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报道的五种故事化叙事策略
——以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为例
2018-03-28吴春萱
吴春萱
(黄山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近年来,数据新闻正日益受到新旧媒体的重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纷纷开设数据新闻栏目或数据频道。在新技术的冲击下,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媒介技术重塑了新闻的生产机制和模式。对于新闻创作而言,这种变化之一就是传统新闻报道所倚重的新闻故事化是否遭到解构,数据新闻生产是不是可以去故事化。
综观中外媒体的数据新闻创作实践,可以发现数据新闻确实在新闻事实的选择、制作方式、表达手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诸如《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创作的优秀数据新闻案例所显示的,其成功的背后不只是依靠新的媒介技术形式,在这些看得见的技术操作背后,数据新闻仍面临如何把新闻故事叙述得更好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新闻记者和编辑虽然需要紧跟媒介技术的发展,依托技术形式去提升新闻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可以抛弃传统媒体时代的以故事中心化的报道方式。恰恰相反,“引用和共享源材料和数据背后的故事,成为数据新闻提高新闻的基本途径之一”[1]。因此,数据驱动的新闻生产方式仍然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故事化的叙事思维和表达能力。
《数据新闻》是新华网的一个专门以数据报道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于2012年11月创办,从栏目的启动至今,经历了两次改版,每一次改版后,数据新闻的质量皆有所提升。2014年进行了第一次改版,2015年就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中国新闻名专栏,2015年底进行了第二次改版,2017年该栏目的重磅作品《征程》又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为什么《数据新闻》栏目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一言以蔽之,该栏目善于讲好新闻故事。本文结合该栏目的实际案例,从五个方面解读数据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叙事策略。
1 用问题点亮数据新闻的起始点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依据传播学原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重要性递减的现象,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在起始处要直接呈现信息亮点,否则新闻受众会轻易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传统的新闻报道做法是将最具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的新闻事实置放于导语之中,按照倒金字塔的结构逐步呈现信息。这种做法在新媒体时代仍然有效,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方法。面对海量的数据,如果仅以数据的重要性程度来逐级呈现数据新闻的内容,就会出现将重要的数据置前,次要数据置后。而数据是理性的,仅作为事实支撑新闻报道是有说服力的,但作为新闻本身是缺乏“温度”的。所以依照传统模式创作数据新闻会陷入一种简单程式化的报道窠臼,这不是一种适合新媒体发展的报道方式。
数据新闻的创作需要转换数据,将客观真实的数据导入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去,避免在抽象封闭的环境中就数据而报道数据。记者编辑应该将数据放在能让受众可感知、可理解的情境中报道新闻,这就需要创作者具备故事化的叙事能力。而故事好不好听,起头尤为重要。俗话说“凤头”精巧,“尾”音绕梁。那么,如何在数据新闻的起始点展现“凤头”,从而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呢?
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在新闻导语上下功夫的做法,新华网的《数据新闻》栏目改变传统意义上始终坚持在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中以重要事实作为首要呈现的原则,而是以问题来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坚持问题呈现比事实呈现更为重要。在新闻的起始处以问题带动新闻事实,这是新闻报道的“自动模式”转变为“使动模式”。自动模式下的新闻报道认为新闻应该依托事实自己说话,事实胜于雄辩。而使动模式则认为新闻报道背后存在创作者的“前见”,它影响着记者编辑的新闻选择和其它生产环节。使动模式的新闻报道是以问题为杠杆,撬动新闻事实,引领新闻事实。
比如该栏目的“数问民生”版块,里面的内容虽然都是些老百姓的民生报道,但都离不开问题的导入。该版块以数据为依托,把问题融入到数据的解读中去。用问题导入数据新闻分析,用数据解释清楚具体的问题。该版块一则题为“关于课外辅导,家长们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新闻,直接切入百姓关心的小孩课外辅导问题。这是一个老话题,想要做出新意是比较困难的。这则新闻带着问题去分析这个话题,课外辅导关乎哪些人?可以是教师、辅导机构,也可以是学生。这则新闻的落脚点是突出家长们的心里想法。有了问题,有了角度,作者进而逐一展开分析学生课外辅导的现实基础、发展简史、具体辅导科目、如何去选择辅导等等。这则新闻由一个总问题带动后面的若干小问题的分析,使读者在阅读时有一种带着“手电筒”阅读的感觉,问题指明了方向,提出问题就等于是打开了“手电筒”,通过问题的阐释逐渐照亮现实的困惑,实现数据新闻答疑解惑的功能。
2 用悬疑导入数据新闻的核心点
一个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总有其自身独有的内核,一般来说,这个内核总是隐藏在背后,它的外围总是被一些纷繁芜杂的次要事物包围。因此,去芜存菁,抓住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核心非常重要。新闻报道就是要去寻找这个事件的核心,让核心成为每一则新闻的中心主题。新闻报道要正确处理好事件的核心和基本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事件核心离不开新闻事实的支撑与佐证,新闻事实只有站在核心点上才有所依托。如此看来,新闻报道的立脚点要定格于事件的核心点上,这样才能有稳定效应,否则新闻会显得单薄,缺乏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但是,如果新闻记者只抓住事件的核心点,却不知怎样导入这个核心点,亦是枉然的。传统文字报道由于严格遵循新闻的重要性递减原则,一般将新闻的核心点直接置前,以开门见山、尽快点题的手法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考虑主要是担心受众阅读过于冗长的文字叙述会出现抗拒心理,而数据新闻报道则不然,它不是以文字的叙述为主,而是以图表、数据、漫画等形象直观的传播符号来展现新闻事件。因此即便将新闻的核心点稍微置后些,也不影响信息的有效传播。
比如《数据新闻》栏目的“漫动作”版块,有一则数据新闻为“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撤侨: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该新闻以2016年新西兰南岛发生7.5级地震为引子,讲述中国政府包下当地民用飞机妥善帮助100多名中国游客撤离事发地。正当读者以为这则新闻是要重点讲述此事时,作者话锋一转,“然而,这并不是影响最大的一次”[2]。接着新闻进行回溯性报道,回顾了2011年中国华人华侨在局势混乱的利比亚撤离事件,作者在两个具有共性的新闻事件中找到核心点——撤侨事件的中国力量。作者的表达策略是由此及彼,受众以为这则新闻重点是报道新西兰地震撤侨事件,不想报道的开头提及此事只是一个由头,用最新的新闻来制造悬念。悬念激发了受众的阅读兴趣,引导受众明白两次撤侨事件之所以顺利成功,关键在于中国政府的及时救援,政府以民为本,不惜一切代价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这则新闻要表达的核心主旨,为了使受众在感性的阅读中理解它,该新闻以漫画配文字的形式叙述中国政府动用空军力量顺利帮助国人安全撤离,新闻的画面感强,文字简洁。从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出,在新闻开篇设置悬疑,激起受众的好奇心,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不知不觉地将读者的注意力传导入新闻的核心点。
3 用历史贯穿数据新闻的关节点
新闻是动态的,社会的动态发展产生新闻,在变化中捕捉新闻是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技巧。而在新闻事件的前后发展中就会无形中形成一种历史感。体现这种历史感的则是新闻中的一些关节点,即事件承前启后之处。新闻记者选择报道的题材时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掘这些关节点,特别是那些契合了时代发展变化的关节点。单个来看这些关节点,它们的社会意义可能不大,但若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理解,却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某种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抓住事件关节点的新闻报道能体现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的历史感在哪里?其实就在这些新闻的关节点上。
具有历史感的新闻不再是所谓的易碎品,因为它能将现实事件的真实变化与历史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关节点上搭建历史的坐标,从而找到自身的历史方位。一个具有历史意识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史学家精神,在创作中做到“述往事,思来者”,在新闻的关节点上抒写古今之变。
数据新闻如果能抓住这些关节点,自然也就能展现新闻的历史感。因此,记者应该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善于用历史去“贯穿”新闻的关节点,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往往需要在事件的纵向发展上下功夫。
比如《数据新闻》“政经事”版块的一则题为“五年间,八项规定这样改变中国”的新闻。该新闻梳理了过去五年来党中央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所取得的具体成效,以“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等词汇总结五年来的成绩。这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八项规定”是如何落实的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现因违反八项规定所发生的问责情况,作者将五年来的问责案例以图表形式逐年呈现出来,并对问责案例进行分类汇总。这则新闻前半部分以线性的时间观展现了五年来的中国政治生态变迁,后半部分以交叉重叠的时间观来呈现五年间中国政府的反腐成绩。“八项规定”是这则新闻的关节点,历史变迁体现在过去的五年之中,新闻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4 用细节化解数据新闻的浓缩点
新闻事实往往是由一些细节组成的,众多的细节聚合在一起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从这些细节聚合中,我们能观察到它们所折射出的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现实问题。一则社会事件之所以有新闻价值,在于它浓缩了众多社会矛盾,而矛盾往往由细节累积到一定程度爆发。深度新闻报道或解释类新闻报道往往需要记者去解读这类新闻背后的真相,但如果记者仅仅停留于新闻爆发的浓缩点上,未将之阐发开来,受众恐怕难以明白事件的真相。化解这一难题可以从事件形成的细节入手,通过细节的呈现,逐一拨开事件的迷雾,从而使受众看清事件的本质,将矛盾或问题的浓缩点融化,达到还原真相的效果。
传统新闻报道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以鲜活生动的新闻语言勾勒细节,借用一定的文学手法刻画事件的场景和人物,达到建构新闻事件意象的效果。数据新闻虽然也需要依靠细节来化解新闻的浓缩点,但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变化,图表、表格、动态视频、全息图等新技术形态被广泛使用,使得数据新闻的细节更为直观形象化,强化了受众对新闻的理解。
比如《数据新闻》栏目的“第1时间”版块有一则新闻为“四川九寨沟地震前后遥感影像对比”。该新闻以对比的思维,使用中国科学院遥感所采集的九寨沟区域震前震后卫星遥感影像图,对震中地点、震区内的房屋、震区的山体道路、震区内的旅游景区等细节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呈现。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尽管有详尽的细节描述,但远不及这则数据新闻所展示的那么形象、清晰、直观。九寨沟发生地震是一则重要的自然灾害新闻,整个事件的浓缩点是地震对当地老百姓人身安全、财产等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则新闻通过卫星图像细节详细展示了震区的居民和财产情况,有效地化解了新闻的浓缩点。另外,动态的遥感卫星图让受众在阅读时有一种从空中俯瞰震区的感觉,这是文字阅读不能实现的视觉效果,极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5 用可视化技术美化数据新闻的整体轮廓
数据新闻吸引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可视化呈现,也就是用精美的图表、图画来表达新闻,在视觉上实现强有力的冲击。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并非简单的图表呈现,而是“通过信息图表等手段对已经拥有的数据进行更好的呈现与解读,甚至通过信息图表来拓展与深化新闻”[3]。因此,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要求记者编辑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数据,去发现数据之美。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需要一种跨学科思维和跨学科技能,因为可视化与计算机技术、编程、美学设计等有关。在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是“一门涉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4],因此,新媒体时代的记者编辑必须具备文理跨学科的专业素养、技术素养和美学素养,只有具备这样的综合素养,以数据为中心的新闻才不是冰冷枯燥的信息,而是美的,富有社会价值和人文情感的新闻。
《数据新闻》栏目在可视化方面表现较为出色,我们可以从获得2017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中可见一斑。该新闻抓住纪念长征8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以融媒体的多形态重现长征的艰辛场景。一方面,作品的主题庄重严肃,结构清晰。另一方面,作品的技术含量极高,融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三维模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VR、影视剪辑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了一幅历史画卷。对于长征途中的激流险滩、崇山峻岭、皑皑白雪等自然景观,作品通过dem数字高程模型地理数据实现了虚拟的高仿渲染,增强了受众对作品的沉浸式体验和身临其境的心理感觉。同时,作品还增加了互动模块,设置有趣的问答,让受众在看新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历史知识。无怪乎中国新闻奖的评委推荐理由是“该作品页面设计感强,技术创新突出,是一个极具互联网特色的融媒体创新产品”[5]。
6 结语
从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的成功来看,在大数据时代,虽然云计算、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兴媒介技术为新闻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与保障,但是新闻业想要实现新的创新,仅靠数据驱动的单轮推动仍是非常困难的。新闻记者必须将新技术形式和传统报道的故事化叙事思维相融合,改进新闻叙事的手段,以数据、图片、图表、动态视频相结合的叙事形式,多渠道地表达社会事件。大数据时代,数据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就是宝贵的“石油”,获取数据就是挖掘“石油”的过程,而数据的新闻表达就是提炼“石油”的过程。新闻媒体只有将数据驱动与故事化的叙事驱动相结合,在双轮驱动下才能真正实现新闻报道的再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昌凤.数据新闻及其结构化:构建图式信息——以华盛顿邮报的地图新闻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3(8):92-94.
[2]新华网.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撤侨: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EB/OL].(2017-12-07).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8/15/c_1121487719.htm.
[3]彭兰.“信息是美的”:大数据时代信息图表的价值及运用[J].新闻记者,2013(6):14-21.
[4]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73-83.
[5]中国记协网.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EB/OL].(2017-12-07).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7-06/16/c_136375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