郭丽芳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经管学院,福州 350202)
引言
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经过五年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倡导的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等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并以五通为基础与我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积极构建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福建省应当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发展海洋经济。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福建海洋经济
“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合称。“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合作,涉及经济、金融、交通、物流、文化、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有助于沿线国家和人民共同富裕。“一带一路”倡议坚定改革、坚定开放,维护自由贸易,努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做斗争,维护世界经济发展来之不易的成果。对我国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我国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格局,通过双边与多边贸易,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省作为沿海大省,海洋资源丰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海洋经济、完善海洋经济产业链、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如福建省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加强海洋经济合作,提升海洋经济产值,增加福建省的收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福建水产行业近年来大踏步走出国门,境外水产养殖发展规模居于全国首位。福建省水产企业在印尼、缅甸等东盟国家开展海水产养殖,规模日益扩大[2]。通过发展海洋经济,福建省能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海洋文化产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下,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既面临山东省、海南省、上海市等兄弟省市的竞争,又面临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海洋产业的竞争。“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与“一带一路”沿线海洋国家和地区开展海洋贸易,减少贸易壁垒,适当性降低关税,易冲击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同质化比较重,竞争优势不太明显。同时,由于国际竞争加剧,海洋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远洋渔业存在不确定,容易导致海上贸易争端[3]。这就要求福建省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培养和储备海洋经济人才,完善海洋金融,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竞争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做大做强海洋经济蛋糕,既实现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又通过互利合作,促进沿线国家海洋经济产值增加,实现共赢。
二、当前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短板
近些年来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快,海洋经济总产值逐年增加。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海洋工程建筑、海洋船舶等五大海洋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福建省通过改造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环保型塑胶养殖网箱,特色养殖业快速发展,大黄鱼、鲍鱼、海带、紫菜、牡蛎产量居全国首位,鳗鲡、石斑鱼、海参产量居全国前列,水产品出口创汇居全国第一。但是福建省海洋经济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制约海洋经济规模扩大。这些“短板”包括海洋产业的供应链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健全。如水产品的冷链保鲜和城市快速物流系统还不完善,需要改进。海洋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海洋经济服务业与新兴产业比重不大。海洋经济发展金融和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制约海洋经济规模扩大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平台,推动福建省拓展海外市场。而这些“短板”,外加“三期叠加”的困境,有可能降低福建省海洋经济的竞争力,在与东盟的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具体而言:
(一)福建省涉外海洋经济人才不丰富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利用自身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丰富的涉外海洋服务人才。涉外海洋服务人才需要掌握涉外语言,并对海洋产业熟悉,能够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规划好海洋经济产业,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新兴海洋产业,持续增加海洋出口,减少海洋贸易经济摩擦和海上争端,持续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然而,福建省涉外海洋服务人才还不够丰富。福建省通过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等高等院校加强海洋人才培养,但这些人才的涉外语言不够扎实,主要掌握英语等语言。福建省海洋经济不仅需要英语等通用人才,还需要小语种人才,尤其是福建省与东盟建立合作,需要精通东盟地区小语种人才。福建省小语种人才缺乏,尚没有建立相应的小语种专业,制约海洋经济扩大贸易范围。
(二)福建省海洋科技创新有待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海洋经济走出去面临兄弟省份与国外的双重竞争,福建省要加强科技创新,才能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当前福建省海洋科技研发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根据福建省海洋“十三五”规划,福建省海水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的核心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海水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海洋生态修复、海洋微生物处理污水、海上核设施泄漏预防与监测等技术开发应用需要攻关。这些技术难题制约着福建省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不利于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制约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实力的制约,福建省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从国内外引进先进技术,引进海洋养殖良种等。这增加海洋产业开发成本,降低海洋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另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加强互通互联,建立智慧海洋体系,共享海洋资源,创造新的价值。同时,通过智慧海洋体系加强海洋监控,防止对海洋资源的破坏。
(三)海洋生态遭到破坏,超出海洋环境容量承载力
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良好的海洋生态系统。近些年来福建省加强海洋执法,保护海洋生态,但是局部海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阻碍海洋经济发展。如福建省仙游县存在盗采海砂的情形,无证无序盗采造成国有资源的流失,海洋生态破坏和污染,也造成海洋功能区的冲突。盗采海砂虽然能满足建筑施工,但是盗采区域不能够进行水产品养殖[4]。此外,部分市县为发展海洋经济,违规占用湿地、超规划养殖以及在生态保护区违规养殖等,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不利于海洋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福建省以及兄弟省份纷纷发展海洋经济,与沿线国家开展海洋贸易。福建省海洋生态破坏,以及海洋污染容易降低福建省海洋产业品质。在当前无公害、绿色产品理念下,降低国际竞争力。而超出环境容量不当进行的海洋开发,容易破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使得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难以持续。福建省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科技资源进行海洋生态修复。
(四)海洋金融创新有待加强
福建省海洋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下海洋经济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海洋争端加剧,给福建参与远洋渔业和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严峻挑战。这就要求福建省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化解过剩产能、扩大海洋经济规模、完善海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近些年来,福建省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作为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政府风险补偿资金,人民银行福建分行以及商业银行提供助保金贷款。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解决了海洋企业的资金需求[5]。福建省虽然成立了“海上银行”、海洋产业金融部等海洋金融服务部门,解决海洋经济的资金掣肘。然而福建省海洋产业与企业仍然存在资金短缺,融资不顺畅、抗灾保险不健全等问题。作为沿海省份,福建省经常是台风登陆地点,容易给海洋养殖带来巨大破坏。海洋产业保险不健全容易给海洋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灾难风险。部分海洋产业及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存在融资渠道窄,融资时间长、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产业规模扩大。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完善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建筑工程、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海洋生物科技、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涉海金融服务业等支柱和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能大有作为。福建省要妥善解决海洋经济的发展短板,增强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一)积极培养涉外海洋经济服务人才,推动海洋经济出口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应当大力培养涉外海洋经济服务人才。涉外海洋经济服务人才主要掌握三个方面的素养:涉外语言、涉外海洋经济法律以及海洋产业建设能力。福建省现有海洋人才对涉外海洋经济法律具有一定的理解,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但要积极培养海洋经济人才涉外语言能力。首先,是涉外海洋人才的通用语言能力,如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语言,加强与主流经济体的合作。其次,涉外海洋经济人才的小语种能力。福建省历史上有众多华侨到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发展,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这些海外侨民的大力支持。福建省涉外海洋人才应当掌握泰语、印度尼西亚语等小语种。福建省要针对性地吸纳这些语言优势的人才,加强培养。长远看,海洋经济作为福建省的重要产业,应当规划好涉外海洋人才培养,可在福建省高校相关海洋学科设立涉外语言人才培养专业,加强复合型海洋人才培养。
(二)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以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福建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要将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有机结合。福建省要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集中一批海洋科技专家开展海洋科技攻坚,实现海水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的核心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修复等高尖技术突破。为突破的技术和人才提供高额奖励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福建省要深化海洋科技产学研合作,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吸引高科技海洋科技人才,福建省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人才前来,如实施优越政策如高薪、升迁、红利、带薪休假、高额配股等方式进行人才引进[6]。同时,福建省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开展海洋科技合作。可以采取合资入股的方式,与国外先进海洋科技公司或者新兴海洋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如深海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还可以采取并购的方式,并购先进技术,弥补自身技术的不足。同时,福建省要顺应智能时代的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海洋,加强海洋监测和数据挖掘,实现海洋资源共享共建共用,防止海洋生态破坏与污染,做大海洋产业规模。
(三)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面向东盟与世界发展海洋经济,能够带来巨大的商机。为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福建省应当加强海洋生态的保护,维护好海洋生态的平衡,加强海洋资源的可再生研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重复利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7]。具体而言:首先,福建省要加强执法,严肃查处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如向海洋倾倒垃圾的污染行为进行打击。对非法采砂、非法不当围海行为进行查处,要求恢复海洋湿地。要加强海洋执法创新,完善综合执法,提升执法效率。尤其要强化智慧海洋监测体系的应用,加强海洋监测,及时发现海洋生态破坏和污染行为。要加强核心技术突破,通过技术修复海洋生态,修复海洋核污染、石油污染等,以及利用微生物处理海水污染等。其次,要做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确保海洋经济建设符合环境容量预期,对于违规超环境容量养殖业要及时制止,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和海洋资源可再生利用。
(四)完善海洋金融创新,解决海洋经济资金难题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海洋经济面临着兄弟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重竞争。福建省要能够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优势,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而海洋经济面临着投资长、资金需求大等特征,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如远洋运输业、海洋港口建设、高端邮轮旅游业等。福建省要结合海洋产业特征,针对性地进行海洋金融创新,确保海洋产业及时得到建设资金。如福建省海洋养殖业可以通过海域使用权抵押获取融资。福建省港口产业可以通过港口设施、在建交通设施抵押获取融资。同时应当发展海洋经济保险、融资租赁服务等。福建省要多方筹措资金,建立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解决该类企业的融资困境。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放宽外资限制比例,福建省海洋经济可以吸收低成本外资,参与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福建省与东盟等海洋国家还可以合资成立公司参与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水产养殖以及远洋渔业等。
四、结束语
福建省作为海洋资源大省,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机会,抓住发展机遇,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充分统筹陆海经济,协调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利用海洋经济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福建省要统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涉外海洋人才培养,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最终推动海洋经济纵深发展,在新时代做大做强,成为福建省重要的经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