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丽江麽些族国家认同问题蠡测
2018-03-28郭新榜
郭新榜
(云南大学 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 674199)
木氏土司对明王朝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而广大麽些族①今纳西族,确定为今名前,该民族有多种自称和他称,麽些族是其中一种称法。民众在木氏土司的专制、愚民政策统治下失去了学习汉文化的机会,其国家认同感并不强烈。时至清朝,尤其是雍正元年丽江府改土归流后,木氏土司由土知府降为土通判,其政治地位不复当年,麽些族民众开始逐渐摆脱木氏土司的专制统治,积极学习汉文化知识,参加科举考试,甚至跻身上流政治社会,表现出不曾有过的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本文就清朝时期丽江麽些族国家认同的建构、主要表现和特点略陈管见。
一、清王朝政治体系下的麽些族国家认同
明朝时期,木氏土司统治地区形同独立王国,府学、书院、义学等教育机构在丽江麽些族地区并未出现,当地民众教育面相当狭窄,政府政治教化的功能难以发挥,国家认同全面建构的基础并不牢固,麽些族广大民众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并不很强。一方面为了维护边疆的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强化边疆民族国家认同意识,增强其王朝国家归属感,清政府在边疆地区实施了改土归流、推行汉文化教育等措施。
(一)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各朝代为统治边疆少数民族而采取的羁縻制度。各代统治者大多因俗而治,对归附的民族上层人士授予不同等级的官爵,让其统治原有地区,并享世袭之权。这种因俗而治的土司制度在王朝初创时期对迅速稳定局势、恢复地方经济、实现边疆开发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该制度袭久成弊,尾大不掉,分庭抗礼者有之;倚势虐民,为非作歹者有之;争袭内讧,兵戈相见者有之。明朝时期,因而就不失时机地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实行直接统治。如洪武二十一年(1388)云南越州改土归流,正统八年(1443)鹤庆白族土府改流,成华十三年(1477)寻甸彝族土府改流,成华十七年(1481)广西府彝族土府改流,隆庆元年(1567)武定府彝族土府改流,万历二十六年(1580)顺宁府布朗族土府改流。在此时期,丽江麽些族木氏土司对上恪尽职守,对下通过一套姓氏等级制①“官姓木,民姓和”。、木瓜制②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制度。在纳西语中“木”为“兵”的意思,木瓜即“兵管”,为木氏土司统治下农村地区军政合一的首领。对其辖区进行强有力的统治。在这种统治秩序下,流官形同虚设,木氏土司牢牢控制着地方统治实权。当时,这里颇似一个独立王国,此处“去鹤庆止五十里而遥,然其通中国只一路,彼夷人自任往来,华人则叩关而不许入,一人入,即有一关吏随之,随则必拉以见其守,见则生死所不可知矣,故中国无人敢入者。”[1]123木氏土司在处理与个别官员的矛盾中,也颇有手段,甚至用毒杀害,“其毒药又甚恶,勘其事者,如大理、鹤庆二太守,咸毒杀之,鹤庆缙绅亦往往中其毒”[1]124。在木氏土司统治下,一般民众的生活也并非很安逸,由于自然条件所致,这里五谷不丰,却盛产金银,“其金生于土,每雨过则令所在犁之,输之官,天然成粒,民间匿铢两者死,然千金之家亦有饿死者”[1]123。丽江木氏土司也存在对周边土地的侵夺,对地方汉文化的垄断,对地方官的虐杀等现象,但因其素有儒雅好文之名,并对明王朝存在强烈的国家认同而未被改流。但时至清朝情况就不同了。雍正元年(1723)丽江府被清政府改流,木氏土司由土知府降为土通判。改土归流后,木氏土司在其辖区的专制统治被打破,乾隆三十五年(1770)丽江府军政合一的“木瓜”制被里约、保甲制度所代替③维西、中甸、永胜、蒗蕖州、永宁、冕宁、盐源麽些族聚居区仍延续土司制度。见周俊华《滇、川、藏纳西族聚居区土司制度的多种类型》,《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第63页。,其政治体制与内地逐渐接轨。地方行政体制的这一变革使麽些族地区被进一步整合到国家政治体系中,中央王朝掌握了对该地区的实际管理权,木氏土司制定的苛民政策逐渐不起作用,当地群众恢复原来姓氏的情况也逐渐增多④对外来迁居丽江居住者,木氏土司均赐其姓“和”,否则不能居住于此,这种情况延续至改土归流。,丽江府麽些族民众开始由木氏土司统治下的奴隶向王朝国民转变,其国家认同感进一步提升。
(二)推行汉文化教育
明朝,木氏土司姓氏乃朱元璋所赐,其辖区位置的重要性也为明王朝所看重,该土司之地位、影响在全国众土司中特重,且明末木氏土司对明王朝大量助饷。而清朝时期木氏土司的威权即与日俱下。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孔兴询任丽江府通判,向清政府建议设文庙、立学宫,改变该府尚未设学的局面。康熙四十四年(1705),丽江正式设立府学,并设儒学教授、训导各一员。康熙四十五年(1706)当地土知府木兴“捐创文庙,不惜千金,设立义馆,延师教育”[2]。这是自元明以来木氏土司首次在丽江大兴教育,当地土司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⑤明朝,丽江府木氏土司的汉文化素养颇高,却不允许当地普通民众学习汉文化,普通民众依附于木氏土司,其国家认同行为也受木氏土司影响。。同年,丽江府通判樊经、余文耀相继修建玉河书院,并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落成,此时,张揆亮被聘为山长。康熙年间,丽江府的兴学活动初步改变了明代该地区无学校教育的局面。
清代,丽江府学校教育的大发展则是在改土归流之后。雍正元年(1723),丽江府改土归流,木氏土司长期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终结。从雍正元年(1723)改土归流至宣统三年(1911),先后被派往丽江的75位流官知府大多能够恪尽职守,在发展生产、兴儒办学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政绩,对丽江麽些族地区的各项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各任流官知府的政绩中,以杨馝为最。雍正三年(1725),他与儒学教授万咸燕一起创办“雪山书院”。乾隆元年(1736)管学宣任丽江知府,在其任职期间增设义学、忠孝馆、节义馆等17馆,并为馆产、教师薪水多方努力,为确保适龄学生入学,还规定了子弟不赴学,严征父兄,百姓不赴学,究责乡保的惩罚措施[3]。嘉庆年间,李洋、杨兆兰、杨昌、杨宣、李樾等先后中乡试。道光年间,先后中恩正科共九科,中乡试者15人,中副榜者6人,中武举者4人。咸丰年间,李如椿、和铭、木近仁、杨光远先后中乡试。同治年间,李玉湛、木晋奎等8人乡试同时中举。光绪年间,杨育之中乡试,和庚吉中会试进士。清末,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也为缓和国内矛盾,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办学堂,丽江中学堂、高等小学堂、官立女子小学堂等相继设立,国文、史地、算学、体操等课程相继开设。
清代,府学、书院、义学等教育机构在丽江麽些族地区的出现及其发展,使受教育面得以扩展,奠定了国家认同全面建构的基础。从建构王朝国家认同的角度来看,这些教育机构在麽些族地区的推行使得中央主流政治文化在广大麽些族民众中的普及面逐渐扩大,其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从无到有,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由弱变强,麽些族对中央王朝的国家认同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
二、清朝麽些族国家认同的表现
清政府在丽江麽些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加强汉文化教育后,当地被进一步整合到国家政治体系中,麽些族民众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增强,其国家认同感被进一步提升,麽些族国家认同表现为积极就学、关心时政等方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一)积极就学
清王朝在丽江府创立府学,创办义学、书院,倡导汉文化学习后,各任知府、儒学教授积极筹划,地方乡绅奋力援手,丽江府地方教育得以不断发展、完善。在清王朝大兴教育的历史背景下,丽江麽些族民众积极投身于科举考试,通过读书入仕博取功名,取得骄人的成绩①据光绪《丽江府志》记载,改土归流后,丽江麽些族通过科举考试产生了7名进士(其中2名入翰林)、59名举人,14名武举,副榜、优贡以及其他贡生100多人。。同治九年(1870),丽江诸生有8人同科中举,光绪十五年(1889),丽江诸生4人同科中举,还出现了“一门三举人”的盛况。清末,随着丽江府中学堂、高等小学堂及女子小学堂的创办及国文、史地、算学等课程的开设,不少学生入学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到“五四”运动前后,丽江公立初、高小已达91所,培养出了不少具有新思想,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青年。
清朝在麽些族地区实行的开科取士使广大麽些族民众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甚至跻身社会政治上层,获得了明王朝时期麽些族民众不曾有过的社会权利,极大地增强了其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麽些族文化与汉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在进一步加快。清末,新式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使丽江麽些族国家认同已超越王朝国家认同的认知局限,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历史洪流中。
(二)关心时政
清朝,麽些族学子有不少能够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积极关心时政,为国家民族利益争相奔走,不顾个人安危。如乾隆末年,举人李廷俊赴京会试,联络滇中学子控告和珅。马子云赴大理应岁试,写了《去官邪,锄鸩毒论》一文,揭露吏治腐败及鸦片危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丽江麽些族地区创办了《丽江白话报》,宣传爱国救亡思想,刊发了《论鸦片烟之害》《云南文明会演讲》《劝注重工商业》等不少切中时弊的文章,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揭露,对国内弊政加以针砭,蕴含着丰富的反帝爱国思想,对丽江麽些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时,麽些族民众已摆脱木氏土司的束缚,开始深入学习国家主流政治文化,并参与到国家科举考试中,其政治地位得以提升,许多民众还通过科举考试跻身社会政治上层,其国家认同感与明王朝时期相比大大提升,能够关心国家、力陈时弊,投入到一系列关系民族兴亡的运动中的麽些族民众越来越多,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认同倾向。
三、清代麽些族国家认同的特点
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基本实现了对西南边疆的直接统治,丽江麽些族民众进一步融入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对清政府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及边疆的稳定做出了贡献。麽些族国家认同呈现以下特点:
(一)积极性
明朝时期,广大麽些族人民只是木氏土司的奴隶,没有政治地位可言。由于木氏土司的愚民政策,他们也基本没有受到汉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明王朝的国家认同也是附和于木氏土司,因此麽些族民众不同于木氏土司,他们对明王朝国家认同感并不像木氏土司那么强烈。清朝,尤其是改土归流后,麽些族人民逐步摆脱了木氏土司的统治,并可以进学校读书学习,参加科举考试,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为其参与国家政治奠定了基础。其中考中科举者,有的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有的任教家乡,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国家认同感。
(二)服从性
清政府欲在丽江设立府学,发展教育,木氏土司也积极响应,为儒学教育在丽江的大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面对清王朝改土归流的政治举措,木氏土司没有强烈地抵制,而是接受了降为土通判的政治安排,保持了地方社会的政治稳定与民族团结。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政府议准丽江正式设立府学,发展教育,土知府木兴为响应清政府发展儒学教育的号召,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捐创文庙,不惜千金,设立义馆,延师教育”[2]38。
明朝时期木氏土司的愚民政策得以清除,在这一地方教育政策变革中,木氏土司积极配合,对丽江府麽些族民众素质的提高、国家认同感的增强起到了一定作用。雍正元年(1723)丽江改土归流①丽江土知府木兴无子嗣且于康熙五十九年病故,其侄木崇也于康熙六十一年病逝,木兴之弟木钟便被联名保举,暂管具体事务。他任职仅一个多月,还尚未题袭,族人阿知立借机控诉木钟,云贵总督高其倬便顺势上奏:“木兴在日,居官贪虐,土人至今控告不已。木钟在地方声名不好,应宜改土归流。将土知府改为流知府,流通判改为土通判。”。改土归流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定边疆的重要政治举措,是历史大趋势,当地开始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采取与内地一样的赋役制度,进一步强化文化教育。与云南别处土司相比,在丽江府的改土归流工作中,木氏土司较为配合,广大麽些民众也积极响应,顺利实现了地方政治的巨大变革,没有出现政治动荡。
(三)反叛性
清末,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对外战争的接连失败及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并爆发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丽江麽些族民众顺应历史形势,投入到反清队伍中,实现了由王朝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变。光绪三十二年(1906),周冠南(1875—1933)赴日本留学,为丽江出洋留学第一人,也是早期的同盟会会员。1908年,以拉市人王政、木双壁和江边人郑增耀为首秘密发动群众,准备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在丽江的统治。1909年6月,他们准备组织群众齐集拉市恩宗村黄山哨附近,由于组织不秘等原因,王政等人被害,黄山哨起义失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蔡锷等人也领导了昆明“重九”起义,丽江官绅积极响应,纷纷剪辫易服,满城插上五色旗,结束了清政府在丽江麽些族地区的统治。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反袁,丽江麽些族3000多人加入到护国军队伍中。
(四)维护国家利益
改土归流前,木氏土司积极参与清王朝的一些军事行动,对维护清王朝在滇西北的统治起到了一定作用。吴三桂统治云南时,强加给土知府木懿“私通吐蕃”的罪名,并借此向其勒索,挑起战端,木懿抵住了吴三桂的威胁,维护了国家利益。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开始在丽江地区清查户口,推行赋役,并广设学校,进一步推行文化教育,强化在该地区的直接统治,原来的土司朝贡体系、职官制度的二元结构得以终结,当地百姓开始逐步摆脱木氏土司的统治,其对王朝国家的认同意识、认同感比明朝时期有所增强,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政治、军事活动中。他们或在御敌保国中身先士卒,或在为官任上勤政爱民,使国家利益得以维护。清王朝在丽江地区一系列政治措施的推行中,木氏土司也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配合、支持,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局面。
综上所述,清王朝时期,为了维护边疆地区政治稳定,增强其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在丽江麽些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强化汉文化教育等政治措施,原来的土司朝贡体系、职官制度的二元结构得以终结,当地民众进一步融入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中,表现出不曾有过的国家责任感。他们保家卫国、积极就学、关心时政,其国家认同呈现出积极性、服从性、维护国家利益等特点,呈现出对主流政治文化认同从无到有,对中央王朝向心力由弱变强的趋势,丽江麽些族对中央王朝的国家认同感得到巩固和提升。在清末社会变局中,麽些族民众开始学习新思想,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出现了新式知识分子阶层,开始超越王朝国家认同的认知局限,剪辫易服,响应武昌起义,脱离专制政体,实现王朝国家认同向中国认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