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纽约客》封面插画装饰风格及艺术特点

2018-03-28李辉周曹烨君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插画纽约杂志

李辉周,曹烨君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西方关于插画的解释源自拉丁文“illustraio”,译为“照亮”之意,即:插画可以使文字意念变得更加明确清晰[1]。当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插画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动漫、网络、广告、包装、书籍、杂志等多个艺术传播领域。而《纽约客》杂志从几十年前创刊开始就独具眼光的采用精美插画作品来装饰杂志封面,并坚持把每期周刊的封面都当成是艺术作品精心绘制和设计,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

1 《纽约客》封面插画概述

《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1925年创刊,每周一期,至今都保持着一年47期的期刊数量。其内容包括政治、人文、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并涉足电影、音乐、绘画、诗歌、戏剧、书评、散文、小说等文学与艺术领域。《纽约客》最为关注的是美国的社会动态和当时的文化潮流,并因对它们的犀利评论而引人注目。《纽约客》刊登的短篇小说、幽默小品及漫画作品更是深受国际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同时其苛刻的审稿制度和严谨的编辑方式也为杂志赢得了大量的赞美之声[2]。虽然《纽约客》杂志的主角是纽约的文化生活,但它所呈现的文化价值却更为多元且影响深远,甚至吸引了许多美国本土以外的读者,在全球都有广泛的知名度。

《纽约客》杂志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封面设计,创始人Harold Ross(哈德罗·罗斯)打破了当时常规的封面设计习惯,另辟蹊径,采用易与大众产生共鸣的插画形式来装饰杂志的封面。正是这种创新大胆的设计理念,促进形成了《纽约客》杂志独特的风格魅力,以至于在琳琅满目的杂志堆里,仅仅凭借对杂志封面的识别,就能让读者在众多杂志中轻松寻得《纽约客》。对比于那些为了博得眼球而滥用名人照片、印刷技术或盲目放大标题、渲染色彩等手段进行封面设计的杂志来说,《纽约客》一期期设计考究的插画封面既具有艺术魅力又不乏人文内涵,并使整本杂志洋溢着诙谐轻松的基调,让阅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

2 《纽约客》封面插画装饰风格

《纽约客》杂志创刊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跨越了两个世纪。这期间美国的装饰绘画艺术经历了“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数字化艺术发展”等多个流派和发展时期,政治与经济也历经了诸如“一战”“二战”“冷战”“经济大恐慌”“金融危机”等多个历史性阶段。这些艺术流派、发展阶段和政治经济因素都会影响到《纽约客》杂志的内容,并进而影响到其封面插画设计,导致《纽约客》封面插画最终形成多元化的装饰艺术风格。

2.1 幽默夸张的调侃风格

《纽约客》的大量封面插画具有典型的漫画性特点,这是因为杂志的创刊人哈德罗·罗斯最初的办刊目的就是想创办一种具有深度的幽默杂志,他一方面想保持轻松幽默的杂志风格;另一方面又要区别于一般庸俗格调的幽默刊物。而漫画最善于用影射夸张的手法来表达犀利的观点和深刻的思想,并构成轻松诙谐、幽默夸张的画面。因而在《纽约客》的封面中十分常见那些带有调侃性的讽刺幽默插画。如: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卷入金融风暴漩涡中的人们经历了心惊肉跳、刻骨铭心的痛楚,美国的金融中心华尔街也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当年10月20日刊出的《纽约客》杂志封面插画就描绘着一个身着红衣的死神右手握着镰刀,左手拿着金融报表矗立于华尔街中心,周围一片陷入恐慌中的金融精英,他们在死神面前显得无比脆弱、不堪一击,画面表现夸张讽刺,直逼人心。较近一期2017年10月23日的《纽约客》杂志封面插画“人类向机器人乞讨生活”,同样运用夸张调侃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此幅封面插图所对应的主题文章“Dark Factory”,描述了美国密歇根州一家公司里许多由人类从事的工作逐渐被机器人代替,机器人成了主角而工人反成为辅助的故事。针对这个主题,封面插画幽默性地描绘了落魄无奈的青壮年乞丐坐在未来曼哈顿街边向一群机器人精英乞讨的场景,就连机器狗在动物狗的面前都显得气定神闲、趾高气昂。插画创作在幽默调侃的轻松基调中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类带有调侃性的、风格夸张的插画,通过比拟、象征、暗示等手法折射出生活中各个侧面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它们或批评、或讽刺、或歌颂,均用幽默的手法表达出了犀利的、有深度的观点。

2.2 怪诞离奇的超现实风格

《纽约客》杂志的每一期封面都是当时知名画家或漫画家创作的插画杰作,这些插画在洋溢着轻松愉悦的艺术格调之时,亦表达出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哲理性的思考。从创刊至今,在《纽约客》封面插画中经常出现一些怪诞离奇且充满想象力的超现实风格作品,它们极具神秘性和象征性,将不同的图形符号和现实元素“非理性”的组合在一起,以偏离传统的视觉语言带领读者进入幻想的世界,并创造出新的美学效果。这是一种典型的超现实插画风格,它们通过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引领读者深入思考,既能吸引大家的兴趣又能增添画面的趣味。如:插画家Edward Sore为《纽约客》1997年6月16日刊所设计的超现实风格插画里,描绘了中央公园里的一辆马戏团马车满载着一群朋克装扮的动物面人身的花花公子角色,怪诞别扭的组合画面预示着先前那些自我满足的花花公子不得不面临一个即将到来的文化变革。2000年11月6日的一期万圣节主题《纽约客》封面插画,同样沿用超现实的怪诞风格,将月球、性感巫婆、南瓜灯等元素反常规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狰狞恐怖的骷髅头形象,以离奇夸张的手法表达出虚拟的意境和幻想的世界。

2.3 丰富细腻的写实风格

二十世纪早期,美国艺术家对绘画艺术和商业插画并未进行严格的区分,很多专业画家也从事插画创作,因此当时的商业插画受到绘画艺术的极大影响。《纽约客》杂志也聘请了很多的绘画艺术家为其进行封面插画作品的创作,并由此诞生了一批以写实为基础而创作的细腻风格插画。这些插画描绘的人物写实生动、空间透视准确、场景层次复杂、细节合理逼真、色彩丰富细腻,系列作品还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连贯性,处处展现出高超的写实技巧和绘画水准。如为《纽约客》杂志供画的早期写实主义插画家Constantin Alajalov,他自1926年9月25日刊开始,一共为《纽约客》杂志绘出了171幅插画封面,受到当时读者极大的欢迎,直到今天他的一些封面插画作品还被做成周边产品在网上进行售卖。这些作品绘制得丰富细腻且情感生动,将当时美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另一位《纽约客》封面插画家Owen Smith,其作品擅长于人物写实绘画,1996年到2012年间,他为《纽约客》杂志封面绘制了大量系列性的写实插画作品,这些作品具有连续的故事性和统一性风格特点,是《纽约客》另一写实派封面插画的代表。他的“红衣女郎”系列插画,无论描绘得是哪个场景,红衣女郎总是以性感的姿态出现在生活中,整套作品细腻又不矫揉造作,人物肌肤真实而富有质感,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生动逼真。这些丰富细腻的写实风格杂志封面插画,在今天看来不仅能让读者重温经典,更为《纽约客》杂志增添了历史性和艺术性风采。

2.4 简洁凝练的抽象风格

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美国纽约兴起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流派,它受二战前夕德国现代主义、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的极大影响,并在冷战的背景下迅速成为世界性的艺术流派[3]。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主张将抽象的形式语言和表现主义画家的情感相结合,进行非写实风格的绘画表现。在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下,《纽约客》封面插画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涌现出大量简洁凝练的抽象风格作品,它们相对于写实风格插画而言,更加大胆粗犷,形象简化、概括,内涵却发人深省、直抵心灵。如《纽约客》2001年9月24日刊出的一期纪念美国9·11恐怖袭击的封面插画中,整体画面色调深沉,黑色的“双子大楼”剪影笼罩在暗蓝色的背景中,图形语言极度抽象、简化、凝练,却渲染出了沉重、悲哀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恐怖袭击的控诉。2018年1月22日《纽约客》的封面插画再次沿用了简洁抽象的表现主义风格,画面中大面积的留白只为衬托下方的椭圆形黑洞以及探出其中之几何立体化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头顶,暗喻特朗普正陷入移民政治问题的漩涡。这些抽象风格的封面插画总是能以简洁凝练的艺术语言带领读者很快进入期刊主题,引发思考,营造氛围,拥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2.5 信息转型的数字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逐渐从工业时代走进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发展,对插画设计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视觉信息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插画艺术也实现了信息化转型,形成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数字风格特征[4]。今天的插画设计师既可以借助电脑软件直接进行绘画创作,又可以运用电脑和手绘板的连接模仿传统手绘笔触来进行自由创作,其方便性不言而喻,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样。这些数字风格的插画不仅可以表现二维平面图形,还可以表现逼真的三维空间图形;不仅可以任意更换色彩,还可以随时修改结构造型。《纽约客》封面插画设计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潮流,2000年后出现越来越多的数码风格插画。信息转型的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优势使《纽约客》封面插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有简约时尚的平面矢量插画、空间透视的三维立体插画、轻松写意的电脑手绘插画等多种数字风格,它们以多彩的艺术语言增添了杂志的视觉魅力。如:2016年6月16日的《纽约客》封面插画中设计师以简洁明了的平面化图式语言搭配清爽干练的色彩描绘出一位时尚优雅的女郎形象,画面简洁生动,展现出二维矢量插图的风格美感。而2015年8月3日的封面插画里,设计师则以曼哈顿的交通堵塞为主题创作了一幅三维立体数字插画,画面中鳞次栉比的高楼与拥挤不堪的汽车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营造出压抑窒息的空间感,与插画的主题贴切呼应。又有2017年3月20日的《纽约客》封面插画,设计师将电脑数字技术与传统手绘相结合,采用电脑手绘插图的形式风格创作了“春季醒来”的季节性故事插画,画面整体节奏轻松愉快,色彩清新,为读者带来一股惬意温暖的春天气息。

3 《纽约客》封面插画艺术特点

《纽约客》杂志封面插画经历93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种装饰艺术风格,但其封面插画的某些形式规律却保持着长久的一致性,并被誉为其独有的艺术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艺术特点的传承,让《纽约客》杂志更加富于情感性,赢得了一代代读者的欢迎。

3.1 一贯性的版式

虽然《纽约客》封面插画的画风多变,甚至一期一个风格,杂志的内容也紧扣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其封面插画版式却保持着持久的形式结构规律,几乎一成不变。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永恒式”的版式结构不仅没有让杂志陷入程式化的艺术泥潭,反而令其文化影响力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传播。这得归功于创刊初期的杂志封面设计师Rea Irvin,他设计的版面简洁大气、整体考究且具有良好的识别性,可谓永恒经典。Rea Irvin为封面标题“THE NEWYORKER”设计的字体清秀高雅(已经列入字库成为一种典范性的英文字体),装饰线条典雅大方,版面流程视觉清晰,这些美观的细节与样式经久不衰。多年以来,在《纽约客》的封面上,无论主题插画如何变化,它的整体布局和版式都几十年如一日,不曾出现大的变异。虽然偶尔可见一些局部小细节的调整,如:封面左侧的装饰线条之色彩、肌理因封面插画的形式改变而做出呼应性的变化;封面下端插画作者的签名因创作者习惯而发生左右位置的调整;封面字体因数字技术的介入采用电脑输入而出现的字间距的微调等,但这些局部变化并未从根本上破坏整体封面的版式结构,它们依然保持了其一贯性的设计风采。这种一贯性的封面版式设计,使得《纽约客》杂志的艺术语言与文化价值得以很好的延续和可持续发展。

3.2 纪念性的符号

《纽约客》杂志封面里每年都会出现一位符号化的“明星”,他的名字叫Mr.Eustance Tilley(尤斯塔斯·提利先生),一个头戴海狸皮帽,身着早期维多利亚服饰,手举单片眼镜全神贯注观察一只蝴蝶的绅士。这个绅士来自于1925年2月21日《纽约客》创刊号封面,是幽默作家Corey Ford杜撰并由《纽约客》创刊时期的杂志总监Rea Irvin绘制出来的人物。他自诞生以来,在杂志故事里扮演了大量诙谐的角色,帮助《纽约客》杂志奠定了幽默的风格基调。为了纪念这一角色,《纽约客》杂志每年二月底的封面都会以周年纪念刊的形式再次使用这一形象的插画。尤其是1925年至1994年这70年间,每年纪念刊封面上的尤斯塔斯形象几乎从未改变,这位大人物俨然已经成为《纽约客》杂志的代表性符号,好似形象代言人。1994年以后,《纽约客》杂志开始以创新的手法纪念这位“明星”,每年邀请插画艺术家根据当年的政治经济形势或热门话题重新诠释尤斯塔斯先生,有动物版、漫画版、纹身版,甚至于普京版等各个不同的版本形象,幽默滑稽又独具思想内涵。在今年二月份的纪念刊封面插画里,尤斯塔斯先生竟然化身为一位身着西装的黑人女性,她梳着短发、打扮中性,却时尚干练、气质高雅,同样是手举单片眼镜正在观察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其创作的目的是用以暗喻当今美国女权运动的政治问题。这种以纪念性符号形式定期出现的尤斯塔斯先生,既有助于加深受众的记忆,又能够向大众传递情感,每年一次带领读者共同回顾和纪念《纽约客》杂志的成长历程。

3.3 生活化的主题

《纽约客》作为美国综合文艺类的发行刊物,其杂志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商业、科技等方方面面,而这些内容并非凭空虚构,它们均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读者身边,紧贴读者生活的真实性话题。《纽约客》每一期的封面插画设计与期刊主题内容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些插画作品无论是暗喻政治、表现日常、庆祝节日,还是歌颂艺术、调侃生活、追逐话题,都紧紧围绕美国大众的生活而展开创意,也正因如此,它们才能引起广大读者如此强烈的共鸣。如:2016年6月20日的《纽约客》封面插画围绕当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总统竞选话题创作了主题作品——“准备好战斗”,画面以卡通化手法描绘出一个拳王阿里式的女强人希拉里·克林顿,她坚定的坐在拳击擂台的一角,鼻青脸肿却毫不退缩,暗喻希拉里的刚强斗志和总统竞选的残酷现实。在2018年3月12日的《纽约客》封面插画中,作者Jenny Kroik则用极其感性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温馨的生活化主题“下一站:春天”。Jenny Kroik的创作来源于她在地铁上所看到的一幕:一个小女孩站在地铁的窗户边,因被隧道吸引而聚精会神的看着窗外。插画师将地铁的窗户外画满了春天盛开的美丽花卉,营造出真实自然而又令人感动的生活场景。生活化主题是《纽约客》封面插画最能撼动人心的艺术特色,它帮助作者在插画里注入了人文情感,以真实性的创作征服了读者大众。

4 结语

《纽约客》杂志作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畅销杂志之一,集活力幽默与严肃沉思于一体,善于用调侃的方式表达犀利的观点,十分符合美国中产阶级的审美标准,被看成是中产阶级城市文化的标签[5]。它几乎每一期都有引人入胜的新卖点,这一方面取决于它严肃认真的评论风格和严谨的编辑作风;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归功于其格调高雅又睿智幽默的封面插画。纵观《纽约客》杂志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每一幅封面插画都凝聚了插画师和艺术主编们的心血,其创作主题关注社会、关注细节、关注自然,紧贴读者的生活;创作风格丰富多变且紧跟时代审美风尚;创作内涵具有深度且发人深省,这些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生活化的插画作品深深的打动着人心,受到读者极大的欢迎。

[1]刘欢.新插画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4.

[2]杜建华.《纽约客》杂志编辑思想探略[J].编辑学刊,2015(3):60-64.

[3]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侬,巴竹师,刘珽,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421.

[4]李辉周.数字化时代原创手绘插画设计及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5]张丹羊.浅析《纽约客》的品牌策略[J].新闻界,2005(3):86-87.

猜你喜欢

插画纽约杂志
就要紧紧粘住你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我把纽约搬走了
正确审视“纽约假期”条款
杂志介绍
纽约往事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无脸小插画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