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纪念性广场设计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广场设计项目札记
2018-05-29王莹
王 莹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城市建设系,安徽合肥 230011)
作为“皖南事变”的发源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广场是以皖南事变为历史背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设计并建造的红色纪念性广场。通过设计革命纪念空间为人们创造一个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场所。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广场便是一个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轸念和心灵沉思的场所。
1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广场项目概述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广场的设计内容涵盖的皖南事变特殊的红色历史事件,为全国党员和红色旅游爱好者提供重温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纪念广场重建地址为革命事件的直接发生地,具有传递和追忆革命历史信息的作用,通过历史、建筑、景观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专家探讨,运用对称的景观轴线设计手法,强调红色纪念性广场缅怀氛围的营造。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规划设时充分考虑到周围山脉、耕地及水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1 设计思路
充分结合皖南事变事发地的历史背景,强化红色纪念性广场空间序列节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序列节点之间的起承转合,营造出让参观者追忆缅怀先烈的广场氛围。泾县云岭作为革命根据地,伴随着皖南事变留下诸多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址和精神遗存,纪念性广场对历史文脉和风土人情的把握,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本,体现到广场的规划设计上,让参观者接收心灵的洗礼,实现自我价值[1]。因此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广场的设计还需遵循爱国主义缅怀氛围的营造与体现。
1.2 现状分析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广场的设计要体现红色历史文化遗留引领的革命教育意义和参观价值,同时也是营造纪念性广场氛围的重要载体。通过纪念广场的设计,以自然山水为背景,红色人物为依据,把广场上的主体建筑——史料陈列馆和新四军历史人物串联起来,发展成安徽省乃至全国红色文化的学习广场,开展大型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基地。红色纪念广场的规划和设计是推广红色文化景观的窗口,红色纪念性广场的施工建设,在国家在重点建设“一百个红色文化景区为主体”的大背景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1.3 设计目标
本次设计以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重建的史料革命纪念馆为广场唯一建筑主体,通过纪念广场两侧红色人物历史事件的浮雕墙、大块的青石铺装、珍贵的战争文物展览、广场景观绿植氛围营造等设计资源的综合运用,重现红色革命历史画卷。继续完善与深化泾县红色历史资源对革命英雄纪念与瞻仰、爱国主义教育和示范作用。其中以叶挺将军等历史革命领袖为代表原型的雕塑设计,凸显了历史领袖人物在红色纪念性广场氛围营造上关键节点的作用。
2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广场设计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随着时空序列节点间的转承起合而相互关联,纪念性广场的设计内容随之逐渐递进且饱满。需要从一名普通参观者的角度感受红色纪念性广场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刺激与回馈,进而更好的设计出能够引起参观者共鸣的红色纪念性广场。从氛围营造与时空序列能够协调统一,进而使得纪念广场的纪念意义纯度提高、共鸣增强;在空间的设计手法上,让复合空间优化成统一空间。因此,项目从空间序列节点着手,梳理节点脉络和层次,注重节点间设计元素的提炼,进而营造出广场的纪念性氛围与秩序感[2]。
2.1 总体构思
如何将抽象的缅怀情感转换成为实体的纪念广场的空间设计?通过对皖南事变中典型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转换符号的设计运用;空间序列的更替与从属的设计表达,将整个规划设计分为:开端——缅怀先烈——回顾历史——重温记忆——陈列馆为轴线的五个空间序列,通过楼梯踏步高差的的合理过渡,连接回顾历史和重温记忆两个序列空间,再次经过不断抬高的空间进入到史料陈列馆最终达到整个序列高潮。在体现对先烈的悼念与敬仰、对历史的追忆的基础上,设计并营造出与参观者情感产生共鸣的纪念广场氛围[3]。
2.2 设计节点
开端(主入口)——前奏(节点一)——过渡空间——高潮(节点二)——过渡空间——陈列馆(节点三)。
2.2.1 开端(主入口)(如图1) 入口以对称的四根高耸的青石云纹浮雕望柱支撑的一条直线造型为主要骨架,以朴实无华的毛面刻字的青石为构成要素,在形状和材质上追求回归自然的质朴,构成红色纪念广场主入口的设计形式,以此来展现开端入口空间收放有序,同时也是对皖南事变历史的高度总结。人们透过主入口的立柱和云岭起伏连绵的山体与乔木,虚实相映。使得广场映衬在青山绿水中,同时为广场幽静肃穆的环境氛围奠定了基础。
图1 广场入口立面图及构造详图
2.2.2 前奏(节点一) 通过开端入口空间的规划设计,进入序列的前奏部分,以展示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为国家利益牺牲自己的深沉表达。开端入口处的空间,简洁且开敞,在西边入口的南侧,预留了大量的停车场,以便于来参观的车辆有序且集中停放,而不会因为汽车停放的嘈杂打破广场肃静的氛围营造。空间的视觉动线不仅要开阔,还兼顾了每一个区域的空间形状、高差连接、地面铺装、雕塑设计和绿植栽种等。为红色纪念广场氛围营造,设计节点的铺垫,形成主次统一的空间序列。纪念性广场对于参观者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纪念空间本身,而是存在于纪念性广场存在的意义,更在于包含过去,投射未来。
在设计手法上以两边奇数对称排列的树阵为轴线,通过地面大块的毛面青条石的铺装,让参观者感知到过去的的一种方式,感知到过去的动荡、艰难和坎坷,营造出让参观者感受到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空统一在当下特殊氛围。史料陈列馆馆前广场较为开阔,栽种两片松树树阵,在烘托肃穆氛围的同时更好的绿化了整个纪念广场。中心规划设计了主题雕塑。整个馆前广场可以方便人们集会和大型活动,所以纪念性广场的所有基材对设计而言是和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相连,和青山绿水相连,和参观者思维中的红色历史的千丝万缕相连,和皖南事变以叶挺军长为首的新四军的先烈们相连,也形成了与广场参观主轴线垂直的次轴线(如图2)。
图2 广场总平面图
2.2.3 过渡空间一 广场的过渡空间,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视线关系,通过空间序列形成的极大的高差,将前奏自然过渡到高潮(序列二)部分,在设计组织上形成了一个移动的视角下抬高的空间——圆形纪念广场的主题雕塑平台区。
2.2.4 高潮(节点二) 通过楼梯踏步的高差过渡到广场平台,让人们对革命先烈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到达广场,与入口空间形成参观的主轴线,参观者的参观视线从入口仰视纪念广场和主体陈列馆,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逐步抬高的参观动线,让参观者避免了从一个固定的视角,来观察一个水平线上的景物,抬高的过程,也是视线移动的过程,从参观者的角度形成一个多角度的视角,通过广场上历史景观节点的布置和营造,让参观者在大脑中形成意念,用现在所参观到的画面,去组织过去和未来感受到的场景,通过意念的串联形成一个完整而连续的空间,进而营造出纪念性广场的红色历史氛围。
其次,将整个参观主轴和次轴纳入到参观者的视线中,在凭吊广场的中心区设计大面积的抬高空间,作为红色凭吊纪念广场的中心。在序列之中处于整个广场的高潮节点,在广场场的西侧,配合红色岁月时期的战斗机模型营造出特殊时期的轴线通道。让参观者感受到的或许只是历史的一个断面,但要留住历史的回忆包围中孕育出来的顽强的斗志。
最后,战斗场景刻画的浅浮雕墙以相互对映的形式,分别设计在陈列馆的左右两侧入口平台处(如图3),参观者依浮雕墙游览,追忆和悼念那些在事变中逝去的烈士战斗画面。沿台阶前行,复原新四军先烈们为新中国勇往直前的的历史画面。红色纪念性广场和史料陈列馆建筑在时空序列中的主体地位和高潮氛围营造,通过一个小尺度的过渡空间,连接史料馆和广场。三者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一个相对开阔的悼念空间。由此来体现守望的精神,是在连续抬高的空间上,让参观者对昨天、今天和明天进行时空上的守望,并通过细部设计来传递红色革命思想。
图3 浮雕墙建成实景照片
2.2.5 过渡空间二 在抬高空间及休憩平台的设计中,也同样注重设计和空间氛围的营造。由纪念广场到达史料陈列馆的空间的设计中,共设计了三个方向的楼梯踏步的抬高空间,除了左右两侧雕塑背景墙前面的抬高空间可以步入至陈列馆,主广场和陈列馆正中间的抬高空间,并延长了过渡空间的上升距离,同时疏缓其上升的坡度,以突出先烈们为新中国所付出的漫长和艰辛,进一步强调对该空间的感知,形成一条完整的历史时空主轴。通过来自三个方向的阶梯到达史料陈列馆的休憩平台,俯瞰整个广场空间所呈现的正是云岭军民从皖南事变中挣脱出来的艰辛的历程,广场重建之后,不仅含有过去,更加能够折射出未来的“向史而新”。
2.2.6 史料陈列馆(节点三) 通过台阶到达陈列馆主体建筑的入口休憩平台。站在平台俯瞰整个纪念广场,可以将整个自然山水景观纳入到我们视线中,纪念广场上主次轴线上的景观设计可能只是历史的一个断面,但我们要留住历史的回忆,重温历史留存给我们的记忆历程,为进入与广场相连的史料陈列馆奠定基调。到达建筑内部序列会形成新的视觉冲击,从先烈遗留到影像呈现,让参观者从瞻仰、回忆、缅怀三条参观序列开始,分别以雕塑、油画、多媒体交互体验、电影放映和先烈遗物等方式进行情感共鸣,达到对革命先烈缅怀的氛围营造的顶点,让所有的参观者都能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3 结语
本项目充分结合云岭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而研究纪念性广场对于参观者的意义以及缅怀氛围的营造,已经超出了纪念广场本身,因此秉承这个设计理念,旨在使不同的参观者置身于广场时,仿佛感受到时空序列包含所要纪念的过去和要投射出的未来。所以纪念性广场的设计,对参观者而言,既是和自然相连,也是自我内心的洗礼[4]。如果当初的革命遗址荒芜不复存在了,待我们重建之后,秉承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基于对原有自然山水和地貌的依靠,在虚实、主从等设计手法的合理规划与组织,会体会到历史的凝聚与积淀。
图4 广场建成后实景照片
[1]施文婵,李学军,武晓红.追寻纪念广场的心灵空间——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思考[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68-70.
[2]张四维.城市纪念性空间的功能整合与空间套叠——雨花台烈士陵园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及纪念[J].现代城市研究,2008(9):71-75.
[3]杜蒙.历史事件纪念馆特质空间环境塑造与情感表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4]负阿明.红色文化景观设计探索——以晋绥边区文化主题公园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