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危机及其整体性引导

2018-03-28金家新王云兰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主体

金家新,王云兰

(西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120)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德育的本意是指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1]高校德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以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因其所特有的交互性、开放性、自主性、超时空性和虚拟性等系列特征,使高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德育主体多元、德育内容芜杂、德育环境污染。而与之相随但鲜有改进的是:德育的方式方法仍然呈现保守与固化的态势,德育评价体系仍然沿袭着片面化、直线性、应试型的样态。过于僵化的道德教育模式不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也未能积极有效地回应新时代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道德问题,从而降低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德育主体多元化所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体开放、自主与交互的特征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呈现可翻转、可融合的态势,这在客观上促进了高校德育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在高校德育主体中,德育主体超越了单向度的授受关系,已逐渐转化为“互生、互动、互教、互学”多向度、多维度的联动关系。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类交际平台与网络软件不断换代升级,年轻一代对于新技术、新信息的敏感度与接受度往往超出“教育者”,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对知识的独享或先享”“单向度的高位教育者向低位受教育者进行道德灌输”已经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受教育者”也不再仅仅需要从“教育者”那儿获取信息或知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均可跻身高校德育主体的范畴。诚然,这为高校德育工作在复杂环境下随时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对高校德育传统主体自身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

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各种道德文化“多元性”的解构性冲击。在主体多元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有不同的解读,这种被“解构性解读”的德育内容,会由于主体认识的差异性而产生不同版本,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解构性冲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高校德育属于意识形态,是一种上层建筑,必然受制于德育主体的经济基础、生活与教育经历以及自我认知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最大公约数,高校德育面临着引导、整合各类“不同版本道德”的任务,需要在道德知识的授受与思辨中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在自媒体的情境下,德育主体往往基于“个人”的经历、立场来进行道德判断,并进行个性化的道德知识生产与传播,这种个体性的道德认知往往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公约数”有着一定差距甚至是冲突。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要表现仍然是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道德的变化,进而产生道德理解的差异化。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公正、人权”等观念时常拨弄着人们的思维,部分网络大V们有意或无意地鼓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挑动着民众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时经常感到困惑和迷茫,特别是突发性事件与热点事件经由不同的网络版本解读和传播后,得到的往往不是道德共识而是产生更多的迷茫和分歧。大学生是自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汹涌而来的资讯裹挟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评判,不断冲击和解构着大学生尚有缺陷的道德认知和尚未巩固的道德信念,使他们产生更多的道德怀疑、道德迷茫,甚至道德虚无感。

其二,信息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交互性与传播速度的迅捷性,给道德知识的传播带来多元性和非理性。在主体多元的情况下,自媒体用户均自带“广播与电视”的传播工具与编辑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一个场景、一句说辞,其扩散速度与溢出效应不可预测,虽不乏正能量的传递,但鱼龙混杂现象随处随时可见。自媒体传播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固然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利,但未经甄别与过滤的信息往往包含着非理性的道德判断,伴随着“随手一转、随意点赞、随心评论、随便推送”的快捷方式,群体交互某些负面道德能量在短时间内可能呈几何级的迅速集聚并蔓延。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甚至为刷存在感而过分求新求异,发布、传播、跟贴不当信息司空见惯[2],网络写手、P图客、抖音等可借助各种网络推手,散布不良、不实信息,使得大学生在看到某句话、某个段子、某个截图、某个视频后,产生情感共鸣,思想被动,进而以非理性的方式迅速否决既往所认可的道德观念,并将这种非理性的道德认知传播给不特定的人员,从而产生负面道德能量的次递与集聚效应,而大学生自己无形中又成了网络推手。

其三,道德主体的多元性对高校德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产生极大冲击,构成对学校系统性的道德教育的挑战。诚然,各种大规模在线课程、自媒体推送等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渠道上的便利,但高校德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削弱。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其主要特点就在于:正能量、科学性、思辨性、系统性、实践性,能使学生通过系统的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与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高校德育课堂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互动性、灵活性以及教师个人人格的感召性,是大规模在线课程、自媒体推送所无法企及的。因为经过系统、严格训练的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学工队伍,他们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多具备着过硬的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素养,能够有效利用自媒体开展道德教育,为被西化、俗化甚至妖魔化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正名。当前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站位、道德素养、教育能力、大数据处理技术、新媒体应用技术,进一步夯实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专业主体地位。

二、自媒体的非典型性分析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一)自媒体发展的类型

QQ、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以及论坛等自媒体已日益占据人们的生存和交往空间,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根据信息传播效果和信息传播模式可将自媒体分为即时通讯工具和即时交互平台。

即时通讯。“即时通讯(IM)成为最近十年发展最快的信息交互工具,中国网民以一种极为休闲的态度把即时通讯称为聊天。”[3]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QQ、微信已不仅限于聊天,其超越了传统即时通讯工具,成为了集即时通讯与信息传递于一身的新型自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报告会、课堂,借助校园宣传栏、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4],其德育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新时期,自媒体凭借其自身开放的信息传播形态,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大学生随时处在社会热点事件的前沿。同时,高校德育工作者又将德育内容注入自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如“课堂派”、各类德育APP进行课堂管理,进行即时定位签到、发布作业、信息交互、发起讨论等,在拉近师生间距离的同时,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进而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即时交互平台,其载体主要包括微博、论坛和网络社区等,突出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开放性、自主性和交互性。网络信息传播的丰富与迅捷,为大学生自我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但也容易滋生一些消极和不良信息源,且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病毒式的发酵、发散,这对“三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会造成认知混乱。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创新和变革德育的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科学地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进行有机融合,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符的道德观。

(二)前台呈现的实在与后台主体的虚拟性

信息传送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自媒体时代人的主体性发挥的重要表证。隐匿在后台主体的虚拟性,是指主体在进行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活动场域、交往方式、交往对象上的虚拟化。在交往过程中,虚拟主体往往以隐身交往为主要方式,以允许身体的不在场为主要特征。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化,虚拟性交往已逐步发展为网络社会空间的一种常态。后台虚拟性主体发布在前台呈现的是具体而可视可听的讯息,面对的是众多的实实在在的“观众”,因此,自媒体本应对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传播者有着更高的“慎独、自律”的道德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传播者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吸睛、冲击耳脉、圈粉、扩大影响力”为乐事,随意发送不实信息。当前众多热点事件的炒作及谣言的大规模传播都与自媒体的这种特点不无关系。

(三)高校德育主体性缺失与缺位

“德育主体性缺失,即作为道德主体的德育对象在德育活动中作为人的那种主体性丧失。”[5]高校德育主体性缺失与缺位指作为施教者的教职员工,以及作为受教者的高校大学生在高校德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等特性的缺失。“道德自觉就是道德主体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认识、信念、行为和习惯,实现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地从事道德活动并自愿追求一种道德上的完善。”[6]进一步说来,主体性的缺失或缺位,一方面表现为高校教育者责任感不强、主动性减弱,甚至主动放弃对高校德育主渠道的主体引领作用。教育者不注重教学的系统性、价值性与科学性,任由自媒体占据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思维空间,而不是科学有效地利用自媒体为高校德育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德育内容与方法的老化,大学生认为高校教师所传授的道德知识、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是老生常谈,缺乏新颖性,直接放弃课堂学习,在考试前突击背诵一些“考试要点”,期末考试就能考及格甚至拿到高分,那么他们感觉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起“坐而论道”。

上面所列举的德育“主体性缺失”在各类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阻碍着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破解这些难题,首先需要高校教育者实现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与德育专业化能力培养,成为“高校德育能动者”;其次,实行过程性德育考核机制,制定详实且具可操作性的考评系统,督促高校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将德育的认知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主体的教育者必须摒弃“独家经营”与“单向度输送为最佳方式”的德育思维模式,树立主体多样但主旨统一、方式多样但目的统一、环境多样但效果统一的德育理念。

三、规训中的教育引导:高校德育多位一体的策略构想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利用自媒体发声,为自己代言、展现个性和表达诉求,也即是媒体时代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得到了无限的扩张。但是,由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知识水平、社会背景、个人经历等的不同,言说与评论中往往带有大量个人色彩和缺乏理性的言论,相较于官方媒体,其权利的行使更具有随意性和个性化,致使个性化的道德传播和道德权利诉求与道德社会的构建存在着差距甚至是冲突。虽然自媒体时代的道德权利表达应予以保护,但其必须在道德与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自媒体拓展了人们的道德权利和道德认知途径,但是同时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自媒体的便捷性、自主性、虚拟性和隐匿性,经常发布消极、不良、不实和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的信息,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因而亟需在自媒体运行空间加强对道德主体的自律性、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治观教育,督促其切实履行自媒体人的义务。对一些破坏社会公共秩序、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以及触犯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给予明确的法律惩戒。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7]而要“培育大学精神,达致大学人的人格完满,需要道德作为大学的灵魂,以期建构大学‘有精神’的组织文化生命”[8]。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机构,高校必须发挥高校德育的主体性作用,培育和完善大学组织伦理和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但当前的现实状况是,高校德育过于注重理论说教,沿袭着“机械性”“权威型”的道德灌输模式。而自媒体时代的德育,受教育者不再简单听从于教育者所传达的德育信息,有着强烈发表自我观点、平等交流的愿望,这也是新时期大学精神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表现。高校德育必须与时俱进,并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构建具有时代特特点的德育方式。

德育理念是德育活动的灵魂,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方向,德育模式是德育活动的手段和方式,德育功能的实现是德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在高校德育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主体性作用,实现高校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模式以及德育功能的有机统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整体育人格局,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第一,树立开放式的高校德育理念。“所谓开放式德育指的是一种能适应多元文化与价值环境的德育方式,要求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并从多元的文化、伦理观念和道德意识中形成顺应这个时代发展主流价值观。”[9]自媒体时代的高校德育,必须走出封闭、单一、机械的学校唯一主导型的德育模式,开放、共享大学生道德教育资源。主动开放高校德育资源,要求高校能将优质的道德教育资源主动参与到“道德社会、以德治国”的伟大工程中来,并在这种参与中开发德育资源,保持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敏感性,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现“开放德育资源与开发德育资源”的双向良性互动。

第二,实现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与有效对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道德灵魂。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能有效培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与道德责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确立了行动指南,十九大所提出的立德树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针,为高校德育目标指明了方向。高校德育需要“返本开新”,实现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与有效对接。

第三,探索新颖、灵活的高校德育方式。提高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胜任力,变德育工作的经验型思维为价值型信息思维,变德育模式的集体型规训为个性化引领,变教师的“个体户单干”为协同创新型的德育团队,变“三尺讲坛、三寸不烂之舌”的知识授受德育课堂途径为“线上线下互动、校内校外协调、师生互教互学”的立体型德育模式,不断创新高校德育方式,以集体智慧、数据智慧、信息智慧凝聚德育智慧,应对现实挑战,提高德育实效。

第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高校德育“环境育人”功效。校园环境需要时时处处体现作为“教育”机构的德育元素,达到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地育人效果。高校教师需要着力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去看待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差异,引导大学生做有道德感的网民,共同维护、构建具有良好道德的网络环境。国家应进一步对网络生活提出规范化、确定性、可操作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指引、约束网络生活,营造良好的网络德育环境[10]。

德育评价体系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全人”的发展理念来看待发展中的大学生。全面考察德育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德育情境与德育过程的合理性、德育课程与教学的连续性、德育效果评价的多维性和发展引导性。

猜你喜欢

价值观道德主体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