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师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的重要性
——一次声乐艺术指导大师课折射出的思考

2018-03-28杨丽马磊

巢湖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咏叹调音色歌剧

杨丽 马磊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1 前言

借助交通、通信提供的有利条件,当下世界文艺得到广泛深入的交流。藉此便利,笔者有幸参加了多次世界级声乐大师班的观摩课,聆听了多位声乐大师的指教,其中不乏旅居国外多年的华裔歌唱家、国外歌剧院的终身演员等等。大致而言,大师们授课时,多把教学重心放在唱法上。具体程式为先介绍歌剧的梗概、咏叹调的主旨涵义等,然后通过对谱面的解析来指导演唱。然而,这次的主讲者并不是一位歌唱家,而是一位陪伴世界级著名歌唱家们成长的艺术指导,在这里隐去主讲者的名字,只是对他的一些观点所折射出的高师声乐教学中因为艺术指导缺乏而显现出的问题进行反思。

这次艺术指导的大师课,从蒙特威尔第到格鲁克,从莫扎特到贝利尼,从威尔第到普契尼等歌剧作家的叠代推进,以及从炫技神曲《风雨飘摇》(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歌剧 《巴亚捷》中高难度的女中音花腔咏叹调),到《卡门》中的《塞尔维亚的老城墙边》等歌剧演唱,在艺术指导合理、清晰的讲解指导之后,声音更加符合角色定位,歌唱者能清楚地做出声音的对比,声音像是有了“方向感”一样,拓展了声音的表现魅力,能给观赏者一种身临其境的独特享受,让我们徜徉了一次美妙的歌剧艺术之旅。

课程上在听完一首作品后,艺术指导会对学员的演唱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分句进行解析,并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笔者经过仔细聆听,发现这位大师对歌剧人物角色的把握、对咏叹调的处理等都能驾轻就熟,甚至对乐曲的伴奏也几乎到了能够脱谱弹奏、脱谱降调弹奏,可以说个人能力及艺术指导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能力全面的艺术指导,能给予歌唱者专业性的建议和指导,使其发现自我声音的价值,发掘自身声音的潜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声音的魅力。让你感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变,也在思考我们的声乐教学真的需要专业的艺术指导,盲目的靠着热情和闭门造车不能让我们进步,多的只是一个个被“耽误”的声音。

2 课程上体现角色对音色的作用

2.1 角色决定音色的定位

角色对音色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明显。《漫步街上》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咏叹调,基于角色的需求,最后一句要唱出恶狠狠的性格心理,而不能以连贯、缠绵的方式演唱。这样演员的演唱音色更贴近角色、更为生动鲜活,音乐中人物角色的表现力吸引了现场所有的聆听者。若赋予同样的咏叹调以不一样的演唱处理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亦会是“天壤之别”。只有赋予角色清晰的性格定位,演唱者才能更为准确地诠释出相应的音色,我们应该不缺乏具备世界级声音条件的人,我们缺乏的是合理、正确的“开发”声音的伯乐。

2.2 音色质量限定角色取向

艺术指导就是歌唱者的伯乐,他能准确地判断出,技术全面的歌唱者声音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更适合什么角色,从而避免其盲目地选择不能胜任的角色的咏叹调,而失去其最擅长的一面。一个技术全面的歌唱家不是什么角色都唱就显得他全面,而是找到其专属的可以驾驭的角色,才是声音发展的一个最合理、科学的方式。

“你的声音更适合唱莫扎特歌剧里的凯鲁比诺,属于偏次女高音而不是女中音。”听了他的建议,这位学员当场换了一首选自莫扎特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艺术指导对她的演唱给予形象生动的讲解,为了深化伴奏所营造的音乐意境,其亲自弹奏演示。“钢琴伴奏把一个交响乐队的声音都融在了两行钢琴谱上,弹奏者要有驾驭一个乐队的气势来弹奏、要为演唱者建立歌唱的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出演唱者声音的表现力,达到更好地诠释作品角色的目的。”

联系一下我们实际的教学,要把它落到实处却困难重重。在声乐课的教学中,这一人尽皆知的观点却长期被熟视无睹。即学生对自身的声音音色,适合什么歌剧角色关注的相对较少,而多注重对音高的追求,这明显缺乏音色的界定意识。一位德国的教授来我院讲学时也指出,学生们并不适合演唱所有的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他(她)们应根据自己的音色去决定角色和声音的“去向”。这就如同我们的国粹京剧,有行当的区别一样,触类旁通。

2.3 角色定位决定情感色彩的“浓淡”

在演唱歌剧咏叹调时,我们通常会简单地通过单支曲谱上对应的中文翻译来了解其大致含意,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往往忽略了歌剧整体的角色定位意图。比如,有位学员唱了贾科莫·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平克尔顿的著名咏叹调《永别了,爱恋的家》。在剧中,当平克尔顿再次返回曾经的爱巢时,触景生情,唱起了这首咏叹调。这位学员以动情的声音演唱,令在场的多数听众为之动容。但却有另一番解释:“平克尔顿当时并未付出真爱。巧巧桑执着地坚守这份感情并为他生下了孩子,平克尔顿却在异地另寻新欢,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巧巧桑还在苦苦地等待着他。所以演唱时不能表现得过于悲伤,他可能还觉得自己很无辜呢。”

要结合歌剧的总体角色设置,不能脱离对角色心理变化的考量,而追求个别咏叹调里面片断歌词的中文翻译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无疑为断章取义。如此,歌唱者的音色最终也不能准确传递真实的角色心理。因此,歌唱者必须要学会整体把握歌剧剧情,以及人物心理的动态变化,而不仅仅只关心其所演唱的咏叹调的字面局部,不能盲目为之。

3 对高师声乐教学的启示

3.1 声乐艺术指导匮乏亟待解决

在欧美的建制齐全的音乐学院,艺术指导专业已相当成熟规范,几乎每一位声乐教师都配备有一名或者多名艺术指导,声乐教师只要注意学生发声的部分即可,至于歌曲的选择、歌曲的处理以及作品的处理,都交由艺术指导来完成,学生每星期都有专门的艺术指导课程,由多名艺术指导教师配合着学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学生进行各国艺术歌曲、咏叹调的指导训练,艺术指导教师同时也对学生的歌曲处理、舞台表演进行教学与实践指导,甚至有些艺术指导也会兼顾一些声乐发声方法的指导。有些有着多年经验的艺术指导,由于广泛的接触了各类声音,他们对声音的正确与否的判断力,往往不亚于专业声乐教师,艺术指导在声乐课中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指导老师的合理配置,是评判音乐学院声乐发展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是很缺乏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了这一师资的配备很少,现状是学院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扩大高学历师资队伍上,人才的引进、学科带头人的招募,大部分都是理论上的引进。以我院来说,大力发展作曲专业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方向、音乐史论方向的博士引进,初衷是想利用理论和作曲上的建树,来提高音乐学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引进的人才必须本科第一学历就是专业音乐学院的博士毕业生,人才的入职考评也是相当严格,一方面没有这方面的编制,另一方面根本没有那么多艺术指导方向的博士,即使有也不会选择高等师范类的音乐学院等等,诸多的因素制约了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声乐的发展。已有的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的艺术指导们,也多数停留在伴奏的层面,上升到艺术指导的层面还有待时日,并且任务多、担子重,声乐方向研究生的音乐会伴奏的随堂指导及音乐会伴奏,器乐研究生的随堂艺术指导及音乐会伴奏,都需要他们指导,工作量不是一般的惊人,再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本科学生的艺术指导工作了。

3.2 高等师范类音乐院校声乐老师身兼多职

目前声乐课配备专业的艺术指导尚存在诸多困难,声乐教师兼顾很多的职责,使得声乐教师必须以变通的方式,来满足实际教学中需求。在工作中多学习、多关注,更全面地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对外国歌剧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的认知。在工作之余,应多参加一些大师班,走出去多观摩、多学习,除了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还要提升自己声乐的判断能力、鉴赏能力。不但要唱得好、教得好,还要多看一些理论的书籍,让自己有实践的经验,更有理论的支持。

纵观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的配备都不完善,可以用“稀缺”来形容,一个有责任、有追求的声乐教师,往往要担任钢琴伴奏、艺术指导、声乐指导等多重角色,这对声乐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当然面对这样的压力,也是一种敦促和刺激。声乐教师需要有一定音乐历史的积累,要熟悉大部分的歌剧故事梗概、咏叹调里的角色形象定位、声音的音色要求、咏叹调里面的表情记号处理;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歌曲的作者、外国艺术歌曲中的语言发音、艺术歌曲演唱与歌剧演唱的区别、不同艺术歌曲作者作品的风格及演唱的差异、不同年代的艺术歌曲的演唱差异等等。

同时,还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声音的问题、适合的作品等有一个基础定位,一个学生一个声音的发展方案,一系列演唱作品的目录。这些作品的选择,可以帮助学生摒弃不好的歌唱习惯,慢慢建立正确的声音演唱状态。哪些同学适合什么样的作品,都是在课堂中间慢慢摸索和总结出来的,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声乐教师,也是多年“摸爬滚打”磨砺出来的。

3.3 钢琴伴奏和艺术指导的区别

3.3.1 分步骤解决钢琴伴奏紧缺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能接触到所演唱歌曲的正谱伴奏,一般采取学生自己找钢琴专业的同学帮忙弹奏,如果只是考试之前找,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磨合、练习,也没有办法建立默契,所以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让学生随堂带上自己的同学帮忙弹伴奏,声乐老师可以在课程进行到最后的时候合伴奏,这样让学生聆听正谱伴奏是什么样子。缺点是:有的钢琴专业的学生能力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练习,曲子伴奏不能完全弹出来,伴奏谱的难度不亚于一首乐曲,比如节奏上三连音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也很让人 “抓狂”,只能选择性的简化伴奏。刚开始钢琴专业的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处理不熟悉,弹得比较生硬,没有对比,建立不了歌唱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声乐教师“出场”了,慢慢的学生对作品熟悉了,伴奏就有点样子,但这只局限在弹熟伴奏,离上升到艺术指导的水平差距甚远。

3.3.2 开设艺术指导选修课的意义

我院开设了艺术指导的选修课,现在局限于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艺术指导课程,平时上课因为人数不多,就是小课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声乐作品,只是自己在识谱弹奏,没有学生合作也不能很好地锻炼合作及临场的应对能力,于是就和声乐教师合作,声乐老师的学生唱哪些作品,就把曲目提前给选修艺术指导课的学生,这样弹熟悉了之后再跟声乐专业的学生配合练习,达到“双赢”的目的,既锻炼了钢琴专业学生的配合能力,又提升了自身的弹奏水平。艺术指导课是需要声乐专业的学生的配合才能展现的一种表演状态,对学生的识谱、舞台经验、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等都是很好的锻炼。虽然只是一些尝试,希望长期的坚持加上系统的课程内容的填充,能够带来很大的效果。虽然目前可以选修这一课程的人数,对于逐年增加的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可以常态化和系统化。

3.3.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当引进专业的声乐指导教师、钢琴伴奏教师不能被允许的时候,可以通过此方式来培养有经验的学生做声乐伴奏,来弥补这一欠缺;开设大课形式的艺术指导课程,形成长效的机制。但这些只是声乐作品伴奏,和真正的艺术指导还有很大的区别,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艺术指导课,哪怕只是短短的一首歌的时间,或者观摩一下也是好的,有知名的艺术指导的课程、讲座、大师班等,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学习,感受声乐艺术指导的过程,对此不陌生,理解其主旨,学会对不同时代的作品的艺术处理,不是盲目地成为歌唱的“机器”,要学会利用声音的“乐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声乐教师的负担。

4 结语

在国内声乐界,拥有“漂亮”音色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往往过于追求声音的表现力,却忽视了让声乐“成长”和“准备”的过程。就像美国著名的声乐艺术指导琼·道纳门在她的《完美的准备》里说的那样:“要具备很多的条件才能开始一段声乐艺术的完美之旅”。歌唱者要循序渐进,要在艺术指导的指引下去放声歌唱,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种艺术歌曲、咏叹调之长,以更好地诠释作品,服务于歌唱艺术。此次艺术指导大师班的学习,是一次完美的听觉体验和学识提升之旅。也对比折射出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的现状,丰富和完善声乐艺术指导教师队伍的迫切性。提高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水平和质量,声乐艺术指导的配备不可或缺且意义重大。期望这样的普遍的现象能得到解决和重视,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开展合理规范、有的放矢的声乐教学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咏叹调音色歌剧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走进歌剧厅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关于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诠释与演绎研究
老李的咏叹调