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逻辑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8-03-28易明芳吴兆云
易明芳,吴兆云
(黄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体现着人的本质,是人和社会区别于其它存在物的具体存在方式。文化一经产生,体现在人的活动方式和成果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知识生产、思维方式和观念形态中,渗透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在绵延的时间长河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系,时时发生过去与现在和将来的动态交融,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培养着向上的民族精神,弦歌不绝,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历来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1]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四个自信”,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工作加以深度融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是一项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
1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高校不仅肩负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而且担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若要很好地履行好这两个使命,就必须创新方法、把握规律,将两者结合起来实践,深度融合,努力地发挥高校薪火相传的功能,这既具有理论层面的必要性,也具有实践层面的现实性。
1.1 两者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
在中国古代,文化是“文治”和“教化”的总称,具有以文化人的涵育功能,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由政治思想、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观念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流传的本土文化,体现共同体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5000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实践创造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中形成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涵养人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力地推动社会前进。
高校是教化场所,是传承文明薪火相传的地方。在中国,高校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向广大学生灌输这些政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价值和倾向。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的文化高峰,是一个开放的真理体系,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具有民族性、本土性、时代性的,产生于中华大地,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润,绝不能离开中华传统文化这片沃土来谈马克思主义,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要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日常工作中,能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背景和深层原因,了解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继而更深刻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史进程。这样以来,既增进了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和自信,也有利于大学生更深刻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成果。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质,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要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1.2 两者深度融合的实践逻辑
文化的代代相承、薪火相传的不断实践维系着人类知识观念体系历史连续性,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密码。人类通过文化遗传密码,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又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说人通过生产劳动的实践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文化的这种社会发展动力功能推动社会变革,让人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学校天然是文化的发生器,历史悠久的世界名校无不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常好的学校,“是依靠历史、通过历史并且同历史一起保存下来和发展起来的”[3]的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着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形成本民族独一无二的风貌。高校能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薪火相传,弦歌不绝,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文章。
传统的实质是一个开放的连续结构,在社会的时空中绵延和发展,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对传统文化“吐故纳新”的过程,这种“吐故纳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既是现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诉求于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创造符合时代特征、凝结人民智慧的新文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高校利用自身的学术高地,实践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的实践要求和传统文化的涵养教育相结合,造就高度思想政治觉悟的一代新人。教育部要求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4]。高校是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高地,党的领导确保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但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仍需完善,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力度不够,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办法不多,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脱节等。尽管很多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但效果依然不佳,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师生满意度下降。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不烦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天性’。每一个人都必须首先进入这个文化,必须学习并吸收文化”[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代表了各民族的优秀品质,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这为高校的思政课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开拓了新的阵地。
2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工作的个案考察
近年来,黄山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利用身处徽州的地域优势,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徽文化这种地域性文化的德育资源,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改革,努力开创思政工作新局面。
2.1 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软实力
运用徽文化资源,系统构建思政工作。高校思政工作是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必须从顶层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黄山学院党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思政工作领导组,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有机结合的高校思政工作机制。运用徽文化资源,秉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训,融入自强拼搏、进取团结和开放奉献的黄山松精神,糅合负重致远、正义奋斗和顽强前行的徽骆驼精神,加快培育凝练黄山学院精神,并以此为主线构建我校思政教育的格局。学校于2016年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培育黄山学院精神,全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实施意见》,该意见立足地域特色鲜明的徽州文化资源,把徽州文化创新发展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相结合,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创新网络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社团功能等做出了统筹规划,努力构建系统化、立体化、全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依托徽文化资源,持续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黄山学院开展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依托省级社科重点基地“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校徽州文化研究中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徽文化的科研成果紧紧融入到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并围绕如何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思政课教师还积极利用地方徽州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如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徽商的徽骆驼精神进行价值观教育等。每年假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织遴选部分优秀大学生开展“行知课堂”特色实践活动,深入徽州大地,调查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历史遗迹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坚定“四个自信”。
2.2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载体,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
运用徽文化,努力营造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环境可以间接地反映出高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智慧,特别是程朱理学运用在黄山学院的校园规划设计上,校园的每一栋楼宇呈现出浓郁地方特色的徽派建筑特征,青山、流水、曲桥、黛楼与马头墙,人与自然一体。在如此之美的校园里行走读书,美育不知不觉起到作用。挖掘徽文化里的德育资源赋予校园里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路、每一块宣传栏和每一座雕像等丰富的教育意义。学校利用徽州的历史先贤给校园里的道路、楼宇、广场命名,公共场所、宣传栏张贴着徽州圣贤的至理名言,校训采用徽州歙县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名言。利用徽文化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受到无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自信。
依托传统文化,积极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而且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黄山学院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重视地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作用。学校经常性地举办徽州文化论坛或报告会,普及徽州文化知识;开展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举办社团文化艺术节、举办省徽京剧院校园大舞台、高雅艺术进校园、徽州文化故事会等特色文化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打造节庆教育主题活动工程,弘扬传统节庆文化,举办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我们一起过节”,努力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让学生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6]。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举办百场报告会、“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书香校园”等主题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特色亮点,努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正面引导,利用校园网、微信等新媒体,采取师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专栏,进一步增强以文化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用活网络新媒体,并强化对各类传播新载体的有效监控”[7]。利用网络组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宣传教育,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2.3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运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
把握文化发展创新的规律,运用科研成果弘扬传统特色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弘扬和继承区域传统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黄山学院积极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始终将徽文化研究与推广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与亮点,开展徽州文化资料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创新徽州文化。大力扶持同徽州文化相关的汉语言文学、建筑学、美术学、烹饪工艺等专业学科群;建立“徽州文书博物馆”,收藏徽州文书近8万份、徽州族谱400余部,整理出版《中国徽州文书》民国编10卷,出版《徽州学概论》等;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徽州文化十二讲》。学校专门成立了徽州文化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徽州文化讲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徽州文化研究等,形成了一支在徽州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及徽州文学、徽州艺术、徽州建筑等方面具有一定实力的科研队伍,为传承、弘扬和创新徽州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校成为徽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地。
充分开发传统文化中的廉政资源,形成校园清廉文化。清廉文化是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职业伦理诉求,是廉政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具体文化形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伦理,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美丽和谐校园的现实需求。历史上儒家文化底蕴深厚的徽州人读书入仕,实现儒家的仁政思想,前提与基础就是入仕者的清正廉洁,如孔夫子所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8]。古徽州清官廉吏辈出,这些清官廉吏不仅自己清廉,还把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如《朱子家训》和《朱伯庐治家格言》等族规和家训。这些古徽州志士仁人对中华廉政思想的承传弘扬和努力实践,丰富了中华廉政文化,构成了徽州文化的又一瑰丽篇章。学校充分挖掘古徽州的清官廉吏的历史史实和优良家风,以历史上清官廉吏为镜鉴,弘扬包括徽州文化在内的中华廉政文化精华,有利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积极举办廉洁家风讲座,学校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结合的徽州文化中的廉政文化珍宝,通过开展系列廉政教育活动和廉政文化活动,如观看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开设专题讲座、举办书画展、评选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开展廉政文化作品征集、举办知识竞赛和廉政党课评选等多途径、多渠道积极打造校园廉政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风尚,形成廉洁从政从教的校园文化动力,启迪广大师生崇廉尚廉学廉的思想道德追求。
2.4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好声音,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
积极拓展对外宣传渠道,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传播。黄山学院以宣传学校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重点,积极拓展对外宣传渠道,主动加强与各大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多次邀请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新浪网等区内外媒体到校采访,发表有关报道两百多篇,其中,中国教育报用整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作题为《徽州文化在这里重放光彩——黄山学院以区域文化优势培育特色人才》的报道。不仅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向社会展示了学院文化传承的丰硕成果,发挥了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
积极开展文化体验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黄山学院充分发挥黄山的地域优势和徽州文化特色,成功举办韩国又松大学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以及其他国际学生的短期实习项目与教师培训项目,使外国学生们更加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积极组织校内留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活动,开展了唐模考察、中秋茶话会、端午节包粽子、徽州国际乡村慢步大会和中国文化考察研修等多种活动,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进外国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的作为。高校要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0.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A/OL].(2014-04-01)[2017-12-26].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5]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23.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
[7]杨维东.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13-04-16(7).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