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壮族典籍英译的形式美——以《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英译为例
2018-03-28关熔珍
原 淼, 关熔珍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 南宁 530004)
典籍英译是一种维护民族文化身份、构建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文化的平等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华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重视,典籍英译研究已然兴起,一些有关少数民族典籍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壮族作为稻作民族,内心情感细腻丰富,能够承载其内心世界激情的民间戏曲比较发达。因此,很多学者将研究方向拓展到壮族戏曲典籍领域。但是受制于自然和人文社会等因素,壮族戏曲典籍的英译成果还不显著。《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壮汉英对照)(以下简称《北路壮剧》)是2014年出版的一部壮族典籍,通过六个蕴含深意的壮剧剧本,向世人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是非观、荣辱观和价值取向。本文拟从翻译美学角度对《北路壮剧》的英语译文进行美学分析与批评,旨在总结民族典籍英译的技巧与经验,供后译参考。
一、翻译美学综述
翻译美学就是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探讨语际转换中翻译的美学问题,包括对翻译中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关系的研究,对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对审美再现手段以及翻译美的标准的探讨等[1]。
1992年奚永吉[2]所著的《翻译美学比较研究》使用了“翻译美学”一词,是翻译美学的萌芽。1993年,傅仲选[3]撰写的《实用翻译美学》是我国翻译美学理论领域的第一本专著,具体研究了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活动、翻译美的标准和美的再现等问题。1995年,刘宓庆[4]的《翻译美学导论》构建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他将审美要素分为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其中,审美客体由形式系统(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模糊集)构成。前者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句段”四个方面;后者包括“情”与“志”、“意”与“象”两个方面。审美主体(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则体现在“情”“知”“才”“志”四个方面。毛荣贵[5]的《翻译美学》对翻译美学理论做了更进一步研究,比较了作为审美客体的英汉语言在词、句层次上音美、形美和意美的具体体现。近些年,接受美学和格式塔心理美学的研究也推动了翻译美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6]。
翻译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在于对语言层面音美、形美以及意美的研究。《北路壮剧》英译文本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其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文章的词汇、句式、修辞、韵律等方面。本文将着重从这四个方面分析讨论《北路壮剧》英译文中的形式美。
二、《北路壮剧》英译之形式美
(一)词汇层面
《北路壮剧》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展示了不同于汉族的壮族文化和语言。壮语和壮文化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壮语承载着壮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最直观地体现于词汇用语层面,丰富多彩的词汇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文化价值取向。《北路壮剧》首次对外翻译成英译本,注意了不同语言之差异,同时也尽力在翻译的过程中重现这些差异。译文没有胡乱增减,遵循了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信”,基本做到了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凸显地方特色。让我们来深入探讨译文在词汇方面所表现的形式美。
例1我不看热闹,无心听唢呐。
译:I don’t care about the lion dance, or about the suona music.[7]186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五个剧本《朱买臣》第七场《善恶有报》,描写了朱买臣的前妻在他考中状元回乡时要求复合的心理活动。这句话在中文里是一个主动句,采用了两个简单的主谓宾并列句式,语句短小。该句看起来很容易翻译,但是通过分析“看热闹”和“听唢呐”两个动宾结构可以知道,“热闹”是虚义,“唢呐”是实义,所以英译时“看热闹”就不能像汉语这样在动词“看”后面跟虚词“热闹”,而需要把虚词“热闹”实化处理,即译文中的“lion dance”。如果将“唢呐”译为“music”,则没有和前面的“lion dance”相对应;同时那些没有汉语背景的英语读者则通常无法辨别到底是喜乐还是哀乐。舞狮和唢呐是壮族民间庆祝重大或喜庆节日时必不可少的特色庆典活动,中国读者看到这两个词语时通常会有“热闹、欢庆”的联想。译成“lion dance”和“suona music”之后,就算是英语读者看到“lion dance”也会知道是一个热闹盛大的场面,听到“suona music”就会知道有音乐有舞蹈,热闹、欢庆的意境自然而然地便在英文中体现出来了,且充满了民族特色。这样的译文既能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又能还原其原文并列句式的特点,同时可以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如果只是单纯读懂意思,将其译为“I care nothing about it”也能表达原文意思,但是却不能展现说话者当时内心“外面纷纷扰扰,而我却有心事”那种强烈的对比,也体现不出文化特色。因此,翻译不能仅仅局限于意思翻译。基于以上考虑,译文将“热闹”译成“lion dance”,将“唢呐”译为“suona music”,体现了词汇层面的对仗美。我们要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对外翻译典籍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西方读者读懂意思,而是要努力把故事讲得生动,让西方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读懂中国文化。
(二)句式层面的形式美
翻译美学强调审美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北路壮剧》中,译者对于原文的美的欣赏和理解通过不同的语言方式和手段展现出来,灵活地运用了各种句式来充分表达壮剧所具有的原汁原味的壮文化特色。
1.倒装句
倒装句是为了强调、突出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倒装句的使用会使文章表达更生动有力。
例2等穷夫回来,与他讲明白。
译:Once the poor man comes home, to him my decision I’d inform.[7]128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五个剧本《朱买臣》第一场《抛弃亲夫》,描写了朱买臣的前妻崔氏嫌其贫穷,想离之再嫁的心理活动。“to him my decision”经过倒装被放在了后半句的句首,正常语序应该是“I’d inform my decision to him”。倒装后突出强调了妻子要和丈夫离婚的决心。译文也符合英文习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的规则。句中“the poor man” 和“to him”前后衔接、连贯,且满足了“home”和“inform”最后一个音的前后押韵,既忠实于原句,又凸显了译文句式层面的连贯美。
例3想回应你一声两声,又担心你的爱妻把我骂。
译:I’d like to talk in reply, into a rage your wife may fly.[7]198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六个剧本《七女与龙子》第一场《定情》,描写了李家七女去河边打鱼邂逅龙王之子,俩人对唱山歌,这句是七女的唱词。译文巧妙运用词组“fly into a rage”,意思是“to become suddenly very angry”。将“into a rage”倒装至后半句的句首,既按照英文习惯强调了“担心被骂”这个重要信息,又促成了“reply”和“fly”的前后押韵,朗朗上口。同时,原句是一个有汉语句式特色的简单的无主句,也是一个连动句。汉语的无主句对于英文翻译来讲是很难的,英文要求一定要有主语。汉语连动句的动宾结构是很明显的,而英文惯用名词结构做主语。因此,译文使用了名词做主语,把多动词的汉语句式用符合英文习惯的表达模式展现出来,实现了句式变换中的逻辑美。
2.省略句
省略句在《北路壮剧》里是非常普遍的语法现象,是汉语文法在壮剧里的体现。壮剧因其更好地展现了山歌吟唱对仗工整的特色而把省略发挥到了极致,简洁明了,但仍能保持完整的意思,这对其英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例4第一拜天地,第二拜祖宗,第三拜高堂。
译:First pay homage to the heaven and earth, second to our ancestors, and third to our parents.[7]43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二个剧本《农家宝铁》第五场《成婚》,是陈玉英和张爱田两人成婚时互相说的话。原句使用了具有汉语特色的排比、对仗、递进和重复的手法,三个短句的句式完全对应一致。但是英文不喜欢且要求尽量避免重复,所以译文采用了承前省略的翻译策略“first pay homage to…, second to…, and third to…”,这也体现了句式层面的排比美。
例5绣蝶蝶会飞,绣花花会动。
译:On it butterflies are flying and flowers blooming.[7]100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四个剧本《蝶姹》第三场《订婚》,描写了壮族姑娘蝶姹在河边洗鞋时一只绣花鞋被水流冲走,土司少爷经过时正好捡到这只鞋并赞叹鞋面做工精致。原文是一个并列的“动词+宾语+主语+谓语”的连动句式,这个典型的汉语句式是很难处理的。如果将其译为“If you embroider a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can fly”,则无法展现句式上的美。译文采取了承前省略的翻译策略,通过承前省略代词“it”(指绣品)和现在进行时的助动词“are”,既突出了“flower”和“butterfly”,又形成了最后一个音节的押韵。同时,“绣出来的蝴蝶”和“绣出来的花”作为真实存在的物象,和“想象中会飞的蝴蝶”“会动的花”的对比使呈现出来的审美情感进入了“虚实”和“动静”交替出现的状态。译文再现了原文想要表达的绣品栩栩如生的美,也给我们营造了一种似有似无、动静结合的美妙意境,实现了句式层面的意境美。
3.口语句
《北路壮剧》中存在大量的山歌调口语句,为了使文章在形式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使语句更具韵味,给人以美感,原文巧妙使用了对仗这一手法,将作品中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译文在翻译过程中也尽力还原壮剧这种特色美,将某些句子灵活翻译成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节奏一致的句式,从而使译文的形式美得以体现。
例6真是好体面,大家都称赞。
译:So decent it is, so great all praise.[7]3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一个剧本《太平春》的《喜事歌》部分,是乡亲们对一婚事场面的赞叹。这句话是壮文化里独特的口语山歌调,而这恰恰也是《北路壮剧》中的典型句式,书中存在大量这样的句式。原句在汉语里没采用书面语的表达方法,而是用“大家都称赞,真是好体面”的变体,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述。原句呈现的是感叹句型,译文也用了感叹句型,重点强调了“体面”和“称赞”,且“is”和“praise”也实现了最后一个音节的押韵。具有地方特色的壮剧山歌调是壮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这里译文的感叹句模式恢复了原句式的对等美。
例7走呀/ 走呀/ 快快走,/嘿,行呀/ 行呀/ 急急行/。
译:Walk / and walk / I quickly walk, / go / and go / I hurriedly go /.[7]25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二个剧本《农家宝铁》第一场《求媒》,是商人梁生财在赶往壮族姑娘陈玉英家说媒的路上所说的话。原句是典型的口语山歌调,强调了韵律上的美,表达了明显而欢快的节奏,也会带动大家和声或者伴舞,翻译时不能将其简化省略。而且,这些动作的表达押韵,节奏感明显,为典型的AB / AB / AAB式节奏,这就要求译文一定要保持原句的特色。该译文上下两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恢复了原句的节奏,朗朗上口,达到了句式层面的对等美。
(三)修辞层面的形式美
修辞层面在这里主要指修辞格。《北路壮剧》作为壮族文化典籍的代表,书中多次出现修辞格的表达,均有着特殊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壮族文化独特的魅力以及美学特质。如何把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自身的修辞格相结合,通过英译展现出来让西方读者了解,对翻译来说是一个挑战。《北路壮剧》英译本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
1.明喻
例8河中流水清又清,潭中碧水明如镜。
译:Clear is the water in the river, and the pool reflects like a mirror.[8]196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六个剧本《七女与龙子》第一场《定情》,是七女在打鱼过程中唱的歌调。原文中的“清又清”和“明如镜”押ing韵,同时用了暗喻,把“流水清”比作“明镜”,想要突出的重点便在于“水清”。在翻译中为了突出“水清”,译者一方面采用倒装句式,另一方面又将原句的暗喻转化为译文的明喻,因为在英文诗歌中没有办法用暗喻的手法直接表达“水清如镜”。而且在译文中,“clear”被倒装至句首表明强调,也形成了句首“clear”、句中“river”和句末“mirror”三者的押韵。如果我们只强调翻译的忠实性,完全可以不用倒装,直接译为“the water in the river is clear, and the water in the pool is like a mirror”也可以。但是诗歌有押韵的要求,唱出来时要娓娓动听,这样的翻译符合了英语的文法却体现不了押韵的特点。因此,该句译文的表达是最切合壮剧和英文的一种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原文用潭水“明如镜”的意象独特地传达了壮剧的神韵。译文将暗喻转写成明喻,突出了壮族语言的丰富优美,同时也展现了语言修辞层面的再现美。
2.夸张
例9谷粒如姜大,稻穗似马尾。
译:Wish the rice as big as ginger, the spike as long as horse tail![7]7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一个剧本《太平春》中的《保寨歌》,表达了乡亲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原句将谷粒形容得像姜那么大,稻穗有马尾那么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译文两句话都使用了“as…as”,结构对仗工整。此外,这句话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老百姓丰收时的喜悦之情。以“姜”和“马尾”这样想象出来的虚景来描写“谷粒大,稻穗长”,生动形象。译文添加了“wish”来烘托百姓企盼丰收的意境,句式工整,符合壮族作为稻作民族特有的文化气息,突出了修辞层面的意境美。
3.仿拟
例10水獭难改吃鱼的本性,乌鸦难改吃鸭的本色。
译:The fox may change his color but not his habit.[7]152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五个剧本《朱买臣》第三场《不念旧情》,是朱买臣形容前妻的语句,句意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该句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谚语,巧妙使用仿拟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讽刺嘲弄的作用,语言幽默诙谐。原文是典型的壮族谚语,且“水獭吃鱼”和“乌鸦吃鸭”均为地方性认知,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西方人会因为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而导致文化冲突。而英文中恰恰也有类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表达,这时就不需要再把原意译出来。该句译文符合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读者接受理论即接受美学论,修辞的传递要重视读者的接受度。译文很好地处理了中西方读者所处文化语境的差异,避免了造成理解误区,对于读者透彻地理解原文实现了最佳的传播,达到了修辞层面的美学效果。
(四)韵律层面的形式美
《北路壮剧》作为经典的壮歌剧本,对韵律有着相当高的要求,通过声音节奏来传递其文字的神韵,声音节奏也是其情感风趣最直接的表现。所以对于英译《北路壮剧》来说,首先要抓住的是其语言的声音节奏,抓住了声音节奏,也就成功了一半。
1.头韵
例11花离土壤枯,孤儿真难过。
译:Without soil flower will wither, without mother I live a hard life.[7]84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四个剧本《蝶姹》第一场《巧遇》,是蝶姹对自己身世的形容。原句主要突出了“离”和“孤”,句子并没有明显的押韵。译文在处理时巧用了押韵方式,效果比原文更加明显。首先两个“without”形成的叠音头韵突出了蝶姹丧母的可怜身世;其次,译文中“flower、wither、mother”三个朗朗上口的连贯韵展现了壮歌便于吟唱的节奏感。整个译文体现了韵律层面的头韵以及连贯韵之美。
2.尾韵
例12十五月圆夜,人间乐开颜。
译:It’s a full-moon night, everywhere happiness’s at sight.[7]42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二个剧本《农家宝铁》第五场《成婚》,是壮族农民陈奉春在女儿成亲后的内心独白。原句中“夜”和“颜”已经体现了对韵律中声母韵的要求,译文在处理过程中将“night”和“sight”构成元音韵,在视觉和歌唱的韵律上都达到了尾韵的要求,对应了原文的押韵,朗朗上口,展现了韵律层面相互对应的尾韵美。
例13侬哥恩情/深似海,千秋万代/不相忘。
译:Like enormous sea is your favor, that we’d keep in mind forever.[7]77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三个剧本《侬智高招兵》第五场《招兵聚义》,是山王众兵将拜侬智高为兄长之后所说的话。原句体现了壮歌中独特的“四格对三格”的韵律,这在英译过程中是很难处理的。译文尽可能地还原了原句的效果,通过使用“favor”和“forever”在视觉和节奏上较好地处理了尾韵,用韵律传达了原句的节奏。
3.混合韵
例14日出月落/天过天,岁月流逝/年过年。
译:Sunrise and sunset day by day, year in and year out time won’t stay.[7]220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六个剧本《七女与龙子》第五场《探亲》,是结婚多年后七女带着儿子回家探亲路上的内心独白。原句通过“天过天”“年过年”展示了典型的“四格对三格”的韵律,译文也尽力还原了这种效果。译文首先出现了“sunrise”和“sunset”,以及“year in”和“year out”两个头韵;其次句尾“day”和“stay”实现了对仗押尾韵;最后句中“day by day”也作为一个中间韵而独立存在。整个译文在视觉和节奏上音节清晰,混合了三种韵律形式,读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以哲理启示,也符合壮歌简洁吟唱的特点,体现了韵律层面的混合美。
例15夫妻/相敬爱,名头/赛官家。
译:We base our union on love, we’d be happier than Jove.[7]40
该句出自《北路壮剧》第二个剧本《农家宝铁》第四场《对歌》,是农家姑娘陈玉英唱的一句山歌。原句没有明显的押韵形式,但还是通过“名词+动宾”的结构弥补了韵律上的节奏。译文通过形成头韵的两个“we”,以及最后一个音节形成尾韵的“love”和“Jove”,构成了混合韵,其韵律规范,抓住了韵律层面的混合美。
三、结语
通过对词汇、句式、修辞以及韵律层面的翻译美学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北路壮剧》的英语译文在词汇层面主要反映了词汇的对仗美;在句式层面主要反映了句式的连贯美、逻辑美、排比美和意境美;在修辞层面主要反映了修辞的再现美、意境美和传播美学效果;在韵律层面主要反映了韵律的头韵、连贯韵、尾韵和混合韵之美。该英语译文在以上这些层面尽可能地还原了原文所具有的形式美,使读者能够欣赏到壮族民间戏剧的原汁原味,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较高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