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供需矛盾研究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

2018-03-28帅,杨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准

马 帅,杨 伟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高校资助工作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对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和社会公平都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提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1]这为高校资助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新资助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保障型资助体系全面建立,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推动了教育公平,实现了通过资助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的目的。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供需两侧发生深刻转化:一方面供给侧正面临着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另一方面需求侧呈现出多元化、高层次的需求发展态势。本文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的新论断,结合资助工作的实际与学生需求的发展,分析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供需矛盾的新变化及资助工作变革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资助供需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联性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基本国情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根本任务和工作重心的变化。因此,研究高校资助工作供需矛盾必须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个主题进行思考。

(一)供给侧有新变化

从供给侧看,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源于长久积累的物质文化基础。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过去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走在了世界前列,落后的社会生产显然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国家必须直面的重大难题。社会主要矛盾供给侧的变化深刻影响着高校资助工作供给侧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2007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校资助工作政策体系,奖、贷、助、补、减、勤、偿、免的保障型资助体系基本建立,我国的学生资助实现了规模和总金额的持续增长。近10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近5年,国家资助的力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研究”课题组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学前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共资助学生4.25亿人次,资助金额达到6 981亿元,财政投入达到4 780亿元[2]。这样的国家良政,不仅仅直接帮助到千千万万的学生,实现了教育公平质的飞跃,保障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助力脱贫攻坚计划。“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已成为社会共识。我们在看到高校资助工作取得历史性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阶段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还不完善,资助工作的精准性、资助育人的成效性、资金使用效益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资助育人工作尚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政策制定与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一些资助制度顶层设计存在缺陷,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资助政策执行偏差、育人效果欠佳。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供给侧结构调整已进入深水区,从思想观念转变、实践探索再到成效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成为摆在高校资助工作面前难啃的硬骨头。

(二)需求侧有新要求

从需求侧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人的需要是由多种类型、多种层次所构成的。相对来说,“美好生活需要”比“物质文化需要”外延更宽、要求更高、指向更为明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脱贫攻坚战的稳步推进,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在不久实现。人民告别物质短缺时代后,最初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得到满足,自然会转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诸如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物质需求之外有着更为多样的发展性需要与精神诉求。在现有保障型资助政策体系较为完善的情况下,经济上的困难已然不是学生现在最迫切的问题,他们最希望得到心理、情感、能力、就业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学生的个人尊重、理解和自我实现等发展性需求也逐渐呈现出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问题已经由生存型问题转化为发展型问题。然而,目前高校现有的资助工作模式却无法有效满足学生日益多元的发展性需求。

新时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趋密切。高校贫困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点辐射的却是一个面,高校贫困生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被广泛关注的群体,关系到万千家庭,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通过从供需双侧梳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高校资助工作供需矛盾的变化,可以发现二者变化的内容指向基本吻合。社会主要矛盾是确定高校资助工作主要矛盾的根本遵循,高校资助主要矛盾衍生于并从属于社会主要矛盾,二者的变迁逻辑内蕴于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共同指向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3]。

二、高校资助工作的供给瓶颈

高校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经过10年的学生资助建设发展周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的额度和广度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高校资助工作模式也从以加大资助经费、扩张资助规模为主要手段的保障型发展向以提升资助质量、强调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发展型转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进入转型期、深水区,各种新问题、新现象、新变化随之而出,传统的资助工作在新环境下出现了失调,原有的“奖、贷、助、减、补”单一的物质资助已无法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然而,目前高校内涵式资助工作模式构建还不完善,还不能有效满足学生日益多元的发展性需求,高校资助工作的供给侧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资助理念滞后,隐形压力被忽视

现阶段高校保障型资助体系设计侧重于物质支持,集中于解决学生现实生活问题,对资助理念缺乏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甚至部分高校资助工作负责人员片面地认为资助工作就是给贫困学生发钱,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这样的思维背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要求,也忽视了学生因经济问题衍生出的心理问题等隐形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由外在的经济压力衍生出内在的心理压力,他们大多因经济困难而心理敏感脆弱、缺乏自信等。而现行资助体系设计多立足于物质支持,为按时完成资助发放任务,资助工作方式程序化、工具化、简单化,例如在贫困生认定环节,通过学生演讲、班级投票方式认定贫困生,这种冷冰冰的工作流程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情感需求,更加剧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无法走出心理困境,甚至更加封闭、不自信,进而游离于学生群体之外。另一方面,部分资助工作者受自身学科背景的限制,长期依靠工作经验,不更新工作理念,片面理解资助政策文件,专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忽视学生接受资助的内心感受和能力发展需要,既无法精准地满足学生的经济需求,又忽视了经济压力之外的隐性压力,使资助工作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资助方式单一,助学体系不健全

现有的“奖、助、贷、减、补、免”的资助方式,具有明显的救济特点,是无偿性的资助方式,功能比较单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面对的本质问题,即发展问题。这些仅着重于经济帮扶的资助方式多由国家、地方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以及高校设置,主体分散,项目较多,受助条件不一,以至于造成各种资助措施存在交叉现象,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复受到资助,甚至出现受助总额高于需求额度的现象。另一方面,过多的无偿性资助也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和行为惰性,出现“等靠要、吃补助、高消费”,甚至“不要白不要”等现象。此外,现行助学政策存在制度隐忧,困难生的认定尚缺乏有效措施,受利益驱使,一些并不贫困或相对不贫困的学生也来争当贫困生,产生“虚假贫困”“争贫不争优”等负面现象,这既降低了资助工作的价值和实际效果,也造成了资助资金流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助学体系的不健全还体现在各种资助后续工作不够完善,很多高校尚未制定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资助跟踪制度,一些贫困生将国家和高校给予的经济资助用于其他不合理的开支,甚至是奢侈消费,而并未用在学习、生活费用上。如此,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资助目的,反而在同学中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资助效果欠佳,育人作用不明显

育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然而,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中,往往表现出对资助政策机械地执行,而忽视对贫困生的思想培育。高校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方法举措,一些教育活动坐而论道,流于形式,缺乏实效。高校外延式资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内涵式资助育人体系尚未建构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正经历着资助结果显著和育人效果不佳“两重天”。第一,育人机制不健全。目前常规性资助、发展性资助项目也仅仅局限在经济帮扶、技能培训上面,没有把学校的资助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高校内部相关部门并没有形成联动,没有形成包括从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团委到二级学院、辅导员,从行政部门到教学部门这样“一体化”的思政工作体系,造成“有事临时处理,没事无人问津”的局面,导致资助工作在现实中出现学生资助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的分离状态。部分专职负责人员单纯地认为完成相应资助工作就是自己的职责,育人认识不到位,甚至缺乏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从根本上无法保证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第二,整体育人的导向不明显。一是在资助过程中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参与性不强,只是被动地接受资助,而高校资助基本上是程序性、行政化的操作流程,育人导向性不强,仅仅将学生当作是受助者,难以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成才意识等;二是高校对学生受助后的资金使用以及个人的消费行为没有相应的管理约束,影响育人作用的发挥。少数受助学生拿到了助学金,进行高消费肆意挥霍,而高校资助只管给学生发钱不管学生如何用钱的资助制度会导致学生节约、奋斗意识的淡薄。

三、高校贫困学生的需求发展

高校资助工作应该是一个不断满足贫困生的需求和不断激发贫困生新需求的过程,是一个让贫困生在资助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成长的过程。高校资助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广大贫困生求生存和求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精准资助需求

经济需求始终是高校贫困生最基础的需求。从现有的资助力度和体系设计来看,总体上能够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的学习生活,但在资助的精度、效度方面尚停留在表层阶段。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扶贫工作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高校资助工作是国家脱贫攻坚战不可或缺的环节,教育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指出要突出精准资助。精准资助强调在资助工作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并有效保障资助公平,主要体现在对象精准和需求精准。所谓对象精准,即精准识别应助学生群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找准资助对象是精准资助的前提和基础;所谓需求精准,是要求在满足学生个体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应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但从目前各高校资助工作的实践看,目前认定对象与学生需求都有待精准。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操作执行过程中,具体流程是学生申请、部门盖章、学校审核,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难免会出现利用关系弄虚作假的现象,无法实现资助对象的精准认定;另一方面,贫困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由于家庭环境、生源地域、知识结构以及人格特点的不同,他们的需求也是个性化、多元化的,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资助形式,提升资助目的与资助对象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最大程度发挥资助的效能,成为摆在高校资助工作的共性问题。

(二)全面发展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即人各个方面潜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高校特殊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全面发展问题尤其突出。从表面上看,贫困学生的问题是经济问题、个人基本生活问题,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反映了个人才能、意志品质、社交能力、综合素养等全面发展问题。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地域原因难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缺乏各种锻炼的机会,进而造成个人自我解困和自我发展的滞后,进入大学后虽然接受物质资助,但依然无法摆脱这种“结构性贫困”状态,由此引发的资助育人难题也日益凸显。

(三)自我实现需求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次的物质温饱需求得到满足后,势必产生高层次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需求。贫困生自幼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由于家庭贫困的缘故,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通常过高。贫困学生通过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获得了读大学的机会,在潜意识里相较于其他同学有着更为强烈的自尊,对自我实现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但由于贫困生的经济条件较差,大多知识面较窄,特长和业余爱好较少,致使他们在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中不能得心应手,努力的程度与预期的结果会出现偏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与其他同学相比,贫困生综合竞争力可能会弱些,如果没有可以寻求到帮助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现状的难度加大,自我实现需求的实现过程中矛盾更加凸显[4]。

从认识论原理上来看,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的论断,我们认识到新时代我国高校资助供需矛盾也发生了新的转变:贫困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性、高层次发展需要与新型内涵式资助体系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高校资助供需矛盾的转化决定了高校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与工作重点的重新聚焦,这就要求高校资助工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要矛盾为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从供需双侧发力,着力促进“三个转化”,提质增效,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加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即工作重心从资助管理向资助育人转化,创新资助的形式和内容,践行精准资助,把“育人”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被动”接受资助到“主动”寻求发展转化,最终实现从以资助规模扩张、加大经费投入为主要手段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资助质量提升、强调资助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化。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