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3-28刘晓龙柳太波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安徽安徽省

刘晓龙,柳太波

1 前言

我国传统体育现在有史可考,有据可查的传统体育项目多达977种。汉族传统体育仅仅占到三分之一,约300多种,少数民族占到三分之二,达到近670多种[1]。长期以来,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思想占据了主流地位,并且西方体育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传统体育项目不再受到热捧,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正在濒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甚至个别项目已经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而作为中华悠久历史长河宝库中的传统体育,对育人修身具有强大的功效。因此如何更好的继承发扬传统体育,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2 安徽省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安徽省地大物博,民族种类较多,具有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按照竞技体育项群理论,可将安徽省内现有传统体育划分为武术、水上、空中、棋类、杂技游艺舞蹈等五大类。

2.1 安徽武术类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国粹之一的武术在安徽省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春秋时期,淮河流域就已经开始有射箭和剑术的传承。在明清时期,拳法的发展较为繁荣,门派和拳法种类较为丰富。据新版的《安徽体育志》记载,在江淮地区流传的拳种近30种,单项拳多达40多种,拳械套路接近1400路[2]。

从公布的2017年第八届传统武术大赛项目看,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少林拳、传统南拳、传统五禽戏、长拳、少年规定拳、武当拳等传统拳术。对比最新版《安徽省体育志》发现[3],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安徽地区挖掘整理的拳种来说参赛的拳种仅约占三分之一。部分省内发源流传的拳种未参加比赛。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志收录的武术种类进行走访发现,在安徽省区域内民间流传的武术项目种类已经有所减少。如传承于安徽阜南,属于八卦拳的五音八卦拳已经失传。部分传统武术限于传承理念,并未能广泛流传。据东乡拳传人章根苗师傅介绍,限于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承理念,东乡拳目前能流传下的拳械套路也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即便如此也没有人能完整的演练了。

2.2 安徽省内传承的棋类项目发展现状

中国古代围棋三大流派,徽派是其中之一,国手如林。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陆续有王汝南、魏昕、车泽武、陶坚海、李星、王业辉、庞延、姜志强等围棋名将。安徽围棋运动开展广泛,竞技水平较高,名将大师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在安徽省举办的围棋比赛及相关活动达到百场之多,几乎月月有赛事。中国象棋在安徽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作为中国智慧集大成的体现,象棋已经是民间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衡量一个地区象棋发展水平主要是看群众基础、选手水平和裁判的级别。安徽有着众多一流水准的裁判。在所有重大的象棋赛事中,都有安徽籍裁判执法。在为数不多的象棋国际裁判中,安徽籍裁判就有两人,并且多次担任国内外重大赛事的裁判长。近年来以范若愚为代表的年轻裁判开始逐渐成长起来,安徽籍年轻裁判已经多次参加了级别和规模较高的国际重大赛事。从中国象棋协会得到的数据,目前安徽省籍的国家级象棋裁判已有15人。安徽的象棋群众基础是较好的。据统计,仅合肥地区在正规棋校学习过的青少年儿童已超过万人。2011年,合肥市、蚌埠市两所象棋培训学校就被授予“国家青少年培训基地”。近几年,安徽棋手在全国象棋比赛中屡有斩获,安徽女队在2014年击败上海,进入全国最高联赛。2015年合肥7岁棋童徐尚泽获得国象棋协大师称号,是全国年纪最小的棋协大师,这些都显示了安徽象棋运动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六洲棋源于安徽淮南水上渔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它简单、易懂、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其规则简单、容易上手,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是代表安徽地区传统文化典型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于休闲、交友、娱乐、启智、健脑非常有益。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走访其传承人蔡涛得知,虽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六洲棋的发展传承却一直在民间未获得官方支持并且传承受到地域限制。目前六洲棋在安徽的传承发展遇到极大困境。蔡涛本人一直在多方奔走呼吁,但成效甚微。

2.3 安徽省内传统体育水上类项目发展现状

安徽民间龙舟活动源远流长,活动多在端午节开展。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安徽举办首届龙舟大赛。合肥、铜陵、芜湖、池州、望江、舒城、当涂、繁昌、和县、无为等市县不仅举办各种形式的龙舟活动,并且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国家级、国际级龙舟大赛,并取得较好名次。2017年6月18日,铜陵市大通镇鹊江水域大通古镇全国龙舟邀请赛开赛,邀请来自北京、浙江、福建、广东、安徽等全国12支专业赛队200余名运动员参赛。从承办单位之一的铜陵体育局得到的数据,该赛事吸引了近10万人到现场观赛。极大促进了传统水上体育项目的发展。 钓鱼运动在安徽省一直长盛不衰。安徽钓手高手层出不穷。2017年10月在四川南部县升钟湖景区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经过72小时的激烈角逐,在战胜656名运动员后,来自安徽的九元黑坑钓饵二队夺得第一名,获得2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4]。

2.4 安徽省空中项目类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风筝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深受群众喜爱。在安徽各地民间较为普及。许多家庭会自己制作风筝。安徽省风筝运动协会的成立为加快风筝运动的推广,提高我省风筝运动的水平,促进风筝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省高校也积极参与传统体育宣传推广活动。安徽大学纸鸢协会成立后,在校内多次开展活动。吸引大量学生参加和观赏。促进了风筝运动的传承和发展。秋千在安徽省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娱乐健身的荡秋千,一种是打秋千。荡秋千活动深受青少年喜爱,但考虑到安全因素,目前仅在有条件的学校或者个别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中有荡秋千器材。据三阳镇镇长介绍,打秋千活动源于安徽歙县南三阳村,是先祖们为祈求丰收和迎新年举行祭祀活动,从明末流传至今已近500年。每逢农历新年、上元节及接观音等重大民间活动时,在宗祠,观音阁及全村主要街道,进行“打秋千”活动。与扮地戏、跳加官、走五猖等民俗项目相得益彰,形成了特有的民俗风貌。现经地方政府整理发掘,该活动作为黄山风景区旅游的观赏保留节目传承至今。

2.5 安徽省杂技舞蹈游艺类民族传统项目发展现状

通过走访宣城东河上新村村长得知宣城东河高跷经10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其惊险性和观赏性有了极大提高。东河村民自筹资金,逢重大节日为群众义务表演,使该项运动得以保存发扬。朱桥板龙灯由朱桥乡村民自发组织队伍进行传承,已形成规模。叠罗汉、许村大刀舞、跳钟馗这些民俗项目已经被当地政府有效保护传承,作为当地特色旅游表演项目发扬光大。花鼓灯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边唱边跳,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如今这项民俗艺术形式得到广泛传播,已成为我国艺术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舞龙舞狮在徽州大地上也得到广泛传播。在安徽合肥有多家私营企业提供舞龙舞狮表演服务。2016年春节期间,作为一种民俗,安徽许多地方都举行了舞龙舞狮表演。舞龙舞狮也走进了高校。据调查得知安徽大学成立了舞龙舞狮校队,并且开设舞龙舞狮选修课,受到学生的热捧。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也组建了自己的舞龙舞狮校队。这些努力对促进舞龙舞狮的发展、传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宣城定埠小马灯是徽州大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又一种舞蹈形式,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近几年来,宣城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民族瑰宝的发掘和保护工作。电话访谈宣城市旅游局副局长得知,当地政府通过走访、调研,挖掘出常表演的九种大阵做成“九阵图”,归纳常用表演人物制作了16个人物脸谱,组建专职表演队伍。从宣城市教体局获悉为更好的保护传承这项民族艺术,这项传统体育已被纳入到了当地学校的文体活动课程中。

3 安徽省传统体育发展问题分析

3.1 宣传导向趋于利益化,项目发展不均衡

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根据考察走访对比看出,在安徽省部分传承较好的项目也是比较容易获得经济利益的项目,如舞龙舞狮虽然缺少政府主导的宣传,但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通过提供表演服务可以获得相当的报酬。安徽体院舞龙舞狮队课余时间利用专业兼职,短短一小时的演出即可获利近万元,因此该传统项目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利益驱动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一些娱乐表演类传统体育项目与当地自然资源结合起来,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受到地方政府的充分挖掘保护,获得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如黄山地区的叠罗汉、许村大刀舞、跳钟馗、打秋千等表演性项目与黄山地区的自然风光较好的结合,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获得当地政府的保护和发掘。这些能够获得市场回报的传统体育一旦走向市场,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一面是为推广者和传承者赚取市场效益,一面通过市场化对项目自身进行宣传和提升。相比较种类繁多的安徽省传统体育而言,能够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化的传统项目毕竟是少数。部分项目如六洲棋受围棋、象棋的冲击,普及程度不高,逐渐萎缩,很难走向市场,宣传普及程度较低。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也很难做到全面推广和普及。比如龙舟项目,只能在水资源较丰富的皖南地区推广,很难向皖北、皖中山区推广普及。

3.2 现代法律及政府定位影响传统体育发展传承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法律法规愈来愈完善。部分法律对传统体育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比如动物保护法,对流行于宿州等地的马戏影响较大。受法律的影响,马戏团能够训练的动物是有限的。常规表演又很难引起群众的观赏欲望。政府在民族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中应该起到引导的主体作用,但受“官本位”的政绩观影响,逼迫各方集中各种社会资源发展现代竞技体育,却忽视了对传统体育地投入,带来严重地失衡格局。而传统体育即便是有一定规模的比赛,其项目为非奥项目不能作为地方政府的政绩亮点进行宣传,其比赛成绩的含金量不被重视。因此在场馆建设,器材投入,经费使用等方面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限制,甚至部分项目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3.3 后备人才资源匮乏影响传统体育的发展

后备人才是传承的关键,足够的人才资源才能保证项目的良好传承和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影响下,家庭选择、个人选择受经济导向影响较重。足够的投入不能得到相当的回报,很难寻找传承人。竞技体育明星动辄上百万的收入、万人瞩目的光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对青少年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体育的社会影响力远逊于现代竞技体育。也很难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对安徽省十六个地市的传统项目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研显示,只有7.2%的青少年经常参加传统体育活动。部分传校在体育课中教授传统体育的内容,但仅限于武术、木兰扇等项目,并且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仅有4.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愿意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木兰扇过于舞蹈化,武术学习又太难,因而不愿参加学习。而对十六个地市传校青少年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身边的孩子对民间传统杂艺类项目比较熟悉经常玩的有32.82%,了解但不经常玩的33.87%。这显示出学生和家长在传承传统体育方面热情不高。另一方面,从事这些民族体育项目教学的教师自身对该项目也研究不深。通过知网搜索发现,2007-2017年近十年内,中小学教师从事传统体育研究的论文未能搜索到。据走访调研得知安徽省27所高校均开设传统体育课程。但90%开设传统体育课程的高校教学内容也仅限于武术、养生功、木兰扇等。在这些高校中,约有三分之一高校的教学教材选用规划教材,校内自编教材或者与校外合作自编教材的高校占到50%。个别高校开设传统体育课程竟然没有教材,接受过系统训练的教师也非常匮乏。所有接受访问的授课教师或是大学开始接触学习,或是单位组织参加培训学习,均没有经过传统体育项目熏陶。这些都影响着传统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储备。通过街头随机访谈合肥市30岁-50岁的中青年人群结果显示81.28%的人童年、青少年时期经常玩放风筝、丢沙包、跳皮筋等传统游戏,18.72%的人偶尔玩。中青年时期更多的是接触益智类项目如棋类,约占受访人群的86.36%,说明这些项目在民间得到了良好的自我传承和发展。在街头随机访谈的调查结果显示,77.37%的受访群众认为传统体育在安徽的参与度整体出现了衰退现象。而对衰退原因进行的调查显示,主要原因依次是受到网络冲击占88.37%,条件的改变导致的衰退76.74%,如现在社会的传染病较多,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传染风险较高,传统体育的项目条件比较容易接触不卫生的环境。认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跟不上社会潮流的发展,比较土和认为生活节奏加快,极大压缩了青少年儿童的游戏时间的比例人群分别58.82%和52.94%。针对是否愿意子女从事传统体育传承的调查显示,89.7%的明确表示可以了解但不愿进行传承。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受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安徽省传统体育整体发展传承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不论是种类、传承者、后备人才、文献资料等流失状况都非常严重。

4.2 建议

4.2.1 加强政府在挖掘、保护、推广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在对传统体育的发掘、完善、维护和推广工作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花费巨大人财物力整理的材料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4.2.2 加强申遗工作的开展。对有推广价值和保护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尽快列为保护性项目。对项目本身和传承人进行保护,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4.2.3 政府引导和扶持,加强后备人才资源库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突出学校教育功能。加强学校体育中的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时数和比例,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传统体育项目人才资源库。

4.2.4 为传统体育的发展、传承提供法律保障。

加快地方立法保护工作进程。201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宏观层面上为传统体育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但这是国家层面上的法律,具有宏观指导作用。传统体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地理局限性,因此地方立法保护是地方传统体育获得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保证。

4.2.5 结合安徽旅游发展,开发特色传统体育旅游。

体育产业发展目前迎来良好契机,但安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体育赛事游,体育欣赏游在安徽尚处于襁褓期。安徽传统体育带有浓郁安徽地方文化特色,可以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载体,推广地方体育文化,展示地方人文风采,同时可以获得一定市场收益用于保障地方传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体育博物馆 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8.

[2]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体育志[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0.8.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体育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4.8.

[4] 王爵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落幕安徽钓手捧走20万元奖金[EBOL].http://biyelunwen.yjbys.com/cankaowenxian/420205.html 2017.10.20.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安徽安徽省
成长相册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